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141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41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蠢吹恼宰鲎急浮H羰撬煌显谡饫锶哪辏票鼗崾艿郊蟮挠跋臁R虼硕郧胤謇此担荒芡希齑颍旎鼐

    “还不到撤退的时候,各部克服一下困难,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秦峰说道。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正要说话的时候,却是被公孙瓒拉住。

    公孙瓒机智,就对刘备道:“咱们什么也不说,秦子进不愿撤,就在这里耗着吧。到时候,士兵都冻死饿死,看秦子进怎么向朝廷交代。”

    秦峰是主帅,他不同意撤退,众人必须听令。

    然而又无法攻城,一时间,秦峰进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二十三章 各怀心思

    中平二年十月二十日,东北的酷寒下,幽州讨伐军已经有士兵开始冻死了。

    似乎曹袁刘公四人,前些日的撤退建言没有得到秦峰的批准,此时他们都猫在他们的营帐里,谁也不言语谁也不出面。但他们都在暗中看着秦峰,等待他主动说出撤退。

    中军大帐,稍有温暖,但秦峰的心,却是拔凉拔凉的。

    荀彧脸色苍白,已经是冻感冒了,他进言道:“主公,辽东酷寒胜过中原数倍,士兵们无法适应,还是早日撤退为上。”

    秦峰眉头一皱,道:“若是撤退,一来一回就需要半年时间,或许再征一年,也无法平定张举的叛乱,太耽误时间了。”

    对于他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在这里消耗二年,回去没准朝廷就大变了。

    秦峰这个猜测是极有可能实现的,毕竟曹操和袁绍都在这里。汉灵帝一死,没有曹袁的帮助,何皇后的儿子上不了位,历史就大变了。没有董卓进京,就没有诸侯讨董。

    诸侯讨董是一面“义旗”,有这面“义旗”,诸侯们肆意募兵掌控地方,不再听朝廷的,这才有了群雄割据。

    如果没有这样的事情,东汉的体制就是完整的。秦峰一个人跳出来喊割据,喊起义,一准呼啦啦全天下的人都一起过来将他给灭了。

    割据这种事情,不能一个人干,必须一群人一起干,那时候体制就四分五裂了,谁也就不会单独成为众矢之的。因此,董卓乱整,诸侯讨董这样的历史,必须要实现。

    然而,照目前的情况看,秦峰的确是在死撑。面对襄平城,酷寒之下,士兵根本无法强攻高大的城墙。

    就在秦峰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侍卫领班张平走了进来,奏道:“主公,辕门外来了一个人,说是为主公献上破城之策的。”

    秦峰心里一抖,惊讶道:“果真如此?快请那人来见我。”

    少顷,张平就带进来一位魁梧的年轻人。

    这人来到后,拜倒在地,道:“在下公孙康,公孙文生见过秦大帅。”

    公孙康是谁?满大帐包括荀彧在内,都不知道。但秦峰知道,公孙康和他爹公孙度,皆是曾经割据辽东的诸侯。他算算年月,这个时候的公孙度一家,还没有成事。

    而历史记载,公孙度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中平六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从此一帆风顺,割据辽东,称雄一方。

    秦峰和蔼道:“文生快快请起。”他见公孙康起身,又道:“不知文生此来,有何见教?”

    公孙康不亢不卑,抱拳道:“特来为大帅献上破城之策。”

    秦峰本在等着后话,谁知公孙康不言语了。随即,秦峰就笑了。

    这必定是辽东地方势力,来帮助秦峰破城的,然而人家肯定不是来白帮忙的。

    对于秦峰来说,只要能破城,怎么都行,反正慷的是朝廷的慨,于是他笑道:“文生若能助本帅破城,本帅必定上报朝廷,表你首功。”

    公孙康露出喜色,急忙道:“此策乃是在下父亲所献,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若大帅准备妥当,半夜三更之时,我公孙家就会打开西门,迎大帅的兵马入城。”

    “好!”秦峰起身,道:“若果真破城拿住张举,你公孙家是首功。你马上回去,告诉你的父亲,明日三更,本帅的兵马一定到达,务必要准时打开城门。”

    公孙康拜离。

    他走后,荀彧提醒道:“主公,这公孙康忽然到来,恐防有诈。”

    秦峰自信一笑,他后世而来,熟读历史,若评论三国里面谁开门是诈,谁开门是真的,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他了。“公孙度一家绝非诈降,实乃趁机立功爬体制的,丝毫不用怀疑。”

    其实荀彧也不知真假,更不知秦峰那里来的自信,但既然主公已经做出了决断,他就不会再说什么。

    随后,秦峰立刻擂鼓聚将。

    曹袁刘公四人到来的路上,纷纷说道:“一定是咱们的秦大帅顶不住了,要撤退了。”

    所以,四人一进帐,曹操就笑道:“将军,什么时候撤退?”

    “撤退?”秦峰就呵呵了,挥手道:“不撤退,明日就攻城。”

    “啊?”众将官傻了眼。

    袁绍头大,急忙道:“子进贤弟,可不能呀,这天寒地冻,士兵们爬不上城墙的。”

    众将只以为秦峰发昏,天方夜谭。

    秦峰笑道:“咱们不爬城墙,到时候自然有人开门。”

    紧跟着,秦峰就道出了公孙度一家会打开城门的事情。

    曹操等人面露喜色,只因他们也巴不得早日平定叛乱,返回温暖的洛阳享受。

    于是秦峰传下命令,曹操堵北门,袁绍堵南门,刘备公孙瓒堵东门,他本人亲自出马入西门。这一次,决不能再逃了张举。

    众将领命而去的时候,刘备就在帐篷外面,大耳朵扇了扇凉风,问公孙瓒道:“伯珪兄,公孙度一家,怎么不先来找兄长,却是将这场大功,单独送给秦子进。”在刘备看来,他们都姓公孙,姓公孙的又少,应该是本家。

    公孙瓒吹胡子瞪眼,道:“为兄跟这公孙度不认识!”

    原来不是本家。

    第二天,天一黑,官军就行动了起来,先是合并一处,随后兵分四路。虽然道路积雪不好走,但若能够顺利攻入城中,从而就可以平叛回家,士兵的士气是高昂的。

    时夜。

    秦峰率领一万兵马,埋伏在西门外。五百陷阵铁骑在前,官军步兵在后。

    秦峰骑着追云驹,提着真武太极枪,凝视远处黑漆漆的庞然大物。三更天一到,他就听到,吱呀呀的响动。紧跟着,黑漆漆的庞然大物下,就出现了一团亮点,晃来晃去。

    这就是暗号。

    秦峰大枪一举,迎着飘落的雪花,振臂呼道:“最后一战就在今夜,剿灭叛军,吾等凯旋,温暖的家中,父母妻儿在等着我们。全军突击!”

    于是乎,士兵们抱着最后一战、抱着归家的热切,士气高涨,踏雪冲锋。

    一时间,喊杀之上,响彻在冬季的辽东大地上。

    马踏襄平!

    陷阵铁骑冲入城中的时候,叛军一触即溃,鲜血融化了白雪,红色的血迹,坑深的蹄印,尸体残肢,从城门一直延伸到郡守府。

    “快逃命呀,秦子进进城了!”叛军四散溃逃,出另外三门,却是被曹操等人斩尽杀绝。

    “秦将军来了,我们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全城百姓欢呼。

    “叛贼张举在这里!”

    “围住,打死!”

    秦峰未能抓到张举,但百姓发现了张举,此刻的百姓因为秦峰的出现有了勇气。纷纷包围住了张举,张举直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最后被锄头木铲闷倒在地。

    咔嚓~

    许多叛乱中,极为知名的叛乱者张举和张纯死去了,幽州的叛乱被平定。

    秦峰出榜安民,又上奏朝廷报捷,不在话下。

    转眼半个月过去,朝廷的诏书到了。

    诏书中,朝廷晋升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公孙瓒晋升为北平太守,皆归幽州刺史刘虞节制,镇守幽州。

    诏书中特别提到,秦曹袁三人,返回京城后,论功行赏。

    于是,秦峰率领大军返回,而公孙度就留在了襄平,执掌辽东。大军来到北平的时候,公孙瓒就留在了北平。

    中平二年12月,大军来到渔阳郡,就在幽州治所蓟县暂作休整。

    幽州刺史刘虞,设宴款待秦曹袁三人,由于刘备也是宗亲,因此也列席了宴会。

    作为宗亲皇叔,刘虞十分感激三人为汉室作出的贡献,大加赞扬三人,未来一定是汉室的栋梁。

    而刘备心里不落地,尤其是看到公孙瓒坐上北平太守的位置后。朝廷诏令回京后封赏,他也不知他的功劳有多少,能得到什么样的封赏,职位能做到什么级别。

    因此,当宴会结束后,刘备单独找到了刘虞。

    “皇叔……。”刘备可怜吧唧的模样,道:“秦大帅可能对刘备有些误解,此次回京,不知前途如何。”

    刘虞闻言知意,他宽慰道:“秦将军是一位仁德的长者,不会瞒报你的功劳的。”这里的长者,不是岁数大的长者,是官阶高的长者。

    刘备听到后,哭了,他对刘虞倾诉了黄巾叛乱后的事情。暗指就算秦子进不瞒报,恐也有小人当道,不给论功。

    刘虞当了几十年官,他也知道朝廷里面有十常侍,又看刘备哭的伤心,就说道:“好好好,我给你上表,好好说说这些事情。你我皆是宗亲之人,陛下他人不用,宗亲是要用的。”

    于是刘虞单独写了一份举荐刘备的上表,大致意思是这样的:陛下,刘备是一位有能力的臣子,在平定黄巾,平定张举的叛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宗亲,都是咱们汉室的亲人,应该重用。

    一日后,秦峰再次领军开拔,而乌桓单于塌顿,送到这里,就要返回白狼山了。

    秦峰望着和马车里黛雅说话的塌顿,当他走过来的时候,就说道:“塌顿,好好休养生息,带族人过上好日子,不能反叛了。”

    塌顿当上单于后,在其位谋其政,思想就稍有改变,这来自于他不信任汉室。于是,塌顿实诚道:“有姐夫在一天,子子孙孙都不造反。那一天姐夫没了,朝廷若对俺们不好……,那时候俺塌顿也没了,就说不准了。”

    秦峰笑了,心说我这个妹夫太实诚了,道:“好好好,姐夫没了之前,一定想办法让乌桓人来汉地居住,到时候,没有乌桓人和汉人之分,只有一个国,一个家,一个族!”

    四周民族皆仰慕华夏的繁华,塌顿大喜过望,道:“若真有那么一天,乌桓人和汉人都是兄弟,都是一家人,生生世世,不会反了!”

    秦峰有感于年轻的塌顿,真诚,一心为族民过好日子着想,没有当权者的自私。于是秦峰就说道:“你一定要记住今天的话,而姐夫我,也一定会实现诺言。”

    塌顿就拜道:“塌顿代表乌桓人,对养育吾等的白狼山发誓……。”

    ……

    中平三年1月,威武、喜庆的乐声中,秦曹袁刘率领三万远征军,凯旋归来。一时间,洛阳城万人空巷,全部来到了城外,迎接秦峰等人的归来。

    凯旋军中,袁绍头大,心说又立军功了,距离三公之位,更进一步。

    曹操脸色黑的发亮,对于建功立业,意气风发。

    刘备大耳朵扇着,也不知刘虞的上表到了没了,起作用没有。他拽了拽耳朵垂,“可不能再当北部尉了,在秦子进手底下,做事太累太难了。”

    而秦峰想的是,距离真正的争霸又近了一步。

    于是乎,秦曹袁刘四人,各怀心思,渐近洛阳。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汉“封神榜”

    随着幽州讨伐军的凯旋,洛阳城,沸腾了。

    那真是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五大三粗的壮士,鼓着腮帮子,吹着三米长的粗大号角。响彻天际的号角声,因此从未停止过。

    通往皇宫的路上,净水泼街,黄沙垫道。洛阳百姓带着幸福洋溢的模样,热情迎接秦峰等人的凯旋。人群不断冲击着士兵组成的“防线”,欢呼着秦峰的名字。

    跟随在秦峰身边的荀彧,随军走过千山万水的他,深刻感受到了洛阳城与外地的不同。简单的说,外地就是“地狱”,人们生活困苦,而洛阳城就是天堂,人们安居乐业。

    似乎荀彧的才智,能够想到其中的缘由。此刻洛阳城的繁华,皆出自秦峰之手。是秦峰的三道铡,震慑了洛阳。没有人敢违法乱纪剥削百姓,百姓因此才能够安居乐业。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他们欢呼秦峰的名字。

    秦峰不断用他的仁德和善政,影响着身边的人。不知不觉间,在百姓仰慕的目光前,在百姓欢声笑语中,荀彧心中的汉室不断在秦峰的逐渐厚重的明主身影下淡化。

    对于秦峰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脚下的路已经到了尽头,皇宫已经在望。

    秦峰等人来到宫门口,就有十常侍之一的段珪,带着那种“恨死你们了”的眼神,尖叫道:“陛下有旨,幽州讨伐军秦峰、曹操、袁绍、刘备上殿听封。”

    众人起身的时候。

    袁绍头大、曹操脸黑、秦峰皱眉,京城三少略带惊讶的眼神望着刘备。

    刘备急忙作揖不停,道:“诸位大人,请,请……。”此刻的刘备心花怒放,只因为能够进殿听封,官位一定不小。显然,他求刘虞上表的作用,凸显了出来。

    四人入宫之时,曹操就忍不住小声道:“子进,流癣多给你送礼了?”

    秦峰顿时比曹操的脸都黑,曹操吓了一跳,道:“若是不然,流癣多能够进殿?”

    秦峰皱眉道:“本官如实上报的战功,流癣多的确不够进殿听封。他没有给本官送礼,或许是给别人送礼了。”

    袁绍头大,道:“听说刘备穷的,家里养的下蛋的老母鸡都卖了,他有钱送礼?”

    京城三少不得其解,他们不知道,刘备送的不是金钱大礼,而是晶莹剔透可比珍珠子的泪珠子。

    这时候的德阳殿,百官早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