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女主三国 >

第145章

女主三国-第145章

小说: 女主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不是好事儿嘛,怎么会有问题呢?不错,这是好事。这事,要是放在别的地方,它就是个好事儿。但是,话在范阳就不行了。这是因为,范阳里面有刘虞。

    “如今刘虞刘伯安已经死了。当然是黑山黄巾干的。我们幽州士兵不会干的事,田总督的士兵同样不会干。这事儿,我一说,大伙儿就相信了。但那些百性却不会相信。因为动静太小,范阳城内的百姓至今以为城里边的士兵还是黑山的黄巾士兵呢。

    “所以。我们要打一场假仗。把城里的先锋队当作黑山黄巾,赶出城外。那样一来,老百姓就不会有问题了。

    “大家记着,弓箭兵放箭的时候,多数人拉空弓。但听弓弦响,不见箭矢飞。少数人搭箭矢。但箭矢,却不是照守军射的。而要射往守军的上方,让箭矢飞入城内,让城内的百姓看到。

    “云梯,我们要带去。带去也是给百姓看看的。我们并不攻上云梯。大家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呐喊,还有就是跑动。至于兵器撞击的声音,城墙上面的先锋队自己会弄的。”

    ……

    田豫所隐瞒的事情主要就是关于刘虞的情况。刘虞这时候并没有死,还跟刘和、陈容等人关押在一起。刘虞这个人,是不方便秘秘密处死的。秘秘密处死,将会遭到百姓的质疑。而公开处死,要找机会的话,就莫过于敌军压境。因此,在最后实施的计划中,当田豫兵临北门之际,守城一方的关羽将会把刘虞押上城墙,勒令刘虞,让田豫退兵。而刘虞多半会宁死不屈。于是就杀掉刘虞。

    也许有人又会说,假如刘虞就屈服了呢?这好办,不管他屈服还是不屈服,皆一并按照不屈服办理。就是一个字:杀。

    田豫来了,带了士兵列阵。军中的战鼓跟平时相比大有不同,一会儿就擂响一次。列阵完毕之后,田豫按照惯例,驱马越众而出,手持长枪,往范阳城墙一指,喝道:“城内黑山军听了。某乃上谷田豫,率大军而至。尔等还不开城投降,更待何时?”喝骂之后,田豫一圈马,缓步回阵。

    这个时候。应该属于城墙上面的士兵跑去报告的时间。过了一阵,关羽闻报,率人马赶到了北门。

    ……

    但是关羽却没有上城墙。关羽的那股拧劲又发作了。关羽因为田豫一仗杀了他八千多士兵,而动了杀机。

    城门打开,弓箭兵跑步射箭而出。由于田豫这边按常规列阵,距离足够,弓箭没有射到人。但是,在田豫看来,开了城门,便增大了城内百姓观看的机会。绝对是愚蠢的行为。

    关羽打马而出,进到双方阵中,喝道:“来者何人,竟敢领兵犯我疆土?”

    田豫这边一听,怎么回事儿,对方这个叫关英的怎么没按照计划来呢?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在城墙上杀掉刘虞吗?就算是在两军阵前杀掉刘虞也是可以的,但关英上前搦战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不管如何,田豫还得上前答话:“某乃上谷田豫国让。敢问将军大名?”其实田豫那天就问过一次。这时候只因为没有找到话说,这才又问一次。

    关羽道:“尔安坐听好。某乃关羽云长是也。好让你知道死于何人之手。”言罢,关羽纵马举刀,就杀向了田豫。田豫一看,好家伙,动真格的呀。如果原地不动的话,将很难抵消关羽战马的冲力。于是,田豫也只好迎了上去。

    关羽刷的一刀就劈了过来。田豫举枪一封,枪尖却指向关羽的小腹。关羽这一刀,未尽全力。避到中途,忽然一收,换了个方向,改劈为刺。田豫枪杆跟着刀杆走,当,碰了一下,双方兵器荡开,战马交错而过。

    圈马再战,田豫感觉关羽力量奇大。偌重的大刀,在关羽的手里竟然还能随意变招。时间一长,必对自己不利。于是,田豫充分利于自己长枪轻灵的优势,一拦一扎,枪上红缨颤抖出碗口大一朵红花。两马一凑,田豫右手微送,钢枪奔关羽前胸扎去。关羽见状,举刀一封,要利用宽宽的刀身挡开钢枪。

    田豫这一枪,看来好像是奔向前胸,实际上还在凝势未发,尚未确定刺向哪里。待看见关羽横刀封挡之后,田豫才将左手一抬,钢枪转向关羽的咽喉。

    关羽面不改色,整个身子往后一仰,一个“金刚铁板桥”躲过咽喉要害。同时将刀往左一送,利用马行之势,削向田豫腰间。

    田豫见关羽使出铁板桥功夫,立即将左手低,右手高,将钢枪扎向关羽的小腹。两马交错,就算躲过了小腹,小腹之上更是一路要害,怎么也躲不过了。

    眼看即将得手,田豫却忽然发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横在自己身前。虽未作势加力,却更不容易发现。钢枪若继续刺下去,自己也躲不开被腰斩的危险。

    田豫自保要紧,当下双手弃枪,右手拿向青龙偃月刀的刀锋,左手运足力气,在刀面上用力一拍。巨震之下,关羽拿捏不住,青龙偃月刀被打落在地。而田豫也因为青龙偃月刀十分沉重,又挟马行之势,拿刀的右手虎口也被划了道很深的口子。

    两人交错而过。第二个回合,两人兵器均失。关羽的马被田豫的钢枪划伤,田豫的右手虎口也渗出了鲜血。

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

    第199章 三箭追射

    交错冲过之后,田豫反手往自己背上一探。却摸了个空。

    原来,田豫因为给士兵交待的时间过长,而没有留足准备穿戴的时间。到了出兵的时候,又因为想着只是做戏而不是真的交战,还把过来检查装备的亲兵拦开了。因而这时,田豫身上就忘了背负弓箭。

    与关羽交手两招,从第一招,田豫就对关羽有了清楚的认识。关羽力大招沉,能够耐久。而田豫自己力气明显不足。所恃的,就只剩下了招精。但这“招精”二字也要看是对的谁了。对关羽,田豫就不敢说自己招精,而只能说招数上,能够拼一下。二十回合之后,田豫必败,因而,田豫就需要尽最大可能缩短二人长兵器接战的时间。

    田豫成功了。在第二个回合,成功地打掉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自己失了长枪,右手虎口受伤,那是应该付出的代价。这样的结果,让田豫非常满意。终止了长兵器接战,接下来就是二人的弓箭表演了。对此。田豫有十足的把握。不仅能够以弓箭胜过关羽,而且还能够在不重伤关羽的情况下取胜。

    糟糕的是,居然自己没带弓箭!怎么办?田豫当机立断,一圈马,就往自己的兵阵跑了回去。

    列阵而战的两军,距离是多远?这个没有准确的规定。但通常在五百步左右。每步0。625米,也就是三百米左右。为什么要这么远呢?

    五百步的距离,分成三个部分。中间两百步,两边各有一百五十部。中间两百步的距离,就是用于武将喝骂、打斗的地带。两边各一百五十步,即为弓箭兵的射程范围。倘若距离过近,两军相距只有两步百,对方的武将只要出阵五十步,这边万箭齐发,就能瞬间毙敌。

    而今,田豫就在中间两百步的位置。田豫需要的并不是完全跑回本阵,而是跑回到自己士兵的附近。关羽接近幽州弓箭兵的射程范围,就不能追赶了。

    田豫没有携带弓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田豫认为此行不是交战。而关羽这边就不同了,关羽是明明白白地知道,此行就是要取田豫的性命。因而关羽带了弓箭。

    关羽在演义里面经常遭受箭伤,著名的刮骨疗伤故事就发生在关羽的身上。公认黄忠为箭法第一,也是因为黄忠在与关羽交战之时,射掉了关羽的盔缨。但这并不是说,关羽的箭法很差;更不是说,关羽就不会射箭。

    ……

    田豫那边没有摸到弓箭,圈马即逃。关羽这边摸到了弓箭。圈马过来即追。没追几步,嘣,弓弦一响,关羽就一箭射了出去。

    所谓连珠箭法,乃武侠小说中常见。到了这里,就不能说人人都会连珠箭法了。因而在三国小说中,能够配得上连珠箭法的武将,一般就只有黄忠、吕布和太史慈三人。关羽,则只能说他不会。

    还有同时射出几支箭的描写,也跟连珠箭法一样。洪七公看见欧阳克驱赶的蛇群之后,苦思冥想,想出一招满天花雨。以飞针作暗器,手一挥,同时能够射击多个目标。后来还把这一招传给了黄蓉。

    现在是战争场面而不是武侠的场面。假如对方人多,就跟蛇群一样,自己这边只能实打实地另想办法,而不能说黄药师的箫声一出,对方几万大军就全体倒地了。在武将单挑的情况下,对方只有一人,如果一箭能够杀敌,又何需同时发出数箭?

    在我们的故事中。关羽不会同时发出数箭,也不会连珠箭法,不仅关羽,就连黄忠也不会。需要同时发出数箭的场面,就由数名士兵去射。需要连发的时候,暂时只能让士兵轮流发箭。后面黄月英将会造出连弩。连弩倒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我们将给予必要的限制,把连弩的体积弄大,使得连弩只能用于守城,而不能单兵携带。以免造成热兵器对冷兵器那样的悬殊。

    虽然没有连珠箭法,但假如武将的力量大、动作熟,那么,他发箭的频率就会快一些。这才是合情合理。前面曾经说过,田兰及其亲兵使用神臂弓,以拉弓三次射一次的方式射击,其频率还没有太史慈以拉弓五次射一次快。也就是这个道理。

    就射箭来说,关羽当然不及太史慈。但关羽毕竟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动作肯定也是非常熟练的。关羽的力量就不用说了。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怎么也要比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可信一些。

    因而关羽圈马即追,没追几步,就把箭射了出去。这么早射箭,自然是因为关羽的箭矢不止一支。尽早开射,可以多射几箭。从眼前的位置来来,到幽州兵的弓箭射程范围还有一段距离。关羽有把握这一段距离之**出三箭。

    ……

    并不是田豫逃进一百五十步范围内就能够确保安全。比如,田豫逃到五十步的距离,而关羽追到一百五十步距离的边缘,那时,关羽还是能够放箭的。当然,五十步之后,就可以说安全了。这是因为。田豫这边的幽州士兵一定会上前为田豫支上盾牌。就算关羽站在一百五十步的边缘射箭,也无妨了。

    实际的情况是,田豫一圈马,自己很快就进入了一百五十步的范围。但这边关羽还早。这时,关羽的第一箭射了出来。田豫听见弓弦作响,一低头,躲了一下。嗖的一下,箭矢高高地飞过,没有射中。就算是田豫没有低头,同样也不能射中。

    田豫再跑,关羽再追。第二支箭又射了出来。这边弓弦一响,那边田豫就侧了一下身体。噗,射中了。射中了田豫的左膀。

    喝酒划拳的规矩很多,难以说得清楚。有很多人不会划拳。于是,就猜有无。找一枚硬币或者与硬币相似的东西,藏于手心。握住,让别人猜,答案是有。在身后假装握了硬币,握了个空拳让别人猜,答案是无。

    对于猜硬币来说,第一次能不能猜中,是随机的。这就跟田豫躲避第一箭一样。田豫选择的是低头。第二次就不同了。从第二次开始,就涉及到智力了。关羽的第二箭射的就是田豫的后心。假如田豫依然选择低头。那就会正好被射中。因此,田豫变了,变成了向右侧身。结果,田豫躲过了要害部位,左膀中箭。

    关羽的第三箭与第二箭的间隔时间要比第二箭与第一箭的间隔时间要长。前两前的间隔时间,就是关羽能够做到的最短时间。想要多射几箭,间隔时间就一定要短。而第三箭不同了。关羽即将追到对方弓箭手的一百五十步射程之内了。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关羽射出一箭,但是却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关羽射出两箭。

    因而,这一箭就宝贵了,这一箭就需要珍惜了。关羽就多瞄了一会儿,多想了一会儿。其实瞄准还是次要的。关羽与田豫两骑的距离不远。也就几十步左右,在这个距离内,关羽还是能够射它个捌久不离十的。第一箭射飞,主要是因为太仓促,第三箭一定不会了。

    更为重要的是瞄什么地方,即往哪儿射的问题。箭矢在空中,是要飞翔一段时间的。虽然非常短暂,但却远远没有声音的速度快。田豫听到弓弦声响,一定会躲避。因此,关羽需要判断的是,这一箭射出之后,田豫将会怎样躲避。如果判断准了,直接往田豫躲避之后的方位射出,就能有效杀敌。如果判断错误了,基本上就可以说关羽已经失去了杀死田豫的机会了。

    第三箭射出,田豫断然不会不躲。关羽的第一箭可以算是射头,第二箭就是射的背心。按照这个趋势,第三箭就将会射击坐骨以上、背心以下的命门附近。不躲,是危险的。就算是躲,一般的躲避也是躲不开的。

    关羽当然不会射击田豫坐骨以下的地方。这是因为关羽在田豫的后方。自后方望过去,高高的马臀和鞍鞯的翘头正好挡住了田豫坐骨以下的地方。因而最低就只能射击命门。命门在身体的位置,可以这样想。人体脊椎十四节,命门就在正中。有句话说的是“上七下七,一点命毙”,指的就是命门。

    想要躲开对命门的射击,低头侧身都不行,只能滑鞍而下。整个人都滑到鞍鞯的侧面。为什么不是滑到正下方,像萧峰那样躲在马腹之下?这是因为时间来不及,田豫只能在听见弓弦的响声之后才能开始动作。如果动作早了,就被关羽看见了。而滑鞍这样的动作,只要一开始,中间就是停不下来的。

    此时关羽需要判断的是,田豫将会往哪个方向滑鞍。田豫的左膀已然中了一箭,左手不得力。而滑鞍这样的动作是需要手上助力的。田豫左手不得力,就说明田豫往左面滑鞍比较容易和迅速,往右面滑鞍相对困难和缓慢。

    事实上,田豫就是选择的往右面滑鞍。选择的是困难的一面。但是,田豫的选择正好又被关羽料中了。关羽的第三箭,就直接射向了田豫马鞍的右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