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将血 >

第1134章

将血-第1134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不多都是按照六部之职,设定的各人值守。

    张方重权责最轻,没办法,就算赵石举荐了他,旁人也明白,这位和晋国公几乎没什么关联,更非其门下。

    照顾着赵石的面子,没受多少排挤,就算不错的了,还想争权,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想过。

    所以,跟兵部文书往来的事情,都都归在了他这里。

    好在,没怎么欺负人,不然的话,他只要稍微露出点不满,或者野心来,估计枢密院和其他各部打交道的事情,就能一股脑都堆在其人头上,那样的话,压也能压死人了。

    而几个人商量的,其实还是今年枢密院的重点应该放在何处。

    最终的结果,也没出乎意料之外。

    一个就是各地禁军的整编,去年实际上大致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今年需要做的是细致工夫。

    不要以为,军队的整编会一挥而就,这可能会拖上几个年头,甚至在十年开外都说不定。

    无数的细节,需要完善,无数的琐碎,需要处理,裁军,仅仅是第一步。

    种燧再次提出,想要在军中设立从上到下的类似于都察院那样的衙门的意图。

    赵石知道种燧的心思,但……如果说去年他还支持的话,今年他的想法就变了。

    之所以他在成武七年的时候,曾屡屡有这样的建言,还是因为形势使然,既然斗起来了,就别讲什么情面,进攻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无论是军中,还是在朝堂之上。

    但现在嘛,时过境迁,他觉得这个想法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因为他不认为在枢密院声势大涨的今日,还能从吏部那里夺取这样重要的权责,也多数不会再得到皇帝陛下的支持,枢密院一旦提出来,会遭到中书那边的严词拒绝不说,也很可能引发第二次文武之争。

    这在成武七年的动荡之后,是极为不妥当的做法。

    而种燧之所以如此热衷此事,在赵石看来,还是求枢密使之位不得,想要借机取得些补偿,也好在日后,跟张承分庭抗礼。

    赵石不松口,这事注定不会有什么结论,枢密使张承更不会极力去推动这样的事情。

    没有得到回应,种燧心中多少有些不满。

    但他知道,这主意本就是自己这个妹夫提出来的,如今却又含含糊糊,定有因由,只看过后这个解释能不能让他满意了。

    不满意的话……嗯,他也没辙。

    在争夺枢密使之位的时候,他便明白了,这些年,他一直能从妹夫这里借力,是因为他没碰到什么旗鼓相当的对手。

    一旦遇到张承,他也就明显感觉的到,他竟然有点力不从心。

    他现在有时都有点怀疑,若是没有这么个妹夫,他是不是能走到今日一步。

    结论无疑令人沮丧,种氏能有今日,多亏有了这样一个女婿,若没有赵石,看看今日折家凄凉模样,就能看到种氏的下场了。

    再者说,当年种氏比折家其实还要惨上几分。

    所以啊,这事过不了赵石这一关,那么此事也就无从谈起了。

    对于赵石的反复,他有点不满,更多的其实还是无奈,甚至有点灰心。

    种燧受挫,接下来就是张承的专场了。

    当张承回京入枢密院的时候,赵石就知道,他的野心很大,而且,政见非常鲜明。

    其实,当时赵石就有点怀疑,这位正经出身当年西军的大将,是因为延州镇军的补给,常年不怎么充足,而多年怨念所在,才弄出来那么大一篇文章。

    如今看来,这怀疑也不算无的放矢。

    他着眼之处,就在如今大秦的后勤补给上面。

    他对大秦现在的弓弩,刀枪以及盔甲,都很不满意。

    当然,他对军队整编,同样热衷,当初和赵石商量的时候,后勤辎重只是一个方面罢了……

    而现在,因为种燧的原因,他还算有着克制,只拿出了这个来做文章。

    不过,当他的枢密使之职越来越稳固之后,会做些什么出来,就很难预料了。

    无疑,新上任的枢密使大人,是野心勃勃之辈。

    张承说了很多,但在赵石看来,重点其实就一个,工艺。

    没有工艺的提升,张承所说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而张承明显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所以,他最终提出的解决之道,就是工匠。

    工部的匠作监,在他看来一无是处。

    这么多年下来,能与西夏相持,秦军确实有着装备上的优势,这个自不待言,但这远远不够,在同等兵力之下,当年延州镇军也很难战胜西夏精锐。

    碰到了西夏铁鹞子,秦军的伤亡更是极其惨重,所以说,秦军装备就算有优势,也极为有限。

    赵石非常赞同张承所言。

    确实,匠作监那几头人,想要研制出更精良的武器来,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他们也就是给皇宫添砖加瓦的料儿,还不如他们设在军中的匠人来的有用一些。

    张承的意思是,由朝廷出资,于秦境之内的通城大邑设下匠作司,征募天下巧匠入内,为秦军制作出更精良的武器。

    这事不用问了,自然由工部和枢密院同管,也当然以枢密院为主。

    比较纯粹的军人思维,一切都已战争为主题。

    赵石自然很是支持,张承投桃报李,也旧事重提,想让国武监合并了匠作监,来主持此事。

    不过,几个人其实都明白,工部的匠作监不是那么好吞下去的。

    那里不仅仅是为军人们提供武器,而且他们还要在建筑,道路,沟渠等等方面,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

    可以说,匠作监下面的产业,就算不属于匠作监,都在工部和户部名下,但实际上,匠作监就是他们的头儿。

    想要彻底吞下匠作监,完全不可能,最好的结局,就是从上面弄一块下来罢了。(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雄豪

    张承和种燧所言,其实就是今年枢密院属事总纲。

    两人各自说完,都会有意无意的看看赵石,赵石这个枢密副使,实际上和枢密使也没多大分别。

    更为让其他几个人无奈的是,自从入枢密院以来,这位和在军中的时候,完全不同……

    当然,这对于其他人来说算是好事,然而,你想要绕开他,却又不成,有时候让人分外心安不假,但有的时候,也让人很是难受。

    如今,赵石无疑是枢密院中最清闲的一位枢密使,只要他自己不揽权,除了皇帝陛下以外,旁人断不会,也不敢强逼着他做事。

    但枢密院里的事物,一旦所涉重大,却总要头一个看他的意思。

    实际上,张承这个枢密使做的没底气,就在这里了。

    不过,习惯了就好,就像现在,赵石这里没反对,接下来就能商量谁该做什么了。

    分配一下任务,然后就是琢磨着上书皇帝陛下,将今年的章程定下来,就可以放开拳脚去做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落衙的时候,几个人都还没用饭,但谁也没提摆宴聚一聚。

    从枢密院正堂出来的时候,几个人都面色沉重,一商量才发现,今年并不比去岁轻松,要办的事情之多,连他们自己都所料未及。

    一天商量不清楚,就得两天,几位枢密院的主官都清楚,年头上,定要尽快将大略定下。不然的话。谁也不知会出什么变故。

    赵石也不好显得过于轻松。实际上,说来说去,他这边儿的事情也不算少。

    匠作监那里的事情,需要他出面说话,禁军整编,千头万绪,也少不了他参与。

    当然,和其他几位比起来。他这里足可以称得上轻松了。

    出了议事正堂,赵石觉着腹中有些饥饿,而且,一走路,肚子里面的茶水,好像都能听见响动,嗯……再有就是枢密院的点心真难吃。

    看来啊,军旅革新应该先从枢密院里面的厨子着手,弄的他娘的都是什么玩意?是给人吃的吗?

    不过,他这会儿还不能快马加鞭的回府。

    从枢密院出来。上了马,后面种燧带着几个亲兵就靠过来了。

    两边人自然而然的便汇合到了一起。赵石和种燧并辔而行,其他人知己的散了开来……

    先开口说话的自然是种燧,“前事乃国公所议,如今为何不发一言?难道说,事情有变?”

    和种燧说话,没什么可客气的,赵石道:“看来你这个枢密副使当的有滋有味儿,难道今后就想这么呆在枢密院了?”

    “哦?”

    种燧惊了惊,他想过很多答案,只是没想到先得了这么一句。

    赵石蹙了蹙眉头,“你看你啊,又是争枢密使,又是往自己身上揽事,那么多的事情,你做得过来吗?”

    “可……皆是职责所在,多则多矣,总能一件件办好……”

    种燧有些糊涂,但说了这么两句,却也明白过味儿来了。

    “国公是说……将来领兵之事?”

    赵石在马上点了点头,“你若成了枢密使,自然常驻京师,哪儿也去不得了,但枢密副使领兵在外,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你应该明白,如今,你身上权责越重,将来出外领兵的机会越少,这个道理,就不用我细说了吧?”

    说到这里,赵石看着种燧笑道:“当然,若你认准了枢密使之位,可能也不是没有机会……”

    这话就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也就是两人是亲戚,不然的话,就算是张承,也得不到这几句话。

    实际上,道理就在那里摆着,只是种燧身在局中,看的不甚分明罢了,而赵石算是旁观者清,也一直没放弃出外领兵的希望,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做的,自然看的就明白些。

    种燧沉吟良久,心里好像一下就通透了起来。

    是啊,枢密副使虽然尊荣无比,权责也是不小,但和出外领兵,征战沙场,克建功勋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尤其是他这样曾经领有大兵的将领,在这事上根本谈不上什么选择。

    就算坐上枢密使之位,也没有手握兵权来的痛快。

    种燧相信,换了张承,定然和他想的也是一模一样……

    只不过,张承……出外领兵的机会,可就不如他种燧多了。

    这里面的原因,想想就能明白,张承在领兵作战上的才能,也许不错,但此人却从没有独当一面过。

    这么一来,不如老老实实的在京中做枢密使。

    但他种燧不同,做了多年的殿前司指挥使,旁的不说,秦军四路伐夏,其中就有他这一路,正经的三品大将军。

    其实,之前他恼火也正在这里,论起来,成武五年伐夏之役,张承还算是他的部下,如今一跃而为枢密使,却成了他的上官。

    不论资历,军功,都要差他许多,为什么坐上枢密使之位的是他张承,而不是他种燧?

    事情就是这般,之前纠结恼怒的地方,现在看来,却是让他有点欣慰了。

    是啊,张承出去领兵,最多最多,也不过是四品上将,连将军府都没建呢,哪及得上他种燧可以独领兵权?

    当然,他也知道,这多数只能算是自我安慰了。

    他出身大秦种氏,也许这才是拖累他,不能走上枢密使之位的关节所在……

    想通了,种燧立马堆起了笑容,在马上抱拳道:“多谢国公指点,受教了。”

    赵石呼出一口白气,“那就把禁军是事情办好,你想要领兵,还要落在禁军这里,后周,南唐摆在那里,什么时候禁军有了模样,我荐你出京领兵。”

    “这是自然,不过,就怕到时候,让国公抢了先。”

    “若真是那样,我也不会客气了,只不过,过后保你一个枢密使之位如何?”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都是一笑。

    种燧摇头叹息,“看来啊,将来咱们两个想要再次并肩沙场,是千难万难了。”

    赵石哈哈大笑,“这天下间,又有哪个人,能让咱们两个大秦枢密副使并肩以对?”

    若是两年前,这样的豪言壮语说出来,也许只会惹人耻笑。

    但现在,两人同时官至枢密副使,又同为大将军,而且金国已去,西夏已绝,这样的话,也就差不多成了真理。

    因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外间那许多上将,怎么可能还让两位枢密副使同时领兵上阵?

    种燧也被勾起了胸中豪情,笑道:“异日若还能出外领兵,一个枢密使又算得了什么?”

    至此,他心中块垒已去,人也爽朗许多。

    两人谈谈说说,已是临近晋国公府。

    赵石知道,今天这顿酒看来是逃不掉了,这厮明显是得寸进尺,还想谈谈别的事情。

    至于什么事儿,那还用问吗?

    禁军整编,最重要的一点,其实还在操训以及征募兵员上。

    既然裁汰了那许多兵卒,若禁军不成精锐,战力下降的会非常快,又不能已人数补足,那么也就失去了禁军整编的初衷。

    而以上两个方面,涉及到的东西也不是一点半点。

    种燧必然会求援于国武监,只是之前争枢密使之位正欢,整编的事情稍稍耽搁了下来。

    现在,枢密使之位已定,话也说的明白,便也就能旧事重提了。

    国武监生员,或者年轻了些,但在操训新兵上,赵石自信,没谁能做得像国武监一样专业,这是国武监必备的长处,也正是禁军整编最需要的。

    实际上,去年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国武监生员进了禁军。

    今年,整编的步伐一定会加快,也许一些生员等不到肄业,就要被禁军这边弄走了,当然,这得赵石点头。

    其实,这也只是比较重要的事情,禁军整编千头万绪,需要商量的地方绝对不止这些……

    而赵石这里,无心过多的插手禁军整编之事,不过,他也有事跟种燧商量。

    正好,借着这个时机,跟种燧好好聊聊。

    两人回到晋国公府,摆上酒菜,足足聊到半夜,种燧才摇摇晃晃的被下人搀扶去了客房……

    正月十八,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