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86章

大明之崛起1646-第86章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管家想了想,道:“回老爷,只有小人和那两个门子。”

    林欲楫立刻吩咐:“连夜送他们俩去乡下。记住,今晚没有任何人来过我的府上!”

    管家也是见过些世面的,闻言心中一惊,忙凛然拱手,“小的谨记。”

    林欲楫待管家走远,将青衫访客带至密室,关好了门,转身急道:“黄大人怎么来这儿了?太后正扩充锦衣卫,万一被他们查到,我这颗人头便要搬家!”

    “呵呵。”那青衫客将帽子脱下放于一旁,却见他头顶剃得光亮,仅脑后留着一根细长辫子,正是清福建招抚使黄熙胤。

    他微微一笑,不以为然道:“当初林大人只带了几名随从便敢去寻大将军投书,如何现在却怕了?”

    “这、这不一样……”林欲楫擦了把汗,忙又问道,“黄大人所来何事?”

    “好说,”黄熙胤拱了拱手,“下官前来送林大人一场富贵。”

    “富贵?”

    “林大人可知建安城已被上万明军包围?”

    林欲楫忙道:“前天刚看到的邸报,陈王部两万大军围城,正日夜攻打。”他说到这里不禁挺直了腰,“东军粮草将尽,定然已时日无多。”

    “原来围了建安城的是陈王,所部两万人马。”黄熙胤微微点头,“这些需得禀予大将军知才是。林大人您又立了一功。”

    “我……不是,你……”

    黄熙胤摆手道:“林大人莫慌,实则下官乃是带了博洛大将军的话来。”

    他冲西侧拱了拱手,“正如林大人所言,我大军现已粮草枯竭。大将军恳请林大人帮忙想想办法。但求人马得以抽身退出闽地,便以黄金三万两相谢。”

    林欲楫猛地退了一步,摇头道:“我身为明臣,岂能为区区黄白之物便行此不忠不义之举?”

    “五万两。”黄熙胤不为所动。

    林欲楫展手朝屋门示意,“博洛数万人马已成瓮中之鳖,我一届文官又能有什么办法?黄大人请回吧。”

    感谢:轨迹,站在棺材上开炮,岁月如歌,潘学忠,糖分油脂请勿靠近,林志弗凌幻想给我的慷慨打赏!祝你们新春快乐,狗年大吉,万事如意!谢谢你们在假期的陪伴!

 第188章 被俘的皇帝

    (全本小说网,HTTPS://。)

    施福闻言忙向北望去,就见相距一二里远处,那队一直从浦城紧追而来的明军排成数个整齐的方阵正向这边涌来。全本小说网,HTTPS://。.COm;

    阵中三四人高的长矛林立,远望去便如一片会移动的树林般,还依稀可见隐于“树”下的大量铳手。

    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施福心中大呼不妙,又转头看了眼建安方向,犹豫片刻,终是咬牙下令全军向北突围。毕竟这些追兵一直跟在他后面疾驰,断不会带着大炮。

    朱琳渼这边也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远处黑色的“高仿”龙卫军军服以及巨大的“甄”字旌旗,便知是甄真率追兵赶到。

    他随即吩咐道:“全军保持队形缓步前进。让炮兵营放空炮威慑即可,不要误伤了对面的破虏营。骑兵等待敌军溃散再行攻击。”

    “是!”

    既已形成夹击之势,他倒不急于歼敌了。大队人马持续而稳定地向前压迫,使敌人的士气在巨大的压力下不断磨灭,才能以最小的伤亡拿下施福这股部队。

    正如朱琳渼所料,清军在身后那整齐的鼓点以及不时响起的大炮轰鸣声中,双股颤颤地向破虏营方向冲去,每走出几步便要回头张望一下,令原本便不甚齐整的阵型更加混乱不堪。

    忽闻面前明军一声整齐呼喝,“原地整队!”

    便见明军在一百五六十步外停了下来,将由于移动而略有些歪斜的队列快速对齐,片刻就又变成了五个棱角分明的长方形。

    随后破虏营中再次发出呐喊:“矛向前!”

    伴随一声整齐的踏地之声,五个前后交错的方阵中,上千支狼筅、一丈长矛、六尺短矛同时由竖直的行军状态变为矛尖直指向前。长短不等的长矛在方阵前方构成了一堵尖刺墙壁。

    顿时,原本正在畏畏缩缩冲锋的清军便为之一挫。倒不是他们没见过长矛阵,而是没见过如此整齐的长矛阵。

    每个方阵中的数百人动作整齐,便如一个人一般,能做到如此整齐划一,说明这支军队肯定经过了严格的操练,同时军纪非常严明。

    光是对面人马所展现出来的气势,就能令这些士气低落清军驻足不前。施福阵中立刻便有人趁督战队没注意,转身朝黄华山上逃去。

    但很快,他们身后的鼓点声便逐渐靠近,每一名清兵都意识到,那些装备了大炮的明军压上来了!

    没人选择按施福指挥的那样奋勇冲击敌阵,这队清军中为数众多的海盗立刻便展现出了他们的本性——贪婪且怯懦。

    从起初的个别士卒溃逃,瞬间就变成了十几、几十人的结队逃窜。

    终于,当龙卫军步兵线列前进到距敌七十步左右,发出一声整齐的怒吼“杀!”,还没来得及举铳齐射,施福所部便在这骇人的吼声中崩溃了。

    有钻入黄华山中的,水性好的则朝南浦溪跑去,但更多的清军则选择绕过破虏营两侧逃走。

    仅片刻之后,龙卫军骠骑兵和龙骑兵便自阵中纵马而出,每十余人组成一个临时小队,四散追击溃敌。

    朱家弟看了眼身后顶盔掼甲队列齐整的手下,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追敌并不是重骑兵的长项。

    这次他的骑兵一营在建安干等了两天,好容易等到了虏军,竟然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敌人便已被一阵吼声吓得溃散了。

    ……

    戌时。

    月上枝头。

    天兴府城南。

    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右侍郎林欲楫近来右眼皮总是不住地跳,令他颇为烦闷。正于花厅中小酌,便闻管家前来禀,说有个自称是“老爷北方故交”的人前来拜会,却未得他递帖。

    “故交?”林欲揖眉头微皱,正思忖是哪位故人,眼角余光便见一名身着青色长衫之人兀然出现在他身侧,吓得他猛地站起身来,“谁?!”酒杯都失手掉在了地上。

    他正要高声呼叫护院家丁,就听到青衫人沉声道:“林大人别来无恙啊?”

    林欲揖闻言瞬间将刚提到嗓子眼的“来人”二字吞入肚中,待看到那人样貌,立刻如同被蝎子蛰到一般瞪大了眼睛,抬起颤抖的右手指着他道:“你、你怎么……”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把拉过老管家沉声问道:“刚才还有谁看到过这位……先生的?”

    那管家想了想,道:“回老爷,只有小人和那两个门子。”

    林欲揖立刻吩咐道:“连夜送他们俩去乡下。记住,今晚没有任何人来过我的府上!”

    管家也是见过些世面的,闻言心中一惊,忙凛然拱手,“小的谨记。”

    林欲楫待管家走远,将青衫访客带至密室,关好了门,转身急道:“黄大人怎么来这儿了?太后正扩充锦衣卫,万一被他们查到,我这颗人头便要搬家!”

    “呵呵。”那青衫客将帽子脱下放于一旁,却见他头顶剃得光亮,仅脑后留着一根细长辫子,正是清福建招抚使黄熙胤。

    他微微一笑,不以为然道:“当初林大人只带了几名随从便敢去寻大将军投书,如何现在却怕了?”

    “这、这不一样……”林欲揖擦了把汗,忙又问道,“黄大人所来何事?”

    “好说,”黄熙胤拱了拱手,“下官前来送林大人一场富贵。”

    “富贵?”

    “林大人可知建安城已被上万明军包围?”

    林欲揖忙道:“前天刚看到的邸报,陈王部两万大军围城,正日夜攻打。”他说到这里不禁挺直了腰,“东军粮草将尽,定然已时日无多。”

    “原来围了建安城的是陈王,所部两万人马。”黄熙胤微微点头,“这些需得禀予大将军知才是。林大人您又立了一功。”

    “我……不是,你……”

    黄熙胤摆手道:“林大人莫慌,实则下官乃是带了博洛大将军的话来。”

    他冲西侧拱了拱手,“正如林大人所言,我大军现已粮草枯竭。大将军恳请林大人帮忙想想办法。但求人马得以抽身退出闽地,便以黄金三万两相谢。”

    林欲揖猛地退了一步,摇头道:“我身为明臣,岂能为区区黄白之物便行此不忠不义之举?”

    “五万两。”黄熙胤不为所动。

    林欲揖展手朝屋门示意,“博洛数万人马已成瓮中之鳖,我一届文官又能有什么办法?黄大人请回吧。”

    感谢:轨迹,站在棺材上开炮,岁月如歌,潘学忠,糖分油脂请勿靠近,林志弗凌幻想给我的慷慨打赏!祝你们新春快乐,狗年大吉,万事如意!谢谢你们在假期的陪伴!

 第189章 内贼难防

    (全本小说网,HTTPS://。)

    林欲楫闻言立刻双眼圆瞪,连连摆手,“这如何使得?资敌粮草,莫说让朝廷通过,单是提出此事,也够我掉脑袋的!”

    “便是犯人也有碗牢饭吃。(全本小说网,https://。)”黄熙胤却道,“若我大军断粮,大将军断难约束得住。届时数万人马四处抢粮,这还如何议和?”

    “若大将……博洛得了粮草后出尔反尔,又挥军犯天兴府,我岂非作茧自缚?”

    黄熙胤笑道:“林大人无需多虑。只用每隔五天,供我人马五日之粮。若见大军有异,便立时断粮,无异,再续五日。如此,我军中粮不半旬,纵有旁的想法又能奈何?”

    林欲楫低头细思,若福建虏军因缺粮而生乱,最终被各个击破,保不定自己那份顺表便会被明军缴获了去,如今当稳妥送走这些“瘟神”才是上策。

    若仅数日粮草,量博洛也搞不出什么花样来,他权衡半晌,终是点头道:“每隔四日,发三日之粮。”

    黄熙胤叹口气道:“就按你说的,能保住大军不哗变就是。”

    末了,他又告诉林欲楫,博洛的特使明日天亮便会来天兴府,要他见机带此人去见曾太后即可。

    ……

    “满朝竟无一人赞同?”曾太后坐于椅上,身体前倾紧盯着庞天寿问道。

    “回太后,朝臣皆是义正言辞,誓不赞同和谈。”庞天寿垂目道,“那颜阳还差点儿被几名清流给打了,幸而唐王殿下拦住,方才未出乱子。”

    曾太后颓然地靠在椅背上,满面愁云。

    昨日礼部侍郎林欲楫带了个人来见她,要她屏退了下人,这才告诉她那是博洛的密使,名叫景顾勒,是来请求和谈的。

    正当她要大发雷霆,怒斥林欲楫之际,那景顾勒却对她说博洛大将军诚心议和,若得明廷同意,可放归弘光帝和潞王以示诚意。

    她立时大吃一惊,弘光和潞王对小皇帝意味着什么她怎能不知。这二人中的任一个回到福京之日,便是她儿子退位之时!还好林欲楫将博洛的密使带来了自己这里,若此人直接出现在朝堂之上,群臣很可能会为了换回弘光和潞王而接受议和。

    林欲楫说他知道此中厉害,便未让景顾勒直接向朝廷提出和谈之事,而是先带他来密见太后,由太后定夺。

    她先吩咐庞天寿送景顾勒去“休息”,莫让其见到旁人,又赞林欲楫心思缜密,此事办得妥当,问他此时要如何处置为好,是否当除掉这个密使。

    林欲楫却说或可议和,弘光帝和潞王在虏手中,始终是朝廷的一个隐患,不如利用此次博洛求和的机会,将此隐患消弭掉。

    她见林欲楫将弘光和潞王称为隐患,便知他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忙询问当如何利用。

    林欲楫当即献计,说只需寻个借口,让满人莫要声张归还弘光帝和潞王之事,而是将此二人送至太后指定的地方,后面的事便可依太后的意思办了。

    曾太后自知若不提送还弘光与潞王,想让朝臣们同意和满人议和必定阻力极大,便让给事中颜阳在朝上漏了点口风,试探群臣的意思。

    不料方才庞天寿从奉天殿回来,说提到与建虏议和的颜阳差点被人打了。

    庞天寿见太后颇为凝重,犹豫了一下,又拱手道:“陈王殿下先于仙霞关、浦城一线毙虏七千余人,前不久又在建安城下歼灭施福部七千余。

    “由数番交锋,朝中官员皆以为博洛大军实不堪一击。眼下建安亦被陈王围困,虏军粮草将绝,更是旦夕可破。是以,此时断无人会赞同议和之事。”

    未等庞天寿说完,忽有太监来禀,说礼部侍郎林欲楫求见。

    曾太后正为难之际,忙吩咐道:“快让他进来。”

    要说林欲楫也未料到朝中对议和之事反应如此激烈,送不走博洛,他身家性命便会不保,当下也是甚为头疼。

    待他行至午门,就听有大臣高声议论方才朝上之事。

    “我大明立国以来,何时有过和谈之事?”

    “呵呵,要说来也算有过。”

    “哦,我怎不知,还请李大人指点。”

    “张大人忘了万历年间朝鲜之役时,沈惟敬搞的那次议和了?”

    “原来是那次,李大人说笑了,哈哈。”

    “本就是戏言。虏贼将灭,竟有人谈及议和,真与那沈惟敬无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二人离去,林欲楫却陷入沉思。

    沈惟敬之事他很清楚,万历年间大明应朝鲜求救,派兵助朝鲜抗击倭人入侵。

    当倭国打得精疲力竭,大明也不愿继续在朝鲜浪费军饷的时候,一个名叫沈惟敬的商人出现了。他采用两头骗的方法,竟促成了大明与倭国的“和谈”。他让万历以为倭人乞降了,让倭国国王丰臣秀吉以为大明妥协了。若非发生了点意外,这次啼笑皆非的和谈险些以成功收尾。

    “乞降?”林欲楫忽然眼前一亮,立刻便转去了慈庆宫。

    待见过了礼,未等曾太后询问,他便立刻揖道:“臣启太后,若要议和之事于朝廷上通过,必得改一改这事的名称。当不宜称作和谈,而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