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茅山传说 >

第247章

茅山传说-第247章

小说: 茅山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自然没钱吃饭。

    “昨晚本来还有几个铜板,我分给了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现在这世道不太平,很多孩子失去了亲人变成了孤儿,唉……”张择方说着,长长的叹了口气。

    “可你也得给自己留点钱吃饭呀。”吴志远劝慰道。

    “我们茅山弟子遵循破衣无色和贫穷这三大戒律,行走江湖时向来不留隔夜钱,你知道的。”张择方笑着解释道。

    吴志远了解张择方,知道他性情耿直,乐善好施又心地善良,凡事不求人知,但求无愧于心。此时就算再劝他也无济于事,便只好不再做声。

    “对了志远,你怎么到江苏来了?你爹妈还好吗?”两人沉默片刻,张择方突然问道。

    吴志远理顺了下思绪,将月影抚仙中噬心蛊及清除噬心蛊之毒所需的三样东西详细讲述了一遍,末了,他向张择方求证道:“师父,我们茅山派是不是真的有一座紫虚殿?”

    张择方略一沉思,点头道:“的确有一座紫虚殿,不过跟你要找的紫虚萍实可能没有什么关系。”

    吴志远愕然问道:“没有关系?为何两者的名字都有紫虚二字?”

    张择方思忖道:“茅山的紫虚殿当年是用来供奉紫虚元君的,相传紫虚元君曾多次降仙茅山,并传法于琅琊王舍人杨羲,授以《上清经》,所以后人在茅山建立了紫虚殿,后来应是荒废了。如果茅山派真的有紫虚萍实这种东西,我不可能不知道,但我今天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所以我敢肯定紫虚萍实绝非茅山之物。”

    听到张择方的话,吴志远的心顿时如跌落冰窖,关于紫虚萍实的唯一一点线索就此断了,那以后该从何处找寻?

    正黯然神伤时,张择方拍了拍吴志远的肩膀,安慰道:“志远,不要难过,月影是个好姑娘,上天不会对她那么残忍的,一定会有其他办法。”

    “还能有什么办法?”吴志远失魂落魄的回答道。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张择方一脸关切的问。

    “我想去一趟茅山。”吴志远无精打采的回答。

    “已经确定紫虚殿跟你要找的紫虚萍实没有关系,你还是要上茅山?”张择方惊愕的问,“你忘记你师公当初是怎么对你说的了?”

    “师公让我不得以茅山弟子的身份上茅山。”吴志远回答。

    “那这次你以什么身份上茅山?”张择方追问道。

    吴志远摇了摇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事实上周焕章和白金秋到云南找他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他是茅山弟子的身份,所以这次吴志远上茅山,已经无法掩饰自己的身份了。

    “志远,你可知道你师公不让你以茅山弟子的身份踏上茅山的原因吗?”张择方语重心长的问道。

    吴志远闻言一愕,蓦然抬头看着张择方,其实这个问题他已经在脑海中苦思良久了,但始终不得其解,没想到现在张择方居然提起。

    吴志远连忙问道:“为什么?师父你告诉我。”

    张择方叹了口气道:“因为现在的茅山是个是非之地。”

第五百二十七章 误进圈套

    “师父你的意思是……”吴志远有些不太明白张择方的话中之意。

    “当初你师叔于一粟偷走了茅山宝镜和归元真经后,你师公责令我下山去追拿他,我一直追到龙山地界,发现他去过你家,后来又追到了青岛城,把他跟丢了。没想到你师公也下了山,还去了永和义庄,我以为他也是下山来捉拿于一粟的,后来才知道他是赴与你们吴氏先祖的龙山百年之约,为吴家村消灭旱魃的。”张择方解释道,“可就在这段时间里,茅山派以你三师公的弟子杨成宗为首的部分人再生事端,声称你师公无法追回茅山派镇派之宝,是以无颜再回茅山,他还自诩为茅山派代掌门,掌管了茅山上下一切事务。你师公这个人你也知道的,他一向洒脱,不计较这些名利之争,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不屑于与小辈争执这些,所以索性就在永和义庄住了下来,我想,他叮嘱你让你不得以茅山弟子的身份上茅山,应是这个原因。”

    “又是权势之争!”吴志远心中暗道,世人何时能不再为了追求权势而迷失自我?如果丧失了本真,就算得到了全天下又有什么意义?

    “你现在明白了你师公的良苦用心了吧?其实他是为你好。”张择方关怀的目光看着吴志远。

    “师父,对不起。”吴志远低头说道,“你帮我向师公请罪,这次我必须要上茅山一趟。”

    张择方闻言一愣,怔怔的看了吴志远,半晌才点头叹气道:“好吧,我知道你这么做可能有自己的苦衷,万事小心。”说着,他轻轻拍了拍吴志远的肩膀,俨然一位慈父在嘱咐自己的儿子。

    吴志远重重的点了点头。两人又聊了片刻,聊的内容都是关于茅山派的事情,吴志远从张择方的话中大致了解茅山派现在的状况。师公谷神有两个徒弟,即张择方和于一粟,二师公没有徒弟,三师公只有一名徒弟,就是现在自诩代掌门的杨成宗,也就是说,现在的茅山派仅存这两支势力,而杨成宗显然是三师公那一支的代表。

    两人从豆腐脑铺子出来后,吴志远到一旁的包子铺买了十几个肉包子,包好之后塞到了张择方的手里。茅山弟子不留隔夜钱,但没说不留隔夜饭,这十几个肉包子能保证自己的师父两三天不会挨饿。他本想再给张择方一些钱,但一想便知他不会收,掏钱的手又缩了回去。

    两人在城郊分手,吴志远依依不舍的与张择方告别,踏上了前往句容方向的官道,茅山就在句容地界。

    事实上吴志远已经相信张择方所说的话,也认为茅山的紫虚殿可能真的与自己要找的紫虚萍实无关,但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他觉得自己必须要上山一趟,因为盛晚香还被软禁在茅山。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她带出来,顺便一探杨成宗软禁盛晚香并要挟自己上山的目的。

    到了正午时分,吴志远终于赶到茅山脚下。放眼望去,茅山山势俊秀,此时虽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但其秀美的风光依然在挺拔的山骨间隐隐可见,山上青松错落,仙风徐徐,道观的青砖檐角掩映其中,神韵非常。

    吴志远在山下的凉亭下略一驻足,看见一旁竖起的大石碑上书有“茅山”两个苍劲有力的行书大字,心底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仰之情。事实上他拜入茅山派只是仰慕茅山派捉鬼除妖为民造福的侠义之风,此生也没有奢望过会到茅山一行,没想到世事难料,机缘巧合之下,他此刻已站在了茅山脚下。

    紧了紧行装,整了整衣领,吴志远难掩内心的激动,踏上了上山的山路。刚走了十几步,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唱诵道号的声音。

    “太乙无上天尊。”

    吴志远闻声蓦然回头,就见一个小道士正站在自己刚才驻足过的凉亭前,双手做拱手礼,朝自己做了个揖。

    吴志远心中一笑,朝那小道士走了过去,笑问道:“道长是茅山派弟子?”

    那小道士个子不高,约摸只有十二三岁,闻言再次朝吴志远行礼道:“正是。不知这位大哥上山是要供香还是找人?”说着,抬头看了看吴志远后背上的桃木剑。

    为免暴露身份,吴志远早已用布将桃木剑包了起来,但依然能看出是把剑的样子。

    吴志远身上穿着俗世人的衣服,所以这小道士按照年龄对他以大哥相称。道士对俗世人的称呼与和尚不同,和尚一般称呼俗世人为“施主”或者“檀越”,是因为和尚化缘时给了他们施舍,道士却没有化缘这一说,所以对俗世人一般以俗世间的称呼来相称。

    “我上山找人。”吴志远语气和蔼的笑道,他看着这小道士,有一种看着小弟弟的亲切感。

    “那你走错路了。”小道士一本正经的说道,他用手一指吴志远刚才走的那条路,“这条路是香客上山进香的,你找人的话应该走那条路。”说着,他又用手一指凉亭西首的一条曲折的小路。

    “哦?”吴志远惊奇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看,莞尔笑道,“谢谢你。”

    “不必客气。”小道士不苟言笑,说着,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吴志远报以微微一笑,转身朝小道士所指的那条曲折的小路走去。

    那小道士站在凉亭旁,看着吴志远远去的背影,嘴角浮现出一撇奇怪的微笑……

    这条小路虽然曲折,但并不难走,脚下不时有方石垒成的粗陋台阶,显然是人工修造过。道观及寺庙等都有供香客上山的路,一般直通大殿,所以另有小路通往会客场所并不奇怪。吴志远没有多想,顺着小路一直前行,不多时便到了半山腰的一块小树林里。

    这片小树林以白杨为主,此时已经叶落殆尽,路到了这里就没了踪影,吴志远略一思忖,觉得可能要穿过这片小树林才能找到上山的路,于是不假思索,径直朝树林里走去。

    树林里落叶不多,但踩在脚下依然会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吴志远刚走到树林中央,突然感到四周的光线暗了下来,他立刻停住脚步,抬头一看,只见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黑了下来,太阳黯淡无光,树林里更是一片昏暗。

    吴志远顿时觉得情况不妙,此时是正午时分,正是一天之中阳光最为充足的时候,天色怎么会突然昏暗下来?

    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他闯进了阵法之中。只有在阵法中,人的双眼才会被奇淫巧术蒙蔽,才会看不到阵法外的情况。

    就在此时,突然四周传来“砰砰砰”四声连响,四面灯笼同时从四角陡然升起,将吴志远围了在正中央。

第五百二十八章 鬼阵招魂

    吴志远环顾四角的四面灯笼,只见那四面灯笼全为白纸所糊,上面分别有一个“奠”字,白纸黑字,极为扎眼。他心念百转,瞬间便明白了自己闯进了什么阵法之中。

    这是一道招魂阵!

    招魂阵是茅山派的一门招魂阵法,旧时曾用来引妖邪之物入阵,然后召唤出地下阴魂,使之与困于阵中的妖邪之物厮杀,布阵之人便可坐收渔人之利。不过阵法启动之时,布阵的人必须在阵法外围设简易法坛,开坛做法才能催动阵法运转。后来这门阵法渐渐地不被用于正途,同时招出地下冤魂也是有损阴德的行为,是以茅山派已经很少再使用这招魂阵。吴志远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这种阵法。

    招魂阵中的灯笼可有四面、八面、十六面、三十二面、六十四面之分,灯笼的数量越多,阵法越高玄,也越难破阵,因为这所有的灯笼之中,有一面灯笼就是阵眼,也是开坛布阵的人所在的方位。在灯笼升起后的极为短暂的一段时间里,被困之人可以选其中一面灯笼破阵,如果恰好选中了阵眼,阵法立时可破;如果没有选中阵眼,那就要与被召唤出来的阴魂斗法。

    吴志远此时闯进的是四面灯笼招魂阵,是招魂阵中最为简单的一种。但饶是如此,他要想一举破阵,就只有四分之一的把握。

    招魂阵中的四面灯笼代表四个方位,但并非地理位置上的东西南北,而是伏羲八卦方位中的乾坤坎离。

    吴志远在师公所给的笔记中学到过这门阵法,但真正见到还是头一次,他静心环视每一面灯笼,隐约记得左手边是自己刚才进入树林的方向,所以设坛布阵之人绝不可能在那里,阵眼也绝不可能是那面灯笼。

    这样就剩下了三面灯笼可以选择,形势紧急,吴志远手心里捏了把汗,他只能赌一把,拔出桃木剑就朝右手边乾位上的灯笼刺了过去。

    桃木剑刺中灯笼后,那灯笼“呼”的一声烧了起来,顿时掉落在地。吴志远心中一寒,知道自己选错了。如果这灯笼是阵眼,它被刺中后只会熄灭,而不会燃烧掉在地上。

    接下来的凶险可想而知,吴志远顾不得那么多,一侧身就朝一个方向猛地冲过去,只要跑的是直线,就一定能冲出这片树林。

    然而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他往前冲出没几步,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正前方从地下竖起一道白色的纸幡,恰好挡住了吴志远的去路。

    吴志远认得这种白色纸幡,这种纸幡是招魂幡。一般在死人下葬的时候,送葬队伍最前面开路的人会举这种纸幡,起招魂入地的作用,但在这招魂阵中,却是召唤冤魂之意。

    吴志远大喝一声,转头就往回冲,刚冲出三步,面前又猛然竖起一道招魂幡挡住了他的去路,他暗骂一声,正要向一旁寻觅出路,只听得“砰砰砰”几声连响,一面面招魂幡从地下纷纷竖起,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围墙,将吴志远围在了正中央。

    刹那间,树林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周围没有一点声响,甚至连风声都没有。吴志远只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喘息声。

    剩下的三面灯笼散发着幽幽的光,如同鬼火,照得这片树林如人间炼狱,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在下吴志远,上茅山只为与周焕章白金秋两位道长有约,误闯招魂阵,还望见谅!”吴志远环顾将自己围困在四周的招魂幡,朗声道,他相信阵法外围设坛的人一定能听到。

    果然,吴志远话音刚落,就听到天空中响起一个声音道:“居然识得我们茅山派的招魂阵,看来你吴茅山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不过只是识得此阵还远远不够,我看你能不能闯得了这四面灯笼招魂阵!”

    那声音响彻四周,听起来空旷悠远,根本无从根据声音的来源辨别说话之人的大致方位。

    吴志远心下一凛,刚要再出言解释,突然树林中刮起一阵阴风,那阴风来得古怪,仿佛突然生起,毫无预兆。一时间飞沙走石,树枝被刮得呜呜作响,招魂幡却纹风不动。

    吴志远心知危险即将来临,手握桃木剑警惕的看着脚下四周,他知道地下随时可能冒出冤鬼。那些流连徘徊在人世阳间、怨气缠人的冤鬼正受到招魂阵的召唤,已经从附近赶来。这招魂阵此时是个招魂的气场,阴气极重,活人在里面呆的时间久了,也会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