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异界之游戏江湖 >

第625章

异界之游戏江湖-第625章

小说: 异界之游戏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刻钟后,早就在外头等候的朱弘诸将进到了议事大厅。众将分列左右坐下。祝彪没做任何的客套和场面话,比如:他这此去西陲一路辛苦啊等等,直接的把自己的决定讲了出来。

    朱弘大喜过望,“祝帅英明。祝帅英明——”实在是意想不到的畅快和果敢,有祝彪往日‘横扫一切’的气概。

    祝彪一笑,话说的很白很白,“嘴皮子说的再好。不如做上一做。我这算是一分投名状了吧?!”

    “希望唐王能满意。”

    “各部征集出发,十日后,兵进柯阳——”

    “诺——”

    祝彪他那强大的威望。足以让不安的军心立刻变得固若金汤。也会给艰难困境中的唐王打上一记强心针。

    卧云郡。

    唐伟最近很烦恼。祝彪这个煞星回来了,先前缩进德北三郡的汉唐联军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精神焕发,连续不断的向着两面西、南周军发起猛攻。眼下已经是冬季了,祝彪丝毫没有歇战安息的迹象。

    不过唐王心中也不得不暗服不已,为汉唐联军的底气壮咋舌,有祝彪这样的常胜将军领兵,就是十二月里动兵谁也没资格去指着他。而且更别说这些日子来,联军连战连胜,柯阳郡郡城已经被团团包围。平陵方面组织起的援军,在离郡城还有百里远的地方就被击败,退缩回了平陵郡。

    战果传到之后,唐伟更是长吁短叹个不停了。

    他是有心结的,当初战事里,他是投降过祝彪的。后来朝廷再度势大,兵临城下,他就再一次反复了。

    唐伟成了标准的‘反复小人’,可只要能活着,他不在乎这个。

    再说了,他一个太守文官,在战争中随风两边倒,也绝对不缺少同行的。同时名誉上受到的损害也要远小于军事将领。

    可事实是,干什么事都是讲究一个限度的。唐伟已经‘反复’了两次,再一再二难再三,就是再三了也绝不可能再四,现实基于唐伟的就也只剩下一次机会了。

    “唉,非我辈惧死。实乃不愿弃有用之身也。”所在书房中整整一日,再次出来的唐伟下定了决心。我再反——

    大不了下次丢官弃职,拍屁股走人。

    元武六年十一月,卧云郡太守唐伟竖旗反周归唐。当天出兵一万扣入平陵郡门户鲁山县。鲁山守军自以为乃是援军,开城门放卧云郡兵入城,不一日县城失守,几日平陵、柯阳联络断绝。

    朱弘统兵十万趁势猛攻柯阳。柯阳郡三万守军,内有两万是反正过的治安军,原本大军在南,后路无缺,这些前治安军还有战斗的勇气,可现在,柯阳郡后路断绝,遂人心惶惶,不到三日,城内军士骚乱起,城池陷落,柯阳郡太守及其手下一万周军尽数覆没。

    祝彪从没有冬季里攻打平陵郡城的注意。拿下柯阳、卧云两郡就已经足以。况且唐伟那个家伙还多饶了一个鲁山县城,这可是平陵郡东面的门户,拿下他,对来年用兵平陵的战事弥足有益。

    祝彪在德州的行动,传到北汉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而传遍北汉则用去了半个月还多。

    作为北汉的军神,最受军队和百姓尊崇的偶像,祝彪以实际行动来站队和表明态度的行为。立刻就起到了安定民心军心的作用。

    当时间走到元武六年的最后一天的时候,整个北汉已经重新团结在了以‘汉王姬昀’为核心的现任领导团体周边。

    北汉的动荡不可以说彻底平息下了,但主体上是平静下来了。唐王的麻烦没有解决去多少,可动荡对他的实际损害,则消失了。剩余的都是声望、名头,祝彪不管也管不了那个。

    新年。

    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也是对于祝彪态度的极其肯定,唐王对盘横在德州北部五郡的汉唐联军给予了无与伦比的优待。

    整个年节期间,一万坛好酒,三万头猪。一万只羊,五百头犍牛,一万三千双鸡鸭鹅,还有过十万尾的鲜鱼。可以说从年前到元宵佳节,军营之地酒肉飘香,满营将士都是吃的满嘴流油。

    而祝彪本人,大批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珍奇古玩。和骏马兵甲的赏赐外,唐王还赐给了他一斤太白金精,以及整整十二名活色生香千姿百媚的美女。

    祝彪收下了前面的,退回了后面的。

    太白金精给的再多他也不嫌多。而美女,一、祝彪担心会是暗探,二、说实在的他还有一些不能示人的秘密。

    当然,祝彪把美人退回去的理由十分堂堂正正:军营重地。安可入妇人。

    河东,将军府。

    大地一片雪白,一脚踏下。直陷脚踝,咯吱咯吱的响声清脆入耳。

    自进入了腊月后,北汉连连降了几场大雪。

    最近一场更是从前天开始直下到现在,不过阴彤彤的天空今日放缓了许多,鹅毛大雪也变成了零碎的飘花小雪。

    连日的大雪没有阻挡市面的繁华,却可以让深宅大院归于了平静。祝家可不会没心没肺到,扑天大雪下,还让家中的奴仆军士清扫宅院。

    三日的空闲,以至使让后花园的积雪都没到了小腿肚。六岁大的祝淳走着都显困难,更别说他身后更小的三个小家伙了。

    尤其是最小的只有四岁打的祝淇,一路走来都摔了两跤了,身上、头帽全都是雪渣子。不过男孩子就是皮实,再加上小孩都爱玩雪,是以没见到叫过一声苦,反倒一路笑呵声不断。没让后面跟着的老妈子等近前一步。

    “今个我给你们盖上一座雪屋!”祝淳一路走着还振振有词。

    “雪屋?”后头三个孩子都是一脸的迷茫。在他们的脑海中一雪,就只和打雪仗、堆雪人能够得上联系,跟屋子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淳哥儿骗人,雪怎么可以做屋子呢?”祝强生家的小娃子,祝涛不信的说道。

    “呵呵,不信,那等会儿就让你们看看!”

    摘下腰间的短剑,祝淳抽出来对祝淇、祝涛和祝平生三说道:“先一边列开,过会就让你们瞪掉眼珠子。”

    曾经只跟祝彪玩过一次雪屋的祝淳,始终牢记着那每一步骤。先蹲下身子伸手摸了摸地上的积雪,很厚实。做‘墙壁’是可以的了。

    拂去上面的虚雪,祝淳挥剑而出。小小年纪,用剑基础却很是牢靠牢稳。横砍竖劈,不多时就在地面上取出了十多块块成型的雪块来。

    将雪块在地面上立起,十二块围了一圈,开一缺口。祝淳再要一边跟随者的仆人取来一壶水,等那人到了后花园,壶水已经凉的扎手了。而祝淳搭拼的雪屋也垒起了第三层来。

    雪块到底是比不得冰块,再加上搭雪屋雪块都是要缓缓向内靠拢,更重要的是,祝淳还只是一个孩子,只能形势上模仿祝彪那时的动作,垒起的也不是多么严正,所以只到了第三层就已经有些摇摇欲坠了。

    祝淇三个小孩早就放掉了自己的安静,围在雪屋周边一个劲的打转玩闹了起来。还时不时的用小手在雪块上捣啊捣,并随着祝淳的制止声咯咯的笑了起来。清脆的笑声中,本就危险的雪屋更加的摇摇欲坠了。

    “少爷。”那下人来到的时候。正巧看见小祝涛拿一个雪球砸在雪屋的北面上,摇摇欲坠的雪屋再也无力支撑,哗啦啦的接连掉落了七八块雪砖。被砸中的那个地方,第三层连同第二层全部塌陷。强憋着笑,下人忙将上前去。

    然后祝淳苦闷着一张笑脸将掉落的雪砖中还能继续用的三块给重新补上,一边还念叨着祝涛三调皮。之后指点着那下人小心的将壶水淋洒在已经搭建起的基础上。

    辛辛苦苦,埋头梳理了一个多时辰。临近了中午,单玉屏和宋滢竹才算是将上中下三个级别的赠礼给定了份下来,各种格式的礼物和不同搭配,忙活的头都晕了。

    “小少爷他们上哪了?”

    “夫人,小少爷和涛哥、淇哥还有平生他们都后花园玩耍去了。” 坐在靠椅上,单玉屏双目紧闭,两手不住的按揉着太阳穴。诺兰在一边小声的说着。

    “去后花园?这个时辰?外面那么大的雪,下人们是怎么看的?”宋滢竹睁开了眼,从闭目养神状态中恢复过来,不满的说道。

    “这个不碍事。他们几个穿的有多厚实,你是知道的。小孩子啊,就是太皮了。”

    在后院安稳的将军府里,最最宠溺祝淳的人,除了老夫人之外,排在第二的并不是单玉屏这个亲妈,而是宋滢竹这个‘姨妈’。

    没办法抱亲孙子的宋滢竹,可是把全部的爱意都充斥到这个小家伙身上了。

    “不行,我要看看去……”(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六章 雷音寺

    元武七年、八年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第一,天下举起造反的第六个藩王出现了,南隅之地的楚王。这个跟汉王一般无二的嫡亲外藩,成了天下四隅各诸侯王中第一个举旗的。紧接着第七个和第八个举旗的外藩也出现了,同样是南隅,越王、吴王在元武八年与楚王议和,随后大军掉头北向。

    南隅四国,这个按理说是大周皇室根基最深,有两个宗亲嫡族就国的地方,却成了最最大逆不道之地。

    四国中,五百年前革新,为大周皇族嫡亲重臣就国的楚、越、吴三国悉数皆反,倒是五百年前跟周军狠干了两仗,不敌,战败求降的蜀国坚定地站到了三王的对立面。

    南隅,乃至帝国的岭南六州,也都乱了!

    第二,元武七年,宁王、梁王联军,合兵百万进击帝国中偏东部的重地徐州,鏖战五月,师老兵疲,朝廷援军赶到,宁梁联军兵败下邳,损兵愈六十万。宁王、梁王遂退兵归自本州,朝廷东线威胁锐减。

    第三,各地民间百姓有了骚乱和小规模起义。

    战争打的是什么?可不只是战场上将帅争锋,士卒拼杀,更打的是国力、民力、物资和运输。各方势力数百万大军的调动,上千万大军的厮杀,那背后的损耗和抽调民夫带来的间接影响,完全就是一个无法统计的天文数字。

    国朝三十年太平,休养生息和积蓄来的资本在六年的拼杀中迅速的蒸发和挥霍,不管是朝廷还是各地方诸侯,都已经到了干涸的地步。

    仓库里饿死老鼠是笑话,但说已家底败得一干二净,却不是假的。

    可以说,战争打了八年,朝廷和各藩之间。先前为战争做下的钱粮和军事准备,最初的这股子爆发力已经过去了。

    就像两人打架,最一开始的那一阵子猛火,惨烈、激烈、大规模,这一阵子猛火过去了,那就是彼此间的暂时收缩爪牙,舔舐伤口时间。就是说,打这以后,战争陷入了僵持。

    靠着先前一股子猛进,朝廷没能拿下各地反王。反王们也没能拿下朝廷,拼杀算是个平手吧。

    对此,祝彪是很感慨的。八年啊,放在前世老家,抗战都胜利了,而这边似乎才进行到第一阶段结束。这方天地实在太大了,人口基数,配合天下十余属国、一百三十八州,也是一个令人膛目结舌的数值。

    冷兵器时代。在一个这么大数值的基础上进行,也难怪八年了还看不到结束的影子。

    战争的规模在迅速缩小着。先前频发的百万军兵会战,消失在了元武八年的下半年,这元武九年。似乎就更看不到影儿了。

    只因为那每一场百万士卒的大战,所需消耗的物资和民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当双方的家底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这种大规模进攻和会战自然就无力再发起了。

    眼下的战阵大多数维系在十万人规模。这是一个以‘州’为单位的战区也能负担的起的。如果再有背后支援,就是一个较为轻松地负担。双方的大军全都囤积在城池不动弹,唐王这边更已经组织起了大批流民百姓施行军屯。

    这些在战火中失去了家园的人。就另一种形式上成了双方战争机器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毕竟比较起税赋言,唐王军事屯田的受益,无疑要大上许多倍。

    中原人族始终是一个农耕社会,耕战体系是社会的基本,耕在战之前,无耕就无战。

    “爹,爹,娘让你回去,齐叔叔和宫爷爷来了……”

    祝彪在元武七年下半年就转会了河东,弟兄们出来一年多了,想家了,倦了,也疲了。

    到了元武八年,单玉屏成功诞下了一对龙凤胎,女儿大,儿子小。比单玉屏早上半个月,宋滢竹可谓是老蚌怀珠,生下了祝彪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女儿。

    回家那一年,将军府都是在笑声中度过的。

    元武八年的九月,祝彪没带大军南下,而是只带了三千亲卫骑兵,下到北疆接掌朱弘部铁骑。但是他的名头太大了,铁骑每到一处,周军都是紧闭城门,无敢野战。

    九年四月,祝彪回到河东,直到现在,盛夏时节,他是安安祥祥,悠悠哉哉的在后院水塘钓着鱼。

    水塘有三亩大小,是两年前才扩建的,如今将军府面积比之往日都要扩大了三两倍。直接通着城外的护城河,活水,养的来鱼。

    许久不曾露面的小玉鬼在水中悠闲的划着水,有它捣鬼,祝彪一个时辰了也没钓到一只鱼。

    如果他真的是在钓鱼的话,早就想摔死那家伙了。祝彪只是在享受一种悠然舒缓的心情。坐在柳树阴下,蓝天、白云、阳光,一种安闲、舒散的感觉充斥着他的四肢和内心。

    祝彪喜欢这种感觉——

    这种功成名就后,这种高举人端时,那种轻松、适宜。

    “齐秋雨、宫无悔……”他俩来着干嘛?难道河东出大案了?

    连着刑天笑,祝彪把好一批高手归纳进了河东各郡的六扇门中。这是一个很滑稽的现实,昔日的仇敌,今日的战友。

    可,没办法。

    朝廷制约下的六扇门不给力,河东来来往往到处都是江湖人和不知何方的探子。祝彪只有抽调人马进行填充。

    齐秋雨是永陵郡六扇门的总捕头,宫无悔在外则是将军府的客卿,实际上又是河东境内的镇海神针铁。毕竟祝彪不经常在家,他的身份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