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140章

三国军神-第140章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你们也可以继续饲养牲畜,然后与我等交易,换取粮食。”

    于夫罗听到这个消息,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他结结巴巴的问道:“主公,主公真的愿意教给我们耕种么?”

    陈旭淡然一笑,道:“确是如此!”

    这个时候,于夫罗再也忍不住,‘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赌咒发誓说道:“主公若是果真善待我的族人,并且愿意替我们解决粮食问题。”

    “日后整个匈奴,必将以主公马首是瞻。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陈旭再次把于夫罗扶起来,说道:“匈奴不叛我,我一定善待匈奴的兄弟们。”

    于夫罗感动之后,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到:“主公,我的族人大多都比较笨,以前也学习过耕种,但总是耕不好地。”

    “并且有很多族人,都不喜欢耕地,喜欢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牛牧马,任意驰骋。”

    陈旭想了一下,才回过神来。

    南匈奴进入大汉境内已经这么多年,若是他们一心想要学习耕种,恐怕早就学会了。

    然而匈奴人的骨子里,却流淌着游牧民族的血液。他们虽然羡慕汉人的生活,但是更喜欢草原上的生存方式。

    再加上耕种对于土地,有着非常强烈依赖性。而匈奴人所占据的那片土地,也并不太适合大规模的耕种。

    所以直到现在,南匈奴中虽然有些人,也会耕一些土地。但是他们食物的主要来源,仍旧依靠放牧。

    而这些,完全不能满足匈奴人对于粮食的消耗。

    这些从史料中记载的,东汉朝廷,每年都会支援南匈奴一定的粮食、丝帛等物资,就可以看出。

    然而这种支援,虽然能够缓解匈奴的粮食压力,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特别是在灾荒之年,汉室自己都自顾不暇,又怎么会支援匈奴?

    所以,匈奴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劫掠。

    饶是如此,他们所缴获的物资,仍旧不够过冬所用,每年仍旧有大量的匈奴人饿死。

    若是陈旭,果真能够解决匈奴人的粮食问题。那么对于整个匈奴人来讲,都将是天大的恩情。

    然而陈旭的目的,不是要让匈奴发展壮大,而是为了将他彻底融合,进入华夏这个民族之中。

    想要融合,那么这些匈奴人,必定要抛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学习耕种、汉语、以及汉字。

    不然的话,陈旭这么帮助匈奴,只会是养虎为患。

    “单于放心,匈奴的勇士们不耕地,并不是他们不愿耕地,而是因为很多人根本无地可耕。”

    “日后匈奴的勇士们随我征战四方,立下战功的他们不仅可以封官赐爵,还能够奖励他们土地。”

    “有了土地,还怕他们不学耕种吗?”

    于夫罗一想,的确是这个问题,当即大喜过望,再次伏地拜谢。

    待赵云、典韦、于夫罗等人带着一万七千骑兵,奔赴美稷之后。

    田丰却是满脸忧愁的说到:“主公,你对待匈奴人如此宽厚,不怕养虎为患么?”

    陈旭却是笑了一笑,说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若是我们真心接纳匈奴人,要不了多久,世上就再也不会有匈奴人了。”

    田丰闻言,若有所思。

    一彪人马向北方疾驶而去,为首者正是赵云、典韦。

    他们骑在马上,想到临走前陈旭交代给他们的话,都是有些疑惑。

    依照自家主公,对于夫罗所说的承诺,他将待匈奴人为兄弟。

    但是为何,他却暗地给两人下达命令,要他们尽可能地消灭,立须卜骨都侯儿子手下的匈奴人,用来削弱匈奴的实力呢?

    他们却不知道,陈旭有着自己的考虑。

    匈奴人中,虽然有不少人亲善大汉,但是仍旧不缺乏敌视汉人的匈奴人。

    而立须卜骨都侯的儿子,以及他帐下的那些匈奴人,大多都对汉人没有好感。

    若是想要彻底融合匈奴人,那么就必须铲除这些不稳定因素。

    于夫罗是匈奴人,哪怕他击败立须卜骨都侯儿子的帐下人马,也不会将他们赶尽杀绝。

    所以陈旭才暗中吩咐赵云、典韦如此行事。

    陈旭还有另外一个用意,那就是,要展现帐下骑兵强大的战斗力,用来震慑于夫罗。

    匈奴人生活在草原上,信奉丛林法则,认定强者为尊。

    陈旭只有展现出强大的实力,才能够得到这些人的敬畏。

    而杀人,就是最好展示实力的方法。

    这次震慑的对象,不止是匈奴人,还有并州境内的其余胡人,以及另外几个郡城的官吏。

    定襄郡,郡守府。

    定襄太守看着手下收集来的战报,骇得面无人色。

    战报如下:美稷附近,湳水河畔,陈征北手下大将赵云、典韦,率领一万精锐骑兵,趁夜突袭另外一支匈奴人的营地。

    赵云、典韦,各自斩杀十几员匈奴大将,无人能挡。立须卜骨都侯的儿子,在第一时间就被赵云射杀。

    而后两人以一万骑兵,大破三万匈奴骑兵,斩杀两万五千余人,俘虏两千。

    整个湳水都被尸体堵塞,鲜血流入河中,河水鲜红如血。

    而后陈旭军,更是将立须卜骨都侯儿子的一家六十余口,连同两千匈奴俘虏,全部枭首示众。

    当于夫罗得知消息以后,已经晚了。

    那个时候,立须卜骨都侯的儿子,以及他帐下的三万匈奴骑兵,除了逃跑的几千人以外,无一活口。

    于夫罗和呼厨泉,又惊又怒。奈何他们畏惧赵云、典韦之威,却是敢怒而不敢言。

    自此,整个西河郡全部平定,强大的匈奴也变得一阕不振。

    定襄太守看完战报,喃喃自语:“好大的杀心!”

    他的一个心腹,接过信件,读完之后亦是大惊失色,急忙上前劝谏:“主公,陈征北帐下,兵多将勇,并州境内无人能挡。”

    “上党太守,妄图凭借壶关天险抵挡天兵,最后身死道消。三万精锐匈奴骑兵,更是一夜之内化为枯骨。”

    “与之相反,西河太守主动投降,不仅保得性命,更是继续就任太守之职。”

    “陈征北此人,只能为友而不能为敌,还请主公三思!”

    “况且定襄郡乃并州最小的郡城,境内兵微将寡,纵然主公有心抵挡陈征北,恐怕也是以卵击石,有心无力啊。”

    定襄太守闻言,想了一下,终究是咬牙说道:“我欲向州牧大人上表请降,不知你可愿代我前往晋阳走一趟?”

    那人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欣然领命。

    与此同时,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以及上郡太守,全部都接到了美稷的战报。

    面对强势的陈旭,以及陈旭军无与伦比的兵锋,他们都想要主动纳降,却又担心自己地位难以保全。

    一时间,几个郡城的太守都开始观望起来。

    当定襄郡太守上表纳降,陈旭让他仍旧为定襄太守之后。

    其余几个郡城的太守,也都坐不住了,纷纷上表求降。

    就这样,半月之内,陈旭平定三郡;再十日,西河郡平定;再半月,其余诸郡尽皆上表纳降。

    直到这个时候,陈旭才初步掌控了,整个并州的九个郡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并州牧。

216。第216章 内乱

    陈旭地盘的急剧扩充,让他感觉手中的人才缺乏无比。

    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以及上郡归降陈旭以后,除了上郡太守,其余各郡的太守都是各领原职。

    由于上郡是并州的西南门户,与凉州、司隶、以及塞外接壤。

    可以说,现在的诸侯之中,只有陈旭的并州军,与董卓接壤最多。

    若是董卓图谋并州,一定会先取上郡。

    所以,陈旭必定要在上郡,换一个有能力的太守,并且派遣精兵猛将,用来抵御董卓。

    至于原来的上郡太守,却被陈旭召了回来,封为晋阳令。

    陈旭除去程昱原有的官职,封他为上郡太守,并且征调一万精兵进入上党境内。

    而后,陈旭迁高顺为属国中郎将,派遣他麾下的陷阵营,进驻上党郡。

    高顺带着陷阵营,一方面用以震慑当地胡人,另一方面受程昱节制。

    若是上党郡被袭,高顺就负责抵御董卓军。

    由于张扬曾经为并州官吏,并且在胡人之中颇有威望,所以被封为扬武中郎将,管理北方胡人事务。

    于夫罗回到美稷,成为单于之后,他不敢违背陈旭将令,就让自己的弟弟呼厨泉带领一万匈奴骑兵,来到陈旭帐下用命。

    陈旭果真没有食言,待这些匈奴士卒如同汉人一般,饷银也是每月足额照发。

    陈旭如此行事,使得于夫罗和彻里吉,全都放下心来。

    而那些应招的匈奴士卒,更是大喜过望,对于陈旭感激不已。

    就这样,王延为上党太守,领兵一万镇守上党郡。

    程昱为上郡太守,领兵一万,与高顺的陷阵营一同镇守上郡。

    陈虎为雁门太守,领兵一万与张辽镇守雁门郡。

    张扬为扬武中郎将,陈静为使匈奴中郎将,呼厨泉为度辽中郎将。

    三人领着一万匈奴骑兵,协同当地官吏,驻扎在五原郡境内,威慑北方胡人。

    西河郡南部,虽然与司隶接壤,但是那里山高路险,易守难攻。

    饶是如此,陈旭仍旧派遣陈青,率领三千兵马,驻扎在通天山附近,防止董卓军北上。

    如此分派下去,晋阳只剩下田丰、典韦、赵云、夏侯兰、汤陈、赵煌、江武几人。

    并州乃陈旭之根基,所以几个重要的地方,陈旭都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前去镇守。

    王延、程昱、高顺的忠诚不用担心,陈青、陈虎为陈旭族弟,更是不可能背叛他。

    张扬、呼厨泉初降,对于他们帐下的一万匈奴骑兵,陈旭多少有点不放心。这才派遣诡计多端的陈静,与他们一同镇守北方。

    取完并州以后,待各路军队全部到位,陈旭这才松了一口气。

    直到现在,整个并州才是完全姓陈。

    而后,陈旭就在田丰的劝谏下,开始着手整顿并州境内的官吏、内务、以及郡国兵。

    大汉之所以走到今日这种地步,与各地官吏的**,脱不了关系。

    而那些郡国兵的战斗力,不但低下无比,空耗钱粮,而且还有很多郡国官吏,在那里吃空饷。

    以前的事情陈旭管不着,但是他现在得到了并州,就要整顿内务,发展生产。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带领并州军,在这个乱世中干出一番大事业。

    并州顽疾深重,其中最重要的,却是豪强把持田地,使得百姓无地可种;并且各处贪官污吏横行,搜刮民脂民膏。

    田丰知道,并州局势复杂,不能单独仰仗武力,就向陈旭献策:“对于那些恶贯满盈,曾经肆意欺压百姓的官吏,主公但杀无妨。”

    “其他没有真才实学,或是为恶不深之人,主公可以暗示他们,让他们挂印而走。”

    “剩下的才能之辈,主公却是要大加拉拢,提拔重用。而后再从民间,征辟有名的寒士,用以充实郡县官吏。”

    “并州境内的豪强势力,主公当谨慎处理。主公这次对并州豪强的态度,关乎到我军日后,能否够得到天下豪强的支持。”

    陈旭如何不知道这点?

    他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生存的困难,以前他没有能力帮助天下百姓,倒也无妨。

    但是现在,他既然身为并州牧,自当为治下的百姓做一些事情。

    他对田丰说道:“元皓,我意效仿王莽,就如同在太行山中一样,将境内土地收归国有,不准众人私下买卖。”

    “元皓以为,此事可行否?”

    田丰闻言,大惊失色,急忙说道:“主公若是果真如此行事,乃是取死之道也!”

    “太行山中,全是无主土地,主公想要如何行事,全都可以。”

    “但是并州境内,豪族众多,若是颁布这等命令,岂不是与天下士族、豪强为敌?”

    “那个时候,不需其余诸侯出手,士族与豪强的联合,就能将整个并州军摧毁。”

    “王莽的前车之鉴,难道还不能引以为戒吗?还请主公三思啊!”

    陈旭闻言,久久不语。这个道理,他又何尝不知道?

    他总想改变些什么,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叹了一口气,陈旭向田丰问道:“那么以军师之见,对于集中了绝大多数土地的豪强,该如何处置?”

    田丰摇了摇头,说道:“只能依照原样,豪强们的土地,碰不得!”

    “如今并州地广人稀,还有很多土地可以开垦。主公若是开垦土地,养活并州百姓,并不困难。”

    陈旭闻言,脸色有些阴沉。

    纵然现在开垦土地,日后仍旧少不了土地兼并。一些年后,百姓们的土地仍旧难以保住。

    “算了,来日方长,先走一步是一步吧。”

    将土地收归国有,完全是与天下豪门为敌。凭借陈旭现在的实力,仍旧无法做到这一点。

    所以,他只能妥协。

    “但是,我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眼中闪过一道光芒,陈旭对田丰说道:“我欲清点并州田地,对于那拥有大量土地的大户,征收重税,不知元皓以为如何?”

    田丰道:“他们身为主公治下臣民,缴纳赋税本就理所当然。主公准备如何征收赋税?”

    想了一下,陈旭就将后世,缴纳电费的方法说了出来。

    并州境内,每个成年人平均下来,拥有二十亩以内的田地,税收十税一;十亩到一百亩,超过部分十税二;超过一百亩的部分,十税三。

    为了避免那些大族娶小妾凑人数,妻妾不算家中之人。

    田丰听到陈旭的方案,抚掌大笑道:“主公此计,果真大秒!”

    “如此一来,既能够保证百姓的税收较低,又能够提高,拥有大量土地豪门的税收。”

    “并且主公所定下的税收,并不算重,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