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151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51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卞小妹依然是脱去了清纯,成为了人妇的模样,她挥舞着小曹丕的小手,道:“红孩儿,快谢谢你姨夫赐名。”

    秦峰也是十分欣慰,他就拍了拍曹操的肩膀头子,笑道:“妹夫,一定要好生对待我家小妹,将来,哪吒会有的、葫芦娃也会有的。”

    卞小妹脸红的时候,曹操没来由的一阵脸黑。

    一炷香时间后,天空月亮高悬的时候,秦峰回到了他的府中。他有感于曹操已经有了红孩儿,没准哪吒也快出来了。因此一进门就开始喊,“华佗,华佗呢!”

    少顷,华佗捧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冒热气的药膳,还有好多颗大药丸子,就进了大厅。

    “主公,药膳已经熬制好了,大补丸也制作齐备,主公可以随时磕药了。”华佗说到这里,叮嘱道:“主公想要早生贵子,这药,不能停,药不能停呀。”

    华佗这药,可说是华夏数千年来,最无公害无副作用的保健大补药。

    秦峰上辈子吃了半个多世纪,一吃就吃到了一百岁。他便想着,这药,果然是不能停,每天都要嗑药。停了,就无法长命百岁了。

    于是,秦峰急忙取过来,大补丸吃着,大补汤喝着,吃饱喝足后,就感到腹中似火烧,鸡冻不已。于是,马不停蹄返回后宅。

    “都不能跑,全匍匐在地上……。”

    于是乎,秦峰的原型出现了。只见一只恶龙,当时就扑向了美人鱼,当时就抓住了一只最漂亮的。

    “将军,您抓错人了!”貂蝉花容失色,拼命推着恶龙。

    恶龙定睛一看,果然是暂时抓错了美人鱼。恶龙十分尴尬的松开了龙爪,于是乎,最美丽的美人鱼,红着脸,跑了。

    恶龙十分“愤怒”,咆哮道:“未过门的已经走了,这下不会再抓错了,都别跑……。”

    于是乎,墙上倒映出恶龙“凶残”的身影,到处抓苗条的美人鱼。它一会扑倒这只,但很快就起身,又扑倒另一只,真是匪夷所思。

    一晚上的时候,都是恶龙的咆哮,还有美人鱼的尖叫。

    第二天,恶龙早早起床,翻山越岭后,穿上紫袍带上金印,又化身成了人形。就说上朝去的时候,忽然华佗冒了出来,冷不丁来了一句,“主公,您今天嗑药了吗?”

    秦峰一拍脑门,“这记性,忘了嗑了。”

    于是,大补丸嗑着,大补汤盯着。嗑完了药,这才去上朝。

    皇宫,德阳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程序走到了这里,只见大将军何进走了出来,现在的大将军何进,已经名副其实是百官的老大了。

    “臣何进,有本启奏。”

    汉灵帝十分重视他的这个大舅哥,急忙道:“大将军,何事?”

    何进面色艰难的就摸出来一个奏章,道:“并州刺史丁原传来加急上表……。”

    丁原上表的大致意思是说:匈奴人肆虐塞内,不服从管理,而并州州兵不多,无法对抗。最后一句,这事我已经汇报了,朝廷看着办吧。

    百官个个心惊,汉灵帝也心惊。

    显然,匈奴人又开始叛乱了。

    “又要开打?”袁绍头大,急忙看殿顶。曹操脸黑,他刚有了红孩儿,正在教子不亦乐乎,于是也是扭头,看外边。

    而秦峰琢磨了起来,他嘀咕了好多名词,“丁原、吕布、张辽、匈奴、大玉儿、媳妇……。”

    注:前世里,秦峰带着赵云来到草原,恰逢匈奴“谷蠡王”赛桑,也就是科尔沁部落族长为二位女儿比武招亲。于是……,秦峰娶了草原明珠大玉儿为妻,赵云娶了小玉儿。君臣二人,也就此成了连襟。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汉的夕阳下

    中平三年,186年3月初。并州刺史丁原,送来了加急奏报:匈奴滞留在塞内,不服管教,并巧立名目,劫掠地方。并州州兵不多,无法震慑匈奴,如何是好?

    匈奴滞留塞内,是有根源,根源来自黄巾叛乱的时候。

    话说黄巾叛乱,东汉朝廷病急乱投医,第一时间就招募匈奴人入关,参与平定黄巾。

    而秦峰的横空出世,黄巾叛乱很快被镇压了下去。然匈奴人并没有走,而是留在了雁门的雁门郡、居庸关内的代郡等塞内之地。

    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匈奴事情的时候,紧跟着,西凉马腾等人叛乱,黑山军叛乱,张举等人也在幽州叛乱。

    朝廷连续派出各路兵马镇平叛乱,匈奴人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

    而这时候的匈奴人,也以帮助镇压叛乱为借口,不断南下虏掠上党、扶风(今陕西兴平)、天水(今甘肃天水)等郡,给东汉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并州刺史丁原传来告急文书。

    由于现在汉朝是刺史制度,不是州牧制度。所以刺史没有募兵权,各州内只有少数的州兵。因此,丁原的并州州政府无力对抗匈奴人,对朝廷告急。

    此时此刻,并州的雁门郡除了较大的城池闭门自守外,实际上已经被匈奴人控制了。

    祸乱又来了。

    袁绍头大,曹操脸黑,皆抬头看殿顶。他们虽然有匡扶汉室之心,但刚刚打了一年仗回来,心说这一次,还是别人去吧。

    然而秦峰,却是想起了他匈奴的媳妇,也就是后世科尔沁部落的匈奴左谷蠡王赛桑的大女儿,大玉儿。

    秦峰深爱着他的妻子,他这辈子不单单是要争霸天下,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媳妇也要找回来。

    不过听到这个消息的他,暂时未动声色。毕竟前面还有一个大将军何进顶着,且看文武百官对匈奴之事怎么说。

    汉灵帝就问何进,道:“大将军,你看此事如何处理?”

    张让拉着老脸,静立在汉灵帝刘宏身旁。他毕竟是一个太监,自从大将军何进的势力起来后,朝堂上宦官的声音就少了许多。但张让也不怕何进,毕竟在大汉的权利中枢皇宫内,还是十常侍说了算。

    十常侍安全蹲在皇宫内,他们都在等待着,等待着收拾何进的那一刻到了。并且他们很有耐心,这来自于党锢前后,十几年与百官的斗争经验。

    张让冷眼看着何进,心说多少年了,最终还是党锢了你们,若不是黄巾之乱能把你们放出来?早晚有一天……,到时候,还是我们十常侍说了算。

    汉灵帝刘宏问何进。

    何进就望向他身后站班的秦峰、曹操、袁绍三人,由于皇甫嵩、朱儁等人都是老资格。因此秦曹袁三位后起之秀,才是何进真正依赖的心腹。

    “本初,你来说说吧。”何进道。

    袁绍头大,他眼珠一转,道:“末将看来,当对匈奴人采取怀柔手段。可派出朝廷使节,严令他们返回塞外,从今往后,不得朝廷诏书,不得踏入塞内半步。”

    何进深以为然,心说不愧是袁本初,是个有谋略的人,于是他就向汉灵帝望去。

    汉灵帝刘宏大手一挥,“既如此,就全权交给大将军负责了。”

    于是乎,当天下午,朝廷的使节就出发了。

    然而,秦峰便想着,既然匈奴人已经闹了起来,不可能就这样轻易结束。

    果不其然,四月初,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匈奴人杀了朝廷的使节,叛乱了。

    匈奴人又叛乱了。几百年里,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叛乱的根源无需多说,所有人都门清。

    叛乱了怎么办?那就打吧。

    殿上,跟个小公鸡一样坐在龙椅上的刘宏气的浑身哆嗦,震怒了,对着百官叫道:“匈奴王羌渠太可恶了,先帝在的时候,出钱出人,帮助他平定了匈奴内部的叛乱。他现在倒好,竟敢造反!”

    百官皆愤怒,秦峰不动声色。汉朝总是遇到这种事情,是因为汉朝执行的民族政策不行,有时代的局限性。而在前一世里,秦峰联系后世执行的民族政策就十分彻底。

    他实施华夏体系,大秦体系,民族大团结的体系。他以铁腕,将边族的王族以及各部落头领,也就是边族整个的统治阶层,全部搬迁到了京城,并建设了民族一条街。这就阻止了统治阶层对部落的实际掌控。

    另一方面,秦峰提出国籍、国家感念,替代王朝感念,对边族发放大秦帝国户籍,可以来汉地居住。又颁布优惠政策,鼓励汉民去边族之地定居。如此一来,在国籍国家的概念下,所有的民族不分彼此,都是同一个国家的人民,拥有一个整体的民族,就是华夏民族。

    就此在没有非我族类一说,皆是华夏民族子孙。扩张出去,就是华夏体系,大秦体系,民族真正实现了大团结。

    “臣以为,马上发兵,镇压匈奴叛乱。”

    “谁可领军出征?”

    “卫将军袁绍、前将军秦峰、后将军曹操、城门校尉刘备等人,是最佳人选。”

    秦峰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听到了大将军何进和汉灵帝刘宏之间,这样的奏对。

    卧槽!又出征?秦峰心说爷他吗的还没嗑几天药呢,又出征?摆明了不让爷好好在家“种地”的节奏呀。

    然而,此次出征匈奴,或可遇到匈奴媳妇大玉儿,因此秦峰是必须要去的。他将媳妇们都找回来了,地就多了,地多了,就容易种上的。

    这时候,汉灵帝就在龙台上问道:“四位爱卿,可愿意领军出征?”

    话音未落,站在武官队列后排的刘备,第一个就蹦了出来,大呼道:“陛下,臣愿意领军出征,为我大汉平定匈奴叛乱,虽马革裹尸,死而无怨也!”

    “好!”汉灵帝一拍龙案几,十分高兴,道:“不愧是朕的皇兄,实乃宗亲楷模。”

    刘宏一高兴,喊了句皇兄,可把刘备高兴坏了。他便感到,距离封王封公更近了一步。他不免去看秦曹袁三人,心说你们三个,撑死就是个县侯,而我是宗亲,就不一样了。

    秦峰也走了出来,道:“微臣愿为国家效力。”

    袁绍和曹操见状,眼角一阵抽搐,心说你们打仗可真不要命,歇一阵子行吗?让别人打一阵,行吗?

    然而刘备和秦峰是不会歇一阵的,刘备要立功爬体制,而秦峰已经在体制内爬的老高了,现在只要找媳妇。

    袁绍和曹操无奈,一个头大,一个脸黑走了出来,道:“愿为朝廷效力。”

    刘宏望着秦曹袁刘的这个组合,十分高兴。因为时间已经证明,这个组合是一个团结的组合,是一个有战斗力的组合。在对黄巾、对幽州叛军的战役中,屡屡大获全胜。就算其中有些挫折,那也是屡败屡战,百折而不挠。

    百官望着这四人组,也是不得不钦佩。

    而何进乐呵呵的望着秦峰四人,他一心想要超越前朝的窦大将军,成为古往今来第一外戚。他深知想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人才的辅佐是不行了,而秦曹袁刘四人,就是他重点培养的心腹重臣。

    到了下午,何进就在大将军府,召见了秦曹袁刘四人。

    何进上首高坐,摸着胡子,严肃道:“诸位,你们各领本部兵马,本将军调集北军五校中的射声校尉部、越骑校尉部、屯骑校尉部交给你们。这三校尉部,都是你们的老部下了,一定如臂使指。”

    “四万五千兵马,会同并州五千州兵,共计五万人。”

    何进举起案几上的战报,道:“匈奴只有三万余人,此番出征一定要大获全胜。回来后,本将军给你们庆功。”他专门对秦曹袁三人道:“这一次,说不得列侯之位,不可少。”

    刘备听到后,羡慕不已,他深知他和秦曹袁三人还有差距,这一次封不了侯不要紧,只要能够不断上升就好。

    何进所说的本部兵马中,袁绍的卫将军部五千人、秦峰的前将军部五千人、曹操的后将军部五千人。

    这个时期的东汉王朝,不似群雄割据时期,完全是汉朝典型的制度。制度中,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这八位将军拥有开府治军的权利。这八个人,有常设的部众,而其他将军没有。

    而大将军何进的部众,就是北军五校了。

    北军五校五万人,各部将军三万五千人,这八万五千人,就是精锐的中央军。朝廷征伐,就从这些兵马里面调动。而各地还是刺史制度,州官没有募兵权,州兵不多。因此,这个时期的朝廷中枢,对地方有很强的控制力。

    当然也有例外,一些经常有内乱的边陲地区,依旧有很多常设的兵马不会被裁撤,比如西凉的董卓。

    汉朝中枢对地方的控制力,是因为董卓进京而被打破的。那个时候,各地纷纷以讨伐****董卓为名义,大肆募兵。虽然后面没有讨伐成功,但各路诸侯兵有了。并且,他们还有了明着不听朝廷的大义口号,也就是不能听****董卓控制下的朝廷中枢。因此,割据开始了。

    “距离争霸天下,越来越近了……。”秦峰走出何进府邸时,仰望天空。

    忽然,曹操、袁绍、刘备站在了他左右,三位枭雄也看天。曹操不禁问道:“子进,你看什么呢?”

    秦峰淡淡道:“夕阳下,是吾逝去的青春。”

    曹袁刘有感,暗道时不我待,功成名就需趁早。顿时脸黑的脸黑,头大的头大,耳朵扇的扇。

    于是乎,大汉夕阳的照耀下,是秦峰、曹操、袁绍、刘备挺拔的身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丁原吕布张辽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4月15日,洛阳城外,传来震天的号角之声。

    大军四万五千人,列成八个方阵。那真是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士兵雄壮、鼓角争鸣。

    围观大军出征的百姓,不禁叹道:“战争,每一年,都要来几次。”

    “什么时候,才能得享太平。”

    “有秦将军在,总有那么一天的。”

    “我看,秦将军什么时候当上大将军,什么时候就差不多了。”

    几十年,多少代百姓。如今,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