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284章

大明之崛起1646-第284章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正发盯着那纸誓词,心中不禁衔起惊涛骇浪。不可否认,眼前这虏贼所说的办法极有成功的可能。自己在宫中有数名得力内应,若再诓骗闽党,说欲送天子返回天兴府,他们必会鼎力相助,当有九成把握将天子带出紫禁城。

    其后只要苦哲有办法令天子在长江登船,凭水师那些大船在江中航行的速度,根本追不上拼命划桨的蜈蚣小船。而另一边湖广水师再派船接应,即便有些水师的小船追上来,却也奈何不了自己。

    只等小皇帝到了武昌,何都堂“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天下,而自己作为头号功臣势必高官显爵,再不用担心李过寻仇。

    但他也很清楚,此举已算是犯上作乱了,一个不慎便是万年骂名。而这建虏冒险来找自己,定也没安什么好心,多是因吴三桂身死,江北清军心中没底,想挑起大明内部争斗,他们好借此缓一口,以重振旗鼓。

    向前一步,他便是助虏为虐、不忠不义的罪人。

    而退后一步,自己或许就要为李过所害,甚至祸及全族……

    他犹豫再三,最终狠狠地在心中念了句“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先保全了身家性命再说!待自己日后得势,令史官妙笔生花,又有谁能知晓今日的龌龊?

    他心意已决,遂向苦哲一拱手,“我便与阁下合作这一次。只是大家各为其主,事成之后,你我再无瓜葛。”

    “好!”苦哲闻言抚掌赞道,“蒙大人果然是成大事者!此后我们自不相识,或许有朝一日,在下还会与大人各率大军,中原逐鹿!”

    蒙正发被他一句话捧得,只觉自己已位极人臣,权势滔天,又与他仔细商议细节,至天色将暗,才送三人出府。

    苦哲上了马车,驶出二里多远,这才对一直跟随身旁的下人道:“阿茹娜,我大清近来气运渐颓,外战不胜,内斗又起,此次若不能引得南蛮内乱,往后想要问鼎天下,怕是愈发艰难了……

    “故而,遵圣母皇太后谕,不惜动用江南所有暗线,此事也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上次我们花费诸多心血才觅得的良机被你错失,令朱琳渼逃过一劫,此番你更要加倍用心,将功补过。”

    他又拍了拍阿茹娜的肩膀,“你的族人可都盼你功成而归那。”

    那女子忙拱手应道:“奴才一定尽心竭力,不敢有差。”看她身形,却正是那日在紫禁城神武门处暗杀朱琳渼之人。

    ……

    话分两头,就在蒙正发与敌密谋挑起内战的同时,礼部侍郎李光春正在应天府衙向辅政王禀事。

    “殿下,那几名红夷备了不少礼物,神情甚是急切,还说带了东番最高行政官的授权书,有极为重要的事宜要与殿下商谈。”李光春瞄了眼辅政王,“您看,要何时召见他们……”

    极重要事?朱琳渼心中不禁暗笑,也难怪和兰人这么急,郑芝龙的舰队在莱州被尽数烧毁之后,他们肯定已切实感受到大明水师在东亚对他们构成了挑战,开始忧虑和兰在东亚的贸易垄断地位了。这次一下就来了七个人,还又是送礼又是授权书,与以前傲慢的态度截然不同。

    当真是弱国无外交,大炮底下出真理啊!

    他端起茶碗呷了一口,不紧不慢道:“急什么?近来要准备孝陵大祭,怕是没空见这些夷人了。啊,先让他们在礼部驿馆住下,过个三五日在再说。”

    如今局面,大明在周边海域已开始逐步建立起优势,自然有耐心跟和兰人周旋,而且越是拖得久,以大明的造船能力,这优势还会越大。故而朱琳渼有意晾着和兰人,他们越是焦急,在谈判桌上就越容易让步。

    “这……”李光春见辅政王没有再商量的意思,只得躬身道,“下官遵命。”

    待礼部官员离去,朱琳渼又吩咐石霖召来理商司郎中黄宗羲,令后者回去准备与和兰人就海上贸易等事项进行谈判,并仔细交待了其中关键之处。

    黄宗羲起初还只用脑子记,很快就发现细节太多,又告罪讨来纸笔,将辅政王所吩咐之事一一抄下,方才赶回署衙布置谈判。

    朱琳渼之所以没有亲自接见和兰人,首先是向他们暗示,如今大明的实力已不同以往,再不是随便一个东印度公司的代表或特使就能面见大明辅政王的,要他们认清眼下形势。

    其次,往后大明的各种事物会越来越多,他这个辅政王也不能事事躬亲。作为未来负责海外贸易及殖民地的理商司,也要尽早熟悉对外交涉。这会与和兰人谈判应该算是比较简单的,正可让黄宗羲他们借此锻炼一下。

    两天后。

    在和兰人反复上下打点,又数度催促之后,他们总算得以在理商司衙门见到了黄宗羲,并有数名理商司和礼部的官员坐陪。

    以特使伯特曼为首的一众和兰官员先是假惺惺地向黄宗羲等人躬身施礼道:“祝贺贵国击败了北方蛮族的舰队!大明水师在莱州的战斗简直可以作为海军教材了!”

    黄宗羲微笑着拱手还礼,“特使过奖了。不过你们对大明的战事倒是挺关注,这才几天工夫,便已打听到了莱州之役的细节。”

    伯特曼一滞,自己一不留神差点儿漏出大员刺探明国水师情报之事,忙讪笑道:“我也是听途径山东的海商所说,哪里知道细节……”

    待双方落座,他又急着询问道:“啊,黄大人,大员议会对于和贵国的贸易非常重视,不知贵国往后在海上贸易方面有何安排?”

    “大明的贸易政策一如既往。”黄宗羲仍是和蔼微笑,“公平交易,足额缴税,严剿海盗,仅此而已。”

    伯特曼没从他话中听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只好按照己方的既定方案道:“黄大人,大明周围水域海盗极多,只有东印度公司对他们的情报掌握最全,又有足够的实力对付海盗。

    “所以,大员议会建议,贵国可将需要交易的货物全部交给我们,由我们转卖到海外各地。”

 第628章 威慑

    (全本小说网,HTTPS://。)

    黄宗羲闻言心道,果然与辅政王殿下所料一般无二,遂对伯特曼冷笑道:“说来说去你们仍是想要独霸大明海上交易罢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倒也不是不行,只要在大明港口装、卸的货物皆由海关司定价,所有东西就都交给你们转卖。”

    伯特曼一愣,经商赚的就是差价,若买卖价格都听明国的,那自己不就真成跑腿的了?

    他大摇其头,“这怎么行?历来的规矩……”

    “规矩?”黄宗羲打断了他,“我们就不妨明说吧,以前这规矩的确是和兰人定下的。东印度公司盘踞东番,仗着战船强横,你们所说的话又有谁敢不遵从?”

    “不过往后这规矩却由不得你们擅自做主了。”他扫了一眼几名和兰人,语气铿锵,“自今日起,所有想来大明做生意的夷船,皆可在我沿海港口停靠,只要缴了税金,买卖自由。任谁敢横加阻拦,我大明水师决不坐视!”

    伯特曼也知道今非昔比,大员的“盟友”郑芝龙一夜间灰飞烟灭,而大明水师却几乎毫发无伤。眼下有强大的水师做后盾,大明自有底气说这番话,他忙赔笑道:“其实东印度公司也是为贵国商船的安全着想,大明四周海盗多如牛毛。如果和这些家伙没有达成协议,商船但凡出海,几乎没有安全抵达的可能。”

    他立刻又补充了一句,“就像当年的倭寇,剿之不尽灭之不绝,只有我们出面与海盗斡旋,才有保持水道畅通的可能。”

    他所言真中带假,大明海域确实有极多海盗,但实际上最大的海盗正是这些和兰人,“海盗劫掠”也成了他们威慑各国海商的手段。

    若只是黄宗羲等明代官员,此时多会被他这番话唬住,大明海商出海的确九死一生,多会被海盗劫杀,他们哪儿知海盗身份。

    然而黄宗羲前几日得了朱琳渼指导,对其中猫腻已是一清二楚,不禁冷哼一声,“哼,这海盗是怎么来的,你们和兰人恐怕比谁都清楚。

    “不过大明水师对护卫自己的商船还是有信心的,些许海盗而已,不怕死便来试试。

    “啊,阁下既提到了倭寇,下官便多说几句。

    “彼时倭寇横行,朝廷只是一味防堵,以至屡剿不绝,为祸数十年。但如今若还有人敢在海上为非作歹,我们却决不会被动守御,而是遣大军,合水师坚船,直捣匪类老巢,斩贼根源,毕其功于一役!”

    他这话简直就是赤果果的威胁了——谁敢在海上劫掠,大明就会发兵端了谁的老巢。先前又说“和兰人清楚海盗的来历”,便是告诉伯特曼,大明早就知道背后是谁捣鬼。

    黄宗羲见一众红夷仍有不甘之色,又提高了声音道:“我也不瞒诸位,大明水师眼下有三十四炮战船三条,二十炮以上的战船五条,十炮以上的战船二十条。这些都是软帆夹板船,所有大炮只计四磅以上的。至于旧式硬帆船之类,合计百余条吧,不说也罢。”

    他这么“泄露”明军水师的家底自然是得到辅政王授意的。朱琳渼知道,水师战船这么大的东西摆在那里,和兰人早晚都会知道,不如在这个战略机遇期摆出来做威慑之用,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和兰人经过先前派出的密探返回的情报,倒是知道大明已拥有不少盖伦战船,却从未了解到具体数字。眼下听黄宗羲这么一说,几名和兰使节登时惊得面面相觑——原来大明水师的战斗力已绝不弱于和兰人在台湾的所有战舰之和!

    作为军事顾问随伯特曼一起来南京的塞萨雷奥年轻气盛,脱口而出道:“我们在巴达维亚还另有一支强大的舰队……”

    黄宗羲其实听得懂和兰语,但却似充耳不闻,仍自顾道:“这只是水师现有的战船,我还可以透漏一下船台上正在建造的。”

    他说着低头看了眼手中“小抄”,辅政王殿下交待的细节太多,难免有写没背熟的,“永北里。一条五十余炮的战船,还有不到一月即将建成。一条二十二炮的战船,同样下月造好。

    “南安。一条三十二炮的战船,还有五十天建成。另有两条十四炮小船,即将入水。

    “至于大明最大的龙江船厂,”他微微一笑,却卖了个关子,“却是朝廷机密,下官不便多言。不过龙江船厂比前两个船厂加起来都大,诸位自己琢磨吧。”

    伯特曼等人早就得到了大明在建五十炮战船的消息,但经由黄宗羲说出来,他们仍是心惊不已。要知道,巴达维亚得以震慑整个远东的王牌,便是一条五十炮的战船。

    而那个黄大人没有明说的龙江船厂,更是令几人暗自掂量。他们昨日还亲去龙江船厂附近看了看,自知黄宗羲所言不虚,搞不好里面的船台上还另有一条五十炮的大船。

    其实龙江船厂才刚完成工艺标准化改革不久,工匠们也还没有熟悉盖伦战船的建造技艺,暂时仅能建造一些不到二百吨的盖伦船。船台上倒是有好几条五百多吨的戎克商船,乃是为远洋商队准备的。故而这里规模虽大,却尚需时日才能开工八百吨以上的船。

    不过虚而实之,龙江船厂的造船能力如何,倒给了和兰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伯特曼用力咽了口吐沫,与大员最高行政官欧瓦特的助理相视点头,这是打算要拿出备用方案了——以大明眼下的势头,再过个半年,莫说东番,便是将巴达维亚舰队开来,也不一定能胜过明军水师。更不用说还有西班牙、葡萄牙人对和兰在亚洲的势力虎视眈眈,甚至英国人也随时准备来远东分一杯羹,巴达维亚舰队绝不可能倾力对付明国。

    既然来硬的没把握,那就只能低头了。伯特曼干笑着搓了搓手,对黄宗羲道:“黄大人,虽然贵国有足够的实力对付海盗,不过保护漫漫海路到底耗费极大。

    “如果贵国同意将海上贸易交给东印度公司代理——也就是维持现状不变——我们将每年缴纳一百万两白银的利润作为回报。”

 第629章 大明说了才算!

    (全本小说网,HTTPS://。)

    当年和兰人在料罗湾被郑芝龙舰队击败,不得已之下便只得每年向郑氏上缴大笔税银或高价购买其货物,折合白银百万两以上,这才得以继续垄断大明海上贸易。(全本小说网,https://。)

    郑芝龙叛逃满清之后,失去“看管”的和兰人着实开心了几个月,在东亚可谓是为所欲为,赚得盆满钵满。

    但在得知大明水师及造船的恐怖实力之后,他们只能丢掉幻想,老老实实地交钱来维持自己的海上地位。在他们看来,郑芝龙依靠一场惨烈的战争才获得的利益,大明只经过谈判就能拥有,这已是大员方面极大的让步与诚意了。

    却不料黄宗羲仍是冷笑,“你们倒是好算计。我且问你,每年出入大明的的货物价值几何?”

    他不等伯特曼回话,便又接道:“至少三千万两之巨!这海上的生意,获利怎么也有五成以上,你们独霸大明与他国的生意,岁入何等丰厚,却只拿这点儿小钱打发大明,是拿别人都当傻的吗?!”

    伯特曼心中苦道,这明国官员竞对远东的贸易知之甚详,看来想要糊弄过去是不大可能了。听他话里的意思,恐怕想要的数目远不止百万两。

    其实黄宗羲说得也不准确,海上贸易虽然获利丰厚,五成已是极为保守的算法,通常获利十成算是小意思,百倍利润都不鲜见,但同时风险也是极大。

    以十七世纪的航海能力,从大明到日本,十条船出海,能有七条安全返回就算不错的。这船、货损失,船员抚恤等等皆是大笔支出,故而和兰人真正落到手里的也就三四百万两。此外,大明这三千万的对外贸易额也不全是和兰人独吞,西班牙、葡萄牙还占了很大一部分,甚至冒险出海的大明民间商船也有少量份额。

    伯特曼只得小心问道:“那依黄大人的意思,贵国想要收缴多少税银?”

    “八九百万两吧。”黄宗羲随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