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小山传奇 >

第290章

抗日小山传奇-第290章

小说: 抗日小山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向应当在咱们左面五十米左右,正常是不会和咱们相遇的。”

    “这小鬼子竟然没有打火把挺鬼道啊!全体卧倒,不要发出任何声音,不要拉枪栓!让鬼子过去,如果躲不过去再打!”郑由俭下命令了,然后他率先就趴在了稀泥之中。

    于是,他身前身后的士兵们便趴了一地,没有人拉枪栓子弹上膛那自然是怕好几百号人同时拉枪栓声太大了,让日军听到反而麻烦了。

    也就是七八分钟后,直属营的士兵们听到了日军行军的声音,正如李本昌报告的一样,日军行进的方向在他们左前方五十米。

    郑由俭略微抬了下头,看到一列黑乎乎的影子走了过去,如果不是他们行军时所发出的声音,那些日军就象阴兵过境那就象暗夜里的一群幽灵。

    现在士兵虽然拿着枪却都明白现在不能打,一旦打成胶着战,直属营固然可以灭了这支日军队伍,但他们想再摆脱闻风而至的日军那基本就不可能了。

    待到完全听不到了那支日军在泥水中行军的声音,郑由俭才站了起来命令继续前进,同时他还没忘了拍了一下那个李本昌的肩膀低声夸道:“小子,干得不错!”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三五章 成也萧合 败也萧合

    天亮的时候,郑由俭率领着直属营大部在泅渡过一条不知名的河流后便进入到了山地之中。

    尽管那山并不高,但山头却很密,随着地势的升高,脚下也变得干爽起来。

    终于,他们可以不再受那泥泞的困扰了。

    郑由俭并没有往山区里行进多远便吩咐全体休息让炊事兵升火做饭了。

    连续一夜的战斗与奔波,士兵们虽然体力好但也架不住饥饿的煎熬。

    总和日军做战,郑由俭自然知道此时正是日军早饭的时间,应当不会派兵四处扫寻的。

    在这些天潜伏的过程中,直属营士兵所携带着的现成的干粮已经吃光了,现在总算有了生火做饭吃点热乎食物的机会了,当然,前提是郑由俭在做饭位置的四周都加派了岗哨。

    李本昌很兴奋,只是因为昨夜自己当尖兵率先发现了日军并且郑头儿还把自己表扬了。

    所以这回他没有休息,而是主动和另外一名士兵当起了岗哨,只不过这回他是当起了队伍后方的的岗哨。

    当李本由俭表扬了的兴奋劲过去了之后,李本昌也感觉到饥肠漉漉了,于是原本趴着他便转过身躺在了山头的棱线处回头看着对面山头后直属营做饭时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那名士兵也饿了,便也转过身来,两个人都默默地望着那淡淡的青烟忍受着饥饿。

    没有挨过饿的人是不知道挨饿的滋味的,而正挨饿的人看着那做饭的炊烟升起就越发觉得前胸贴后背了,就仿佛升腾起来的已经不是炊烟而是白白的晶莹剔透如珍珠般的米饭。

    尽管时下中国士兵的早饭也只是每个人一碗粥,而那粥中的米粒的密度那就得看伙食上是否富裕了。

    眼见那炊烟渐渐变淡,李本昌知道这是作为充饥的米粥已经做好,相信换岗的人在吃过饭后自然会来替换他们过去的,他这才和另外一名士兵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那已经似有似无的轻烟转身趴了回去。

    只是他们这一转身却是吓了一跳!

    因为他们看到有一小队日军正从他们前面的山谷中过来。

    这个山谷正是他们天刚放亮的时候经过的,山谷中有一条不深不浅的河,由于当时天还不亮他们并没有注意到那小河上是有一座独木桥的,他们却是泅渡过来的。

    李本昌数了一下,日军士兵并不多,有十一名,第一个日军士兵已然下了桥,此时却是沿着山脚处干爽的地方向山这面走来。

    想必这伙日军是发现了直属营做早饭时弄出来的炊烟才过来一探究竟的。

    “咱们快回去报告!”另外一名士兵低声说道。

    李本昌刚想同意同伴的提议,可是他却又不甘心了。

    因为他发现此时除了下桥的那名日军士兵其余的可正在那独木桥上呢,这是多好的消灭鬼子的机会啊,在那桥上的鬼子是那么清晰可见,简直就是活生生的靶子。

    “走啊!”那名士兵催促道。

    可李本山却没有动,他非但没有动反而是拉开了枪栓子弹可就上了膛了。

    “你要干什么?别开枪!”那名士兵阻止道,但是晚了,就是他说出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李本昌的枪声已经响了,刚下桥的那名日军士兵被他一枪就放倒了!

    枪声一响,桥上的日军士兵顿时就慌了,并不是每个军人都会水,而他们此时是在独木桥上又哪里有躲闪的余地?

    李本昌拉枪栓退弹壳再往前一推,又开始瞄准了。

    那名士兵此时见枪已经响了,知道埋怨李本昌也是没用了,于是他也只好架枪射击。

    桥上的日军士兵蒙了,他们习惯性的想卧倒却发现这个独木桥明显不是他们可以趴倒射击的选项。

    桥太细了,真的只是独木桥,趴下去自然是可以的,只是那桥却是细到了可以趴下但架枪的胳膊肘却只能硬往桥中间扣,否则那枪你就别想架起来。

    日军士兵一犹豫间,相继又有四名士兵被李本昌和他的那名同伴从桥上射了下去。

    其余的日军士兵慌了,趴又趴不下,站着却又是活靶子,于是其余还活着的七名日军士兵便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有选择站在那独木桥上向李本昌方向射击的,有选择直接“扑通”一声跳到水里的。

    只是无论哪种选择却都注定了他们今天的悲催,在李本昌和那名士兵连珠炮的射击中,七名日军士兵先后都做了他们两个的枪下亡魂。

    李本昌仿佛看到了最后一名被他击毙在水中的那名日军中枪处在河水中泛起的血花,这才满意地收枪要撤。

    可此时异变发生了,对面山头处突然响起了日军的机枪声,一排子弹打在了李本昌的身前的本土线下,那被击起的土沫都直接溅到了他的脸上。

    他俩现在所处的位置被日军的火力压制住了!

    李本昌和那名士兵忙抱枪向一边滚去,滚出几米后再举起枪一时,却发现对面山的山脚处冲出来至少也得有四五十名的日军士兵。

    可这还不算完,对面山脚下绕出来的日军士兵依旧在接着增多!

    一时之间,那穿着土黄色军装的日军士兵就象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无数只大耗子恶狠狠地向那独木桥向他们所在这个山头冲来。

    “怎么了?什么情况?”这时李本昌听到身后有喊话声,回头看时却是郑由俭带着几十名直属营的弟兄已经到了他们身后那山的山脚下了。

    山并不高,都不可能超过海拔一百米的,但麻烦的是下面那两山之间的谷地上肉眼可见依旧是一片泥泞,郑由俭他们冲过这段足有六七十米的距离来增援他们的话只怕也是凶多吉少的。

    “我们别过来,很多鬼子,我们两个掩护,郑头你们先撤吧!”李本急切地喊了一声,等他再转过身来时发现就在刚才日军几挺机枪的掩护之下,又有日军士兵上独木桥了。

    李有昌咬了咬牙,架枪冲第一个冲上独木枪的日军士兵就给了一枪,于是那名日军士兵身子向前一趴,一人一枪便也跌到了独木桥下的河水中了。

    但随后发现他已经转移了阵地的日军的机枪就再次响了起来把李本昌压制住了。

    可这还不算完,日军的枪声骤变密集了,显见又有日军的机枪射手爬上了那个山头。

    雨点般的子弹已经是彻底将李本昌和那名士兵压得不敢抬头了,整个不大的山头此时却是已经被日军的火力封锁了。

    “报数,报鬼子距离!”郑由俭喊道,他已是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了掷弹筒。

    “离你们七十多米!”李本昌不用测距也知道日军所处的位置了,想必独木桥的那头日军由于桥窄无法摆开进攻阵形一定已经聚集在了那独木桥的那端了。

    “嗵”“咝”一枚掷弹呼啸着飞过李本昌和那名士兵的头顶,只是并没有炸到日军,因为射近了,显见刚才李本昌报的距离不是很准。

    “八十三米。”李本昌换了一个位置冒着被日军机枪击中的危险边说带比划地向郑由俭再次报出了一个数值。

    于是,郑由俭第二发掷弹恰恰落在了河里,虽然说没有击中独木桥,但爆炸所产生出来的气浪还是把一名日军士兵掀到了河里。

    “命中,七十三米及后面,掷弹齐射!”李本昌高兴了再次报出了射击

    于是,李本昌身后的山脚下便“嗵嗵”之声不绝,一枚枚掷弹正炸在了独木桥后正扎堆的日军士兵之间。

    “傻楞着干什么,我们掩护快跑回来!”郑由俭高喊着,他由于喊得太过着急,那喊出来的声音都变得尖利走音起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三六章 “老猫”不在家的日子(一)

    郑由俭带着几十名士兵急匆匆地奔跑着,他们刚翻过这个山头,日军就从山那边绕了出来,兜着屁股向他们开枪。

    不过,好在直属营训练有素,山这边马上有直属营的士兵占据了制高点向追击而来的日军开始了射击,这是他们在被敌人追击的时候常用的交叉掩护。

    郑由俭一边跑一边后悔,早知道那功夫再翻几座山头做早饭好了,而李本昌此时也是气喘吁吁地跟在他身后,也搞不清他此时他那张通红的脸是奔跑剧烈还是害臊引起的。

    而就在这时,东面西面也想继响起了枪声,郑由俭心中一惊,小鬼子这回来得挺快啊!

    于是,郑由俭的脑袋瓜就象他奔跑逃命的步伐一样飞速运转起来。

    眼前的情况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小鬼子这回被他们打痛了或者小鬼子已经认定这回炸炮偷船的是“前科累累”的他们了。

    如果自己是鬼子的指挥官发现了直属营这样一个眼中钉肉中刺会怎么办?

    那肯定是重兵围堵说啥也不能这个“祸害”再跑了!

    直属营原来能取得一系列的战线,固然是因为战斗力极强,但却也有日军并不知道这支队伍的底细有很大的缘故。

    但现在鬼子肯定知道了,那么日军用一个中队拿不下直属营就会派一个大队。

    一个大队还不行,就会再上两个大队,如果自己是日军指挥官绝对是会这样做的!

    不行,得往最坏处着想!郑由俭暗道。

    凡事往最坏处着想这也是郑由俭胆子小的原因之一。

    你说这个当兵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

    说一个人上了战场之后死亡与活下来各占百分之五十那都是扯淡的话,军队优势火器强弱总是有一方的生存机率要大一些的。

    可原来的郑由俭却不是这样的,他原来所追求的是自己生命的百分百的安全。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就算你不上战场打冲锋就算你是一个高级指挥人员也有可能在指挥所里被重炮飞机炸死呢!

    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在考虑问题的方式上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面对桌子上同样的半杯水,乐观主义者会说“不错!还剩半杯水呢!”,悲观主义者会说“哎呀妈呀!咋就剩半杯水了呢?!”

    毫无疑问,郑由俭就是后者。

    面对同样一场战斗时,霍小山认定有百分之七十的胜率那就会去干,而原来的郑由俭那绝对是不干的,他会觉得这仗怎么能打,还有百分之三十的可能性会输掉呢。

    郑由俭自然明白世上本就没有板上钉钉百分之百的好事,可是原来的他偏就改不了这个只看不好一面的坏习惯。

    所以,他才会胆小。

    所以,原来的郑由俭绝对谈不上是个战士。

    但他因为胆小脑瓜又好使却产生了一个优点,那就是在逃命上有出奇的敏感与想得周全。

    当然了,战争使人进步使人冷血,中国还是那个中国,郑由俭却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郑由俭了。

    而现在霍小山可是把直属营大部交给他了,依眼前情形看日军显然很多,于是他那曾经被埋在大脑深处的悲观心理又出来作祟了。

    他觉得自己如果是日军的指挥官至少会派一个大队来收拾们这样一支战力极强的队伍,所以必须想招儿!

    于是,他扯脖子喊道:“小兵嘎子,快找石彪、粪球子、憨子。”

    此时的他已经是跑到了他们升火做饭的山坡上,刚才李本昌枪响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刚喝了半碗稀粥罢了。

    “咋了?”很快,那三个人就围到了他们身前,而此时的那三个人恰恰是刚好喝完属于自己那份粥的最后一口。

    都是老兵了,还没看到鬼子呢,慌什么?吃饱很重要,吃不饱但能充下饥就更重要!

    “我感觉不妙,鬼子可能出动大队人马专门奔咱们来的,所以我决定分兵,咱们四个各带一支队全化整为零,向南分开跑,然后在桃林铺子集结。”

    桃林铺子是直属营过了汩罗江奔往新墙河途中经过的一个山村,位置所有人自然都知道。

    “可头儿他们还没有回来呢!”粪球子说道。

    “管不了这么多了,霍小子那胳膊腿外加脑袋瓜子都比咱们加在一起都好使,马上分兵!”郑由俭下了狠茬子。

    石彪、粪球子、憨子互相看了看,齐声说道:“好!”

    既然头儿没回来,沈头也没在,那郑头儿说话就好使,分吧!

    于是,正在后面疯狂追击的日军追着追着忽然发现前面的中国军队变成了四个方向朝自己射击了,一时之间他们搞不清对方的主力在哪了!

    事情还真如郑由俭所推测的那样,日军高层因为直属营的炸炮偷船而震怒了,他们马上就怀疑到了霍小山的头上。

    能搞出这种大动静的中国军队小分队除了霍小山那支部队他们还真想不到还会有谁这么胆大妄为!

    于是,日军开始在霍小山他们有可能登岸的地方进行大面积的围剿,这回是派出了三个大队的日军,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