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异界之游戏江湖 >

第374章

异界之游戏江湖-第374章

小说: 异界之游戏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碰到硬茬了?”李建快步走进梁毅身边,他能确定,周边再没有敌人了。

    梁毅捂着伤口最深的左腰,咧着嘴自嘲的笑道,“硬茬子,绝对的硬茬子。我砍了他四刀,没一刀重的,他砍了我六刀,有两刀差点要了我的命。你若是再来晚一点,我这小命就交待这了。”

    说着话梁毅解下了腰间的一个束带递给李建,那条束带外面看不出什么,里面却密密麻麻的缝这**个小口袋。

    李建熟练地从其中一个小口袋里摸出了一个小包,一边拆开,一边问道:“查到了什么没?”

    “太子军向东北方向走了,位子偏上一点。”梁毅举手指了指,再就是强忍着疼痛把皮甲、战袍脱开。

    李建脸上禁不住一笑,“果然去了东北。”斥候队三分之一的人手都安排在那条线上。太子军若是去了那里,一切就都逃不过自己人的眼睛了。说着就把小包内的白|粉细细的洒在梁毅的六处伤口上。再放下小包动手从束带里掏出一卷三指宽的布条,一边替梁毅包扎一边笑道:“就为这个消息。你再挨两刀也不亏。”

    快速的为梁毅包扎好六道伤口,李建给了他一个眼神。自己提着单刀就快步向灵阳山方向跑去。而梁毅虽然被‘抛下’却也丁点不见怪。他受的伤不轻,行走时必然要慢上一些,而战争之中,斥候、探马这种性子的兵种存在之根本就是——以最及时的速度把每一道消息传送到军将手中。

    当天色彻底暗下,明月当空时,快速奔走小半个时辰的李建终于抵到了灵阳山的宋军大营。

    “传令全军,立刻向西南转进。”陆通眉宇一舒展,当即下令道。

    而随着他的军令出口,一万来人的宋军立刻挥师西南。这其中除了六千人的陆通本部外,就是焦明、王九玲两人的部众了。

    他们俩在繁峪山、威县捅了那么大的篓子,祝彪自然是绝对信任他们,收拢起来的太子军俘虏,愿意投降的都编入了他们手下。

    几天时间,人马数量就上升到了四千多人。

    而他们与陆通营加在一块,这就是宋军偏师蓝梅山的全部军力了。大军汇集在灵阳山,陆通并不敢奢望不会被姚方琼手下的斥候兵探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换作陆通是姚方琼本身,他不查看个清楚,也不敢冒险黑夜深山行军,而出山之后说不定还要立刻面对敌军的倾力进攻。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姚方琼引军在渔鼓道里就转向开去,绕过自己这支部队。平安的从谋面接近百仓城。

    依托县城做依靠,姚方琼的这支兵马就稳立于不败之地了。到时。不管宋军是攻城还是直接如渔鼓道,都是处在姚方琼部的兵锋威胁之下。

    东北、西北两个方向做选择!

    姚方琼引军东北是陆通所乐意见到的。那一片多是平原。不比在山沟里。虽然在山里太子军被击溃后的回转余地狭小了,可姚方琼还能领着部下向山里窜逃。陆通可没那么多的时间在山沟沟里满山搜山抓人。所以还是平原好,败了之后太子军军逃的方便,己军抓的也方便。

    ……

    青坡,好地方。有水,有土丘,地势上虽然比不得山区艰险,但在平原地带却是个好去处。

    灵阳山南侧的广大地域中,与青坡地形相当的还有红峪和石头坪,都是有相当良好的地利优势的所在。

    而陆通散出去的斥候队,还有焦明和王九玲两部军,前者的侦查范围和后两者各领本部人马部署在大营镇和排山,一在北,一在东,隐隐的画出了一个圈,而青坡、红峪和石头坪三地系数都在其中。

    就在陆通本部接到李建禀报没多时,大营镇的焦明和排山的王九玲两人也近乎同时接到了斥候的信报,都言太子军已经进驻青坡。二人不敢亵慢,当即点起兵将向青坡掩杀过去。

    “报——”一骑探马飞快奔进青坡,是时太子军大营尚没有扎好,但军营正中央处已经立好了姚方琼的中军帐。“报将军,我军北面有一支宋军杀来,人马不多,仅有两三千人。”

    这骑探马禀告完毕还没来得及退出中军大帐,就又有一骑飞奔至帐前下马,“禀将军,我军东侧探有一支宋军杀到,人马不多,尚不到三千人。”

    姚方琼听得剑眉一挑,宋军这是要干什么?打夜战么?

    不过听到己军北、东两侧都有一支宋军兵马来,姚方琼也明白了,自己的这步棋已然被宋将给料到,这两处兵马想来是早已安排下的。

    不过这似乎改变不了什么吧?这两队来敌相加起来才四五千兵马,如何触动的了自己大军?

    姚方琼是倾起了渔鼓道兵马前来的。其驻节蓝梅山,军职中郎将,统辖的却不仅是蓝梅山,还有渔鼓道和射虎谷。三处各分兵五千人,渔鼓道兵马连同姚方琼起至蓝梅山的兵将,总数有八千之众,自然有足够的信心一边抵挡这两支宋军的进攻或是扰袭。一边迅速加固修筑营寨。只要赶到宋军主力到来之前修好营寨,就万事无忧了。

    部队回援百仓、蓝梅山时。不仅是姚方琼退了军,庞子恭那里也是退回了射虎谷。并且在姚方琼起大军杀奔蓝梅山的时候。庞子恭也带了三千军移至渔鼓道驻防。同时姚方琼还派出快骑火速禀报给了‘邻居’泗州武冈郡太守。万一有不妙的时候,武冈郡方面的兵马很快就会来援东城。两郡中间也有官道相连,只要集结好兵马,最多三日就能杀到兴和县城下。

    再加上杨复的一万军,和郡城的两万军,以及各县驻军,这么大的数量,怎么看,姚方琼都不认为东城郡真会输掉这一仗。虽然被宋军抢去了先手。但那只能证明统帅这支军队的宋将善于查找漏洞,于无声处下功夫。

    但实力就是实力。姚方琼心中就充满了底气,己方的实力到底是远超彼军的!

    “陈靖、李卫国,你二人各率两部之兵,分向东、北两面迎敌。”

    陈靖、李卫国就是蓝梅山和渔鼓道的驻军校尉,也是姚方琼手下的三大将之二。

    “末将领命。”陈靖、李卫国二人各自上前接过令箭,信心十足的大喝着,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王岳!”姚方琼再唤过自己的部曲督将,“你去督促营中将士。抓紧每一刻钟修筑好大营,务必要在宋军主力赶到前完善防务。”

    “诺。”王岳恭手领命。

    中军帐中顷刻里就只剩下了姚方琼一个人,低头看着地图,冰冷的目光死死地注视着桃水岸边的兴和县。从鲍康来被扣。到杨太守调兵遣将,再到宋军出其不意的越过汧山,夺下繁峪山等地。兵临郡城城下,李长军到底是与谁勾结在一起的。已经不言而喻了。

    “一环扣一环,宋军当真是费的好功夫。”从繁峪山到威县。再到兴和县,一步压一步,一计套一计,自己等人完全是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头栽进了人家布好的大局中。以至于己方军力明明占据着绝对优势,却步步被动,被人牵着鼻子走。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现在东城郡内的局势固然没有输到一败涂地的地步,但在姚方琼看来,在战局战略上,自己一方已经是一败涂地了,输得再没有什么东西可输了。

    如今能被他们所依靠的只有己方军力上的优势,可姚方琼很清楚,当一块区域局势沦落到需要靠兵力上的优势去翻盘的时候时,那就是在向所有人宣布——主持这一区域战事的人已经彻底的败了!

    在战略战局以及战术上的全面失败。

    想要完全挫败击败宋军的这次攻势,己军必须尽可能的集结兵力。实际上,做马后炮言,杨复领军折返郡城这步棋并不是一步好棋,郡城内还有两万大军,足够保持郡城安稳如山。

    相比较郡城,真正需要杨复那一万大军的是蓝梅山。

    但是,马后炮就是马后炮。杨复在领兵折返回郡城的时候,蓝梅山的急报根本就没传到。而等到姚方琼接到蓝梅山陷落宋军之手的消息,和宋军已经兵下百仓城的消息时,杨复那一万军已经开拔走人了。

    中间错了大半天呢。

    在那之前,姚方琼一直想的是如何逼降李长军,在保证鲍康来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解决掉兴和县这个污点。

    但现在看,很显然,杨复那一万军不折回郡城,而是北去,才是最好最恰当的。

    说到底,还是‘战略’上败了,跟着人的指挥棒走,怎么还会步步先机,是步步陷阱还差不要多。现在,他能做的就只有依仗总体实力,搬回局面了。(未完待续。。)(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 伐干先减枝

    青坡外,几乎是同一时间,东面和南面响起了震天的呼杀声。

    焦明对陈靖,王九玲对李卫国,两处战场同时开打。都是差不多的兵力配置,两千多宋军对阵两千太子军;也都是差不多的将军配置,两员无名小将对着两个无名小卒。

    不管是焦明还是王九玲,都是籍籍无名之辈,陈靖和李卫国,职务较之前两者固然胜过了一等,武力上可能也会胜过一些,但在夜战里最重要的军阵指挥能力上,四人都一样的半斤八两。

    两边的厮杀就是一场乏味的消耗,呆板的布阵,保守的指挥,小半个时辰过去了,还都没分出丝毫的上下。

    两处战场的战报,每隔一段不长的时间就会被快骑报往两军主将处知晓,姚方琼不出意外,还在几十里外行进来的宋军继续埋头前行。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宋军主力距离青坡越来越近,而青坡的太子军大营也越来越完善。

    “吁——”窦兵轻轻的勒住战马,口中发出安抚的轻嘘声。在他的身后,不多不少,三百精骑昂然列阵。

    这是窦兵以陆通亲兵和沿途收拢回的斥候兵为基础,抽调军中能骑善斗的健儿组成的一支队伍。今晚的夜里,这支骑兵就将担负着破敌陷阵的最艰巨任务。

    从蓝梅山和百仓城外乡野中搜罗来的战马,并不够配齐三百精锐,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胯下的坐骑还只是驽马中的上等。

    窦兵现在领着这支骑兵已经赶到了王九玲vs李卫国的那片战场了,稍微打量了一下阵中局势。虽然黑夜隐没了太多的东西,可窦兵依旧能看出局势上的彻底僵持。

    望着太子军阵上隐约可见的一片旗帜。一丝狞笑在窦兵嘴角露出,“就先拿你开刀。”

    把手一挥。自己翻身下马,随在他身后的三百骑也同时落地。

    没有准备去包裹马蹄的厚布,也没有勒紧马口的笼头,窦兵只能做的是把声音尽量的放小。三百骑,像是一条出没于黑暗中的毒蛇,冰冷的目光瞄向了正在军阵中指挥调度的李卫国。

    五里地、三里地,二里地,一里——

    在靠近战场之后,废了足足两刻钟的时间。窦兵才把自己与太子军侧翼的距离缩短到一里不到。不能再靠近了,这个距离已经是极限了,再靠近的话肯定会被发现的。

    翻身上马,他高举起了手中的大刀,狠狠向着太子军侧翼方一挥,“弟兄们,随我杀敌——”

    只是一里不到的距离了,马匹奔驰,分分秒秒就可以冲刺到近前。三百精锐跃上马背。同时纵马杀出,滚雷般响彻的马蹄声瞬时在太子军的侧翼响起。

    李卫国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阵前,现在他已经察觉的出宋军的具体兵力了,就两千多一些。跟自己手头的力量差不多。但比较意外的是,就这样的兵力,却能给自己本阵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宋军的战力要比印象中强出不少。

    不过僵持的拼杀下,宋军也不可能再有兵力从自己的两侧来突击。况且现在是黑夜。阵前交锋能保持着军阵严密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再想分兵从侧翼偷袭。那配合难度实在大了点。而更主要的是,他一直都没有察觉到阵前的压力有半分的减弱。

    所以他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正面阵前的交锋上,后阵和两翼处的防卫不过是一层薄纸而已。

    三百骑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窦兵的带领下冲击太子军的侧翼的,就好比一把炙热的匕首插进了黄油中,所到之处无有半个敌手。虽然太子军士兵做了较为顽强的抵抗,但那不过是螳臂挡车,半点都阻挡不了窦兵的前进。

    “给我拿命来!”带着一路的血雨腥风,窦兵手中大刀高高举起,对着挺枪迎上的李卫国,兜头就是一记大力劈杀。

    清脆的金铁交鸣声中,李卫国浑身一震,差点被打落马下。双臂不住的发麻,两手虎口处更是鲜血直流。

    见一招没能打杀敌将,窦兵双臂发力死死地压着大刀,锋锐的刀锋硬生生地摁在枪杆上,然后再用力滑下,“哧啦——”一阵刺耳的钢铁磨砺声,李卫国只强撑了片刻就双臂一软,再也无力抵挡枪杆上传来的巨大压力。

    身子倾力向后倒仰,力求能躲过这要命的一刀。然事不如意,窦兵刀势的变化比他身子扬的更快,借着战马的前冲,变滑为捅刺。

    “扑哧——”就听一声闷闷地刀刃入肉声音。李卫国紧接着的凄厉惨叫声就响了起来,继而又化为了临死前的呜咽。

    竟然简简单单的一个回合,李卫国这个太子军的领兵校尉,就葬送在了窦兵的手下。

    李卫国众目睽睽下的一死,瞬间,已经松动了的太子军军阵就瓦解开了。王九玲在太子军侧翼响起马蹄声时就已做好了准备,因为他在分兵之前,陆通就跟他打过招呼。现在正好是乘势杀出——

    而窦兵却没有继续和太子军军搅和在一起,李卫国死后他立刻就引军从另一翼透阵杀出。反正太子军军阵已散,溃败之势已成,在王九玲接下的追击进攻之中,便是孙武再世,白起复生,也没那个能耐去力挽狂澜。

    解决了东面的李卫国,还有南边的陈靖。这次窦兵没有继续隐藏,而是明面正摆的率部策马狂奔纱去。一路疾驰了十余里,再次撞入给了陈靖狠狠地一击。

    与毫无防备的李卫国相比,这时候的陈靖显然是有所察觉准备的,把自己转移进军阵正中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