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新功夫之王 >

第249章

新功夫之王-第249章

小说: 新功夫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劲者,即拳之刚劲也。易骨者,即练精化气,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合,体质不坚,故发明其道。”沈忠如数家珍的说道:“说通俗点就是:一般人出拳,都是手臂肌肉的力量,不会调动腹腰腿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间,把精血体能化成元气能量热量的功率也小。练成明劲之后,每一拳一脚的发力,都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所以一下之间,全身的精血体能化成能量热量元气的功率非常之大。”
    王小虎点点头,沈忠说的很有道理,于是问道:“小龙哥应该早达到明劲了吧?”
    “他是到明劲的巅峰了,可惜”沈忠面色一黯惋惜道:“这就是我要特别嘱咐你的事情,若是只懂明劲,一味猛打,又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则把身体的精血体能都打空了,所以比普通人还要衰败的快。”
    “你是说,小龙哥很有可能将体能超支,导致了身体衰竭?”王小虎眯起了眼睛,以前他还当这种体能超支是“肌肉振荡器”破坏的,想不到的是,达到明劲巅峰无法突破,也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不禁为自己的身体感到担心起来。
    “那只能是其中一个原因,他的死亡肯定还有其他因素的。”沈忠说到这里拍拍手,“这件事情不用再纠结了,反正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你现在还是明劲的初级,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体能问题,其实你想通过内家拳来寻求突破的路线还是可行的。”
    王小虎翻翻白眼:“忠叔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我认识的内家拳高手好像只有你一个,你家里还有那些臭规矩,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哼。”
    “到底是年轻人啊”沈忠笑呵呵着,好一会儿后才沉吟道:“你想过没有,如果你想要学形意拳一点都不难。”
    “你不外传的”王小虎没好气的说:“我又不拜师,又不是你家的什么人,你凭什么教我?”
    “哈哈哈”沈忠听到他这没好气的埋怨,笑的前仰后合:“你再好好想想,咱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还用得想了?”王小虎摊开手说:“我和沈大哥是兄弟,沈大哥过世前将言仔托付给我,我算是言仔的老豆了”
    王小虎说到这里忽然皱起来眉头,侧着头有些不确定的看着沈忠:“忠叔,你是说我这个当老豆的也有机会学形意拳了?”
    “平时看你机灵的要死,怎么到这种时候就变迟钝了呢”沈忠说完站起身来,倒背着手哈哈大笑的走进房间,留下王小虎在那里挠头琢磨,好半天后他才恍然大悟,使劲拍拍自己的头说:“奶奶的,我果然迟钝了,我是言仔的老豆,又何尝不是忠叔半个儿子啊,而忠叔这支形意拳不传外人,但是我不是外人啊”
    沈忠用这样看似牵强的理由传授给王小虎形意拳,其实沈忠是有私心的,一方面是为了沈默言的将来做打算,毕竟自己要一天天的老去,不能看着言仔成长的光景,虽然言仔对王小虎心存敬畏,却不能否认王小虎在香港的超然地位,有王小虎照顾着言仔,沈忠还是比较放心的。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14K自从沈国豪去世之后,在香港地下势力内节节衰退,新义安、和胜和已经找到了年轻一代的接替人,而向家兄弟这些年来发展的势头很猛,却不敢越九龙半步,为什么?因为王小虎的存在,在某种客观因素上来讲,王小虎其实间接的成为了14K的坚强后盾,只要王小虎在九龙一天,其他社团都不会对14K下手,谁让王小虎和沈国豪是兄弟,又是沈默言的老豆呢。
    在王小虎提出要学习形意拳的时候,沈忠心里边很痛快,他很喜欢王小虎这年轻人,更喜欢其在武术方面表现出来的天分和勤奋,目前孙子年龄尚小,他更不希望这支形意拳失传,有王小虎学习后总会流传下去的,更何况王小虎本身对咏春拳的宣传和维护是香港武术界同人所羡慕、妒忌的。
    处于重重原因吧,沈忠答应了王小虎的要求,开始传授形意拳。
    形意拳特别注重基础,所以教授的过程并不是一撮而就的,于是繁忙的王小虎生活中又增加了一项新的计划:每天到元朗乡下,沈忠的小破院子里学习两个小时的形意拳。
    初次接触形意拳就是站三体式,沈忠强调说:“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母体,形意拳是内家拳讲的是功力,没有功力的便属于外家拳,三体式便是形意拳的根基,练的时间短是体会不到的,如果你有毅力每天回家站三个小时,站上三个月左右,你就能体会到他的妙用。它把人体各部按照形意拳的要领安排成一个圆满完整的姿势,所有形意拳的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姿势的基本法则。各种拳路尽管变化万端,但原理和要领与三体式是一致的,所以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
    好在王小虎能将小念头这样枯燥的套路每天打数十次(每次最短也有十五分钟呢),对于新鲜事物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每天还真就在工作之余站三体式超过两个小时,良好的基础让他接受东西很快——
    咱这不算拖字数,毕竟功夫之王不只是说拍功夫电影。
412 香港长城电影公司
    412香港长城电影公司
    别人过年都是蹲在家里,守在电视机跟前看每天三集连播的《精武门》,轻松惬意又其乐融融,而王小虎呢,随着协和公司在香港、东南亚、好莱坞名气的提升,他过年期间要拜访的人数也在增加着。
    第一波要造访的人员就是七小福的家人了,洪金宝、元彪、元泰、元华等人的父母兄长,如今对王小虎喜欢的不行,自从跟着王小虎之后,他们的儿子、女儿便愈发的有出息起来,其中最热情的要数元彪的家人,元彪姓夏名令辉,夏家在九龙也算是富有的大家族,只是较之龙家那样的家族来说显得有些渺小。王小虎在元彪家中受到热情的款待,喝到高兴的时候,元彪的父亲对王小虎说:“阿辉这些年多亏你照顾,以后免不得还要打扰你,若是他不听话,你就用藤条使劲抽打他。”
    元彪的父亲这番话说的并不是没有头绪,其最大的因素是成龙背叛和回归,这些事情,七小福们都转述给他们的家人,家人们听到后深感欣慰,所以由洪金宝发动了这次行动,其他家庭积极响应,在招待时,父母们纷纷表着衷心,这已经是王小虎两天来听到的第二个类似的事情了。
    “伯父请放心,我和阿彪可要比亲兄弟还要亲呢,阿彪懂事又乖巧,我怎么舍得打他。”王小虎笑着说道,事实上,在所有的七小福兄弟中,王小虎和元彪最近,次之是洪金宝、元华,原因无他,因为大家都是直爽的人,直爽的人在一起说话、共事都比较方便,对于一些突发时间处理起来也齐心协力,这是七小福屹立至今的传统,甚至可以上纲上线到“规矩”的地步。
    内部造访完毕后,到了正月初七,王小虎开始在圈内造访,首档起初的就是邵逸夫家中,没想到在邵逸夫家中客厅里遇到个熟人,正是金庸金大师,也是王小虎打算拜访的下一个对象。
    “哎呀呀,这不是查先生吗,我正要打算拜访你呢,这下好了,在六叔这里遇到你,免得我再麻烦一趟。”王小虎笑着进去,握着金庸的手说:“查先生过年好啊。”
    “好,好。”金庸也笑着回应着,“只是今天出门仓促,也没想到在逸夫这儿能碰到你,所以没有准备红包,你不会怪罪吧?”
    “呃。”王小虎咂咂嘴说:“查先生真会开玩笑,小虎都23岁的人了,早就出了收红包的年龄了呢。”
    邵逸夫在一旁也笑着说:“小子,刚才我们还谈到你呢,想不到你这么快就送上门来了,赶紧坐好。”
    “说我?”王小虎非常熟稔的坐在沙发上,有些好奇的打量着两个大叔级,而且都是牛叉级的人物。
    “是啊。”金庸说:“我刚对逸夫埋怨说,三年前你答应要将我的《射雕英雄传》拍成电视剧,还将我所有的小说影视改编权买走了,三年过去了,我却没有在电影或者电视上看到丝毫关于我小说的影子,你说,你是不是太过份了点”
    “那个,查先生,事情其实有些出入。”王小虎闻言赶忙解释说:“相信射雕三部曲的剧本您老也看过了。”
    金庸点点头,露出很赞许的目光说道:“三部剧本非常不错,我没有丝毫的意见,可是为什么你一直不拍摄出来呢?”
    “怎么说呢,我在等人。”王小虎摸着下巴,眉头稍稍皱起说:“您也看出来了,无论是黄蓉还是郭靖,亦或者其他几个主演,在性格上都是无比鲜活的,饰演他们的演员必须是香港电影界最出色的演技派和偶像派结合体,这样说吧,至今我在圈内都没有找到适合出演的人选,所以这事儿一直拖到现在,倒是让查先生着急了。”
    这话说的一点没错,翁美玲如今才14岁,黄日华还没有找到,不过这件事情已经安排洪金宝着手落实了,毕竟黄日华也是王小虎物色的“新七小福”成员之一,他将会和周星驰、翁美玲、刘德华、沈默言等小童星在电影《七小福》中主演,教育从娃娃抓起是他最喜欢做,也最擅长做的事情。
    手底下这群正太、萝莉,经过几年的磨练之后,势必要成为香港影视界未来挑大梁的人物,王小虎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做这些事情再合适不过了。
    如今两位射雕的男女主演年龄尚幼,无法实现王小虎记忆中的83经典版射雕,自然不能提出开机拍摄的事情,所以这件事只能拖下去。
    谁知道金庸听到这个解释后却是摇摇头,“小虎啊,香港影视圈内的演技派和偶像派结合体非常容易找到的,《精武门》现在播放的正火,无论是你还是阿芝表现的都可圈可点,难道不是做郭靖、黄蓉的最佳人选吗?”
    “查先生啊,您老还是打住吧”王小虎大汗,他使劲摇摇头说:“我和阿芝的荧幕情侣形象自然深入人心,但是有一点,我们的角色已经定位,而饰演黄蓉的要求必须要机灵,这点和阿芝的气质不符,而我呢,你看我有半点当傻小子郭靖的潜质吗,这事,万万不行的。”
    如果说你让赵雅芝饰演苏荣荣、冯程程、白娘子还是可以的,饰演黄蓉那简直会颠覆王小虎的记忆,正如他所解释的一样,赵雅芝的气质和黄蓉有天壤之别,一个机灵活泼,耍小聪明又可爱,一个端庄得体、优雅大方,十足的贤妻良母典范,两人的性格和气质有太大的诧异,让赵雅芝强行饰演黄蓉,那简直就是破坏王小虎记忆中的经典。
    “那你要等到几时?”金庸听完之后有些不悦:“总不能明日复明日的托着吧,让你那么优秀的剧本藏着岂不是糟蹋了?”
    “主要是查先生小说写的好,至于剧本嘛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谈不上什么优秀不优秀的。”王小虎非常谦虚的说道,别人不知道可不能代表自己不知道,射雕三部曲他可是完全剽劫过来的。
    “瞧见没有,这小子又开始谦虚了”邵逸夫摇摇头说:“小子,有时候你特别的气人,特别是这种场合下,你的剧本可以说从原著中提炼出来,称得上是精华了,偏偏你还一副谦虚要死的样子,依我看啊,过度的谦虚就是虚伪。”
    王小虎好似没有听到邵逸夫的讽刺,态度非常诚恳、认真的对金庸说道:“查先生,若是你信的过我就再耐心等几年,我不想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拍摄出令自己不满意的作品出来。”
    纵观王小虎主演和执导的影片,每一部都能称得上经典中的精品制作,能够碰到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的人,绝对有令人信服的资本,加上他此时表现出来的足够诚意,让金庸禁不住都颔首答应下来:“好吧,我在等几年便是。”
    金庸并不知道他这一等就是六年,当翁美玲从英国回到香港,当黄日华在龙虎武师工会摸爬滚打了六个年头之后,1981年的春天,《射雕英雄传》在TVB开始热播,引起相当大的轰动,金庸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激动莫名,对着记者们大倒苦水:不容易啊,从看到小虎的剧本到今天播放,我足足等了九年,不过看到自己的电视剧受到大家的欢迎,我感觉这九年等的值了
    其实并不是王小虎不想拍摄金庸的作品,在众多金庸的影视剧中,他只像拍摄经典的几部,毕竟所有人都盯着金庸这块肥肉,但是珍重被观众们津津热道,几十年后还百看不厌的也只有那么几部罢了,不拍则以,拍就要拍精品,这是王小虎重生的原则,更是协和公司一贯坚持的宗旨和目标。
    新年的忙碌让王小虎苦不堪言,好在他这人极为乐观,每天除了走亲访友就是进行长达三小时以上的形意拳训练,每天生活过的极为充实,在公司正式上班的前一夜,王小虎家中迎来了一位熟人,两位陌生的访客。
    熟人就是邵逸夫,陌生的访客其实也并不陌生,至少通过邵逸夫介绍之后,王小虎知道眼前这个身穿正装,带着眼镜一脸严肃的中年人姓梁,他也有一个很严肃的身份——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
    梁社长,当初大陆方面正是通过梁社长找到大律师贝纳琪,又通过贝纳琪联系邵逸夫,最终找到了王小虎并拿走了《精武门》、《叶问》的影片拷贝,可以说,在王小虎的眼中,梁社长就是通往大陆方面一架再合适不过的桥梁。
    于是王小虎表现的很热情,将三人让进了书房,并让赵雅芝端上热茶、水果等,待宾主落座后,王小虎望向另外一名陌生人,笑着问道:“不知这位先生是”
    “倒是忘记介绍了。”梁社长说:“这位叫张鑫炎,说起来算是你的同行呢,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的,这次我主要陪他过来拜访你。”——
    埋设伏笔这东西,最讨厌了,我知道你们看的很不爽,可是总得写不是,呃,这已经是我的风格之一了。
413 没有好处的事情,不做!
    413没有好处的事情,不做!
    如果提起张鑫炎的话,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谁,但是如果提起大名鼎鼎的少林寺,相信很多人就得用如雷贯耳来表达他们对张鑫炎的敬意了。
    没错,张鑫炎就是《少林寺》的导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