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218章

大明之崛起1646-第218章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因为长时间的队列训练,纵然是散兵队形冲锋,这些士兵们仍是隐约排出了不太整齐的步兵线列。而城头上仅有不到百十名虏兵,就听到城下火铳轰鸣,四周又有铅弹射中墙砖的噗噗声不绝于耳,吓得连看都不敢看一眼。

    而另有千余明军士兵冲到城根下,借着队友的火力掩护,天梯架起,勾爪丢上城头。随即另有千余人快步上前,在城根旁的士兵肩上一踏,纵身攀上梯子或抓住绳索,三两下便爬上了城头。

    等城下的铳声停歇,守城虏兵抬头再看时,已有数支火铳正直指他们。

    城中的战斗毫无悬念,守城清军皆是战斗力最差的绿营兵,一听说南门失守,立刻便丢了兵器四处逃散。郭祥良见势不妙,换了衣服准备从西门溜走,也被龙卫军逮个正着。

    等余新看到擒获的几百名守城虏兵,不禁大呼浪费,刚才那么会子工夫,他足足打掉了上万发米尼弹。

    ……

    两日后。

    朱琳渼远望着南京城,心中不禁激动万分。

    这并非他第一次看到南京城墙,前世他也曾在旅游时见过中华门的遗址,那时的城垣早已湮没在四周的高楼大厦之中。

    而今城下秦淮河水波汤汤,深不见底,岸边松柏森森,绵延叠翠,南京城墙就如一个褐色的巨人般屹立天地间,在长河与绿树之上,冷眼望着世间沧桑。

    应天府——大明最初的国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一年前的硝烟中陷入建虏之手。朱琳渼眼眶微红,心中涌起“物是人非”四个字来。

    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已有一年多,在他殚精竭虑、周公吐哺般的努力之下,风雨漂泊中的大明终是屹立不倒。

    如今,旧都就在眼前,只要拿下了这座古城,整个大明便是重新有了灵魂,有了希望!普天下的华夏子民定会因此而紧紧聚拢在一起,从而向所有人证明,大明长存不灭!

    这就是他一年前最大的梦想,如今眼看就能实现了,整个心脏都跳得厉害。他却不断告诫自己,要冷静要耐心!行百里者半九十,建虏主力仍在,还远没到可以放松的时候。

    他转头回望镇江,历史上的永历十三年,郑成功也曾率十七万大军绕过江阴夺取镇江,进而兵围南京,令清廷大震,顺治吓得差点儿跑回辽东老家去。

    自己眼下已成功地复制了郑成功的北伐经验,以几乎同样的路线打到了南京城下。但历史上郑成功自此便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导致局势急转直下,最终功败垂成。

    也就是说,能够借鉴的“成功范例”至此便全部用尽了,想要改变郑成功北伐失败的命运,就全要靠自己一力应对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就觉得肩头如有万钧的重压。他深知,这一仗的意义非比寻常,大明的国运皆系此一役!

    他用力握紧了拳头,像是在自语,更像是在起誓,“此战,只能胜,不能败!”

    “禀大人,前队回报,已至南京城外十五里处,正在扎营。”

    一名骠骑兵的声音打断了朱琳渼的思绪,旁侧的张家玉拱手道:“大人,昨日据镇江俘获的虏兵供述,先后有勒克德浑和卢世扬等人带了近三万兵马路过镇江,往江阴方向急去。

    “依属下猜测,洪承畴此时多还不知我军主力已攻至南京附近。而卢世扬所部当是南京守军,其城中应仅有万余人。”

    “你的意思是?”

    “大人,当趁洪承畴不备,兼城中兵少,集我军全力一举攻破南京,以成万世伟业!”

    朱琳渼却皱眉微微摇头,这南京城乃是大明,甚至整个东亚最为坚固的城池。他记得以前去南京旅游的时候曾看过南京城的建造简介,南京城墙是朱元璋发动了近三十万壮劳力,历时二十七年修建完成的。

    整个城池的地基一律深挖二十多米,用巨大的石板奠基。筑城所用的皆是巨型条石,重达千斤,甚至最普通的墙砖都有二十多斤重,墙体厚达八丈,高度也达到八丈左右!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为攻打南京城,调集了一百零五毫米火炮连续轰击了两天,才好不容易炸开了一个缺口。要知道,那可是二十世纪制造的高爆弹!

    如此坚固的城防想用滑膛炮轰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感谢:圆子。给我的慷慨打赏!在下感激涕零,合十拜谢!

    跪求各位大爷的打赏、月票和推荐票,因为在下新人一枚,特别需要您的支持!

 第482章 只打建虏有生力量

    (全本小说网,HTTPS://。)

    历史上郑成功便以十七万大军围攻南京,而建虏守军不过两万,但仍是久攻不下,已至令建虏得到喘息之机。(全本小说网,https://。)后来清廷利用郑成功疏于侦查,秘密调集各地援军入城,最终聚起了十五万人马,并以一次蓄谋已久的偷袭击溃了郑成功北伐大军。

    “南京城就在这长江边上,它不会跑。”朱琳渼拍了拍张家玉的肩膀,道,“我也想立刻光复旧都,但我们绝不能把力气全耗在了攻城上。

    “这南京城墙长逾七十里,以我军的人数,想要围死南京也极难办到。此外,大军攻城之时背后遭到虏贼夹击,更是危险万分。

    “南直隶境内还有十余万建虏兵马,就算我们费尽力气拿下了南京城,但只要还未尽灭虏军主力,便仍不能取得此役的胜利。倒是这十多万贼军若分散开来,在南直、浙江等地四处袭扰破坏,却是殊为麻烦。”

    张家玉闻言点头,拱手道:“大人的意思是?”

    “尽全力歼灭建虏的有生力量!消灭了南直这十万虏军,南京还能跑到哪儿去?”

    张家玉犹豫道:“那……我们便暂不管南京,转去寻找虏贼主力决战?”

    “不,我们围点打援!让建虏自己送上门来。”

    朱琳渼望向远处巍峨的城墙。结合刚才观察的南京附近地形以及之前了解过的情报,他心中已有了成套的作战规划,“眼下这南京城虽还在虏贼手里,但谁说就不能为我们所用?”

    南京城东十五里。

    明军临时营地。

    中军大帐中正在进行着参谋扩大会议。不止主要统军将领,就连工兵营的陈逸等人也奉命列会。

    “……佯装围攻南京,全力消灭赶来增援的虏军主力!这便是‘围点打援’之策。”朱琳渼先解释了自己的策略,接道,“不过,要想此计生效,就必须要狠狠吓一把洪承畴,让他夜不能寐才行!如此,南直各处的清军才会被调回南京增援。”

    他指向南直隶地图,“应天府下辖八县,其中六个县在长江以南。这里面的句容县已为我军所取。”

    句容在南京东侧,夹在南京与镇江之间。明军大队从镇江开赴南京的途中,在县城外随便放了几炮,建虏伪知县便吓得开城投降了。

    “此外高淳县距离太远,暂时不管。除此之外的上元、江宁、溧水、溧阳四县要尽快拿下。”朱琳渼遂望向诸将,“令甘新达、甘辉,率龙骑兵营加两千步兵,袭取南面的溧水、溧阳。”

    “是!”

    “靳武、石秦,率三千破虏营步兵,攻取距离最近的上元、江宁两县。”

    “是!”

    朱琳渼吩咐道:“这几地的守军多被调入南京,城郭也不算高,故而取之应该不难。待南京四周诸县皆已光复,对南京形成合围之态,城中必定恐慌。”

    他上来就先纠正了郑成功北伐时的第一个重大失误。彼时十七万北伐大军只将南京的八个城门围得水泄不通,而对于近在咫尺的这几个县却以一句“县小不攻”带过。以至于攻打应天府期间,几乎每天都有大股小股的清军从附近偷偷溜进南京城,运去的粮草更是无以计数。

    不过即便如此,当时南京城中都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甚至有建虏军官提议杀光城中百姓以防有人通明。

    故而可以预见,若南京周围的县都被明军所得,城中消息难通,他们会惊慌失措到何种程度。

    几名军官领命离去,朱琳渼又对陈逸道:“要吓住洪承畴,这大头却得落在工兵营身上。”

    他指向南京城北侧,“先是幕府山,这里距南京不到六里,地势又高,极利于在此观察城中情况。同样,城中之人对山上之物也是一览无余。是以我们要在此修建十座高逾六丈的碉楼!”

    他又一指南京东北方向,“燕子矶附近修一座炮台,威视江口。雨花台这里也建几座碉楼,越显眼越好。”

    一旁陈逸眼都要瞪出来了,抹一把额头冷汗正要说什么,就闻朱琳渼继续道:“南京外城的观音、金川、钟阜、仪凤、江东、神策、太平这几座主要城门外一律筑起与城墙登高的土垒工事,两侧再建箭楼。”

    “哦,另外,”朱琳渼又转头吩咐余新,“把所有帐篷都搬出来,在这些土垒后面支起。帐篷后面架营火,日夜不断。”

    “是!”

    余新立刻敬礼应道。而陈逸却不干了,急忙禀道:“大人,这大小近三十座碉楼,八九个数丈高的土垒,再加上炮台、箭楼……以工兵营目前的人手,便是加上其他士卒帮忙,只怕也得一个半月才行……”

    “行之,你也太实在了些。吓唬洪承畴而已,又不是建百年工程。”朱琳渼笑着朝陈逸招了招手,又在他耳边低声吩咐一番。

    陈逸闻言眼前便是一亮,也跟着乐了起来,“大人果然妙计!若如此,我保证十天,不,七天之内全部建好!”

    “对了,尽量天色昏暗时行事,以防被虏贼看出破绽。”清军手中也是有不少望远镜的,对此朱琳渼却不得不防。

    “是!大人放心。”

    安排好了“围城”的事宜,朱琳渼又转对张家玉和余新道:“近来一定要多散探马,大军随时做好接战准备。虏贼狡诈异常,或趁我掉以轻心之际,突然出城偷袭。”

    历史上郑成功北伐便是因此一溃千里的。

    两人忙敬礼道:“是!属下谨记!”

    ……

    黄鼎揉着酸疼的腰,回看身后一步一挨的大军,又想起洪都堂的急令,聚起所剩不多的体力,高喊了一声:“都给我紧走两步!贻误了军机谁都别想好过!”

    他一嗓子喊过,就听到身后有急促的马蹄声,心中不禁纳闷,这会儿了谁还有力气跑这么欢脱?

    “黄将军,你的人走得也太慢了。我比你晚出发一日,这都追上你了。”

    黄鼎这才看清,来的是苏州总兵杨承祖,更远处依稀还能看他其所部绿营苏军。

    感谢:亡命之徒,十一月的smile给我的慷慨打赏!在下感激涕零,合十拜谢!

    剧透一下,男主即将登基,征集他称帝后的年号,欢迎大家在书评区留言!

 第483章 战忽工程

    (全本小说网,HTTPS://。)

    “你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黄鼎等杨承祖驰到近前,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摊手道,“月初时我人马还在桐庐一带追剿明军,之后都堂大人说要取平湖,我便疾行四百多里跑去攻城。全本小说网,HTTPS://。m;

    “结果城砖都没打下来几块,又要我去嘉定堵截南军退路。我也是不说二话,营盘都没收拾,当天就率军北上。

    “这才刚走到松江,又急调我回防南京。我大军这近一个月工夫,几乎天天急行军,走了近千里,腿都跑细了。

    “你这优哉游哉地才从湖州那边而来,自然要比我速度快些。”

    “看你说的,我不也被从富阳调去常州,到了湖州才又领命折向江宁吗?沿途总有五百多里了。”杨承祖苦笑道,“不过要起说来最惨的还是张天禄部。他从杭州出发,日行四十多里,好容易赶到了无锡,正盼着能取些战功,却连南人的影儿都没见一个。这不也得马不停蹄地赶去江宁吗,算来他可跑了千二百多里了。”

    为显示与大明的不同,清廷去年已将南京改名为江宁,只是就连南方的虏军军官自己都时常忘记,仍称南京。

    “这南军还真是邪门,”黄鼎皱眉摇头,“平湖城中有大炮近四十门,兵马怎么也得有万余。这一不留神的工夫,他又有三四万人出现在南……江宁附近。不是说南明主力不过三万,这些人都哪儿搞来的?”

    他向杨承祖旁边凑了凑,压低声音道:“我说,都堂大人不会是中了朱琳渼的计吧?”

    “绝无可能,”后者一甩手,斜睨他道,“你没听说吗?明军在幕府山上光是六丈多高的碉楼就造了十几座!燕子矶、雨花台等处也是急筑起炮台、碉楼之类。

    “此外,江宁东北侧的几个城门外都垒起比城墙还高的土墙,四周以箭楼拱卫。后面则是绵延数里的营寨。

    “眼下明军每日以重炮轰城不绝,城门外的那些土垒上还架了上百门大炮,应是在等待时机齐轰江宁。南人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在江宁城下拼个鱼死网破!”

    黄鼎闻言便是一惊,“难道这数万明军偷袭江宁属实?还大修土垒、碉楼,兼运去上百门大炮?!”他随即想起了什么,急道,“前番卢世扬带了江宁守军去江阴阻敌,城中此时仅剩不到一万守军,难怪都堂大人急调诸路人马北上增援,原来江宁形势已危如累卵……”

    “这倒也未必。”杨承祖摇头道,“南人虽是寻了江宁空虚之际前往偷袭,然江宁城墙固若金汤,城中守军虽不多,不过旦夕之间也绝难攻破。

    “我看都堂大人之意,定是欲将计就计,趁明军急于攻城之际,使大军突然返回江宁,对其前后夹击,则南军必破!”

    黄鼎思忖着点了点头,“这么说,我们还得加快行军才行。否则被张天禄那群恶狗先回到江宁,我们怕是连渣都吃不上了。”

    “正是如此。”

    ……

    天色已经渐暗,但南京城外的幕府山上仍是一片忙碌景象。

    千余名清军俘虏正在龙卫军工兵营的指挥下,将一块块烧结的长条形干泥搬上一座“碉楼”上,另有工兵仔细将“泥砖”沏在顶端。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