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将血 >

第848章

将血-第848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场之上,你来我往,凶险莫测。多多提防总是没错……不过此人这个时候写了一封这样的信递过来。一地宣慰使。走到这个地步,也算是个奇葩,这是朝中有人挤兑,还是真没路可走了?

    不过,不管他怎么想,段文芳此人对于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也就不用再计较什么真情假意。

    种七娘说的其实不错。官场之中,趋炎附势者多,不多段文芳一个。

    京中大阀,没了一个王家,还有其他人,如今大秦疆域越来越是宽广,这些人的目光逡巡之间,你争我夺的事情断不会少了。

    估摸着回到长安之后,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形了。

    他这里没多少心思搀和其中,一来太过麻烦。二来,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一举一动,都分外的引人注目,虽说不用再想景帝时候那般谨小慎微,但太过张扬跋扈,总归是不妥……

    对于地方官吏任免,他是不打算插手什么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河中,河东这里,若是有人想乱来,也是不成。

    朝中那些人想分蛋糕,在他这里行不通,有些话不能明面上说,总需给那些贪婪的门阀世家一个暗示才成,段文芳赶上的,其实正是这么一个时机。

    将传信之人叫进来,略略说了两句,打发了人离去。

    实际上,依照段德书信上所说的意思,河中文武不算和睦,却能让朝廷放心,这里面隐含的意味,是个人心里都清楚,种七娘也正是明白了这一层,才说信上所言有些道理。

    什么道理,不过是制衡之道罢了。

    若是一地文武,和和睦睦,共荣共辱,才真正让朝廷担心,像河中这里的表相,就很不错,才算符合朝廷的利益。

    所以,段德才会私下里派人送信过来,这投靠,也是有着诸多的学问的……

    不说这些,赵石一行在解州呆了五六日光景,还算清闲,他是河东宣抚使,与河中没有统属关系。

    来他这里拜访的,多还是军中旧部。

    河中兵马来历很杂,像杜山虎的亲军就大多出身殿前司禁军,而下面的兵勇,多是从河中招募而来的河中壮士。

    但军官,却有很多都是国武监出身的家伙。

    而守卫汾州,临汾重地的,却是猛虎武胜军一部,猛虎武胜军在太原之战中一战成名,是大将军赵石最嫡系的人马。

    从上到下,清一色都由国武监将领充任军官将领,太原一战差不多被打残了,补入了很多河中新兵。

    不过接下来,克太原,战大同,从河中,到河东,猛虎武胜军这支成军于京师近郊,由大将军赵石亲手组建的皇帝亲军,已经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虎贲之师……

    这数年来,从秦军北渡开始,河中,河东的山川沃土,猛虎武胜军将士,洒下热血无数,却也在北地铸就了猛虎武胜军的赫赫威名。

    不管是杜山虎麾下,还是河东的种怀玉,张峰聚等人,帐下皆有猛虎武胜军兵将效力,实际上,这一支人马已经被拆成了几部分,皇帝亲军的名义也早已摘去,但这无损于猛虎武胜军的威名。

    猛虎旗是猛虎武胜军特有的旗帜,只要这杆旗帜不倒,长安国武监还在,猛虎武胜军就不会消失,而且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壮大……

    杜山虎作为赵石心腹将领,抚有河中数载,操练人马,整合各部,在河中军中深有威望不假,但真正能掌控河中兵马的,谁都清楚,还是大将军赵石。

    没有大将军赵石的支持,杜山虎不可能将这些来历各异的军伍将领们捏合在一起,光猛虎武胜军那一部分,没有大将军赵石点头,就没有人能操控的了。

    可以说,时至今日,国武监将领在军中真正的站稳了脚跟,也顺便划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已经有了自成一体的雏形,他们既不属于东军,也不属于西军,勉强说的话,可以和京军牵上些关系。

    但实际上,他们更像是大将军赵石的私军,国武监中的种种教导,并不能让这些兵将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什么,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组成团体,靠拢在能够真正带领他们得到胜利的人的身边。

    而大将军赵石,正是这样一个天然的领导者,是他创立了国武监,是他亲手建立了猛虎武胜军,是他带领这些年轻人,来到北地,百战成金,杀出了猛虎武胜军的赫赫威名……

    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各部猛虎武胜军必然会聚集在猛虎旗之下,为大将军赵石敢死效力,这与私军还能有什么两样呢?

    赵石创立国武监之初,是以限制大秦各家将门在军中的实力为目的,用职业将领,代替那些一脉传承的各个将门世家的位置。

    但最终,却早就出了猛虎武胜军这样一个渐渐成型的军事集团,它的触角,也正在逐步延伸到大秦各处,影响力日甚一日。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但对于赵石本人来说,却有着诸般好处,,对于家国天下这样的大义微言本就没有多少念想的赵石,便可以肆意的享受自己的成果。

    他的到来,改变了这个时代,但这个时代,也正在改变着他,他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享受权势,喜欢征服带来的快感。

    但他却一直对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不感兴趣,小心翼翼的规避着冲突,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受些委屈,退让开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矛盾的人,但也正是这样矛盾的心理,早就了这样一位大将军。

    看上去忠心耿耿,却根本对皇权没有半分敬意,手握兵权,权势日彰,却还在小心的做着些小动作,极力掩盖着自己的锋芒……

    除了他自己,恐怕没有谁真正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这些,这些时日,河中许多部将,都来拜见于他,其中多数都是国武监将领,也都是以着学生的身份到来。

    大将军在河中军中的威望,于这一刻,显露无疑……

    在离开解州的前夜,杜山虎再次与赵石坐在一起,深谈了一次。

    这次交谈,可以说是真正的秉烛夜谈,一直说话到天光放亮,两人才各自回到宿处歇下。

    当种七娘好奇的问起,赵石只是笑着说了一句,“岁月不饶人,我要是老了的时候,还有着什么雄心壮志,你们就一人给我一巴掌,人这一辈子,过于固执,反而落了下乘……”

    种七娘心里有些火气,但还是聪明的没有追问细节。

    但她还是明白,这次相谈,让丈夫心里有些不痛快了,心里不禁埋怨,杜山虎越老越不懂事。

    他的荣华富贵,几乎都来自于丈夫,丈夫这里也一直存着顾全情谊的心思,难道心思就那么急?

    非要在这个时候给丈夫添乱?

    不过嘴上却安慰着,“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咱们管不了那么多……夫君老了,若还有什么雄心壮志,妾身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拦着?”

    赵石笑了笑,到底没说这次相谈杜山虎说了些什么,之后与杜山虎相见,也是一如往常,谈笑自若,杜山虎也显得很是高兴,显然是得了什么承诺,这才如此……

    (求月票,这一章写出来,大家可别骂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可能都尽着你的意思,到了杜山虎这个地位,应该有这样的魄力和心思才对,至于两个人会不会分道扬镳,大家耐心等待后面的剧情吧。)(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回京

    离开解州,南渡黄河,过潼关,然后一路向西。

    赵石也不愿再在途中多做耽搁,歇的地方也多为驿站,不在州府停留。

    加上大将军南归非常突然,许多府县都没有事先受到消息,有的地方,直到大将军一行过去,才堪堪得知,大将军赵石回京述职,经过了自己治下。

    胆子小的,立即追上来请罪,胆子大些的,后悔一阵,提心吊胆几日,也就算了,毕竟大将军权势再是显赫,终归不相统属,既然大将军不愿惊动地方,自己也不用上赶着去巴结什么。

    而有的地方,根本就是懵然不知,反而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担忧。

    一路无话,这一日,队伍已经来到离长安京师二十余里处,天色渐晚,也正好有一处驿站,商量了一下。

    几位钦差身负皇命,离的长安近了,不敢停留,所以决定连夜赶回京师交旨。

    赵石也不挽留,几位钦差回京交旨是一方面,顺便也能知会朝廷一声,大将军赵石回京了。

    以他如今的权势,一些时候,想低调一些也是不可能的……

    悄然进京?

    别开玩笑了,是想打谁的脸吗?

    有功之臣入京,多要有个程序,不但能让有功之臣得到荣耀尊荣,也要彰显朝廷的威严以及所取得的功绩。

    更何况,是冠军大将军,定军侯赵石回京。

    赵石若是悄然进了长安,朝廷脸面上一定不会好看。但若是朝廷中人敷衍了事。也会伤了大将军赵石的颜面和尊荣。

    所以。这个程序必须走,而且还要拿捏好分寸,上次赵石回京,就算是京中有那许多风刀雪剑在等着,表面功夫也都做的十足,别说是现在了。

    这几位钦差深谙官场规矩,这才要连夜回京,若是等到明天一起走。就算是他们先行一步,也是有些晚了,朝廷准备仓促,一旦出了错,这几位钦差自然也就罪责难逃,他们可不敢因为图一时舒服,在这事上有所轻忽……

    这样一来,到是省去了赵石许多功夫,明日只需派人向家中通报一声也便行了,不用再像往日那般。回京第一件事,就要向兵部。枢密院报备什么的。

    冬夜,驿站中最好的一间上房中,炭火在门边上烧的很旺,屋子里也是温暖如春。

    这里离长安很近,驿站的驿卒虽然接待过过不少南来北往的官吏,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但听闻来的是冠军大将军,还是战战兢兢,殷勤周到中,却带着失措和惶恐。

    驿站中什么都不缺,到了晚间,驿卒们还从外间拉来了几个农妇,宰了一只羊,炖了两只鸡,饭菜准备的颇为丰盛。

    而且,还有两个年轻的女子侍候女眷洗漱,这天寒地冻的,也难为了这些驿卒能准备的如此周到……

    吱呀一声,赵石顺手推开窗棂,寒风立即扑面而来,赵石深深吸了一口外间的寒气,望着外面幽幽的夜色,精神不由有些振奋。

    回想这些年奔波来去,每一次回京,烦恼都不会少了……

    第一次,是随景帝入长安,可以说是带着满心的杀机而来,不过那一次,动机却最为单纯,而且,站在长安城的城墙之上,漫观长安胜景,那一幕,多少年过去,也如在眼前……

    接下来,好像应该就是大秦第一次东征了,为帅的是景帝的兄弟,魏王李玄道,那一次,让他真正的见识到了战阵杀伐的场面,千军万马,对阵疆场,往来厮杀,着实让人开了眼界……

    而那一次,也是他最任性的一次,入吕梁,北上草原,在鞑靼草原呆了多半年,之后回京,皇位之争尘埃已然落定,景帝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那个时候,他是被如今的太皇太后派人带回京师的,到也不算担心,立下了不少战功,又有太皇太后作保,加上位置也不算太过惹人注目,就算功过相抵,也算不了什么。

    果然,回京之后,受了些斥责,官虽没升,却晋了爵位。

    之后好像就是作为钦差出京入蜀传旨了,接着几经波折,几乎就是九死一生,才立下了平蜀大功,还没有回京,其实就已经是加官进爵,什么都有了。

    但那次回京述职,想的也就多了起来,回来长安,一路之上,皆是心事重重,丝毫没有得胜还朝的喜悦之感。

    果然,景帝也没让人失望,直接就是一个羽林中郎将的虚衔把人打发了,之后滞留京师,几乎没有再领兵出京的机会了,景帝疑忌之意,在那个时候已然是越来越明显。

    再之后,便是秦军第二次东出潼关,好在,猛虎武胜军已经成军,渐渐露出峥嵘之意,调猛虎武胜军参战,实际上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在里面。

    猛虎武胜军留在京师重地,一家独大,对许多人来说,都构成了威胁。

    之后,他率猛虎武胜军北渡黄河,进入河中,与金人连场激战,尤其是最后太原府一战,重创金人太原守军不说,还尽歼大同守军最精锐的虎卫军骑军,可以说,那一战为后来北上河东,收复河东汉家故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让他再在河中呆上一年半载,其实不用动用大军,只河中兵马,便足以攻取太原,大同重镇了,能为大秦省下无数人力和物力。

    但可惜,景帝的疑心病又犯了,又一次迫不及待的招他回京,那一次回来长安,路途之上,他根本不敢闲着,紧锣密鼓的布置后手,不然的话,就是个坐以待毙的下场……

    千军万马,齐入长安,景帝死了,王家败了,一颗颗人头落地,一腔腔鲜血喷洒,看上去酣畅淋漓,但谁又知道,其中包含着多少的犹豫,多少的算计,多少的凶险?

    这一次回来,又将是怎样一个场面呢?

    景帝不在了,确实让人轻松很多,而这一次回京,估摸着当也能瞧出些当今陛下的心性来。

    数载一晃而过,当初的那些承诺,他还能记住多少?皇帝和功臣之间,是不是能相得益彰,都会有着不少端倪可循……

    不过,这一次回京,和之前的任何一次,都不会相同,权势和荣耀,必将加之于一身,朝堂之上的那些大人们,再是眼红,也不敢再有何不敬之言语……

    正想到振奋之处,身后脚步声响,随即,一双手臂从后面搂住他的腰身,娇软而带着弹性的身躯,紧紧靠在他后背上。

    蒙古少女清脆的笑声传入耳朵,“我的丈夫,你说的那座大城怎么还没有出现在达达儿真面前,这世上真的还有比大同还要高,还要大的城池吗?”

    和种七娘预料的偏差很大,蒙古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