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195章

大明之崛起1646-第195章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摆菜的木几都是上等金丝楠木精雕细琢而成,花纹间还多以錯金装饰,显然价格不菲。

    果然有钱啊!朱琳渼心中暗暗点头,仅今天这一顿宴席,就足够造一条百余吨的盖伦战船了。

    想到此处,他对光复更加富庶的南直隶的紧迫感立刻又提高了几分。有了江浙之地,也就是现在的南直隶到浙江一带,才算是拿到了大明的钱袋子和粮仓。

    甚至对海外出口的拳头产品——丝绸、茶叶、瓷器之类,这里也是高产区。宁波、上海都是极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

    他心中盘算着等理顺了浙江税赋之后,便可再多开工几条五百吨以上的战船,忽闻厅中琴瑟渐起,一众身姿曼妙的舞女款款而入,随着乐声翩翩起舞。

    朱琳渼初时只顾伴着音乐埋头吃东西,间或与朱以海寒暄两句,过了一阵才注意到殿中气氛有些奇怪。

    龙卫军的军官们还好,尽兴吃喝说笑,而浙江官员们却似乎心事重重,不时交头接耳一番,或是凑到龙卫军军官附近低声询问着什么。

    他皱了皱眉,正要问鲁王是否有什么不妥,便见底下浙江“吏部侍郎”郭高志和身旁几人对视一眼,似乎下了很大决心一般,举杯走到朱琳渼面前。

    “殿下乃不世之英雄,大明中兴之栋梁,天下感佩……”

    郭高志先天上地下地将朱琳渼捧了一番,这才补了一句,“下官斗胆代众朝臣敬殿下一杯。”浙藩吏部尚书职位空悬,他倒是勉强够资格代表这些官员。

    朱琳渼拿起酒杯正要喝,却见郭高志只举着酒杯,又滔滔不绝地将隆武盛赞了一遍。

    朱琳渼嗅着杯中美酒,正琢磨他什么意思,一旁又有浙江官员捧杯起身,“郭大人所言极是,先帝文治武功,盖世英豪,对我浙地也多有恩顾。”

    “对对,隆武初年时,先帝即颁诏使鲁王殿下归藩,彼时有奸佞横加阻挠,方才一直拖至今日。”

    另一名官员朝天兴府方向凭空拱手,接道:“先帝皇恩浩荡,不但极为体量鲁王殿下为乱臣掣肘之苦,令殿下仍镇浙地,还昭示天下,曰闽、浙无分彼此,朝臣可继续在朝廷担任同等官职……”

    他的话立刻获得一片赞同之声。

    朱琳渼这才明白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原来是想争个高位,在泰征朝能重入权力中心。看这些人配合默契、众口一辞,当是早就商量好了的。

    也是,关系自身仕途,必是要尽早达成统一战线才行。

    朱琳渼心中却大摇其头。

    不说浙藩官员人数众多,亦然已是完整的朝堂架构,根本不可能全塞进泰征朝的政治体系当中,便是勉强令他们在天兴府重司其原先之职,问题也会极多。

    首先就是党争,必然会出现浙党与原泰征朝官员为自身利益倾轧。历史上大明亡就亡在党争,自己绝不能坐视结党的土壤出现。

    其次,这些浙江官员对泰征朝新政完全不了解,无论是兵部和工部改革、户部税务及物价新政、新设宣部,还是旧式明军转制为警察,以及吏制调整等等,他们哪一项能拿得起来?

    硬占着位置最后还不是人浮于事,使政令荒废。

    这种事情关系朝堂稳定和大明未来的发展,绝不能惯这些人的坏毛病。朱琳渼当下先饮尽杯中之酒,而后微笑示意众官员安静,又装作没听懂他们的意思一般,和颜悦色道:“先帝英明,初时浙地悬于朝外乃不得已之事,如今重归正统,自然不分彼此,诸位仍是泰征朝的朝臣。”

    底下众人听辅政王这么说,都以为他是妥协了。心中无不得意,我们串联了几乎所有浙地众臣,他辅政王再有能耐,也不敢违了这么多人的意。

    只听朱琳渼继续道:“原本我是打算让吏部行文浙江宣部具体安排的,既然大家说起来了,那我便提前透漏一些吧。”

    他首先望向钱肃乐,“钱大人,此番你劝谏有功,着升任浙江布政使之职。”

    浙地官员闻言俱是一愣——布政使?!钱肃乐原先是“内阁大学士”,虽是五品官,但却是掌实权的。如今“升”为从二品的布政使,看似连升数级,却是从中央大员变成了地方官。

    钱肃乐还没回过神来,便听朱琳渼继续道:“原水师提督张名振升任浙江都指挥同知。”这也是升到了从二品。

    “熊汝霖熊大人升任浙江按察使。”同样是从内阁五品“内阁大学士”升为正三品。

    “原佥都御史张煌言升任都指挥佥事……

    “原左都督郑遵谦升任浙江通政使……”

    “原左都御史张从意升任……

    “……”

    他仅记得一些比较知名的官员,将浙江地方主要职务都安排给了他们,其他人便只能以一句,“余者皆由吏部再行安排”对付过去。

    这其中,除了张煌言是正经升了两级,余者都变为了浙江地方官,不过品阶大多有了提升。

    沉默了片刻,底下终于爆发了,先是一名六十多岁的官员走了出来,高声道:“殿下,此非先帝之意,恐浙地人心不服啊!”

    旁边立刻有人接道:“对,先帝说过,‘可在朝廷担任同等官职’,如今浙地却无人得入朝堂。”

    “鲁王殿下诚意归藩,没想到朝廷竟如此对待我们……”

    “先帝尸骨未寒……”

    朱琳渼见状冷冷一笑,扫视众臣一圈,沉声道:“先帝颁诏之时诸位可曾如此大义凛然过?

    “没错,先帝是说过‘可任同等官职’,但那时隆武元年之时。若那时你们秉义直谏,使浙藩奉诏,联闽、浙之力,博洛断不能轻易渡钱塘、占浙江、犯福京!

    “或许,先帝便不会为虏所害!”

    他深吸了一口气,提高了音量,“机会曾摆在你们面前,那时你们都干什么去了?!

    “既然彼时未奉诏,现下又提先帝诏书何益?”

    感谢:风筝2001,糖分油脂请勿靠近给我的慷慨打赏!十分感谢你们的支持,在下感激涕零!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不胜感激。

 第432章 不按套路出牌

    (全本小说网,HTTPS://。)

    众浙江官员压根没想到辅政王一番话竟然如此直截了当不留情面。(全本小说网,https://。)

    甚至有龙卫军军官笑着切切私语,“这些个人脸皮够厚的。”

    “是啊,先前不奉诏力谏鲁王退位,现在却想起先帝诏书里提到的好处,两头好处都不耽误啊。”

    “这要换做是我,打死都不愿提先帝诏书之事,你再瞧瞧他们,啧啧……”

    这些武将说是耳语,但他们的嗓门周围七八步外都能听见。饶是浙藩众臣脸皮再厚,此时也都是憋得面色通红,有心反驳,却无奈人家说得句句属实,再纠缠下去只能是抽自己的脸。

    但此事关乎荣华富贵,却不能就此罢休。一应浙系官员又垂首对视一番,相互暗暗点头。

    他们在之前串联时虽没想到辅政王会这么不留情面,不过也曾考虑到自己要求被拒绝的情况,对此也早做过谋划。

    眼下已到动用预备方案的时候了!

    当下又是先前那名六十多岁的白须官员站了出来,故意大声咳嗽一阵,跪拜道:“殿下,老臣年事已高,若到地方为官,只恐体力难支。还请殿下开恩,准老臣告老还乡。”

    没等朱琳渼回话,又有人依样跪奏道:“下官新丧幼子,心中悲痛,欲告假两年……”

    “殿下,下官在户部多年,于布政使参政之事务不熟,不若让贤给年轻人……”

    “下官祖坟为先前兵灾所乱,还请殿下准假一年,返乡重修祖坟……”

    “下官心慕田园,欲退仕而耕……”

    一时间,殿中跪了大批官员,不是要辞官就是要告假。一旁还有不少人紧盯着局势发展,大有继续参与其中的架势。

    朱琳渼见状不禁微微皱眉。这些人明面上是撂挑子,这倒没什么,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到处都是,空出了位置正好提拔自己人。

    但他知道,这其中远没有那么简单。目前自己在浙江几乎两眼一抹黑,但眼前这些官员却是久在此地经营,可谓盘根错节。

    若真同意他们辞官,待其返乡之后定会煽动门生故吏、同宗族人四处搞事。再加上大量朝臣突然辞官,民间多会出现恐慌心理。二者合力之下,浙江定将陷入一场大乱之中。

    这些人打的就是这般算盘,待浙江形势失控,朝廷便只能灰头土脸地再请他们回朝任职。到那时,他们自然有了充足的讨价还价的筹码。

    跟我玩撂挑子?行啊,看咱们谁玩得溜!朱琳渼重又坐回椅上,风轻云淡地笑而摆手道:“诸位大人这是做什么?国事为重,还望大家能坚守所职,有什么事咱们好商量嘛。”

    下面跪着的官员们闻言无不心中得意,这辅政王到底年轻,众人稍一威胁就把他唬住了,这不,话头立刻就软了下来。

    那白须大臣立刻接道:“老臣对地方之事力不从心,还望能往天兴府任事。”

    朱琳渼又微笑望向其他人,“你们也是这个意思?”

    众人又对视一眼,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此事涉及太多,却不是我一人能说了算的。”朱琳渼故意认真道,“我这便动身返回天兴府,禀奏圣上,着内阁并吏部立刻商议解决。”

    他说着站起身来,对张家玉一招手,“传令,龙卫军及破虏营立刻整军,未时拔营,护我返回福京!”

    后者立刻敬礼道:“是!”转身便要向外走。

    殿中众人包括朱以海在内都是一愣,要回福京?!但、但十多万建虏大军已迫近钱塘北岸,浙军主力早已败在方国安手里,朝廷大军这一撤回福京,浙江哪儿有兵力御敌?必然是旦夕即破!

    钱肃乐第一个反应过来,辅政王殿下这是要撂挑子!

    他忙一把拦住张家玉,又快步走到大殿正中,撩衣跪下,高声道:“下官对朝廷之安排甚为赞同,愿任浙江布政使之职。下官以为,此事无需内阁再议。”

    说着他又向张名振、熊汝霖等人连使眼色。那几人也已回过味来,同钱肃乐一道跪下,称愿接受朝廷委派,“升任”新职。

    “这不好吧……”朱琳渼扫了眼那些还未表态的官员,故意拉长声音道,“众臣所望,还是着内阁好好斟酌为宜……”

    钱肃乐望向身旁一众朝臣,沉声道:“还愣着干什么?说话啊!”

    其他挑事的官员见浙藩最有权势的几位重臣都妥协了,立刻便觉失去了主心骨,加之洪承畴那十多万清军带来的巨大威胁,很快有人支吾道:“方、方才下官思虑不周,当以国事为重,不应因私误公……”

    有人带了头,后面就利索多了。

    “下官经过细思,家中之事还可再拖得一阵……”

    “下官觉得不应再劳动殿下,还是以朝廷安排任职便好。”

    “下官惭愧,还是暂不返乡了……”

    “这样……”待先前“辞官”“告假”的官员重又退到一旁,朱琳渼“勉为其难”地点头,“那我还是随大家之意吧。”

    钱肃乐等人这才抹了把额上冷汗。他原本还等着辅政王安抚众人一番,再行讨价还价之事,以往朝堂之上莫不如此。但这辅政王殿下却不行寻常之路,竟丝毫不顾及情面,和朝臣们比着撂挑子……

    朱琳渼却又笑着招呼,“大家继续吃酒,莫让菜凉了。”而后似很随意道,“其实啊,想要入直为官也不难,只要能做出点成绩来,我用人向来不问出身。

    “哦,来来,我敬大家一杯。”

    及近申时,宴会已散。

    在朱琳渼大帐之中,张家玉神色郑重地揖道:“大人,您虽以非常手段暂压住了浙籍朝臣,但难保他们不生旁念,日后恐对朝廷政令多加掣肘。”

    他见朱琳渼点头,又继续道:“属下思忖,浙地朝臣能如此众口一辞,皆因他们仍以鲁王为帜,故能很快聚众串联。

    “若可设法改封鲁王至它处,则浙系群龙无首,诸臣无以为系,便只能共尊朝廷。”

    推荐朋友的玄幻小说《逆战神皇》给大家。

    “没想到你的武魂居然是不死剑魂。你练什么剑法?”

    “我就是剑。”

    少年从逆境崛起,一路逆袭,凭借着不死剑魂,练奇功,得奇宝,闯绝地,战天骄,鏖战天下,逆战神皇。

 第433章 吓唬你?吓死你!

    (全本小说网,HTTPS://。)

    朱琳渼再次点头,今日之事鲁王纵然没有参与其中,其他浙系官员也定是以他为核心,方才形成了党群。/全本小说网/https://。/

    “只是……”张家玉沉吟道,“鲁王当不愿离开绍兴富庶之地,且他刚宣布退位归藩,若朝廷强将他改封别处,恐对日后招抚不利。”

    两人正说着,石霖在帐外禀道:“大人,锦衣卫北镇千户谢宏求见。”

    “让他进来。”

    “是!”

    石霖应声入帐,身后一名矮个精干的男子上前单膝点地,“属下拜见辅政王殿下!”而后他又拆了衣襟,翻出一张纸条双手捧上,“殿下,这是属下刚从钱塘北岸带回的密报。”

    锦衣卫北镇在江浙一带已建起了成熟的情报网,通常情报都是汇总到顾炎武那儿,由他整理后统一报给辅政王。

    但这次却由千户直接带了情报来给朱琳渼,说明情况应当非常紧急了。

    后者忙接过纸条展开,只见上面写着:二年九月十一。虏前锋陈泰部抵杭州北三十里,兵六千余。张天禄、卜从善部共两万八千,已过孝丰。黄鼎、杨承祖部共三万余至安吉。另有勒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