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大教皇 >

第206章

三国大教皇-第206章

小说: 三国大教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子奇不是说了。他不是在招降我等,而是出于大义,邀请我们共谋大事。所以投降一说并不成立。”荀彧开始玩文字游戏。

    “这仗打的忒憋屈。”一想到打仗,夏侯渊气就不打一处来。“要不咱们想办法冲出去?”

    “根本冲不出去!”曹仁一脸的颓然,“我派人查探过了。栾奕的人把东平城围的如同铁桶一般。莫说咱们手上这些兵马,就是再添一倍也冲不出去。”

    “可是总不能就这么低三下四的投降吧!”

    荀彧纠正,“家叔不是时候了,是受邀,不是投降。”

    “不都一样?”夏侯惇怒气冲冲,“我看你们这些士人就是胆小怕死,这才总惦着投降栾奕。”

    “我们才不怕死!”见夏侯惇侮辱自己,程昱的火噌的一下冒了出来。

    “既然不怕死,那干嘛老惦记着投降。”

    “我们怕死的没价值!”

    “没价值!”夏侯渊冷哼一声,“我看你们还惦记着栾奕的旧情。”

    “放屁!”

    曹操眼见夏侯惇、夏侯渊兄弟跟荀彧、荀攸、程昱大吵起来,怒喝:“都闭嘴。”

    看到现在,他算是明白了,自己手下这帮人主要分为两派,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这些族亲主张跟栾奕拼个鱼死网破,而荀彧、荀攸、程昱、李典、乐进等招募来的文臣武将则更倾向于投降。

    他不由暗暗感叹,“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这些同族亲信才是阵阵心向自己的人,愿意与自己同生共死。只不过,亲信的选择不一定是正确的。”

    就像现在。

    败局已定,再跟栾奕较劲纯属自杀。他曹操还没活够呢,至少还没有实现他那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梦想。当然……他的梦现在随着栾奕的仰望变得大了一点,又大了一点,正在无限扩张,随着栾奕的言语飘到了所谓的西牛贺州,以及极西之地的大西洋……

    “主公,千万不能听荀文若的。咱们不能降啊!”夏侯惇坚持己见。

    荀攸瞪夏侯惇一眼,进言道:“主公,战之无异于自取灭亡啊!主公三思。”

    “主公,别听他的!”

    “主公,要从大局出发啊!”

    荀攸、夏侯惇你一言我一语又吵了起来,吵得曹操心烦不已,直烦头疼,“都闭嘴。我意已决,开城门,请降。”

    “主公……”夏侯惇带着哭音跪倒在地。

    荀彧、荀攸亦撩衣而跪,“主公。”

    大堂里稀稀拉拉跪倒一片。

    曹操不为所动,毅然决绝高声道:“开门。”

    ……

    当日,曹操亲自帅文武出城请降,栾奕兵不血刃多下了东平城。

    接下来的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曹操帮助下,豫州北部陈留、许昌、南乡、南阳四郡相继改旗易帜,挂上了圣十字大旗。满宠等守城将领归依教会。

    栾奕随后与攻入豫州汝南郡的卢植、吕布大军回合,一路南下,一举攻陷寿春,斩杀袁术长子袁耀。

    自此,豫州全境落入教会版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教区。

    目视教会大军入境,豫州,特别是豫南的百姓无不举手欢庆,在过去的近十年里,他们在袁术的剥削下,过着非人的生活。饭,吃不饱;衣,穿不暖;人,活不长……他们受尽了苦难的煎熬,在饥饿和寒冷中聆听来自远方的人,讲述圣教教区百姓的美好生活。

    如今,噩梦已经结束,万恶的袁术和他的儿子们被可敬的圣教教主送进了地狱。云雾过去终见彩虹,美好的日子终于要来了。

    豫州的百姓们欢呼起来,雀跃起来,“圣母娘娘呐!你终于开眼了,像徐州、兖州、青州人那样的好日子,可算来了。”

    自此,从大汉圣元二年开始的中原大战到此正式宣告结束,教会四万五千大军,阵亡一万三千余人,伤一万一千余,其中有三千余人落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曹操军五万五千大军,二万七千人死于战火,一万四千余名逃兵不知所踪,一万二千余人被俘。

    伤亡不可谓不大。

    战斗结束之后,善后工作紧张有序进行。建设教堂事宜用不着栾奕插手,毛玠自会妥善处理。安民布告事项则有徐庶领衔,用不着他来操心。

    他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曹操一行该如何安置。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为了战争的需要,栾奕没少在教区内给曹操身上泼脏水。他借助教堂的舆论导向作用,以神仆为媒介,在礼拜日的礼拜上不停地向信徒灌输曹操吃人不吐骨头的恶人形象,把曹操全是成了恶魔在人间的代言,伟大圣母的仇敌。

    如今,曹操改换门庭,背这么个名声还怎么给教会效力。

    为此,栾奕只好发挥自己小说家的想象力,编造故事。他连夜草拟教主令,向全体圣母教徒公布,曹操被擒以后,对栾奕破口大骂,不停侮辱圣母,扬言魔王才应该是世间真正的代言。栾奕大怒,欲砍其头。恰当此时,圣母在栾奕面前显现,告诫栾奕,“圣教有好生之德,再大的恶人也不可肆意夺其性命,要尽量将其从恶魔手中挽救下来。”

    言讫,圣母从怀中取出一支玉瓶,将瓶中来自天堂的圣水洒在曹操的头上。

    说时迟那时快,圣水在触及曹操头顶的那一刻,一股浓浓的黑烟氤氲出来。

    曹操霎时间五官扭成一团,蜷缩在地上触电似的抖个不停,口吐白沫凄惨大叫,“啊……”

    只见,圣母在这个时候轻启贝齿,“恶魔,退下吧!”

    盘踞在曹操身上的黑烟发出嘭的一声爆鸣,消失无踪。随后,从噩梦中苏醒过来的曹操对过去犯下的恶事一无所知,他感念于圣母将自己从恶魔手中拯救过来,决意追随圣母脚步,站到圣十字大旗之下,成为一名神的使者。

    此教主令一出,借助栾奕在教区百姓心中至高无上的影响力,曹操的形象在短短一个礼拜之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教会恨之入骨的敌人,瞬间转变成了值得信赖的朋友。

    完成此时后,针对全新的局面,栾奕开始了新的一轮人员调整——卢植卢子干去徐州刺史职,改为豫州刺史,以汝南为大本营总镇豫州。毛玠暂代豫州别驾、宗主教,新招降的满宠、程昱一起料理地方事务。随时可借毛玠安民红衣大主教的身份从徐、兖州调集资源,快速恢复豫州农业生产,并循序渐进引来资本投入,在豫州办厂、开铺,用生产带动当地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让豫州百姓尽快脱离贫困,走向富裕。

    吕布的青州刺史职务不做变动。栾奕要求他在两个月内将远征在外的青州军撤回本土。随后放弃青州大河(既黄河)北岸领土,在南岸集结,建设堡垒、营寨、哨所提防河北袁绍南下青州。

    卢植离开徐州,也就意味着徐州刺史的职务出了缺。徐州百战之地,可谓江南直通济南的重要门户。像这样的一处重要所在,栾奕当然不会交给曹操,而是当仁不让的将重担交到结义兄长关羽的手中。

    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关羽一直代栾奕处理兖州境内一应事物,在徐庶辅佐下,政事、军务处置的有模有样,让栾奕一度赞叹关公有大帅之才,竟然文武齐备。

    同时也在纳闷,像这样一号人物,正史上怎么就把荆州给丢了呢!

    思来想去,只得怅然,兴许是那时心高气傲的他,没有徐庶这样值得他信服的高人指点,同时又急功好利,一心想要北伐曹操。才让吴下阿蒙钻了空子,害得他败走麦城,未得善终吧!

315内有乾坤(第14更)

    这一次,关羽出任徐州刺史,辅佐他的人却不再是徐庶。为抵御袁绍南下,栾奕需要把精通并非的他留在军中,以备咨询要事,所以数年之内徐庶不便外派。

    为了保证关羽治政不失,栾奕任命得力谋士贾诩为徐州长史、徐州教区宗主教。

    对于贾诩的能力,关羽还是比较信服的,如此一来,也就避免出现关公心高气傲不听人劝的状况。随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徐州的行政效率,栾奕还任命荀攸为徐州别驾,从旁协助。

    如此一来,徐州就等于上了双保险。

    除此之外,因了徐州百战之地,江东孙策随时有可能发兵至此,与河北袁绍两面夹击教区。

    于是,栾奕随后又将数位骁将调入徐州,为关羽再填助力。他们分别是:张辽、臧霸、曹仁和太史慈。其中,张辽和臧霸是青州吕布帐下的武将,曹仁乃是曹操旧将,太史慈是教会的原班人马,教会三大派系各有所取,看起来合情合理。只不过明眼人心里都明白,他的这番作为,是在拆分吕布和曹操故有的势力,将他们打散逐步分割到其它辖域,以巩固自身在朝廷和教会中的地位。

    原本,栾奕还以为一项心直口快的吕布会表示一番不满,至少也要发上一阵牢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吕布一点怨言都没有。主动表示,现在的青州是圣母的青州,青州内的将领也是圣母的将领,而不是他吕布的。作为圣母在人间的代言,教会可以任意调动青州任何一人去任何地方,哪怕让他吕布去前线当马前卒,他也无怨无悔。

    同时,他还表示,张辽与关羽本就是好友,把张辽调到徐州去领兵在合适不过了。

    栾奕这才想起历史上张辽就跟关羽十分对眼,二人阵营不同,但私交不错。时至今日,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了,但出于人类难以言喻的那种冥冥之意,二人初次见面后仍觉相见恨晚,很是投缘,如今没了阵营的隔阂,乃是同朝为将,二人的友情来的更是理所应当,十分深厚。

    如今,把他调到关羽身边,驻守可以让他名震天下的徐州最前沿——逍遥津,更是相得益彰。

    相比于吕布直言不讳的投诚,栾奕知道曹操心里多少有些想法,只不过碍于所处的境况不敢有所表达罢了。

    对此,栾奕也懒得跟曹操解释些什么,毕竟现实的主动权掌握在他的手中,他才是时局的主宰者,犯不着对曹操这个阶下囚低三下气。

    布置完豫州的政务、军务,栾奕带着曹操,帅圣堂武士军、圣殿骑士营绕道徐州,浩浩荡荡踏上了回归济南的道路。

    虽然曹操在很久之前就听人说圣母教教区内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生产发达,市井繁荣无限。之前也曾在战争中的兖州,见识过教区的返回。但是那时的兖州,正处于战争状态,百姓出于对个人资产的保护,那时的兖州并不繁华,看不出过多特别之处。

    如今,在大军经过徐州境内,亲眼目睹到身处和平地界的徐州教区后,仍大大的为之震惊。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教区百姓的生活水平比他听来的、想象的还要好上百倍、千倍。

    此时,正值圣元四年春耕时节,到处都是唱着欢快圣歌,在土地里挥汗如雨,辛勤耕耘的人。

    百姓们的脸上,焕发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他们的面庞圆润而饱满,不露一点菜色,他们的眼神闪闪发光,神采奕奕。他们虽在地里劳作,身上穿的衣服并不破败,很多人的衣服上连补丁都没有,虽都是价格低廉的山东缎,但相对于其他州郡百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着,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徐州的百姓生活虽不能说富裕,却也可以算得上过得去。这样的成绩对于乱世中的施政者而言,足可称之为奇迹了。

    更让他啧啧称奇的还在后面,大军入徐州境来到鱼台,在领着曹操欣赏过鱼台的地下粮仓之后,兵马从运河马头登船,一路北上,沿途越往北走,百姓的生活越好。特别是运河两岸,大集小集不下百个,商贾云集,赶集的人接踵摩肩,集市上卖什么的都有,大到各式家具,字画书籍,小到玉石、金器、琉璃器皿,应有尽有。特别是临近港口的市集,其繁荣程度一点也不比当年的洛阳东市差。

    运河一路向北,到了济南国境内,那繁荣劲儿别提了。在这片土地上,但凡有点手艺,又能吃苦耐劳的人都能赢得一份不俗的收入。

    曹操亲眼看到东平陵县中很多十分非官非宦之人,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上等的锦袍。上前问其身份,答曰:xx家作坊的八级工匠。

    曹操不知道八级工匠意味着什么,便问栾奕。

    栾奕告诉他,教会位于泺口的大工坊每年三月举办三次技艺级别考试。全大汉的工匠都能前来参与。

    技艺考核的级别,从一到九,九级为最高。来参加考核的工匠,需先从一级考起,一级级往上爬。一年考三次,也就是说一年可以连升三级。如果技艺精湛,三年可以考到九级。

    其中参加一至八级考试的工匠,需依据考官所出的题目,制作出相应门类的事物。再一依据该事物尺寸是否达标,是否美观予以打分。通过者,成绩录入教籍,没有教籍的建立档案,同时还可以获得由圣母教颁发的工匠级别证书。该证书教区各大商会均予以承认,证书级别越高,越容易高收入工作。

    级别到了第九级时,考试开始变得复杂起来,除了正常的手工制作,还要看你是否创造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事物。截至目前,教会办法的九级工匠资格证书聊聊无几,只有郑浑、蒲元、刘烨等八人取得了这样的资格。

    足可见九级工匠身份的不凡。九级工匠之下的八级工匠,亦是站立在百工巅峰的存在。收益精湛的他们亦是各大商会争相争抢的宝贵人才,所以收入十分可观,甚至比朝廷大员还要高上一些。

    在见识过济南国百姓富有的生活后,旅途的结尾,曹操把自己好奇一路的问题抛了出来,“子奇,既然教区那么富有,那么朝廷的金库应该富得流油吧?”

    栾奕呵呵一笑,摇了摇头,“恰恰相反。连年征战,朝廷入不敷出,紧张得很。去年岁末交上来的税赋已经花了七成,现在账面上只剩七千万钱,只够维持三个月,可距离年关却还有将近一年。看样子,后半年又只能靠借钱度日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