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升邪 >

第7章

升邪-第7章

小说: 升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都蕴藏着数不清的怨魂,一张张人脸狰狞而扭曲,徒劳地挣动着想要逃离皮卷……

第十章 三这三那诀

    本以为天佛遗址、摩天古刹里藏着的宝贝都是正气浩然的仙佛宝器,哪想到令牌、青灯、不知名的皮卷功法竟一件比一件邪异。照陆崖九想来,应该是古时候摩天宝刹击杀了凶邪后缴获、封存下的战利吧。

    陆崖九呼出一口长气:“我自摩天宝刹中走了一趟,得了好几件东西,其他的都还好说,唯独那本皮卷功法,上面的记载匪夷所思,若能成真或许可以帮我修行猛进,不过……我不敢轻易修习。”

    对高深修士来说,‘死’也是分成两种情况的,一是身死道消,但魂魄还能得以保存,遁下幽冥再入轮回,被封印记忆后转世投胎重新做人,经过多少世的磨难,说不定会在某一生里再得机缘、修行到一定层次回忆起前生种种。虽然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可毕竟还是保存了一线希望。陆崖九如果不能通过天劫考验,就会是这种死法。

    而第二种死就干脆得多了,魂飞魄散,从此彻底消失于天地间,连转生的机会都不存。陆崖九是最纯粹的人间正道的修炼者,贸然去修行鬼宗或邪魔功法,正邪相冲很可能会走火入魔,到时候就是魂飞魄散的下场,死得一干二净。

    解释到此,苏景也终于明白了,为何明知死期将近,陆崖九还要犹豫要不要修炼那残功,还要再找人试法后才能做出决定。

    两种死法不一样的。

    魂飞魄散的代价太严重,陆崖九哪敢轻易尝试!

    最后,陆崖九望向苏景:“前因后果,我都已经讲过了,你若还有不解之处尽管来问,就算你不想修行那门功法也无妨,我这就送你离开。”

    到了现在仍要询问苏景自己是否愿意,不是因为陆崖九对这个少年有多少好感,而是真正的正道人物,对无辜者绝不会恃强凌弱、更不会强人所难。

    陆崖九便是如此,哪怕他早就‘付过了钱’,哪怕那道邪门功法是他逍遥长生最后的希望所在,他仍不怕浪费唇舌、从修行境界开始说起、把整件事尽数解说清楚,就是为了让苏景做一个彻彻底底的了解,作出正确判断。

    放眼天下,能有几人,有陆崖九这般风骨。

    苏景昏昏欲睡的样子,都懒得回答了…来都来了,还问个啥呢。

    陆崖九一笑,转入正题:“你要修行的功法有个名堂,唤作……”说到这里的时候,陆崖九明显犹豫了下,但还是把功法全称如实相告:“唤作《三圣三冥君三仙三大士百劫屠晚洗剑转生无上心诀》。”

    “叫啥?”苏竟被这个功法的名字给唬到了。

    “三圣三冥君、三仙三大士、百劫屠晚、洗剑转生、无上心诀。”老祖这次加了断句,语气满无奈:“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是谁起的,更不晓得这个名字是啥意思。”

    苏景听到了个‘剑’,试探着问:“三这三那诀…是剑法?”

    听少年直接把拗口名称改成‘三这三那诀’,陆崖九一笑,跟着摇头:“不是,这门功法不是练气正法、也不是神通典撰,但它写得很玄虚……”说着他做了个有些古怪的笑容,没在解释下去。

    其实这门功法,在陆崖九这种修行大家眼中看来,实在没什么道理可言,若是哪个本门晚辈拿着它来向他请教,陆老祖一定会训斥对方少看这种故弄玄虚乱七八糟的破书,纯粹瞎耽误工夫。…;

    可是‘三这三那诀’不是陆崖九从路边捡来的,它出身自中土世界最最神秘莫测的上古仙庭‘摩天宝刹’中,且以怨魂为墨,随卷附着的幽冥之力就连初练就元神的大高手都难以抵挡……

    陆老祖对苏景吩咐:“在你家时,你曾说过十岁后,磨刀会静心,现在磨刀给我看。”

    苏景把随身多年的解牛刀、条石一并取出来,就坐在地上打磨起来,正如他自己所说,当锵锵的声音响起,一下下的磨刀中,少年的神情、目光,很快就变得安静了……

    磨刀能静心?其实这是一份‘性’,苏锵锵是打从记事开始,就听爷爷的话开始磨刀,自小到大从未有过一天的停歇,早就把磨刀养成了习惯、习性。

    有些人能在悬腕运笔中求得安宁,有的人会以琴瑟来平复情绪,并不是笔触或音弦有什么魔力,只是这件事成了他们的习惯,是他们最熟悉的,最容易投入的。

    磨刀、运笔、琴瑟,一模一样的道理,苏景磨刀,心思清宁。

    ‘三这三那诀’与解牛刀和条石,三样东西本就是一套,功法开篇上说得明白,要修习这门本领,非得先要经年不停的磨刀,直到能在磨刀中宁心守神,才能开始正式练功。

    当初几样东西陆崖九一起入手,曾以灵元探过,令牌和青灯都让他震骇不已,可是陪着功法一起的刀子和条石实在没什么特殊。

    那把解牛刀,应该是一件下品法器,不入流的修士炼成的防身家伙,其间的灵识早就不见了,最大的特性也就挺结实的,给苏锵锵磨了十几年还没磨断。

    石头只是普通的岗岩,和刀子一样,也只是占了个结实。当年陆崖九反复试探,前后换了好几个法门,最终确定这一刀、一石只是俗物。

    再后来随手救下了苏景祖孙,心思一动将刀、石留给了他们。便如陆崖九之前说过的,本来他对这门邪功并不抱什么希望,但他笃信‘机缘’,是以就留下了一个由头,将来会如何,自有‘机缘’牵引。

    而之后的一连串巧合,让苏景在他临死前一天找上了门,也当真让陆崖九精神大振,觉得这个少年、这门邪功,真的就是自己的‘机缘’。

    苏锵锵磨刀静心,陆崖九的脸上渐渐露出满意之色,抖手亮出了一方玉玦,正式传功!

    ‘三这三那诀’早就被他从鬼篆译成了汉家文字,录于这枚玉玦中。只要陆老祖稍稍在玉玦上加持一点法力,内中记载就会化作条条文书现行于空气中。

    可是陆崖九才刚一动法,就又皱了下眉头,收起了玉玦,自乾坤袖中取出文房四宝,老老实实地那毛笔,把‘三这三那诀’写了纸上。

    苏景体恤老人家:“没事,您就让那块玉出字,我看得习惯。”

    “我是怕自己浪费力气!”

    青灯境不同于外面世界,这里没有灵元可供采补,陆崖九动用一份法力,他的修为就会虚弱一份,虽然催动玉玦对他而言也不见得比吹口气更费力,可是能省则省吧,修行大家几千年刻苦望道,都挺会过日子的。

    功法早都被陆崖九牢记在心,走笔如飞,不长功夫由一叠澄心堂纸集成的、尚蕴墨余香的‘三这三那诀’新鲜出炉。

第十一章 一千零一睡

    功诀图文并茂,少年心性,先不急去看注解,着重翻看那些图示,很快苏景就笑了。老祖画功不俗,难得的是他还有几分趣致,图谱上的那些小人都被他画的惟妙惟肖,虽只寥寥几笔,但眉眼、精神都像极了苏景。

    最初的笑声过后,苏景的表情渐渐变得古怪了,越翻看图谱,就越显得哭笑不得:“恩公,这个…好像打铁的秘籍。”

    “怎么,你也这样觉得?”陆老祖的回答让苏景无言以对……无一例外的,画中人或做举锤状、或做钳火状,怎么看怎么是在打铁。

    到了现在莫说是打铁,就是挑粪苏景也要去学、去练的。

    ‘三这三那诀’并不复杂,前后分作两部分。

    前一半是‘打铁口诀’,一连串四十九个字的咒言,要求一口气通畅念出。

    后一半是‘打铁手法’,要在念诵口诀时,以磨刀石击打解牛刀,每念一字就击打一下。这四十九下敲打中,刀身落石的位置、力道拿捏的轻重均有不同要求。

    打铁手法没什么可说的,虽复杂但就是个熟练功夫,只要认真、用心,迟早能把它练熟。倒是前面那一重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四十九字‘打铁诀’,藏了些玄机。

    咒字不是符篆,全都是最普通不过的汉家文字,苏景每个都能认识,张口便能念出来,可是这些平平无奇之字连在一起,音仄声平便骤然变得古怪无比,苏景试着才刚念道第四个字,就觉得嗓子一窒,再念不下去了。

    苏景不甘心,把那些咒字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想到流畅得不得了,可是一开口咏读,还是会被第四字一下子卡主,苏景一连试了几次,不是念错音字就是滞口难言,非但没能突破难关,到后来居然连气息都不能顺畅了,胸口郁堵憋闷得难受,这才知道了厉害。

    ‘打铁口诀’不止是四十九个字那么简单的,还专门配有一套呼吸、吐纳的练习方法,想要成咒,非得先练它不可。否则别说是小小苏景,就是活了数千年头的陆崖九、无比擅长控制气息的修行大家,也不能直接唱出这口诀。

    咒言中的吐气之法,与修为无关、与功力无关,单纯就是一套对气息掌控、运用的法门,但它古怪异常,与天下修家或者武者的练气办法迥然相异,即便陆崖九也看不出它的来历和道理,所以老祖才不敢妄自练习,生怕会养成厉害邪气害了自家修为。

    自始至终,陆崖九也没解释‘三这三那诀’到底何处能够帮他续命,但苏景也没多问,自己只要做好本分就是了。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除了用些老祖实现准备好的食、水,和必要的休息之外,苏景就只做三件事:磨刀静心、学习‘三这三那诀’上的呼吸、吐纳法、照图谱以条石击打断刀……

    虽然接触的时间不算太长,不过以陆崖九的老辣眼光,还是能看出苏景的性情,由此也能大概想到,即便少年明知道现在学习的功法对长生、逍遥没什么帮助,他仍会努力去学,不提其它,单只‘报恩’这一个理由就够了。

    ‘三这三那诀’有可能帮到恩公,便是苏景最大的动力了,若不认真苦练,他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只是陆崖九料到了苏景会认真,却没想到竟是如此的认真……‘认真’二字,也分很多层次的。…;

    比如;少年心中总会有许多好奇,尤其苏景又是个活络性子,按常理去想,他平时刻苦练习也就罢了,间歇时、吃饭中总是要问些修行上的神奇事,陆崖九也有所准备,打算着若他来问不妨就给他讲一讲,反正身处这无聊天地,时间也无处打发。

    可自从修习‘三这三那诀’那天起,苏景就再没和陆崖九闲聊过,甚至除了必要的礼貌与招呼外,他都不怎么说话,因他的心思始终在‘三这三那诀’上转动着,熟悉咒语、思索呼吸法门、揣摩敲击刀子的方法等等。

    苏景全神投入,苏景不分心,苏景竭尽所能,苏景只求尽快炼成‘三这三那诀’,不是为了自己如何,而是要给陆崖九一个交代。或许,这是自己唯一能为恩公做的事情吧。

    陆崖九从不提自己对苏家的恩情,但苏景也从不敢忘记。

    而抛开报恩不谈,苏景还有一重心智:对待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从小到大他都是如此,读书就用心去读,玩耍时就敞开心去玩,读一阵玩一会,两样都落不着的,不痛快。

    青灯境中日月不动,方位混沌,后方十余里外有个瘦小肮脏的老道一口口地吃面,前方极远处有个没见过面的少女一下下地雕刻,陆崖九静静坐着一动不动,还有个少年苏景,磨刀、练功。

    青灯境中日月不动,时间混沌,苏景不知自己已经来了多久、住了几年,唯一计算的办法也仅仅是,每天一觉醒来后,用手中的解牛刀在地面刻上一个数字:他睡觉的次数。

    第七十一次起床后,他用一口气,成功念出了那咒诀中的第四个字;第一百六十三次睡醒那天,他已经能念到第九个字了;第三百五十次醒来,咒诀打通第十六字……

    直到这一天,苏景终于完全掌握了呼吸吐纳的法门,四十九个咒字连贯无滞,朗朗脱口!

    少年卧榻旁,地面上刻着‘九百四十三’。

    至于‘三这三那诀’的下半段‘打铁法’,比起念咒要容易得多,早在‘四百次睡觉’前苏景就完全掌握了,击打的位置、力量的拿捏尽数练到烂熟,如今要做的,只是把唱诀、击刀融合起来。

    见苏景终于有了重大突破,陆崖九精神一振,自地面长身而起,却不来打扰,只是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依照三这三那诀的交代,苏景先磨刀,待突破咒诀的兴奋渐渐平复后,长长地吸一口气,口中咒诀唱响,手中刀、石交击……

    念咒一字、击刀一石。需要身心磨合,初试时苏景不停失败,敲错拍子、打错位置、用力不对或口中大咒磕绊。

    陆崖九站在十步外,不催促,他不怕等;也没有劝过苏景不要心急,因为苏景不用劝,陆崖九看得出,少年试炼得急但心中平静,偶有烦躁时少年就坐下来磨一会刀,很快便重归平静,跟着开始下一次尝试。

    又是五十多次睡去,不停的身心磨合、咒打配合中,终于有了一次,四十九个咒字清楚无错,条石击刀稳定顺利……不知有什么用途的‘三这三那诀’,完整、清晰、全无差错地被苏景成功施展。

    就在苏景唱断最后一咒、惊起最后一击的那个瞬间,他真真切切得感受到,一股锐利到连天穹都能割裂的可怕力量,骤然从那柄被他把玩了、打磨了十几年的解牛刀中涌出,沿着他的手侵入脉门、冲进身体,旋即便是膨胀,无以复加的膨胀,尤以三处为甚:脑中、胸口、小腹。

    这一天,苏景卧榻旁刻着的数字是:一千零一。

第十二章 重若崩天,轻如微尘

    分不清挤进来的是什么,苏景的感觉仅在于,头、胸、小腹涨得仿佛一起要炸裂开来,连刹那他都无法坚持,惨叫一声跌倒在地,生生疼得昏厥过去。

    而苏景的情形落在陆崖九眼中,又是另一番景象,他只见一道剑影自解牛刀中射入少年体内,几乎同时少年的印堂、中胸和脐下,上中下三座丹田大位上同时迸出森森煞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