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于望族 >

第119章

生于望族-第119章

小说: 生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明敏有些泄气:“通政司为了这事儿,废了几个好手,连安了十多年的钉子都用上了,要想在这地方再安插人手,没个三两年都不能成事。就这么饶了东平王府,实在叫人不甘心”

    “能有什么办法?别说有太后在上头压着,就算没有,圣上碍着世人,也不能对亲弟弟赶尽杀绝。”柳东行把声音压得更低了,“这事儿王府那边似乎只当成是一件意外,没想到我们的目标就是赵思存和他那份秘图,而且动手的人烧了他们半条船,他们大概以为那图已经被烧毁了。既这么着,咱们就暂时按兵不动,看王府如何行事。若他们真的没起疑,那就定有后手,到时候咱们再抓他个出其不意便是不能除了他,好歹能替圣上去了一个心头大患”

    罗明敏不解:“既不能除他,怎能算是替圣上去了一个心头大患?”

    柳东行笑笑:“咱们圣上既是孝子,也是慈兄,弟弟做下这大逆不道之事,妄想从秘道潜入宫中谋朝篡位,做哥哥的不能姑息乱臣贼子,免得坏了礼法规矩,但又不忍心害了亲手足的性命,那还能怎么办呢?自然是夺其爵,禁其足,放到眼皮子底下严加看管了再者,连圣上亲弟都被削了藩,其他人又怎好意思例外?”

    罗明敏哑然失笑,想了想,摇了摇头:“这不是最好的法子。东平王因罪夺爵,那些没有行谋逆之事的藩王与他是不同的,又怎会轻易交出藩地?”

    柳东行皱皱眉:“那就不把东平王府的罪名公开,明面上只说是东平王兄弟情深,体察圣意,主动交出藩地来?这倒便宜了他只怕还要落得个好名声,太后若是不知情,还会怪圣上薄待亲弟呢”

    罗明敏失笑:“都是暗地里阴人,这罪名倒也不算冤枉。”又说起另一件事:“谈十已经悄悄随我家的船队进京去了,若有什么消息,他会捎信过来。我们从今儿起,需得寻找另一个人,就是那赵思存的胞弟赵思远他们祖上既是当年修建宫内密道的匠师,没理由赵思存知道的事,赵思远会不知道说不定他那里也有一份地图我们必须赶在东平王府找到他之前,把这个后患解决掉”

    柳东行双眼闪过一道厉光。

    罗家的船队因是送贡品进京,一路畅通无阻,无人敢寻他们麻烦,是以罗顾两家的人,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到达了京郊淮江边的码头。

    船一到岸,罗四太太便命人往京城报信。罗家在京中有一处宅院,供归海本家族人在京中逗留期间居住,京城的罗家分支则另有住所。罗四太太上京之前,归海本家已经捎信入京,命宅子里的管家仆人清扫房屋,眼下罗四太太到了,正要通知他们来迎接。

    顾家这头,蒋氏也在第一时间派出家人回侍郎府报信了。不知是不是快要到家的关系,她这两天一直消沉的情绪终于有了好转,似乎重新振作起来了,甚至振作得有些过分,几乎是前所未有的精神抖擞,不停地指挥着丫头婆子们搬动行李。

    于老夫人安坐在房中,听着丫环们的回报,冷冷一笑,什么话都没说,一心闭目养神。

    没过多久,罗家人就到了。他们有人守在码头附近,因此来得特别快。

    那罗家管事四十来岁,穿着干净的布袍,一瞧便是能干稳重之人,到得罗四太太跟前,先行了一礼,还未及问好,便满面笑容地磕了头:“小的许春山,给四太太、七小姐、八小姐请安,恭喜四太太、七小姐、八小姐了,昨儿兵部才下的文书,我们家四老爷升了正五品淮西守备,总掌淮西兵事,圣旨已经发往淮西去了”

    罗四太太先是一愣,继而惊问:“怎会是淮西守备?小阮将军呢?”

    许春山仍旧笑禀:“原北望城守将查老将军告老,小阮将军升了正二品龙虎将军,加授北望总兵,改驻北望城。我们四老爷就是小阮将军荐上去的。沪国公府四日前到了京中,昨儿一得了消息,便送了帖子过来,说过几日要在公府宴客,请四太太千万要带着小姐们过去呢”

    罗四太太这才露出喜色:“这真是一件喜事,我们必去的。”

    文怡在旁听着,虽不大清楚这将军总兵什么的,有何特别之处,但罗四老爷升职,确实是件喜事,忙向罗四太太道喜。

    罗四太太拉着她的手,笑道:“同喜同喜。你如今是我干女儿了,我们家的喜事,不也是你的喜事么?只可惜这么一来,咱们认亲的酒席就得往后推了……”

    于老夫人这时从屋里走出来,笑道:“不如一起办了吧?岂不是双喜临门,喜上加喜?”

    文怡诧异。记得前不久,大伯祖母对自己认罗四太太为干娘一事,还是无可无不可的,怎的忽然热络起来?她心下一动,看了罗四太太一眼:莫非是因为罗四老爷高升之故?这么说来……淮西位处边城,离边界处的北望城最近,守备便是那里品级最高的武官,虽说只有五品,却着实要紧,非皇帝亲信不可担任。罗四老爷既然得了这个职位……这么说,他的前程相当看好了?只是不知新君上位后会如何……

    文怡正沉思间,罗四太太似乎对于老夫人的提议很是心动:“只是我如今到了京城,诸事都不熟悉,且我们老爷也嘱咐过我,进京后行事不可过于张扬。我本来并没打算摆酒席的……”

    于老夫人叹道:“你终究是年轻,虽在南边也经历过一些事,却没在京城待过,不知道这里的规矩。你们老爷既是在边疆为将,你在京城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替他打理家务、管教儿女而已,官场上的迎来送往,你也要多用点心。不说替你们老爷分忧,好歹也帮他结些善缘才好。这次高升,原是极好的机会,你把你们老爷素日交好的大人们和他们的家眷请来吃一日酒,算是谢过他们对你们老爷的照顾。再有……方才这位管事不是说,沪国公府的人请你去吃酒么?那你也该还他一席才是。你若觉得为难,只管来问我,我虽然多年不理这些庶务了,年轻时也见识过,替你出出主意还是没问题的。”

    文怡抬起头来,看向于老夫人。她不相信,对方会因为罗四老爷升了半品,便忽然对罗四太太亲近起来,莫非这沪国公府才是对方的目的?

    罗四太太却仿佛什么都没察觉似的,仍旧用感激的语气对于老夫人说:“这怎么好意思?太劳烦您老人家了您一路辛苦,身子又不大爽利,我做晚辈的,怎好再让您操心?”

    蒋氏正担心婆婆会趁此机会与罗四太太加深交情,并敲定女儿的婚事呢,忙附和道:“是啊是啊,婆婆,您不是总说身上不好么?既然到了家,还是好生休息几日吧罗家自有管事,最是能干不过了,一路上咱们的起居饮食都是他们帮着打点的,您老人家昨儿不是还夸过罗家管事能干么?这宴席之事,想必也不在他们话下。”

    于老夫人抿了抿唇,嘴角微微一笑:“我知道你们是怕我累着了,但我精神好着呢,难不成都当我是好人了,动不得了么?”说着冷冷地瞥了媳妇一眼,看得蒋氏胆战心惊,连边上的文娴、文慧、文安与文娟都听出了几分异样。文怡看了看于老夫人,再看看蒋氏,回头望向罗四太太,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码头的方向传来一阵骚动,顾家的下人在甲板上嚷道:“六小姐,郑家小姐来了”

    文慧一个激灵,冲了出去:“你说谁?”

    寻梅跑了过来,脸上不掩兴奋:“小姐,是郑小姐她得了消息,特地过来迎接您呢”

    “真的?”文慧别提有多兴奋了,只来得及回头跟祖母与母亲说一声“丽君来了,我去见她”便蹬蹬蹬跑上了甲板。蒋氏急急叫人:“快叫人围幛子”许春山在旁稳稳地道:“小的上船时已经吩咐人围幛子了,顾大太太不必担心。”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文怡随着众人走上甲板,预备下船,便看到文慧站在码头上,与一个身着华服的明艳少女手拉手说话,脸上的笑意就没停过。靠近她们所坐的几条船的码头一角,已经围上了六尺高的蓝布幛子。一辆华丽的大马车斜斜停靠在入口处,檐下的珠玉璎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文怡如遭雷击。这马车的外型,车帘的用料,檐下的珠玉,甚至是拉车的马的毛色,都跟她记忆中的形象重合了。

    这分明就是……前世她在大街上遇见文慧的车驾时,后者所坐的那辆大马车

    (居然晚了……)

卷一 望族孤女 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

    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

    文慧对着分别已久的好友,心里说不出的兴奋:“我可想死你啦乡下的日子别提有多闷了,你又不给我写信……”

    郑丽君笑道:“你这没良心的,我也想给你写呀可你也不想想,我这半年来忙得跟什么似的,连觉也不能多睡半个时辰,哪里有功夫给你写信?”

    文慧眨眨眼,面露好奇:“就是你先前说的那个……要学习宫规礼仪的事?”见郑丽君抿嘴笑着点头,她眼睛睁得老大,声音却压低了,“我都听说了,三皇子要立储了吧?你既然要学那些东西,是不是意味着……你要当太子妃了?”

    郑丽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便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虽然还没有明旨,但姑妈已经透露了这个意思。”

    文慧想了想,有些疑惑:“那为什么我这一路来,都听到别人在说……太后要为皇储选妃呢?不是已经定了你么?”

    郑丽君脸色有些不大自在:“这个么……走走过场还是要的,但最终结果如何,太后说了也未必算数,怎么也得看圣上的意思不是?”

    文慧歪歪头,随即又笑了:“罢了,随上头怎么折腾吧,我只要知道最终成为太子妃的人是你就好”说罢又抬头张望那辆大马车,“那个是哪里来的?好象不是寻常人可以坐的车。”

    郑丽君一脸得意:“姑妈赐给我的只比郡主们坐的朱轮车小一点,但论华丽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这是内造的,不过形制用料都没有违制之处,就算御史们见了,也抓不到我家的把柄”说罢凑近了小声说,“你还没瞧过里头呢简直就是百宝箱坐的褥子也极软和”

    文慧忙道:“那我可得好好开开眼,这样的车我也没坐过呢”

    郑丽君仰着明艳的小脸笑得欢快:“这有什么?只要有我陪着,你爱坐多久都行”

    文慧闻言有些扫兴:“难道我不能借来坐么?不是说没有违制之处?”

    “那怎么一样?”郑丽君正色道,“这是姑妈赐给我的,我叫人陪我同坐是一回事,你独个儿坐又是另一回事了。我爹常跟我说,虽然咱们家圣眷正好,三皇子又即将登上太子之位,但行事也不能太张扬了,免得叫人非议,给姑妈和三皇子惹麻烦若不是我想让你瞧瞧这车的模样,今儿也不会驾它出来”

    文慧无趣地撇撇嘴:“那太可惜了,我也想有这么一辆漂亮的马车呢。”心里却道:驾着这样的车到码头上来,居然还说不张扬?分明是存心要向自己炫耀

    郑丽君笑了笑,拉着文慧的手道:“你放心,凭我们的交情,日后你说不定真能得一辆这样的马车呢”等她成了皇后,赐给好友一辆朱轮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文慧这么喜欢这辆车,到时候她索性就把它赏给文慧好了

    她二人不停地聊了好一会儿,顾罗两家的人已经纷纷下了船,侍郎府那边也派人抬了轿子过来迎接了。蒋氏吩咐完底下人搬运行李,便走到女儿身边,笑容里带了几分讨好之色,柔声对郑丽君道:“丽君啊,难为你一听到消息就赶过来迎接我们了,慧儿有你这样的好姐妹,实在是难得的福气”

    郑丽君忙对她行了一礼,甜甜地笑道:“我与文慧从小一块儿长大,比亲姐妹都亲呢她走了这大半年,可想死我了今儿也是凑巧,我出门时见到你家的下人骑马回府报信,我便把人拦了下来,一听说是文慧回来了,立时就赶了过来。从今往后,我又能跟文慧在一块儿玩啦蒋夫人,你气色瞧着不错呀,一路上还算顺利吧?听说太夫人也来了?那我可得去向她老人家请个安才好”

    蒋氏满脸是笑:“哎哟,你这孩子从小儿就是最知礼的,这点可比我们慧儿强多了。老太太就在后头,她年纪大了,行动比人慢些,若是知道你去向她请安,一定会很高兴的”

    文慧对母亲贬低自己的话有些不满:“娘,您在说什么呀?我难道不知礼么?”便拉着郑丽君去向祖母请安。

    于老夫人在丫环的搀扶下走下船来,早已看见了正与文慧说话的郑丽君,从寻梅口里的“郑小姐”以及文慧平日所言来推断,她很快就猜到这个年轻女孩儿正是即将立为皇储的三皇子生母郑贵妃的娘家侄女。

    曾有传言说,这位郑小姐就是内定的三皇子妃,虽然近日外头流传着太后与皇帝要为新皇储选妃的小道消息,甚至连沪国公与东阳侯这样人家的小姐也被认为是皇储妃的候选人,论出身门第理当比郑家女儿更有把握,但可以肯定的是,有郑贵妃在宫中,三皇子又即将被册封为太子,郑家地位水涨船高,这位郑小姐将来即便不是嫁给皇储,前程也必然贵不可言。顾家目前处境有些尴尬,能与这样的人家交好,是件极有利的事。

    于老夫人对迎面款款而来的郑丽君展开了亲切的笑容,见她屈膝欲行礼,便忙让丫头去搀扶:“不必多礼了,你既与我们家六丫头好得跟姐妹似的,也不必象外人那般多礼。”接着又解下腰间系的白玉环佩饰,“今儿仓促,我一时竟备不出象样的见面礼来,这是我素日常带的,你若不嫌弃,便拿去玩吧。”

    丽君接过那佩饰,见那白玉环通体雪白剔透,无一点瑕疵,握在手里隐隐生温,便知道是上品好玉,即使在宫里,这玉环也称得上难得了。她忙道:“这太珍贵了,丽君不敢当。”

    文慧则在旁抗议:“祖母这白玉环我求了您这么久,您都不肯赏我,怎的一见丽君就送了给她?您太偏心了,我不依”

    于老夫人瞥了她一眼:“别胡闹了,当心叫别人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