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206章

大明之崛起1646-第206章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炮是朱琳渼重新设计过的,修正了原虎蹲炮的很多缺陷。例如炮口不再向外扩展,减少漏气损失;炮身逐渐向前变薄,减轻不必要的重量;以青铜精铸,比铁铸炮身更薄。

    新炮的重量已减至不到五十斤,射程与威力却还略有提高。再配上可以调整高度的活动支架,简直就是十七世纪版的迫击炮。

    其实增援部队仅运了五门新型虎蹲炮上岸,但他们却携带了一种被龙卫军遗忘的利器——震天雷,也就是朱琳渼在龙南时改良过的“破片手雷”。

 第455章 这才是天军!

    (全本小说网,HTTPS://。)

    赶来增援的三百多名水师步军可是全副武装的,后队以“迫击炮”不断轰击,前队则迅速抵近崔南正部,迅速投出了数十颗震天雷。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朝鲜兵猝不及防之下被炸得人仰马翻,而手雷爆炸的巨响和炮声混在一起,又令他们以为明军带了几十门大炮前来。

    待其他朝鲜兵向身后看去时,就见被炮弹砸死、被手雷砸死的人倒了一地,到处是污血碎肉,更加坐实了他们臆想中那“数十门大炮”的存在。

    从万历援朝抗倭开始,明军的大炮就是朝鲜人和日本人心中的“神器”。故而此起彼伏的“炮声”传来,崔南正的人马立时便失去了斗志——当年穷凶极恶的倭寇都被轰得七零八落,他们哪儿敢惹这些铁疙瘩。

    随即,从最南侧起,朝鲜军阵开始如溃穴之蚁般四散而逃。

    施琅好容易在硝烟中寻到郑成功,忙跑上前来敬礼道:“大人,你没事儿吧?怎会有人设伏袭击?”

    “我还好。”郑成功指向敌军中央,急道,“观光率军被敌围困,速去助他!”

    “是!”

    增援部队和之前登陆的明军在施琅指挥下快速合为一队,组成标准的三排步兵线列。这援军虽仅有三百多人,但却都带了燧发铳,故而明军这边的火力立时翻了一倍。

    而施琅在龙卫军中的时间也远比郑成功要久,对步兵作战的指挥能力也远强于后者,整个步兵线列的推进速度大为提高。

    崔南正所部本就被大炮吓得无心恋战,身后火铳的攻击又忽然猛烈了许多,崩溃的速度立时增快,整个海岸上都是没头苍蝇般的朝鲜兵四处奔逃。

    “向前二十步!”

    “瞄准!”

    “等等……”施琅正要命令射击,却忽然看到敌军从中有墨绿色的军服闪现,他忙转而命令道,“一连、二连刺刀准备!其他人原地待命!”

    而后他亲率两个连的士兵突入敌群,眼前景象却令他愣在原地——只见刘国轩正大咧咧地指挥几十名降兵安置伤员,旁边不到二百明军用缴获的鸟铳指着跪了一地的敌兵,至少有四百多人!

    “你,把这些弓矛搬走!说你那!”刘国轩见那俘虏呆立原地,懊恼地四下张望,“有没有能听懂官话的……诶?尊侯!你们可来了。提督大人没事儿吧?”

    “大人无恙。”施琅又咧嘴笑道,“看来你这儿不需要帮手了。”

    “不用,这些家伙可老实了。”刘国轩向北一指,“你速去追击敌酋,莫让他跑了!”

    “交给我了。”施琅遂转身令道,“整队!全军向北疾追!”

    ……

    此时整个朝任岛上最为吃惊的人不是崔南正,而是正立于远程矮山上观望战局的李兴立。

    他初时紧跟在崔南正身后,央求他放金尚宪一条生路。但崔氏根本不搭理他,自顾着指挥“围歼”明军。

    李兴立无奈,只得按下心中的焦急,想等崔南正“凯旋”时趁他心情好,再为金大人求情。

    但随后的情况让他差点儿把眼珠子都瞪出来!

    先是崔南正手下千余人在和三百明军的对射中被打得狼狈不堪,随后更令他惊讶的一幕出现了——明军竟不顾敌众我寡,组起二百来人的“敢死队”,若虎入羊群般差点儿将崔南正斩于阵前。之后这二百人虽被包围,但丝毫没有惧意,反而左冲右突,状如魔神。

    他本以为这就是明军的全部能耐,不料仅片刻后,又有数百明军上岸,径自架起大炮猛轰。另有一种他没见过的武器,当是从士卒手中掷出,威力却堪比大炮。

    看着崔南正部迅速崩溃,他忽然明白过来,先前那六百明军定是来与金尚宪接头的,根本没做什么准备,后面登陆的那些人所展示出来的才是他们真正的战力……

    整个战斗过程不过小半个时辰而已,但这些明军战阵娴熟,军器精良,纪律严明,军官指挥若定,士卒攻如惊雷守如山岳,这一切都令他惊呆在原地。

    距离萨尔浒之战不过二十多年,明军与当年那支孱弱的队伍已全然不同……他心中发颤,眼前的明军简直和抗击壬辰倭乱时同样……不,应当比那时还要勇武可畏!

    如果与胡虏作战的是这样的明军,那,大明的气数恐怕还远没有尽……

    他内心深处对建虏的恨意绝不弱于金尚宪,只不过他对明军太熟悉了,以至于理性反复告诫他自己,胡虏已无对手,抗争必是死路一条。

    于是他只能将那份仇恨压在心底,尽全力以保自己的朋友、亲人和国家能继续沿存。

    但就在这一刻,他却忽然看到了希望,胡虏并非无敌,那个曾雄傲天下的大明天朝又回来了!

    金大人是对的,结明抗虏是对的!他心中懊悔,若因为崔南正今日之举,令大明与朝鲜生隙,那去给他报信的自己就是国家的罪人!

    他一念及此,就见十多人朝自己这边纵马而来,为首的正是盔歪甲斜的崔南正。

    李兴立把心一横,暗道,我便以这条老命略偿己罪吧。而后他探手抽出侍卫的腰刀,又低声吩咐几句,不顾几名贴身侍卫惊讶的目光,挺刀向前迎去。

    “姓李的,你干什么,快让路!”

    崔南正虽是这么说,但仍是下意思地收了一下缰绳。

    只这略一顿的间隙,李兴立跨步上前,一手抓住马嚼头,另一手的单刀猛朝崔氏腿上砍去。后者哪儿想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儿会突然发难,毫无防备之下登时被砍断左腿,从鞍上翻滚落下。

    而李兴立被战马巨大的冲力甩出三四丈远,摔得一口老血喷出,整条左臂垂在地上,已然脱臼。

    崔南正的侍卫见状忙冲上来救主,李兴立的人立刻过来阻挠,他们人数虽少,但略做拖延却是不难。

    过得片刻,南面已传来清晰的铳响。崔南正的侍卫相互对视一眼,立刻丢下他拔腿便跑。

    ……

    施琅带人赶到港口深处时,见崔南正已被五花大绑丢在一旁。有士兵指着浑身血污的李兴立向他禀道:“将军,此人说金尚宪金大人被带至矮山西侧的敌营……”

 第456章 李倧的痛脚

    (全本小说网,HTTPS://。)

    营救金尚宪的过程倒是颇为顺利。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崔南正留下看押他的士卒听说主力被明军击溃,当即便跑了大半。

    施琅又令俘获的军官上前喊了几句话,剩余的数十人也都器械投降了。

    金尚宪等人随施琅来到港口处,抬眼便望到满地的污血残肢,虽已听说方才明军大破崔南正伏兵之事,但心头仍不禁猛抽了几下。

    待他见到了郑成功,当即跪伏行礼,急着解释道:“大人,崔南正此贼早与胡虏勾结,今日之事皆是此他一人所为,与我朝廷绝无关系。”

    郑成功点头道:“我自是相信金大人,不过我军伤亡不轻,何去何从还要禀明辅政王点下再说。”

    金尚宪无奈点头,却正瞥见一旁由侍卫搀扶的李兴立,不由怒从心头起,上去就要打人。李兴立也不躲闪,脸色苍白地低头道:“金大人,是我错了……有天军如此,胡虏必灭!”

    金尚宪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你说什么?”

    李兴立简略说了方才交战经过,对明军战力赞叹不已。末了,他又焦急道:“金老弟,此事我来日再向你赔罪。

    “崔南正已派人将你资助明军之事禀报了王上,须得速速将报信之人截下。若消息传回汉城,王上多会与金自点商议,往后想再给天军输送水粮将必遭其掣肘!”

    金尚宪连连点头,又将此事说给郑成功,“大人,我带手下去追人,还请您自行搬粮上船。以后大军的用度定按先前约定送至,还望大人在辅政王殿下那边为我国美言……”

    郑成功却将他拦住,“那送信之人已离去大半日,你又如何能追得上?”

    “老朽尽力而为罢了……”

    “你且稍等。”

    郑成功又转令侍卫返回邵武号取来一只木匣交给金尚宪,“这本是辅政王殿下留给我在危急关头之用,眼下情势有异,便交给你吧。”

    金尚宪疑道:“这是……”

    “你将此物示于你们国王,他自然知晓。”

    金尚宪忙恭敬接过,不敢再多耽搁,忙告辞郑成功带人赶往汉城而去。李兴立因心中有愧,竟也不顾重伤,坚持乘车同往。

    他们一行星夜兼程,待到了景福宫门外,立刻让人询问守门侍卫,得知今晨仁川来的信使已得王上接见。

    金尚宪已被罢官,只得让李兴立入宫面君,却不料身后有数只轿子落下,金自点等人正从中走出。

    宫中立刻有人迎了出来,恭敬道:“领议政大人,王上正在等您那。”

    金尚宪忙催促李兴立入宫,自己则迅速避在角落里。

    后者又许了内侍府首领极多好处,得以直接面见李倧,立刻将郑成功给他的木匣呈上。

    李倧得知这是大明辅政王送来的东西,忙拆开来看。那木匣里装的是一卷锦缎,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大明以汝为朝鲜王,建虏以光海君为朝鲜王,如何行止,汝当细思之。

    落款是朱琳渼,还用了辅政王大印。

    李倧的脸上顿时阴晴不定。这光海君便是上一任朝鲜国王李淏,曾与后金暗中书信来往,李倧正是以此为借口发动政变将其推翻,自己才坐上了王位。

    丁卯胡乱时,建虏的借口之一便是要恢复光海君统治。虽然后来因李倧投降归顺而不了了之,但李淏虽然被废,人却还活着,但凡李倧所为令建虏稍有不满,便会提及此事。

    李倧得位不正,这光海君始终是他心头一根刺,却碍于建虏威胁,想杀了李淏都不敢下手。

    便是朝鲜内部,也多有李倧同情李淏的人,甚至多次因此闹出叛乱。

    李倧立刻想起早上有人禀报金尚宪暗中通明之事,不禁眉头紧皱,如今大明虽实力大不如前,但万一他们能击败胡虏,那么光海君的“噩梦”便会彻底消失。就算打不赢,只要双方战事一直拖延下去,胡虏就难空出手来对付朝鲜。

    退一步讲,这金尚宪现在只是平头百姓,便是日后走漏了风声,自己只推说不知情,将金尚宪交出去给胡虏,再奉上钱粮美女,他们定也不会为难自己。

    后世多传朝鲜对大明如何忠诚,但朱琳渼从诸多史料中了解到,这个夹缝中的小国始终是实用主义为上。

    就如这位李倧,他明面上反复说要忠明抗虏,究其原因,一是要借此贬低光海君,占据道德制高点,二是朝鲜有大批仰慕华夏文化的人,可以借此笼络他们。

    然而再看李倧实际行动——大肆任用投降派,迫害主战派,甚至两次派兵帮助建虏征伐大明。

    这也是朱琳渼选择与金尚贤合作,而不是直接去找朝鲜王的原因。不过熟悉历史的朱琳渼非常清楚李倧的痛脚,故而一早准备了这封密信,既是利诱也是威胁,若是朝鲜人对水师远征军出什么幺蛾子,郑成功便可以此解围。

    李兴立见王上犹豫,便将前两日朝任岛之战向他详细描述了一遍。

    李倧闻言也是大惊,明军何时变得这么强了?!他正要问他所言是否属实,便有京畿南道送来崔南正部被俘毙过半的消息。

    这下他再不迟疑,先对李兴立摆手道:“你和金……和你同来那些人速回仁川,记住,你们从来没回过汉城,寡人也没见过你们。”

    “陛下,那崔南正之事……”

    “他的人遇海啸死了,就这样。”

    “陛下英明。”

    李兴立立刻出宫,寻到金尚宪边走。

    另一边金自点得国王急招,却在外面等了好一会儿,这才得以面君。

    待他行过礼,正色道:“不知陛下有何要事吩咐?”

    “呃……”李倧搓了搓手,笑道,“秋菊快要开了,寡人准备让你筹备一场赏菊宴。”

    待金自点悻悻离去,他又唤来内侍府首领吩咐道:“除掉早上仁川来的人。崔南正谋逆,所部全部流放荒岛。”

    ……

    天津。

    余平蹲在土垒上吧嗒抽着旱烟,这土垒的顶端便是大沽炮台,对面则是辽阔的海河出海口,直通一望无际的渤海。

 第457章 大沽要塞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沽要塞始建于嘉靖年间,彼时倭寇常登岸劫掠,故在此修筑壁垒并安置了数门火炮。(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由于倭寇战船性能太过一般,是以大沽要塞建得也并不算多么坚固。要等到二百年后,为对付西方军舰的威胁,这里才会成为东亚第一海防炮台。

    “嘿!老余!”两名旗兵老远向余平喊了一嗓子,“就知道你在这儿吃烟。”

    余平忙站起身来,点头哈腰道:“军爷有什么吩咐?”

    “爷晚上要跟齐荣老弟喝两盅,你给做几个菜送来。”

    “诶,是是。”

    两个虏兵随即自顾说笑离去。老头儿抬头见天色已暗,轻叹了口气,心说今儿怕是又没戏了。

    他正要起身去准备饭菜,却猛然看到地平线上晃过几个小黑点,那双木讷的双眼登时便现出了干练的神采。

    是夜,余平似乎有什么心事,大老晚了仍在要塞下的土垒上抽烟,眼睛却紧盯着远处的海滩。

    终于,海滩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光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