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夜天子 >

第414章

夜天子-第414章

小说: 夜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小天一副痛苦不堪的模样,纠结半晌,才咬咬牙道:“罢了!大人如此仗义,下官岂能不知进退……”

    戴崇华脸色一霁,就听叶小天道:“那就……比照往年旧例再加三成吧。实在是不能再少了,要不然,下官宁可分文不取,那样的话既便激起民乱,下官也有话说,若是拿了赈款还出事,下官就罪责难逃了。”

    戴崇华直眉瞪眼地看着叶小天,一副恨不得从他身上咬块肉下来的德性,正僵持着,忽听有人唤道:“戴兄,近午了,同去吃酒如何?”

    叶小天和戴崇华齐齐扭头一看,就见侧厢缓缓走来一人,肩膀微微晃动,仿佛要跟人摔跤似的,圆脸蛤口,双目细长,叶小天和戴崇华同时眉头一跳:李经历?

    李经历走到面前,好奇地打量了叶小天一眼,道:“戴兄,这位是?”

    戴崇华笑容可掬地对叶小天道:“来来来,我给你们引见引见。这位是我们府经厅的经历,姓李名向荣,与戴某情同兄弟。”

    戴崇华又拍拍李经历的肩膀,亲热地道:“李老弟,这位是葫县县丞叶小天,与戴某也是好兄弟。”

    “不是!绝对不是!”

    叶小天赶紧声明,李经历诧然看向叶小天:“这厮反应怎么这般强烈?”

    叶小天干笑两声,撇清道:“戴同知实在是太抬举在下了,下官职微位卑,安敢与大人称兄道弟。”

    李经历瞧他二人不似很熟的模样,以为戴同知是跟这位叶县丞客气,也未多想,便道:“既如此,李某作东,咱们三人同去吃酒吧。”

    叶小天忙道:“下官还有事情,实在不能耽搁,有负李经厅美意了。不如改天由下官设宴,邀请戴同知与李经厅光临。”说着向戴同知拱拱手道:“戴同知,下官托付之事,有劳您多费心了啊。”

    当着李经历的面,戴同知不能说什么,只好勉为其难地道:“那件事,戴某尽力就是了,只是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实在难为人了。”

    叶小天道:“是是是,有劳有劳,下官静候佳音!”

    有点牙疼地看着戴同知与李经历这对“连桥”好兄弟勾肩搭背地吃酒去,叶小天便回到了大悲寺,在禅房内细细思量一番:他与张知府那点香火情,肯定没有那些世袭罔替的铜仁土司们在张知府心中份量重,想让张知府有所照顾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他在铜仁唯一的人脉就是黎教谕了,而以黎教谕的能量,勉强能给府学争取到一笔款子,再让他兼顾自己也是万万不能,如今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在这位戴同知身上。

    但是这位戴同知虽有把柄在他手上,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尚未可知。其实就算戴同知真的办不成事,他也不可能向外宣扬,这倒不是因为那个女子是黎教谕的女儿,而是因为对他有害无益。

    毁了人家女子名节,万一那女子寻死觅活的,那就是损阴德啊。而戴同知这边也算是彻底结下了梁子,他有什么好处?何处损人不利己呢,只不过这个打算不能让戴同知看出来,如此戴同知才会全力以赴。

    可是如果戴同知真的能力有限怎么办呢?他已经匡算过了,真的需要比往年再多拿五成,才能顺利解决葫县如今面临的问题,如果达不到这个数目甚至少于往年……

    思来想去,叶小天便提起笔来,把这些情形详细写下,火漆封口,唤人立即送回葫县,这种大事,他可不敢独力承担,总要叫花知县先有些心理准备才好。信交出去,叶小天又嘱咐道:“你送了信,便去市井间散播一条消息……”

    :月末了,向诸友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43章 出门遇贵人

    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大悲寺上空,使得寺中暮色显得有些空灵寂寞。大钟乃丛林号令,晨昏敲钟,各一百零八下,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叶小天盘膝坐在禅床上,听着那一记记的钟声,似乎也有些出尘了,看他垂眉敛目,宝相庄严的模样,若被大悲寺的僧人们见了,免不了要赞叹一声:“此子大有慧根。”

    大有慧根的叶大居士端坐在那儿,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却并非佛祖法象,而是一枚枚的孔方兄。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戴同知身上,但戴同知究竟能不能帮他完成使命,叶小天毫无把握。

    这是关系到每个人最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绝非玩弄些阴谋诡计又或者哄得张知府眉开眼笑就能争取到手的,仅靠戴同知不情不愿的帮助,如果能够拿到如去年一般的赈款数目,他就算是烧了高香了。

    叶小天在大悲寺里为钱发愁的时候,葫县叶府里却是客似云来,好不热闹。来叶府拜望的都是各村各寨的保长、里正、寨主、堡主甚至深山老林里的某位部落酋长。

    住在山里的就送山珍,住在河边的就送河鲜,既不挨山也不靠水的就送些杂七杂八的礼物。叶小天不在家,桃四娘不敢做主,本欲不收,可是这些人送的礼物五花八门,送礼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实在不容拒绝。

    桃四娘这里刚刚很客气地说一句“我家老爷不在府里,足下还请留下拜贴,拿回礼物,等我家老爷回来……”马上就有那山中首领放下礼物,很粗犷很“没心机”地答道:“既然如此,就请小娘子先收下礼物,等二老爷回府时咱家再来拜访,告辞了!”说罢一转身。雄纠纠气昂昂地便拔足离去,追都追不上。

    还有那村寨里派来送礼的是白发飘飘的一位耆老,拄着个拐棍儿,颤巍巍的仿佛迎风就倒。桃四娘委婉地向他解释几句,那老头儿便拢着耳朵,声若洪钟地道:“什么?是啊是啊,老夫过了年就满八十了……”

    桃四娘很是无奈,这不年不节的,这些人登门送礼,明显别有所图啊。坊间传言。今年由叶县丞去铜仁府申请赈款,花知县决定今年的赈款分配完全由叶县丞负责,这些人显然是为此而来。

    桃四娘做为管家哪敢擅自做主,便请示哚妮。哚妮听她说完,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萌萌地反问道:“那四娘觉得,这个礼,咱们是该收呢,还是不该收呢?”

    毛问智爱不释手地抚摸着一张黑熊皮。听到她们这番对话,便直着嗓子道:“收啊,干嘛不收!俺跟你说,有时候人家送礼你不收。一样要得罪人的,这件熊皮不错,俺拿去铺炕了啊……”

    华云飞见四娘发愁,便体贴地道:“四娘不必为难。且先收下吧。县里的官也要靠这各堡各寨的头面人物的支持才能做事,若不然号令难出县衙的,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我来担待便是!”

    桃四娘听见这话不由心头一暖,向他柔柔地瞟了一眼,微微低下头去,神情温婉柔媚。四娘已经隐隐感受到了华云飞对她的情意,只是一想到自己年长于华云飞,又是嫁过人的妇人,便会生出自卑。

    毛问智乜视华云飞,暗暗竖了竖大拇指,转念又一想,便又抓起一张狐狸皮,熊皮他自己用,这狐狸皮就送给叶小娘子好了。他不像华云飞一般会说话,但是讷于口而敏于行,老毛可是行动派的。

    ※※※※※※※※※※※※※※※※※※※※※※※※※

    山脚下处一座茶馆里,有位书生模样的人坐在那儿,似乎百无聊赖地在喝茶,但是每一个登山前往叶府拜访的人,都被他悄悄记下了身份,这可都是用来攻讦叶小天的有利证据,只要有七分是真的,谁还会去考究其中那三分假呢。

    叶府后宅里,潜清清腻不过遥遥的纠缠,正陪她在书房里读书。坐在书房里,潜清清心中好不郁闷,她到叶家本是为了叶小天而来,谁料她到了叶府,叶小天却去了铜仁,看来要在这里虚耗上许多时日了。

    课堂上突然多了一个风情万种的美貌小妇人,西席老先生顿时大悦,今日讲这《女儿经》,格外的精神抖擞,引经据典,言语风趣,既显出他的博学多才,授课又不觉得乏味,遥遥听的津津有味。

    只是那俏美的小妇人对他如此卖力的表演似乎并不感兴趣,她托着下巴,懒洋洋地睇着窗外庭院中的一树梨花,直让那老先生恨不得自己化身为那雪白的梨花,被这美人儿一双妙目凝睇为幸。

    院子里忽然闪过一条矫健的身影,肩上背着一张猎弓和一壶箭,那是华云飞。华云飞可不像毛问智一般不知轻重,对于各寨各村送来的礼物,华云飞没有从中取用一件。

    毛问智把那张狐狸皮送给了叶小娘子,华云飞曾亲眼看到四娘与叶小娘子坐在一起品评那张狐皮,叶小娘子满面的幸福与四娘眼中的欣羡,华云飞都看了眼里,他决定亲自入山,为他心爱的女人猎一只紫貂。

    潜清清眼看着华云飞荷弓而去,心中忽然一动。她想接近叶小天的办法,是以色相勾引,再伺机杀他,可她从心眼里厌恶被男人亲近,如果能以弓弩袭杀叶小天,是不是就不用虚与委蛇了?

    想到这里,潜清清的眸波微微荡漾了一下,唇角轻轻牵起一丝神秘的笑容。只这一笑,便如午夜雲花悄然绽放,散发出无穷魅力,那西席先生看得失神,手中书卷险些掉落。

    遥遥正认真听先生讲课,忽见先生失语,不禁心想:“莫非先生忘了词儿?”

    遥遥登时精神大振,接口背诵道:“坐立行走须庄重,时时常在家门中。但有错处即认错,纵有能时莫夸能,出嫁倘若遭不幸,不配二夫烈女名。此是女儿第一件。听了才是大聪明。我今仔细说与你,你要用心仔细听。”

    先生忽地清醒过来,有些尴尬地道:“啊!对对对,用心听,用心听……”一张老脸便有些红了,偷偷看了一眼,那美丽少妇依旧眼望窗外,若有所思,全未注意他的失措,不由惘然若失。

    ※※※※※※※※※※※※※※※※※※※※※※※※※

    戴同知一下午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令他签押房里的胥吏们很是纳闷,这位同知老爷整日笑呵呵,很少露出这副模样,因此做事时都都提了几分小心,生怕扫到他的风尾。

    没等放衙,戴同知便匆匆离开了府衙,赶回自己的府邸。府中家丁下人们见自家老爷回来了,忙向他垂首施礼。铜仁知府是土知府,手下的官吏十之七八也是原本大大小小的部落土司们世袭而来。这位戴同知也是。

    不过,他毕竟住在铜仁城里,家里的规矩不像那些据寨而居固守传统的土司,家人向他施了礼后便各行其事。不用像那些传统的土司人家,主人一刻不曾离开,便不可抬头看上一眼。

    戴同知匆匆赶到第三进院落,折向右手边客舍院落。那院落门口的垂花门外居然有人持刀把守,见是戴同知赶来,他们自然不会拦阻。任由戴同知走了进去。院子里左右厢房都有抄手游廊,正房前廊后厦,后有罩房。

    戴同知进了正房,向左一拐,绕到落地木屏后面,便拐进了书房,书房里一个瘦小枯干的老者正握着一卷书,一边品茶一边看书,状极悠闲。抬头看见戴同知进来,那老者微现讶色,随口问道:“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戴同知叹了口气,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懒洋洋地道:“今天遇上了一点麻烦。”

    瘦小老者神色一紧,问道:“莫非张铎已有警觉?”

    戴同知摇头道:“赵阿牧不必担心,此事无关你我的秘密,是我个人遇上了一点麻烦。”

    那瘦小老者松了口气,微微蹙起眉道:“你遇上什么麻烦了?不会影响你我的大计吧?”

    这瘦小老者在铜仁其名不彰,便是走上大街报出名姓,怕也没人知道他是谁。但是在播州他却赫赫有名,认识他的人远比认识播州之主杨应龙的人还多,因为他是播州大阿牧赵歆,比起深居简出的杨天王,赵韵大阿牧的曝光率更高些。

    戴同知摇了摇头,把叶小天窥破他的**,并以此相要挟,让他为葫县争取赈款的事说了一遍,苦笑道:“我在府衙苦苦思索半日,也未想出好办法来,想为他争取赈款谈何容易啊。”

    赵歆没好气地冷斥道:“我早就说过,不要沾惹那些良家妇人,你偏不听,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你会死在女人肚皮上。”

    戴同知笑道:“赵阿牧,你们杨土司不是也有这般癖好么?”

    赵韵晒然道:“我们杨土司虽有这般癖好,却不会因此误了大事;我们杨土司虽有这般癖好,又有哪个活腻歪了的,敢以如此私隐挟迫他。你戴同知做得到吗?”

    戴同知翻了翻白眼儿,悻悻地不说话了。赵歆抚着胡须想了想,突然双眼一亮,道:“葫县想多争取几成赈银么?呵呵,老夫觉得,你不妨玉成此事,如此正可激起各郡县官对张铎的不满。”

    戴同知怔了怔,道:“如何玉成?张铎不会同意。”

    赵韵微笑道:“正常情况下他当然不会答应,但是如果叶小天能为他解决水银山之争呢?”

    戴同知又是一怔,赵歆道:“张铎正为水银山争端头痛不已,如果叶小天能为他解决此事,你说张铎舍不舍得多分他几成赈银?”

    戴同知奇道:“叶小天哪有能力解决水银山争端?”

    赵歆道:“他若不能,我们暗中帮帮忙不就好了?”

    戴崇华惊道:“我们不是正要利用水银山一事大做文章么?怎么可以……”

    戴崇华说到一半,看见赵歆的眼神儿,忽地福至心灵,改口道:“我明白了,你是打算事成之后风云再起?”

    :诚求月票、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44章 难兄难弟

    戴同知说到就办,次日一早就去找张铎,开口便道:“大人,下官仔细思考了一夜,终于想到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可以让这赈款分配的公道,无人可以说三道四了。”

    张大胖子刚起床,正由两个小丫环侍候着洗漱,衣服没换,头发也没梳呢,披头散发的就像一个圆滚滚的不倒翁头上扣了一顶假发,听见戴同知这番话,张铎奇怪地道:“你还真想法子去了?本府打算捱上两日,再照原样发付出去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