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茅山传说 >

第195章

茅山传说-第195章

小说: 茅山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一十一章 守陵旗丁

    孙大麻子押着宝林堂大当家、二当家及其两名手下,顺着陵墓的主甬路一直向北而行,根据他所了解的情况,慈禧太后的陵墓为定东陵,在整座清东陵的西北位置。

    大当家及二当家满脸怨恨和沮丧,但此时受制于人,只能顺从。七人走到一处六柱大拱门前略一驻足,孙大麻子看着眼前这六柱拱门的气派,不禁啧啧称奇,仔细一看,旁边的石碑上写着“石牌坊”三个字,料想是这六柱拱门的名字。

    几人再次环视四周,此时身处此地,与先前在陵墓外看到的景致又截然不同,此处已然是这清东陵的范围之内,周围绿树环绕,脚下石板石阶多为花岗石材料,弥久仍新,草地之上杂草不生,似乎有人打理。

    吴志远看着眼前的皇家陵园,不由得感慨万分。他正欣赏着周围壮丽秀美的景色,目光突然瞥见前面不远处大红门的石柱下似乎站着一个人,那人鬼鬼祟祟的朝他们所在的位置张望,看见吴志远注意到了他,便连忙将身形隐在了石柱后。

    吴志远朝月影抚仙使了个眼色,月影抚仙旋即会意。两人一东一西朝那大红门下包抄,与此同时,吴志远抽出了别在腰后的血影魔刀。他用不惯驳壳枪,顺手的兵器就是桃木剑和血影魔刀,但此时艳阳高照,烈日之下不应有阴邪之物,对方应该是人,桃木剑是没用的。

    大红门下的人显然没有料到会有人前来包抄,待到吴志远和月影抚仙突然出现时,对方不禁吓得一哆嗦。躲在这石柱下的不止一人,而是两人,一老一少,老者约有七十岁年纪,年轻的看样子约有三十多岁,两人均是一身旗装,头上都蓄有长辫子。

    “你们是什么人?”吴志远手中的血影魔刀架在了那老者的脖子上,那人也许是吓着了,居然丝毫没有闪避。

    “我……我们……”老者结结巴巴的回答,声音有些颤抖。

    “你们是李兰如的人?”吴志远再次大量老者和那中年人,因为在他看来,现今这种形势下,只有李兰如那股企图复兴满清帝制的势力才一直留有辫子。

    “李兰如?谁是李兰如?”中年人愕然反问,同时一弯腰,两手一抬,高过头顶,胆怯道,“小人是东陵的护陵旗丁,看守这里是职责所在,请你高抬贵手,不要为难小人。”

    吴志远这才注意到那中年人手里握着一把老式火铳,此时他弯腰将火铳高过头顶,举至吴志远面前,自然是投降之意。

    “刚才那一枪是你放的?”吴志远想起打断二当家手指那一枪,便问道。

    “不,不是小人,小人也是听到枪声才出来查看,便发现了几位的行踪,小人的火铳只是吓唬人的摆设,根本就打不响。”吴志远闻言狐疑的看向月影抚仙,月影抚仙一探手将那火铳抓在手中,仔细看了看,朝吴志远点了点头,意思是这中年人所言非虚。

    吴志远感到奇怪,仿佛心中万千疑惑,但又不知从何问起。就在这时,孙大麻子押着宝林堂四人走了过来。孙大麻子端起歪把子,干脆利索道:“守陵旗丁?老子先甭了你们再说!”说着,作势就要扣动扳机。

    “不要!”吴志远连忙伸手阻拦,“满清帝国已经没了,他们可能也是受了私人的差遣,才一直守护在这里。他们是无辜的,放了他们吧。”

    “放了他们?”孙大麻子一脸愕然道,“如果放了他们,我们前脚进了地宫,他们后脚就会跑出去通风报信,到时候我们像瓮中之鳖一样的被堵死在地宫里可就麻烦了!”

    孙大麻子的话极有道理,吴志远完全可以理解,但盗坟掘墓本身就是不义之举,此时再滥杀无辜,有违天道。

    见吴志远沉默不语,孙大麻子一扬手道:“要留他们活命只有一个办法,让他们跟我们一起进地宫,这样就不怕他们出去通风报信了。”

    孙大麻子精明狡猾,他的如意算盘吴志远自然明白,他是想多带几个开路的,如果地宫之内有机关,也会多几个人去冲锋陷阵。不过就眼下的情形来看,没有别这个更为合适的办法了。

    孙大麻子的话音刚落,大当家和二当家随即表示同意,这两个人也不傻,孙大麻子想让他们在地宫之内身先士卒,做试探机关的棋子,他们早就心知肚明,不过碍于受制于人,只能敢怒不敢言,此时有两个人加入进来,也算是解了他们一时的危机。

    两名旗丁知道吴志远等人要去寻找慈禧地宫入口,双双跪倒在地,捣蒜般的磕头,乞求不要做这种有违天理之事。孙大麻子岂容他们啰嗦,一把提起那位老者,同时在那中年人后背上踹了一脚,好一阵威逼,这两人才面容沮丧的走在了前面。

    “别耍花招,老子手上的歪把子可是能连发的,一通扫射,别说你们几个,就算有千军万马,老子一样让他人仰马翻!”孙大麻子走在后面,对前面六人厉声喝道。

    这清东陵的建筑大致以前朝后宫的格局落成,即陵园的前面大都是宫殿或者功德楼,而后面则大多是满清历代部分皇帝或妃嫔的陵墓,所以几人前半部分一直在领略各种风光,到得离北面的昌瑞山较近时,才看到各种陵墓建筑。

    一般贫民百姓,死后坟墓多以坟包堆积,坟包前树碑,坟包下则是棺材,而这皇族的陵墓,规模则是云泥之别,陵墓之上是宫殿,陵墓内则是地宫,用来安置死者的棺椁,及各种陪葬品。所以此时吴志远等人看到的都是地面上的陵墓宫殿,地宫必定就在宫殿之下,但要找到这地宫的入口,才是极为困难的事。

    且莫说这皇族陵墓的地宫,就是一般的达官显贵,陵墓倘若建有地宫,必定也固若金汤。只有地宫的入口才是整座陵墓的薄弱点,因为入口只有在墓主人敛葬完毕之后才会封闭,而其他部位都是浑然一体。虽然入口封闭后依然会十分坚固,但相对这地宫的其他部位而言,算是比较薄弱的了。

    “这就是慈禧太后所安葬的定东陵了。”首领旗丁中的老者颤颤巍巍指着不远处一座气势宏伟的地面宫殿说道。

    定东陵的地面建筑雄伟勃发,建筑风格与其余陵墓宫殿截然不同,但从外表来看,比其他宫殿更添几分奢华。当初建成之时,显然是用了一番心思。

    “你知道这定东陵的地宫入口在哪里?”孙大麻子朝那老者问道。

    “我们不需要找入口。”未等那老者回答,吴志远接过话茬说道。

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形石雕

    孙大麻子不解的问:“不找到地宫的入口,我们怎么进到陵墓内?”

    吴志远掏出那条绘有藏宝图的手帕,说道:“我是树于一粟曾跟我说过,这条手帕上的布局图是我三师公以朱砂所绘,他当时被抓来负责设计这地宫的机关和路线布局。因为知道地宫陵墓建成之时,便是自己寿终之日,所以他在设计地宫时,事先在这地宫之中预留了一道暗门,这道暗门就是进入地宫的最佳入口。而真正的地宫入口必定是以糯米石灰浆封灌粘固,想从那里进去恐怕不易。”

    孙大麻子闻言一拍脑门,兴奋道:“没想到那幅图还真是另有玄机啊。既然这样,我们就按图索骥,去找你三师公留下的那道暗门吧。”

    那老旗丁此时转过身来,面露悲哀神色道:“原来老佛爷的陵寝之秘早就外传到了民间,我大清龙脉不保啊!”说着,竟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狗屁!”孙大麻子怒骂道,“你们大清的龙脉早就被袁世凯切断了,还妄想什么保住龙脉!”又转头向吴志远道,“吴老弟,那暗门的所在就靠你了。”

    吴志远附和着笑了笑,展开那条手帕细细琢磨起来。只见这手帕上所绘图案交错纵横,其中线路曲折迂回,似乎是地宫内部的路线图,并没有标注地宫暗门位置所在。

    见吴志远眉头紧锁,月影抚仙凑到他身旁,一起看向那手帕上的图案。凝视半晌,她蓦然问道:“志远哥,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方帕巾角落上的那个树杈图案?”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经月影抚仙一提醒,吴志远马上注意到了手帕角落处那个不起眼的树杈。手帕上的整幅图案全是迂回曲折的路线图,只有左上角的一个树杈的图案较为特殊,单独脱离出来,显得与整幅图案格格不入。

    “这个树杈难道就是标识?”吴志远心中暗忖,但这树杈又有何寓意?假如当年三师公是在暗门前雕刻了树杈图案以作为标记,那就麻烦了,慈禧的定东陵范围如此之大,要找一个树杈图案绝非易事。

    孙大麻子见吴志远沉思不语,上前夺过藏宝图,抓在手中看了看,没看出什么端倪,便对着阳光仔细观摩,依旧毫无所获,他似乎也看到了那树杈图案的不同寻常之处,喃喃道:“奇怪,这个三叉样的东西是什么意思?”

    孙大麻子口中所说的“三叉样的东西”自然就是指那树杈的图案了,吴志远回应道:“那是个树杈图案,应该是指引地宫暗门的标识。”

    “树杈图案?”孙大麻子嘟囔了一声,旋即抬头四望,这陵园附近亭台楼宇大致以皇宫大内的布局而建,但园中并无任何树木,倒是北面的昌瑞山有漫山的树木,层峦叠嶂,其中不乏常青树,在这冷冬季节,犹十分苍翠。

    “只有东陵外北面的昌瑞山上有树,可那么多的树根本也看不出什么来,难道你师公预留的地宫暗门在东陵外的那座昌瑞山上?”孙大麻子眺望着北首山峦说道。其实众人心中都明白,慈禧陵墓的地宫就在这定东陵的范围之内,绝不会设置到定东陵以外,更不会开凿在北面的昌瑞山上,因为依据风水来看,北面的昌瑞山是整座东陵的靠背,而慈禧的定东陵只是东陵中的一个陵墓,自然不会为独出心裁而破坏这整个风水宝地的皇气。

    月影抚仙“咦”了一声,目光紧盯着孙大麻子手中的手帕,她走到孙大麻子面前,探手拿过手帕,在面前展开。

    “弟妹,你拿倒了。”孙大麻子嬉笑一声,提醒道。

    月影抚仙仿佛没有听到孙大麻子的提醒,而是抬头看向众人反问道:“你们说如果这树杈不是树杈,会是什么东西?”

    众人闻言一愣,还没反应过月影抚仙话中的意思,只听一旁坐在石阶上的大当家冷声开口:“哼,树杈不是树杈,难道还是人不成?”

    “不错!”月影抚仙斩钉截铁道,“你们把这手帕倒过来看,这个三叉状的图案,是不是更像是一个人?”

    吴志远拿过手帕倒转一看,那本来是树杈形状的图案果然是一个人的形状,确切的说,这图案所要表述的形象更像是人,而不是树杈。

    “人?”吴志远心中疑惑,同时环顾四周,这定东陵地上大殿前是一片空地,空地上石板甬路穿插其中,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建筑,也没有与人有关的标识。

    目光落在那两名守陵旗丁的身上,吴志远连忙走到那老旗丁面前,恭敬问道:“老伯,这定东陵附近有没有和人的形象有关的建筑或者标记?”

    这老旗丁想必已守陵多年,根据先前他那番言语来看,他应对清东陵有着极度的热爱和维护之心,必定也对吴志远等一行人的到来心怀痛恨,所以吴志远也没指望能从他口中问出什么,不想他话音刚落,那老旗丁略一沉吟,居然毫不隐瞒的开口道出了实情:“在隆恩殿后的一处空地上,的确有一个人形的石雕,不过……”

    老旗丁的话还没说完,孙大麻子朝定东陵主殿隆恩殿后一看,顿时骂道:“老东西,你糊弄老子是不是?隆恩殿后就是昌瑞山,难道地宫建到了昌瑞山上?”

    老旗丁连忙一脸惶恐的回答道:“大爷不要急躁,小人的话还没有说完。那座人形石雕从定东陵建成之初就在那里了,因为它座落在定东陵围墙之外,小人一直以为它是当初被遗弃的废料,所以守陵多年,一直未曾理会。今**们问起,小人才想起有这么一座石雕,至于是不是几位大爷要找的东西,小人就不敢保证了。”

    孙大麻子一脸怒气,就要再骂,被吴志远劝住。

    “既然真有这么一座人形石雕,我们去看看也无妨。”吴志远对孙大麻子说道,“孙大哥,你和大家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和月影过去看看。”

    孙大麻子一拍手中的歪把子,瞟了宝林堂和那两名旗丁一眼,刻意提高声调道:“老弟和弟妹放心去吧,哥哥我有歪把子在手,就是苍蝇也别想从我眼皮子底下飞走。”

    老旗丁和那中年旗丁面无表情的对视了一眼,大当家和二当家两人却一脸的沮丧神色。

    各地军阀战乱不断,但这清东陵却尚未波及到,所以围墙虽已很久没有修缮,依然十分牢固,只是墙体经风霜洗礼,已经有些许剥落了。

    这陵墓的围墙并非紫禁城的大内皇宫,只有一人多高,月影抚仙一纵身便跃到了墙头,随后将吴志远拉了上去,两人纵身一跃,便跳到了围墙外。

    落地之后,吴志远首先向四周打量,果然在右边不远处看到了一座人形石雕!

第四百一十三章 跌落地宫

    吴志远与月影抚仙对视一眼,两人同时默契点头,走到那人形石雕前仔细打量,这石雕是一个男仆形象,雕工精细,但形象粗鄙,仅以五官及四肢来表现其垂手而立的形象。

    如果三师公所绘的那幅藏宝图上的三叉形图案真的就是眼前这座人形石雕,那这石雕必定就是三师公留下的慈禧陵墓地宫的暗门所在。一般来说,这种暗门的设置往往都比较隐晦,并非真的是一道藏在暗处的门,而是通过某种按钮等来触发机关,从而打开机关下暗藏的玄机。

    吴志远伸手就要去摸那人形石雕,试图找到石雕上的机关,月影抚仙伸手阻止道:“志远哥,等等!”

    吴志远不解的问道:“怎么了?”

    “你不觉得这座石雕有些古怪吗?”月影抚仙反问,见吴志远面露错愕,她继续解释道,“这定东陵是慈禧太后的陵寝,慈禧太后的身份何等尊崇,她的陵墓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