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臣风流 >

第229章

权臣风流-第229章

小说: 权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陆子走了,祝三哥没了顾忌,亦步亦趋跟在程墨身后,待进了第三进院落,忙道:“丞相啊,万一皇上下诏,任命一个卑职合不来的卫尉,卑职可怎么办好?”

    程墨白了他一眼,道:“你别用话挤兑我,不就是想要我在陛下面前保举你吗?我倒是保举了,陛下没答应。宫中防务非同小可,你可不能有丝毫大意。”

    “陛下没答应?”祝三哥咀嚼这句话,一时分神,落后几步,待回过神,程墨已在椅上坐了,端起面前的热茶,慢慢呷了一口。

    祝三哥赶紧追过去,陪着笑脸在他身边站了,点头哈腰道:“陛下可是有更好的人选?”

    卫尉位列九卿,是朝中重臣,身负皇帝以及后妃的安全,更是皇帝的心腹,本来这个职位祝三哥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只是程墨告病时,把宫中的防务交给了他,这些天谁也不见,唯独时常派人唤他过府,询问宫中防务,不免让他想入非非。

    散朝时,他第一时间得知程墨升任丞相,一颗心便怦怦乱跳,或者这十几天,程墨的所作所为大有深意?他本来是没有机会的,可要是程墨举荐,说不定刘询会答应呢?

    程墨派人来唤他时,他一颗心几乎要跳出胸膛了,想必程墨已在刘询面前举荐他了,刘询也应允了,叫他过去,是要告诉他这件事啦。

    他心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梦想,打马跑得飞快,黑子落在后面,怎么也赶不上。

    可现在,程墨居然说,确实举荐他了,只是刘询没有同意,这是为什么?

    程墨示意他坐,把一杯茶放在他面前,道:“陛下觉得,你还须多多磨练,让我再兼一段时间卫尉。三哥啊,以后我的精力会放在处理政务上,宫中防务就交托给你了,你可大意不得。”

    “再兼卫尉?”祝三哥怔了怔,惊叫道:“丞相,你可真行啊!”

    丞相为百官之首,多少人眼热,这位子让你坐了也就算了,还牢牢把着卫尉不放?实在太狠了。

    程墨道:“你以为我愿意?宫中防备事关陛下安危,责任重大,一个不慎,是会掉人头的。我既不能时时盯着,岂不便宜了你?”

    你虽然没有卫尉之名,却有卫尉之实,还不乐意?

    其实刘询不准程墨辞去卫尉一职,说到底还是心里上对程墨依赖,宫中防务有程墨过问,他便觉得安全很多。在朝中,他唯一全心全意信任的,只有程墨一人,对祝三哥的信任度,可就差得太多了。

    祝三哥一想,确实也是,程墨只能安排轮值,布置防务,大不了抽空在宫中巡视,却没办法把更多时间放在防务上,日常事务可不是由他说了算?想通此节,他便眉开眼笑道:“只要不另外委派别人,压在我头上就好。”

    幸好由程墨兼任,要是重新派一个跟他不对付的,或是提拨了武空、张清等跟程墨更亲近的人上来,他依然得屈居人下啊。他却不知,程墨第一个举荐的便是武空,刘询说他:“魄力不足。”予以否决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512章 目的

    感谢a5244a打赏。

    印书局最末进的东厢房,一排排烧制好的铅字铺得整整齐齐,欧阳蛰蹲在地上,像看珍宝似的看着一个个的铅字,眼中泛出灼热的光芒。

    章布带了两个抬铅字的杂役,快步朝这里走来,眼看几千个铅字就要烧制完成了,刺杀程墨的目标就要实施了,却在这时传来程墨成为丞相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章布真不敢相信,就凭他?丞相?笑话!可是茶楼酒肆到处在谈论这位年轻的新丞相的过往,猜测他可能实行的施政方政,由不得他不信。

    别人关心的是程墨的施政方针,他关心的是能不能刺杀程墨,想起曾为丞相长史,后被贬回老家的黄霸,愤懑便充塞了他的胸口,如果黄霸还任长史,有他在程墨面前提上一句,程墨到印书局的机会定然大增。现在程墨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小小的印书局还放在他心上吗?他还会抽出时间亲临视察吗?

    章布不由患得患失起来,当他向师傅王老汉问起,丞相会不会来印书局时,王老汉却让他好好干活,别想那么多。

    他能不想吗?要是程墨不来,他干嘛把大好时光耗在这里?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王老汉不肯向欧阳蛰进言,他只好弄点巴豆,磨成粉,下在送给王老汉吃的点心里。几块特为王老汉准备的点心,说是亲戚给的,把王老汉稀罕得不得了。然后,王老汉一上午跑了十八次厕所,拉得快虚脱了,这会儿已被送到白大夫那里去了,不送不行啊,拉稀会死人的。

    既然王老汉不在了,铅字的制作又接近尾声,他是王老汉的徒弟,代替师傅进言,建议欧阳蛰请丞相莅临一观印刷的成效,总可以吧?

    又有两个杂役抬铅版过来,欧阳蛰忙起身往里让了让。铅字分常用字和不常用字、生僻字三种,先前赶制的都是常用字,同一个字有可能制几十个铅字备用,现在制作的多是生僻字,他打算一旦制作完成,留两个字写得好的匠人,随时制作生僻字,其余的匠人都解散了。

    这一版全是八百年难得用上一次的生僻字,因为笔划多,每一个都比别的字大了少许。欧阳蛰有些遗憾的拿起一个细细看起来,发现这一个字结构紧密,和笔划少的字一样大小。

    他拿起一个再看,这一个笔划松散,字便显得大了些,再拿起一个,又是结构紧密的,如此看了六七个,恍然道:“原来这一版是两个匠人所制。”

    不用说,结构紧密的便是出自章大郎之手了。这个章大郎,写得一手好字,当匠人倒是可惜了。

    他正想着,留下的两个匠人中,无论如何得算章大郎一个,门口便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小的见过大人。”

    欧阳蛰虽然只有八品,但那是皇帝御封,又是印书局的主官,所以大家人前人后,都以“大人”呼之。

    “哦,是大郎啊,快快免礼。”欧阳蛰手里还拿着章布刻的字呢,刚刚还觉得这人是可以好好栽培的人才,看向章布时,脸上便有了笑容,一双眼睛像看手里的铅字似的,发着光。

    “诺。”章布应着,直起了身,并不进屋,屋里也没地方让他站,就在门口道:“王师傅病了,临就医之前,吩咐小的向大人禀报,只余百八十个生僻字,这活儿便完成了。”

    和泥、刻字、烧制,各有一个头儿,王老汉便是刻字的头儿,手下十多个刻字的匠人,多是略微识字,练过几天字的匠人。这些匠人家境大多不富裕,粗浅识得几个字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学得的,正因为如此,上过学堂,得大儒教导的章布一进印书局,便成了闪光的金子了。

    百八十个字,十多人,不用到天黑,便都刻完了。

    “哦,这就完成了?”欧阳蛰老脸乐开了花,总算要完成了,可以印一页书呈给程丞相啦。

    杂役们对谁当丞相不大关心,但欧阳蛰从一个投亲不遇的乞儿成为一个八品官,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靠程墨。程墨是他的恩人,一举一动,他岂能不关心?得知程墨为相的消息,昨晚他难得的没有在厢房看着这些宝贝铅字,而是去沽了二两浊酒,切了一盘卤猪肉,庆祝一番。

    章布见他笑得眼睛没了缝,心知大事成了,道:“是。大人,眼看我们印书局就要成书了,是不是请程丞相过来瞧瞧?”

    这可是印书啊,开时代之先,若能做成这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不要说程墨,只怕皇帝也会关注一下吧?

    这个时代所有的书,只能手抄,抄在竹简上,所以任何著作,都传诵不广,传世不多。但一旦能印书却两说了,虽说绢贵得很,但只要能印,有钱人还是买得起的。

    章布并不知程墨同时也着人研究造纸,而且初见成效,已经能成纸张了,只是粗糙了些,程墨提了几个建议,吩咐匠人们重新研究。

    欧阳蛰哪想到章布包藏祸心,呵呵笑道:“只要我们能印几张呈给丞相,就已经足够,何必劳动丞相拨冗光临?”

    程墨当了丞相,一定很忙吧,那能麻烦他?

    章布忙道:“印刷之术一成,世人震惊,大人必定名垂青史,不要说丞相,只怕陛下也会召大人御前奏对。”

    欧阳蛰笑了笑,一点不相信。

    他到底见识比不上章布,虽是受命研究印刷术,一点没想到这项技术面世,带给世人多么大的震撼,推动文明的进步,意义多么巨大。

    章布诚恳地道:“大人不妨跟丞相说说,或者丞相能来呢。”

    “大郎啊,不该你管的事,不要管。”欧阳蛰好心提醒,对这年轻人,他是有心栽培哪,说不定再过几年,他干不动了,这印书局就会交到这个年轻人手里呢。

    章布还要再说,欧阳蛰已吩咐道:“你带两个人,先印一版书来我看看。”

    忙了这么久,总得看看印出来的效果怎么样。

    章布无奈,只好应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513章 考功司

    唐劬租住的小院来了一个身穿短褐的十七八岁少年,少年手提两斤羊肉,像走亲戚,大大方方敲了门,门开了一条缝,里面的人低声问了一句什么,放他进去了。

    少年把羊肉交给来开门的小厮,直接朝唐劬的卧房走去,看来不是第一次来。

    唐劬身上缠了麻布绷带,像木乃伊。他直挺挺趴在床上,脸色阴沉得可怕,见到少年,沉声道:“太常怎么说?”

    少年是张勉的书童。

    “我家阿郎说,陛下既让他整肃吏治,那便是让他成为众矢之的,长史定然大有作为,您只要这样……”少年压低声音说了几句话。

    唐劬脸色越发阴沉了,沉默有倾,冷笑道:“你家阿郎如何协助?”

    让他更改文件,拖延文件,随时通风报信,那张勉呢?他做什么?

    少年道:“长史,你只不过出来一会儿,便受此重责,难道丞相对你没有恶感么?难道你愿意这样看他的脸色,战战兢兢过日子?现在有太常为您撑腰,您还怕他做什么?”

    得知唐劬被笞,张勉心情大好,虽然没有浮一大白,还是笑容满面,这个倒不用告诉唐劬。少年想着,唇角便忍不住溢出一丝笑意。

    唐劬“哼”了一声。他也一直在想,是不是以前程墨过来时,他无意中得罪了程墨,可想来想去,并没有得罪程墨,惹程墨不快的地方。他成为丞相长史只不过两个月,程墨又不时常过来,总共只有一面之缘,谈何得罪?

    “你回去告诉你家阿郎,过两天我去见他。”唐劬道,没有商量出妥善的办法,他哪敢下手?再让程墨抓住把柄,只怕前程尽毁,小命不保。

    少年还想再说,唐劬高声喊小厮送他出去。

    如此重大的人事变动,群臣无不翘首以待,静观程墨第一把火烧在哪儿,屁股底下不干净的,不免忐忑。

    他们没有等太久,第二天上朝,程墨便上了奏折,请求成立考功司,这考功司便挂靠在丞相公庑名下,为丞相属官。

    考功司专司对在京及全国各地官员考察评分,分为优、中、差三级,每三年评一次,评为优的,升官指日可待,评为差的,极有可能降职贬官。

    奏折一递上去,满朝哗然,他们还从没听说当官的得被考察。谁有资格考察他们这些官呢?一时间,群臣议论纷纷,有那自认为没有可能被评为优的,散朝后直奔自家衙门,写奏折反对去了。

    张勉很意外,他没想到程墨会搞这么一出,在他想来,程墨虽然有霍光和苏执的人脉,但实在太年轻,只要霍禹出面,霍光的人脉将会散去大半,而苏执一向是摆设,手底下可用的人不多,不足为患,只要没了霍光的人脉支持,程墨翻不出多大的浪,加上他在暗中使绊子、拖后腿,程墨的政令将难以实施。

    程墨毕竟太年轻了,威望不足,只要拖过最初的一两个月,再发动群臣弹劾程墨不称职,群情汹涌,刘询迫于压力,定然放弃程墨,罢他丞相之职,那时,他已有充足准备,下一任丞相必然是他无疑。程墨以一个笑话,如昙花一现般留在史书上。

    可现在程墨弄出评分这一套,必然分化一部分人,群臣倒难以铁板一块,一致反对了。那些被评为优的人,升官有望,定然拥戴他了。

    散朝后,他捋着胡子慢慢踱出殿,走下台阶时,后面一人叫住了他:“太常,张太常,请留步。”

    是左丰。他们四人组的目的何其明确,左丰投靠张勉,原指望撸下程墨,扶张勉上马后,他得以一展平生抱负,没想到程墨来会出此举措。他最性急,却是再也等不及去张勉府上商议了。

    张勉回头一看是他,脸色微变,左右看看,没人注意,程墨更是一散朝便随刘询去宣室殿,于是站在原地等他,待他走近,低声道:“嚷什么?”

    左丰也跟着左右张望一下,发现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便咧嘴一笑,道:“下官想过府拜访,不知可方便?”

    太史令是太常的属官,负责观星看黄历,他若是大大方方到张勉的公庑求见,原也没人疑心,无奈他情急之下慌张不已,方寸大乱,大违常规地说了这句话,实在让张勉无语。

    这人不足以谋大事啊。张勉腹诽。他挑上左丰,原想必要时,让他在刘询面前装神弄鬼一番,说什么丞相不称职,天意显现之类的话,现在还没用上呢,这人却来自乱阵脚。

    “有什么事,到本官公庑说吧。”他一本正经,目不斜视道。

    左丰倒也不太笨,立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于是正了正身子,严肃地道:“诺。”

    发生在台阶上的这一幕,程墨没有看到,他正在宣室殿和刘询陈述考功司的职能。考功司是他仿照明朝设立的,成立这个司,由专人来评优劣,又是放在丞相公庑的下属,考功司郎中为丞相属官,或要把某个官员挪个位置,或贬某人,只要评为优或差就行了。起码做到表面上的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