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215章

大明之崛起1646-第215章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取出早已备好的小刀刮了刮橡胶残迹,还好,高温使橡胶软化,很容易便能清理干净。

    看来每开一炮就要耗用一只密封圈了。他心道,不过比起对火炮性能的提升,这点儿消耗绝对值得!等硫化橡胶厂投入生产,这种还没手镯大的密封圈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他将剩下的密封圈交给陈雄飞,简要讲解了其中原理,然后让他们逐一测试并记录每一枚密封圈的射击效果。

    很快,十六七只橡胶圈在隆隆炮声中全部耗尽,陈雄飞过来敬礼道:“禀大人,都试过了。十一号密封圈能令大炮射远提高至一里带十多丈开外。二号圈最差,射远仅有一百三十丈。”

    这密封圈太软容易被火药燃气冲破,太硬又不能达到最佳密封效果,看来还要多加测试才行。朱琳渼点头记下,又赶回原鲁王府将测试结果告诉姚启圣,让他们就在实验室条件下按照十一号圈的工艺,先尽量赶制一批密封圈出来。

    暂时来说,能达到一里的射程就足够用了。

    ……

    “这些家伙简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洪承畴将手里的一叠册子狠狠摔在地上,这些是都多尔衮刚令人送来的朝臣弹劾洪承畴的奏折。

 第475章 洪承畴的哀叹

    (全本小说网,HTTPS://。)

    “明军借水师之便,沿钱塘不断袭扰。全本小说网https://。我大军不得不分守各处,纵有十多万人马,却几乎动弹不得。”洪承畴怒道,“眼下只有将钱塘北岸坚壁清野,大军退至南人无法借舟船攻袭之处,方可复夺主动。而这些人竟主次不分,于朝堂上处处掣肘!”

    这也是他苦思许久才想出的对策——将钱塘北岸百姓全部北迁百里,而清军则放弃沿岸城镇,退至离岸五六十里处布防。

    如此一来,明军登陆部队的行踪一旦暴露,想要再返回船上周旋,就必须行军五十多里——大约近两天的路程——才能赶到钱塘江边。

    在此过程中,他洪承畴便有了闪转腾挪的空间,不论是紧追掩杀,还是在明军归途中设伏等等,都能令清军摆脱眼前这种不利局面,找到重创敌人的机会。

    但他却没想到,将此方略写成奏折发回北京,立刻遭到冯铨等人的一致声讨。

    杨志和一旁揖道:“大人,据说陈阁部、吴御史甚至谭拜大人都赞同您的主张,但朝中以冯铨为首,南党之人连番以‘避战畏敌’‘献浙北于敌’‘擅弃重镇’等言辞辱您,甚至连‘勾结明人’都说了出来,当时武英殿里吵成一片。”

    洪承畴长叹了一口气,思绪却飘回了崇祯朝。

    彼时东林党为首,与阉党、浙党斗成一片,所有朝臣都只会喊打喊杀,伸长了脖子拼命要求前线军官主动进攻。谁的喊声敢弱些,立刻便会被敌党说成“畏敌”“卖国”而遭到攻讦,更遑论战略收缩之类。

    在朝中此等风气下,统军将领只能不管兵力强弱而一味进攻,很多战役都是因此而败。

    崇祯十四年,因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降清,锦州被皇太极大军团团围住,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朝廷连番告急。于是崇祯帝派他率十三万大军赶去增援。

    当时清军在锦州附近修筑了不少营垒,摆下铁桶阵。他见状也不强攻围城敌军,而是将人马驻扎在距离锦州一百多里的宁远,与锦州形成呼应之势。

    而后他四处出击,在塔山、大兴堡一带反复袭扰清军,令敌损失惨重,而清军受到宁远明军的牵制,也不敢大肆攻打锦州城。

    正当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取得初步成效之际,崇祯却听信朝臣们说他洪承畴“不敢攻敌”“畏战退缩”之语,反复下旨要他“刻期进兵”,速战速决。

    他遂向朝廷上书,表示“大敌在前,兵凶战危,解围救锦,时刻难缓,死者方埋,伤者未起。半月之内,再督决战……锦州之急!”

    但便是这半个月的缓冲期朝廷也不给他,又一连派来马绍愉、张若麒等督战。

    无奈之下,他于七月份率军离开宁远,在松山与杏山之间与清军展开决战。却不料被阿济格烧了他囤于笔架山的粮草,大同总兵王朴一又违令退兵,最终导致明军大溃。

    其后,清军尽取松锦之地,大明在辽东构建多年的防御体系自此完全崩溃。

    松锦之役永远是扎在洪承畴心中的一根刺,他也是在此战失利被俘之后才投降了清廷。他自认那时的战略并无大错,皆是朝中党争为祸,又兼崇祯偏听偏信,这才葬送了整个辽东。

    而眼下朝中又有人攻讦他“避战畏敌”,这与崇祯朝时何等的相似!

    他又不禁想起自己投降那晚。庄妃言之凿凿地说大清天子个个圣明,兼朝堂整肃,吏治清明,大清一定是大同盛世。但现在看来,皆是先前清军摧枯拉朽般的军事胜利掩盖了一切问题,如今战事稍有僵持,各种魑魅魍魉立刻就浮出水面。

    也是,朝臣还是那班人,该党争的仍是争来争去,不过换了个皇帝而已,便能指望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复长叹一声,“这些人坐于朝中,却总对战事指手画脚,老夫早晚还得被他们所害……”

    杨志和点头道:“大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众朝臣只知我军十余万而南军仅三四万,于是皆以为大军如洪水涌下,闽浙旦夕即得。”

    洪承畴近来屡屡接到钱塘沿岸邸报,知道自己人马被吃掉不下七八千人,对明军早已没了轻视之心,当下摇头道:“这些南军远不似往昔,其精锐甚至不下于建州八旗,却不是那么容易收拾的。”

    他看了眼地上那些奏折,冷哼道:“攻克闽浙?那倒是速给老夫调战船来啊!难不成十多万大军游过钱塘去?”

    他又望向杨志和道:“对了,郑芝龙到何处了?”

    杨志和立刻脸色一变,支吾道:“回都堂,这便是标下此来禀报的另一件事。郑氏……被摄政王召回了渤海,以剿袭扰天津、盛京的明船……”

    “什么?!”

    洪承畴闻言顿时失去了冷静,没有郑芝龙的水师,他便永远无法渡钱塘南下,而近来被明军沿江反复袭扰北岸的情况也仍会延续下去。

    他一把拉住杨志和,喝道:“不是已派胶东水师助防盛京等地了吗?为何又要调郑芝龙去?!”

    后者额上已渗出冷汗,“北京刚来的塘报……胶东水师被南人尽灭,连一条报讯的小船都没能逃出来。兼辽东又闹民乱,太祖的陵寝都差点儿被乱军毁了,朝中剧震。

    “摄政王再不敢等闲视之,已调八千京营往辽东驰援,又召郑芝龙水师以绝敌船迂回之途。”

    洪承畴便是一愣,胶东水师好歹也有三四十条战船,便是不敌,也不至于连逃都逃不掉吧?

    他哪里知道,建虏这三四十条艍船都不够大明水师远征军塞牙缝的。郑成功先以小船将胶东虏军引入深海,而后邵武号等主力舰突然冲出来,几轮齐射就基本全部摆平了。

    杨志和小声道:“许是有胶东军将投敌。”

    洪承畴心中一动,慌忙吩咐一旁的卢世扬道:“传令,钱塘北岸诸军各自坚守辖区,不许后退半步!”

    “属下遵令!”

    感谢:程小子,晨枫灰灰,十一月的smile给我的慷慨打赏!多谢你们长久以来的支持,在下感激涕零!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不胜感激。

 第476章 哄骗洪承畴

    (全本小说网,HTTPS://。)

    杨志和不解道:“大人,您亲定弃岸诱敌深入之策,”他又指向地上弹劾洪承畴的奏折,“摄政王殿下将这些折子发给您,就是表示信任和支持,为何……”

    “你不懂其中关节。(全本小说网,HTTPS://。)”洪承畴皱眉摇头道,“若在平时,我令人略退一退,待随后剪灭了南军报捷,前事自然无人再提。

    “但前番有明军攻至北京远郊,如今辽东又生乱,朝野上下正是人心浮动之际。此时哪怕是退一步,都会在朝堂上被放大千百倍!届时弹劾老夫的奏折能塞满武英殿,九王爷便是想保老夫怕也保不住了。

    “眼下怎么也要硬撑到朝廷肃清了辽东的明军才行啊……”

    杨志和见他面色不善,忙拱手道:“哦,对了,都堂大人,还有些喜讯。”

    “快说!”

    “勒克德浑贝勒在淄川大破谢迁叛军,贼仅千余人逃亡利津县一带。”杨志和道,“如今正红旗主力已近凤阳,疾往南京赶来。据闻前一阵正红旗火器营已换装了新制十一钱燧发铳。此铳声势惊人,威如小炮,有这等利器相助,破南军不过屠鸡宰狗一般。”

    洪承畴闻言眉头总算略舒展了些。之前勒克德浑及达素的近三万大军本已到了南京附近,却又突然被召回济南府,说要更换军器并重新编练。

    如今这支精锐部队总算整军完毕。这队人马皆以高翔所传新阵法操练,又配有新制“燧发铳”,据说战力较以往有数倍提高!从他们南下途中顺手便扫灭了淄川叛贼来看,此言非虚。

    只等这三万人抵达钱塘一线,相信立刻便能扭转眼下略显被动的局面。

    杨志和又接道:“大人,此外北京军器局送来的消息。那个姓汤的夷人最近琢磨出一种奇特的六角形大炮,说是威力及其惊人,一炮能射出四里以上,且准头极佳,五炮之内必能命中数里外的城门!”

    “当真?!”洪承畴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家伙!射程四里的大炮,还能打得如此之准!这炮若是能拨给他二三十门,交战时敌军怕还没跑到二里之内,便已成了炮下亡魂!

    “回大人,应当不假。”杨志和点头道,“军器局那边说近来为此事特调集了所有炮匠,正在加紧铸造,一个月内当能制出十余尊运来南京。”

    “好!”

    洪承畴终于展露出笑意,有了三万新练的建州旗兵,再加上这种威力惊人的大炮,纵然那些南军是铁打铜铸,也定会被轻易碾为齑粉!

    如今自己所需要的便是耐心——耐心等勒克德浑大军抵达,耐心等新式大炮运抵,耐心等郑芝龙平复渤海之后返回钱塘……

    他轻吁了口气,遥望南方,踌躇满志道:“朱琳渼,待老夫扳倒你这最后一根大梁,看还有谁能撑住南明的江山!”

    ……

    钱塘江北岸,平湖城。

    张煌言手按剑柄,快步登上城头举目向远处望去,就见西侧黑压压的人头涌动,期间旌旗遍布。

    他转头问身旁副将王翊:“可探明来的是哪队虏贼,有多少人马?”

    “回将军,探马回报,来的是杨承祖部贼军,有七千余人。”

    一旁邓山将望远镜塞到张煌言手中,“旗帜上的确是‘杨’字,还带了不少攻城器具。”

    “怎是陈泰那厮?”张煌言好半天才摆弄好了望远镜,颇有些失望道,“难道虏贼瞧不上我们这四千来人?”

    邓山笑道:“洪老贼在钱塘北岸屡屡吃亏,就怕杭州被我军袭去,故而专令陈泰的建州兵驻守杭州,怕是来不了平湖了。”

    王翔却隐有忧色,拱手道:“两位将军,我们城中浙军加上破虏营一营兵,还不足五千人马。而城外黄鼎加卜从善有一万五千贼军,加上这七千人,我军守城压力愈发大了。”

    邓山和张煌言相视一笑,“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来。要是哪天陈泰的人马来了,我请将士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我在萧山率七千人便能令马得功四万虏贼不得寸进。如今有了邓将军带来的这些军器,”张煌言瞥了眼城头的大炮,“不来个四五万贼军我还真不在乎。”

    就在数日前,平湖城中的六千龙卫军已登船离去,接替他们入城防守的是张煌言所部的三千八百浙军。次日,又有邓山率一千破虏营带了大炮、震天雷、鸟铳等物前来协防。这些大炮中可是有从水师战船上搬来的十八磅炮,这炮虽然机动能力极差,但用来守城却是极为合适。

    而洪承畴得知这个明军在钱塘北岸唯一的城池防御力量大减,便立刻抽调手头所有的机动兵力前来围攻。

    邓山也是一副轻松神态摇头道:“等洪老贼发现我军袭扰钱塘北岸的兵力已全部沿海岸北上,这平湖城只是拖住他的诱饵,而他却调来两万多人攻城时,啧啧,怕是得吐几口老血吧!”

    当日申时,清军便推着攻城器具试着靠近平湖城。但他们距城还有二里多远,城头上便传来大炮轰响,十八磅的巨大铁球立刻在人群中“犁”出一道血沟。

    黄鼎忙吩咐转到另一侧攻城,却仍遭到大炮迎头痛击。很快,虏军便发现,方寸之地的平湖城竟在四面都部署了大小不等的火炮,总数足有三四十门。

    黄鼎忙向洪承畴通报,说南人置极多大炮于平湖,定是预备死守此城。后者立刻又调派了四千人马赶来增援。

    次日,建虏厉兵秣马,调集所有两万六千大军从四个方向公式猛攻平湖。

    当虏军顶着大炮冲到了城下,等待他们的又是密集的火铳攒射——破虏营这一千多人皆配有燧发铳,而张煌言部都改用了破虏营用剩下的噜密铳。

    清军虽是人多,但仰攻城头,加上武器不如守军,顷刻间在大炮和火铳的不断射击下损失了两三千人。

    仅有卜从善亲自带了三百家将冒死冲到了城下,云梯还没来得及升起来,却惊见明军从城头丢下一个个冒着火花的“铁球”。

    感谢:那年柒月人未眠,十一月的smile,黑咲隼给我的慷慨打赏!十分感谢你们长久以来的支持,在下感激涕零,合十拜谢!

 第477章 人心向背

    (全本小说网,HTTPS://。)

    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