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259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259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诗就是反诗,所以李儒带着毒酒来了。

    永乐宫,阴沉沉的,不见阳光。

    李儒进来后,直闯三层楼阁,来到天台,就看到了何太后和少帝以及唐妃。

    何太后他们看到李儒突然来到,心惊胆寒。

    李儒嘿嘿一笑,指着酒壶道:“春日融和,丞相特地派臣送来寿酒,请陛下太后饮用,添寿。”

    宫里的人都知道,被打入冷宫的,但凡有人送酒,那必定就是毒酒了。

    何太后护住了儿子,苍白道:“既是寿酒,你可先饮。”

    李儒也不矫情,冷道:“不饮?”他一挥手,跟随的兵士立刻就端出来一个盘子,上面放着匕首和白绫,道:“既如此,可随意选一物。”

    少帝和唐妃口不能言,抱在一起发抖。

    李儒又一挥手,甲兵就包围了过去,虎视眈眈,那意思,若是不自己动手,他们就动手了。

    少帝戚戚然,道:“容我和母后作别。”少帝哭拜在地,道:“儿不孝,先走一步,母后,儿不孝……。”

    “你舅舅无谋,引贼入京!”何太后咬破了嘴唇,她忽然上前,抓住了匕首。

    李儒只以为何太后受不了要自尽,谁知何太后举起匕首刺向他,骂道:“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你等助恶,必当灭族!”

    李儒措不及防,虽然抓住了何太后刺来的手,但却被推出去数步。蓬的一声,他撞在了窗户上,窗户大开。

    李儒差一点死了,大怒,双手扯住何太后。何太后是个柔弱女子,能到这一步已经不易。她无法抵挡李儒,竟然被他从窗户扔了下去。

    李儒疯狂大笑,就命令甲士用白绫绞死唐妃,以毒酒灌杀少帝。

    转眼间,血腥一片,少帝和唐妃都死了。

    “拖出去,全部烧掉,挫骨扬灰!”李儒狰狞叫道。

    “大人,出怪事了,何太后不见了。”

    “什么?”李儒吃了一惊,急忙冲窗户探头去观看,果然没有何太后的人影,也没有任何痕迹留下。他眼珠一圆,“这怎么可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八十七章 摊上大事了

    时夜,颍川学院里,除了虫鸣,就是学子的热切议论声。学子们彻夜难眠,不断讨论着白天秦曹袁刘所说的事情。

    另一方面,司马徽的房间里,他召集来了他最得意的五位弟子,也就是程昱、许攸、戏志才、徐庶、郭嘉五人。其中程昱最长,郭嘉最小。

    白日里,秦峰他们各自畅所欲言,大讲讨伐董卓,匡扶汉室,并以此为口号,希望得到贤才相助。

    司马徽晚上就和得意门生来了个碰头会。他站在窗户前,深深看着外边,眼睛里倒映着明月,反射着他所看到的未来。

    少顷,司马徽摸了摸胡子,望着明月道:“汉室衰败,朝廷历经多次大难,如今又被****董卓所乱。已经可以和秦末赵高之祸互相印证。各地诸侯掌握了权利,绝不会再放手。就算一些人原本没有想法,但也会逐渐改变。大乱将至了……。”

    他转身的时候,就看到一脸迫切的徒弟们忽然面色严肃。他笑了笑,道:“追随明主,成就霸业,万世流芳。凡有志之士,应该顺应天命,才能重整社稷,重开盛世。若是逆天而行,反而分裂国土,毁我华夏元气,终是不得善终也。”

    又道:“我前日夜观天象,太白逆行,侵斗、牛之分,十八星宿耀于紫薇,其中四颗最亮,十八星宿外,又有几颗渐亮。又与左慈老祖验证,天下群雄之中,能够成大业者,就应在秦曹袁刘身上。”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师无法为你们作出选择。但要记住,你们作出了选择,下山后,一切就靠你们自己了。”

    司马徽挥手道:“言尽于此,师徒缘分也尽于此,你们准备准备,下山吧。”

    “师父……。”徐庶五人一阵不舍的跪拜,但离开的时候,各有所思,渐渐又有了热切。

    五人出了房间后,郭嘉忽然拉住程昱道:“大师兄,小弟有话要说。”

    “奉孝何事?”

    “这里不方便说,去大师兄房间里说。”

    这一夜,太多人辗转难眠。有琢磨人的,有琢磨事的,不过都在琢磨未来。

    到了第二天天亮,有道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几乎是同一时间,秦峰他们所在的四合院的四间房门同时打开。

    出门的秦峰立刻就看到了门前的徐庶,主动来找的,才是自己人,他立刻亲切招手道:“元直,怎么不敲门?快别在外面站着了,快进屋。”他看了看没有别人,但他也不在意了。

    徐庶恭敬一礼,进了秦峰的屋。

    旁边,曹操开门就看到了郭嘉,郭嘉拉着程昱,不让走的模样。他大喜过望,心说之前的布置有了结果,他急忙也是招呼,道:“奉孝、仲德来了,快快,进屋说话。”

    郭嘉就将程昱拉进了屋子里。

    旁边,袁绍开门就瞅见了许攸,许攸急忙行礼,道:“袁大人。”

    袁绍四世三公,颇有气派,招了招手,“子远来了,进来坐吧。”

    旁边,刘备开门的时候,就瞧到了戏志才。刘备急忙先行礼,尊敬道:“刘备不知先生驾到,有失远迎,请进屋奉茶。”

    于是乎,啪啪啪啪,门都关了,各回各屋啪啪啪去了。

    话说刘备屋中。

    刘备是皇叔,但却平易近人,又有高祖、光武的志向,威名也是显于四海,宗亲当中数第一。戏志才有感于此,大礼参拜,就认了主。

    刘备十分高兴,他知道戏志才是一位大贤。他虚心讨教,道:“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期望先生能够教我。”

    戏志才直接就说了,“主公,今天下大乱,人们虽说匡扶汉室,但在绝对的权利面前,人心思变。就算是秦曹袁三人,也不能免俗。天下真正匡扶汉室的,唯有主公一人。戏志才此生志愿,就是匡扶汉室,非主公无法寄托志才之志。”

    刘备脸色一变,但他很快就领悟了。如今各州皆开始效仿董卓拥兵自重,加上董卓乱了朝纲,各州各自为政,渐渐就是割据的态势。他急忙道:“军师,刘备该怎么去做?”

    戏志才被称呼为军师,十分激动,信心十足道:“主公可回涿郡,幽州牧刘虞汉室宗亲,忠心有嘉,但为人太过仁慈,又上了年纪……。可先去依附他,幽州早晚被主公所得,以为根基之地。”

    刘备喜道:“军师说的太对了,刘虞皇叔待我甚厚,我也与北平太守公孙瓒有旧。虽孤身过去,必能顺利站住脚跟。”

    另一方面,曹操屋中。

    于数年前相比,郭嘉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他说道:“主公,还是听听大师兄的意见吧。”

    程昱就说了,“主公兼顾夏侯、曹家两家,家族极盛。以两家为根基,散尽家财,就成大事。”

    曹操不动声色,脸色发黑,这是他本来的面色。这发黑的面色,却是让曹老板更添几分威仪,道:“各地皆有统属,我没有立基之地。地方之人岂能容我招兵自立?还需听外人号令,岂不是为他们做嫁衣?”

    郭嘉别看年轻,面色稳重中带着强硬,道:“欲成大事,需杀伐果断,主公有了精兵良将,还怕没有基业?”

    曹操一阵豪爽的大笑,道:“果然奉孝知我心意。”

    旁边,袁绍屋中。

    袁绍就说回老家。

    许攸立刻摆手,道:“主公不可。”

    袁绍就头大,道:“子远,我不回老家,我还能去什么地方?”

    许攸早有主张,建议道:“河北之地,在野的能人义士极多。主公四世三公,天下士族之首。应该前去河北,举起义旗,则四方有志之士来投,何愁大事不成。而汝南,黄巾余孽肆虐之地,主公的名望,黄巾必来争锋,不利兴兵。”

    袁绍犹豫了一下,他对于一个人去河北有些犯怵,道:“要不,我先回去带些人一起去河北?”

    “这……?”许攸赶紧道:“秦子进,刘玄德,曹孟德皆是野心之辈,若是迟疑,必被他们捷足先登。”

    于是乎,袁绍好好想了想,两者比较取其重,他就听了许攸的进言。

    秦峰侧。

    徐庶来投,“君臣”理念相投,十分投缘。

    秦峰拿出茶具,邀请徐庶对席而坐,一起茶道,期间道:“元直,董卓以重兵入朝,执掌了朝廷。其乱政之举,为天下开了先河。各地也开始效仿他用兵自重。主公我欲意重整社稷,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但董卓兵马极多,非武力不能成功。然主公我现在身无片瓦,去那里安身?”

    若无法为主上勾画蓝图,又怎能说是效力。徐庶早有打算,道:“主公得四海人望,但主公起于冀州,冀州人更思主公。主公麾下有典韦、许褚、高顺、张辽这样的大将,又有文若先生这样的王佐之才。早晚得冀州为根基,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退可安身立本,进可讨伐****、匡扶社稷、拯救百姓。”

    秦峰鼓捣着茶具,故意说道:“可是主公没有兵马。”

    徐庶微笑道:“主公骗徐庶,主公麾下三千铁骑,可抵三万精兵。主公但凡散一些家财,兵马唾手可得。”他十分钦佩秦峰早有准备,但他更加钦佩秦峰广聚钱财又广散钱财,富可敌国的财富全部救济了百姓。非真心为民者,绝对没有这样的魄力。

    匡扶社稷,拯救天下可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董卓的二十多万大军摆在那里,其他各州的兵马谁知道会站在那一边。因此,对于秦曹袁刘来说,要有自己的根基,要有自己的兵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后世孙领袖失败多次后才领悟的真理,秦曹袁刘现在已经领悟了。

    于是乎,有贤才相助,他们也有自己的主张,就有了初期的计划。

    吱呀呀各处房门打开的时候,秦曹袁刘各自带着他们的军师,喜悦而出。

    众人皆有所得,无人失落,反而对未来充满了期盼。在刘备的提议下,四人就在院子中间,沧啷啷拔出佩剑,举架在一起,光芒闪耀之时,四人对天盟誓。无论其他人会如何,他们四人一定共讨****,匡扶社稷,拯救天下。

    四把剑,四个人,炙热的阳光,也难掩他们利剑出鞘的锋芒。天下大势,必将因为他们的亮剑而改变。

    誓言毕,他们就下山。

    到了山下,众人要分开了,郭嘉、徐庶等师兄弟多年感情,不舍。秦曹袁刘四人也是多年感情,四人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媳妇在一起的时间都长,也是不舍。

    这时,吧嗒吧嗒一匹快马从远方疾驰而来,带着一溜烟的烟尘。快马上的骑手见到曹操这么多人,他忠实履行了职责,举着一个竹简檄文喊道:“大消息,董丞相赦免秦曹袁刘……,檄文天下……。”

    按理说董卓恨不得杀死他们,檄文天下的应该是海捕文书,没想到是赦免的。众人一听,吃了一惊。

    曹操急忙喊道:“尤那驿马,快快停下。”

    驿马也是跑累了,正好缓口气,于是停下。他看秦峰他们衣着不是寻常人能够穿的,认为是当地士族,急忙道:“各位大人,不知叫停本驿马何事?”

    “拿檄文我看看。”

    檄文就是要行于天下的,一看曹操他们就是士族,驿马就递过去了檄文。

    “吾去!”曹操脸黑。

    “吾去!”袁绍头大。

    “吾里个去!”刘备大耳朵猛扇。

    秦峰眉毛一挑,不知檄文什么情况,他很想拿过来看,正说伸手的时候。曹袁刘一起瞪住了他,叫道:“子进,你摊上大事了!”

    秦峰眉头一拧,道:“我摊上大事了?合着你们没摊上?”

    “然也。”曹袁刘齐道。

    秦峰闻言,心里一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撸到底

    怎么就摊上大事了?

    秦峰一把抄过来刘备手中的檄文,定睛一看,脸色微变。檄文上抄录着诏书,大致意思是,赦免秦曹袁刘。曹操为陈留郡太守、袁绍为渤海郡太守,刘备为平原郡太守,秦峰为常山郡常山县县尉。

    徐庶看到了,脸色有些苍白,道:“主公,此乃董卓之计。”

    忽然秦峰面色严肃起来,道:“****董卓的任命,不去上任也罢,孟德本初癣多,你们说呢?”

    曹袁刘对视一眼,不动声色。

    刘备走出来道:“侯爷,虽说董卓控制了朝廷,但朝廷毕竟是朝廷。另外,诏书的任命让我们有了立基之地,对我们将来讨伐董卓也是有利的。”

    曹操和袁绍一阵点头,

    秦峰冷笑,心说是对你们有利才是真的。

    刘备唏嘘不已,道:“刘备和曹大人、袁大人,多少还是一郡之长。没想到呀没想到,侯爷竟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县尉,真是世事无常……。”说完,他大耳朵扇了扇。他十分解气,终于有了这么一天,我的官位在秦子进之上。

    刘备想的太多了,他心里哈哈大笑,“县尉,四百石,简直就是连降十八级,一棍子就把秦子进拍死在了地上。看来他已经完蛋了,今后还需小心曹操和袁绍。”

    自从戏志才为刘备讲解了天下即将大乱的形势后,皇叔刘备就将所有人当成了敌人。当然,他将这个想法埋藏在了心底。现在他的实力还不够,他还需学习高祖,周旋与诸侯之间。

    曹操脸色发黑,道:“董卓太可恶了,子进可是前将军、参录尚书事、执金吾、洛阳令,托孤重臣,竟然一家伙就被贬成了县尉。还没有一个县令官大呢!”

    县尉,参照后世。就是捕头。宋朝的名称还好点,都头,武松武都头那种。

    从管理天下的重臣,一家伙成了小县里面的县尉。一落千丈,这真是一般人绝对受不了这种打击。

    袁绍头大,道:“好在,没有削爵。”

    董卓还是不敢削秦峰爵位的,毕竟他代表朝廷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是个人的荣耀,同样也是朝廷的荣耀,削爵就是不承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