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158章

大明之崛起1646-第158章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琳渼不禁回忆起看过的史料。秦良玉一家皆是武将,从万历朝起,秦家便开始自筹粮饷助朝廷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

    几年后,建虏入侵辽东,秦良玉二话不说,便率三千白杆军精锐赶赴关外参战。次年,努尔哈赤重兵围困沈阳,秦良玉的胞弟秦邦屏、秦民屏与戚家军一同在浑河与虏军血战。

    是役白杆军和戚家军共七千人,力敌七倍的后金军。但最终在敌人的车轮战下,因后援迟迟不到,最终全军覆没,秦邦屏亦战死阵前,但建虏也在浑河留下了上万具尸体。

    天启年间,秦良玉又率部平定奢崇明叛乱。崇祯年,白杆军就更是南征北战,从进京勤王击退皇太极,到大凌河之战,再到襄阳战役,都有秦家人为国效忠。

    秦良玉的长子马祥麟其时受命守卫襄阳,十数倍贼军围城之际,马祥麟派人冲出城外,给秦良玉送去绝笔,“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而秦良玉见信只说了五个字,“好!好!真吾儿!”

    后来张献忠乱军起,秦良玉的主要精力便都放在了镇守川黔,剿灭献寇之上。

    但由于各种明军的猪队友拖累,以及明末朝廷财政拮据,粮饷难继,白杆军只能一直苦苦支撑,却始终未令四川落于贼手。

    时至今日,数万建虏又自北攻入四川,秦家军肩上担子便更加重了。

    朱琳渼知道,如果按历史进程,再有半年时间,张献忠的干儿子孙可望为避免与建虏决战,便会集所有兵马攻破明军重庆防线,而后南下云南。

    是役白杆军最后的力量将会遭到重创,加上后年秦良玉离世,自此白杆军一蹶不振。

    秦良玉的兄弟、儿子、侄子都先后以身殉国,秦家可谓满门忠良。朱琳渼心中默道,不能让历史悲剧重现,定要想方设法保住秦家,保住白杆军才行!

 第348章 武装白杆军

    (全本小说网,HTTPS://。)

    此外,对于大明的整体战略角度而言,白杆军也处在极为关键的位置。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不说防备建虏豪格部侵入四川这等关乎大明西南安危的重任,便是防备孙可望入滇之事也不可掉以轻心。

    历史上孙可望占据云南之后,的确迫于各种原因,最终接受了朝廷招安共敌建虏。

    但需要看到的是,首先孙可望流寇对云南的经济、民生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之前沙定洲叛乱已使滇地经历了一场浩劫,待孙氏南下,其为了尽快恢复元气,几乎抽尽云南精壮从军,即使土司家都不放过。

    其次,彼时孙可望决定联合大明,主要还是因为建虏攻势太猛,他才不得已为之,在此之前他可是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割据之举。

    而眼下建虏被挡在江北,云南算是大后方。孙可望若得入云南,很可能会自立为王,届时少不得又要调龙卫军前往平乱,必对大明的北伐大业造成极大牵制。

    朱琳渼心道,看来不论从哪方面来看,增强白杆军的战斗力都势在必行。

    待翟式耜讲完了前日之战的详情,朱琳渼垂目细思,白杆军能在数倍敌军埋伏包围之下,坚持一夜不辍,足见其战力不俗。

    他转头看向不远处林立的白色长矛,只是他们却太过依赖长矛阵,远程火力仅有数十支弓箭而已。

    如此一来,其实只要着力增加白杆军的火铳和大炮配比,应当很快就能提升其战斗力。

    要知道,培养一个合格的长矛手比培养一个火铳手要困难数倍。便如西班牙方阵中,长矛兵的军饷就要比火枪兵高出三成以上。

    而白杆军却正好拥有大量合格的长矛手。

    朱琳渼至散州巡检司衙门,先令龙卫军驻于巡检司左近修整。以龙卫军的军纪,他断不用担心扰民之类。而后他又让人唤秦祚明前来。

    那边秦祚明得知辅政王殿下要见自己,却显得很是不自然。

    要说他秦家曾屡受天子御召,便是他自己也得崇祯垂询过,但那些多是大捷之后圣上嘉奖。但此次他却因自己失策而吃了败仗,险些没于敌手,若此番自己遭辅政王斥责,往后哪儿还有脸去见姑母大人。

    他极为惴惴地入了巡检司二堂,待见到了朱琳渼,慌忙跪伏道:“末将秦祚明拜见辅政王殿下。末将此番轻敌夜袭,险些误了大事,还请殿下责罚……”

    朱琳渼见状啼笑皆非,忙将他扶起,微笑道:“秦将军有功无过,若非你率部远道驰援,翟大人所部可能已被贼军攻破。我还得到处追在汤嘉宾后面吃土。”

    秦祚明闻言心中一暖,忙连称不敢。

    朱琳渼让人上了茶来,又让秦祚明坐下,问他道:“眼下川地形势如何了?”

    秦祚明肃然拱手道:“回殿下,建虏豪格部四万余人虎视眈眈,献寇更是号称二十万大军,实则可战之兵亦在六万上下。

    “而我军仅有王少保及曾将军麾下一万两千余人,及白杆军一万三千人马。”

    “王少保?”朱琳渼闻言一愣。

    秦祚明忙为他解释,便是内阁大学士,擢少保,王应熊王大人。

    原来是王应熊,朱琳渼点了点头,此人曾死守遵义,最终殉节,乃是大明忠良。只是自己这个辅政王几乎都不知道四川还有位大学士,还是少保。

    这些都源自隆武朝时封赏过滥,江南之地共有二十多人挂了大学士名头。

    秦祚明又道:“王少保麾下……这个……”他半天没想到“战力平平”怎么说比较委婉,干脆跳过去道,“便是姑母麾下人马,实则仅有四千精锐白杆军,余者皆是溪峒各部所调。”

    溪峒是对四川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川地受流寇荼毒严重,此时也就西南部还能征到精壮男子从军了。

    朱琳渼也是微微皱眉,他知道四川情况不乐观,却没想到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建虏、献寇军一共十万有余,大明却仅有两万五千多兵,且其中还有多半战力不济。

    他遂对秦祚明道:“兵贵精不贵多。白杆军勇武善战,且阵法精熟,只是缺少铳、炮相助。

    “此番我率军入桂途中缴获了些火器,正可拨给白杆军使用。再辅以相应阵法操练,便是这两万多兵,亦可力战十万敌军。”

    “火器?”秦祚明眼前一亮,他们秦家作战,多半靠自筹粮饷,朝廷至多能供给一般钱粮,是以一直没钱装备昂贵的火器。若辅政王殿下真能拨些给秦家,势必能极大增强白杆军战力。

    他舔了舔嘴唇,“不知殿下所说火器……”

    朱琳渼想了想,“自澳门缴获的一千二百多支十一钱鸟铳便全都拨给你吧,至于收缴丁魁楚的三钱鸟铳倒也有千支以上,不过这铳威力……”

    “要,要,要。”秦祚明连忙道,开玩笑,威力再差的鸟铳也比没有强。他说完又自觉失态,神情尴尬地捧起茶碗挡在面前。

    “那便都拨给你,等赣州军器局闲了,我再让他们打制一批六钱铳给你们。”朱琳渼没理秦祚明惊喜的眼神,继续道,“哦,对了,丁魁楚买佛郎机人的那些炮干脆也别运回福京了,一并拨给你。”

    秦祚明努力了半天,仍是没按捺住,问道:“是多大的炮?”

    “十八磅炮四门,十二磅炮八门。”朱琳渼见他似乎不太明白,又解释道,“大概就是两千三四百斤和三千五六百斤的炮。”

    “两千斤!三千五百斤!”秦祚明差点幸福地晕过去,这么重的大炮他只见过没摸过,眼下却一次给了十二门!有了这些家伙,还不往死里揍建虏、贼寇那群龟儿子。

    他忙撩衣跪倒,高声道:“秦家必誓死以报殿下!”

    朱琳渼笑着将他扶起,又道:“秦家为大明尽忠,朝廷就绝不会亏待你们!

    “以前两广、湖广政令不通,朝廷便是想帮你们却也鞭长莫及。现下广西复归,往后朝廷定不会再使秦家孤军苦战。”

    明天就要高考了,祝参考的书友都能超水平发挥,考出满意的成绩!加油吧!

    在下新人一枚,因写书不易,跪求各位书友不吝手中月票、推荐票、收藏、评论向我砸来。在下诚挚拜谢!

 第349章 四川战略

    (全本小说网,HTTPS://。)

    按苏承羽的想法,以后还会调拨更多更先进的武器给白杆军,令他们成为能够与建虏在华夏西部扳手腕的强军。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眼下来说,这些铳、炮暂时也算够用了,毕竟训练铳手也需要些时间。

    想到训练之事,他又问秦祚明道:“不知白杆军中可有会操炮之人?”

    秦祚明苦笑摇头,“回殿下,虎蹲之类小炮倒还使得,这重炮却乏熟手。”他心说连我这大将都没摸过重炮,更何况士卒。

    苏承羽遂转而吩咐石霖,“从澳门之役俘虏的那些佛郎机士卒里挑几个炮手,令其随秦将军一同回蜀。哦,熟练的铳手也要一些。”

    西班牙重型火枪和明军常用的轻型鸟铳差异较大,还是有人指导一下上手快。同时这些葡萄牙人非常熟悉西班牙方阵战术,还能助白杆军更好地训练远近火力配合。

    苏承羽见秦祚明又要跪谢,忙一把将他扶住,“川中之事还得劳忠贞侯多用心。我这里有些事情要说予你听,你须记仔细了。”

    秦祚明有些诧异,但仍是认真拱手道:“请殿下明示,末将定不漏下一字。”

    苏承羽在桌上铺开地图,先指向四川北侧,“建虏已破汉中,数万兵马正欲南侵川地。

    “如我所料不错,张献忠当很快便会放弃成都,集结重兵北上,与豪格决战。”

    秦祚明闻言眼睛瞪得老大,张献忠的“首都”就在成都,他怎可能丢下老巢去和建虏拼命?

    “殿下为何如此笃定?”

    苏承羽心说,当然是因为看过历史书了。不过还是得对秦祚明有所交代才行,他略做思索,道:“张献忠素来自比刘备,视汉中为其根基。

    “如今他‘根基’被豪格所创,必老羞成怒下孤注一掷,北上夺回汉中。但建虏兵力强盛,他若分兵防御成都,则必会导致兵力不足,不战先败。

    “是以献寇只有倾尽全部力量一搏,才有些许希望。”

    他还有一点没说,张献忠虽是流寇,但此人却心存极强的汉人自豪感,认为蛮夷侵占他“大西国土”是自己的耻辱。

    张献忠决定率部与豪格拼命之后,甚至吩咐自己的接班人孙可望,说“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表明他宁愿投降大明,也不想看到建虏在华夏嚣张。

    秦祚明亦觉辅政王所言有理,忙点头记下。

    苏承羽继续道:“你令人密切监视献寇动向,待其率部离开,便立刻复取成都。

    “而后万不可掉以轻心,当认真加固成都及重庆防线。但切记不要死守,更得勤加操练士卒。若无野战当中击败敌人的力量,一味地防御早晚会被人寻到破绽。”

    他见秦祚明表示记住了,又接道:“若不出意外,献寇应不是建虏对手。届时其军中定然人心思变,不敢继续敌虏,很可能就要转而向南。”

    秦祚明表情凝重地点头,他虽不知辅政王这番话是否真会应验,不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明军的重庆防线必会遭受极大的压力。

    苏承羽指向重庆,“闯寇军力至少也在五万以上,虽然此战会极为困难,但绝不可放寇之一兵一卒过重庆!

    “川南及贵州大片皆无重兵把守,闯寇一旦越过重庆,这些地方又将生灵涂炭。”

    “末将谨记,必不使贼军南去半步!”

    “对了,还须注意,我们最大的敌人始终是建虏。”苏承羽又提醒道,“待将闯寇主力堵在川北,却不用倾力与之死战。

    “其身后有建虏重兵逼迫之下,军心定然不稳,可让王少保前往招抚。不过孙可望此人心高气傲,当不会从命,却可与李定国、刘文秀相谈。

    “哦,我会写封密信给王少保,你可带去交予他。”

    秦祚明疑惑道:“殿下,为何只寻献寇义子,却不顾贼首?”

    苏承羽一愣,心道,那时张献忠已死,管事的就算孙可望和李定国等人。这次他却没想到要如何圆回来,只得干咳一声道:“咳,是要与张献忠接触,若其不从,再寻其义子尝试。”

    他忙岔开这个话题,“然降寇却不可尽用,只留少数精锐,余者皆分些土地,遣入川地为民。”

    四川经过连年征战,成年男子十死八九,这些张献忠的手下正是壮劳力。

    “之后才是最为艰难之事,豪格若跟随南下,与我军在重庆定有一场决战。”苏承羽沉声道,“朝廷主力要备战北伐,恐无法分兵入蜀。那时四川安危便皆要靠白杆军及王少保协力了。”

    秦祚明闻言郑重道:“请殿下放心,川军为国效命,死而后已!”

    他言罢,又似想起了什么,却显得有些难以启齿。

    苏承羽见状道:“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事关社稷安危,秦将军还请明言。”

    秦祚明这才吞吞吐吐道:“蜀地……屡遭涂炭,如今税赋难征,维持眼下局面尚勉强,若要设防、练兵,这粮饷……”

    苏承羽知道秦良玉多年来都是拿自己私产补贴军用,王应熊亦是捐了极多家财,四川如今确实太穷了。

    “这你不用担心。”苏承羽随即想起朱由榔进献的十万两银子,“我先拨你十万两应急,往后每个月再拨十万两给川军。军器、辎重等朝廷也会尽量调拨入蜀。”

    秦祚明差点感动地哭出来,真心感受到朝廷并没忘记川军,没忘记秦家。

    苏承羽最后又想起,秦良玉好像再过两年便会辞世,又叮嘱秦祚明道:“忠贞侯年事已高,让她好生调养,莫要太过操劳军务。

    “只待蜀中平定,我定上表,奏请晋封她蜀国公。”

    秦祚明这次说什么也要跪下了,颤声道:“谢朝廷恩典!谢殿下大恩!”

    广西暂时已无大事,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