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195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195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刀见敌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扎营,脸色阴沉的要滴出水来。

    ************

    东部区域,加上被第二师团俘虏的士卒,一共整编出13200名士卒。东西两部士卒,除了让三大师团和城卫师团满编,还多出一万余名。

    在白起的提议下,欧阳朔下文,规范各地城防部队的编制。

    郡一级治所,配备一个警备师团;府一级治所,配备一个城卫旅;最后的县一级,配备一个城防营。

    城防部队受军务署节制,但是粮草辎重和军饷,则由地方财政负责。刚组建的城卫师团属于山海府城防部队,由山海城负责粮草辎重和军饷。

    按照编制,天风府、北海城各配备一个城卫旅,宜水、固山、永夜以及广水四县各配备一个城防营。

    配齐城防部队后,剩下的三千余士卒转入临时预备役,等待后续整编。

    原本招募的预备役,则划入真正的预备役序列,只要按时参加城防部队组织的军事训练即可,不用常驻军营。(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章 西部大开发战略

    长平之战后,欧阳朔是时刻处在风间浪头。

    随着兵圣孙武在山海城创办陆军讲武堂的消息传播开来,已经陆续有兵家门徒,通过山海城驻各王城办事处,赶到山海城。

    来的门徒,基本上都是籍籍无名之辈,他们也是构成兵家一派的基石,很好地填补陆军讲武堂教官队伍。

    兵家的其他代表人物,尚没有现身。

    论坛上,倒是有一位领主宣称兵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尉缭,曾经来过他的领地,可惜最后没有留住,不知是真是假。

    随着消息的传播,大理和泉州,这两座跟山海城关系密切的王城,尤其是泉州,再次出现一个人才涌入的小高峰。

    一大批不得志的武将,选择离开王城,来山海城谋求出路。

    这批武将,虽然基本上都是初级武将,但毕竟是科班出身,又有着丰富的军旅经验,实在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他们,才是军中真正的基石。

    白起将他们一一安置在三大师团和城卫师团,进一步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军队因为扩编而引起的后遗症,已经基本得到消除。

    山海城军队的底蕴和人才储备厚度,除了战狼的赤血县,无人可以匹敌。

    因为东西两部诸领地守军的整编,城卫师团提前半年组建完成。

    城卫师团虽然属于城防部队序列,但是因为肩负的是拱卫大本营的任务,因此实际上,在各方面的配置和要求上,他们都是按照野战军的标准在执行。

    唯一让欧阳朔感到遗憾的,是城卫师团还缺少一位能够挑大梁的师团长。

    权宜之下,欧阳朔也只能让白起兼领城卫师团师团长一职;被欧阳朔看重的赵四虎,则被任命为副师团长,负责城卫师团的日常工作。

    根据山海城的最新规划,城内水道交错,城卫师团除了正常的配置,还设立一个独立的水师营,负责河道的巡视。

    随着整军步伐的加快,领地野战军、城防部队以及预备役三级军队体系,基本组建完毕。

    未来的野战军,除了直接从俘虏中筛选,另外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将各地城防部队转为野战军,再由预备役转为城防军,以此类推,分级递进。

    构建完善的三级军队体系,可以有效地避免领地扩军之后,因为大量新兵的涌入,而导致军队战斗力的急剧下降。

    水师方面,在占据月儿岛之后,欧阳朔就指示裴东来,加强水手以及水师预备役的招募工作,为来年的水师扩军提前做好准备。

    尤其是水手,军营是没有水手转职这一选项,只能一步步培养。

    月儿岛水师基地,也在北海城的协助下,顺利建设完成。基地除了驻扎一个水师营,还从北海城迁入五千普通百姓。

    这些百姓,基本上都是水师士卒的家属,极为可靠。

    驻扎在月儿岛的水师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绘制周边海域的航海图,为未来水师挺进深海,做好前期的测绘工作。

    除此之外,侦查周边的海盗,也是水师营的重要任务之一。月儿岛的黑鲨海盗,在北海湾不过是小儿科,更大的海盗组织还没有现身。

    从月儿岛缴获的《北海湾藏宝图》中的描述可以推断,北海湾海盗组织,强盛的时候,可是数以十万记,不可小觑。

    水师对白起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暂时还只能倚重裴东来一人。

    总而言之,山海城军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成长。

    ************

    在整编军队期间,领地政务系统也没有闲着,同样硕果累累。

    东西两面的扫荡行动,为山海城带来三万余人口,但是相比山海城庞大的人口基数,还不足十分之一,实在是任重道远。

    随着魏冉和崔守嗣两位知府的上任,两府架构已经基本搭建完毕,开始正式投入运作,标志着“廉州郡”时代的来临。

    廉州侯府和山海府的分割,也已经完成,上百位基层官吏,从廉州侯府下放到山海府,充实山海府的架构。

    与此同时,西南大学堂当期毕业的两百余位学员,经过行政署的考核之后,被分配到各府县任职,积累政务经验。

    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则被廉州侯府各司署选中,直接进入中枢。

    借此机会,秘书郎柏南浦领导的书记室也迎来一次扩编。书记室的书记官除了协助欧阳朔这位侯爷处理公函,三位署长也都配备一名专职书记官。

    经过半年的轮训,领地基础政务人员基本上都在西南大学堂接受过培训,培训周期从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

    明年开始,西南大学堂的招生对象,就将面向各府县私塾或者学堂推荐的优秀学生,以及从社会招生。

    政务系统的在职官员,将不再被列入西南大学堂招生范围。

    西南大学堂的学制,也将正式确立为一年和半年两种学制。一年学制,针对的是私塾或者学堂推荐的学生;半年学制,针对的是社会招生。

    不论是哪一种学制,只有学成期满,并且通过学院严格的考核之后,才能顺利地从西南大学堂毕业。

    至此,西南大学堂的运作,彻底走向正轨。

    因为正好遇到领地架构大调整,官员调动频繁。一年一度的政务系统考核,行政署长范仲淹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除了一些行为恶劣的官员被解除公职,剩下的都移交各地府衙处理。

    临近月底,天海路提前竣工。

    天海路的竣工,彻底打通天风城和山海城之间的联络通道,标志着西部区域真正融入山海领体系。

    西部的流寇,在城西大营的连番围剿之下,已经基本被肃清,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保障。

    借此机会,欧阳朔正式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廉州侯府负责统筹,山海府和天风府负责具体的执行,计划在天海路沿线,建设数以百计的农业定居点。

    新增的流民,大部分都被安置到这些定居点。

    定居点的任务也很明确,就是开垦农田,种植桑麻。

    西部广袤的土地,不能被荒废,除了保留山丘、树林以及其他特殊地段,剩下的要全部开垦出来。

    根据土地条件,或是种植水稻、土豆、玉米等农作物,或是建设果园、茶园,或是种植桑树、棉花。。。。。。

    总而言之,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

    虽然自领地建成始,欧阳朔就一直在强调刺激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以此激活领地经济;但是欧阳朔并没有头脑发热,他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在古代社会,农业才是立国之本,永远排在各行各业的首位。

    廉州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决定了它是一个完美的大后方。

    根据欧阳朔的规划,未来的廉州郡,除了作为领地大本营,还将成为领地的农牧业基地,为领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支撑领地的对外军事扩张,提供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欧阳朔大手一挥,财政署、农业司以及户籍司就忙得晕头转向。

    好在有诸位农业专家的协助,一切都还忙而不乱。

    真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要一条,就是巨额的财政拨款。不论是采购农具、种子、耕牛等物资,还是兴修水利设施,每一项都是大笔资金的投入。

    除了资金的扶持,还有就是农业技术的革新,包括耕犁、水车、育苗等一系列措施,以此保证农产品产量的提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农业规划,哪些区域适合种植水稻、哪些区域适合种植棉花、哪些区域适合种植桑树,都有讲究,马虎不得。

    现在的领地事物,早已不是欧阳朔一人能够搞定的,他本事再大,也无法完成上述工作,只能借助诸位官员和专家学者的力量。

    顶多,他也就起个居中协调的作用。

    欧阳朔指点江山,亲自安排领地规划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带动一些列产业升级。借此机会,领地桑园的种植面积,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欧阳朔顺势而为,将由财政署产业司主管的彩蚕养殖下放给地方府县。具体的协调工作,则交由纺织协会负责。

    不仅如此,无论是商会还是个体户,都可以进行彩蚕养殖。

    听闻侯府要放开彩蚕养殖的门槛,各大商会的负责人是欣喜若狂,当即表态,将投入巨额资金,在西部区域租赁土地,种桑养蚕。

    作为成功的商人,他们太清楚彩色丝绸的利润。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商会要想获取彩蚕养殖技术,就必须支付给财政署一大笔的技术转让费用。同时,他们还必须承诺,不允许将技术泄露给第三方。

    双方经过几轮洽商,最终将技术转让费用确定为5000金币。

    如此一来,仅凭各家商会支付的技术转让费用,就足以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前期的资金投入,一举两得。(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章 山雨欲来

    盖亚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一则系统公告响彻中国区。

    “系统公告:值此游戏运营期满一周年之际,系统将于盖亚二年一月一日上午十点举办第二次系统拍卖会,届时将有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珍品进行公开拍卖,敬请期待!友情提示:请提前准备好资金,否则会空手而归。”

    公告一出,领主们是摩拳擦掌。

    第一次系统拍卖会,欧阳朔出尽风头,一人独揽十件拍品种的五件。

    拍卖会的效果,早已通过三场战役,体现的淋漓尽致。

    正是凭借在拍卖会得到的武器装备制造技术手册,山海县的军队,才能在战役中发挥出色,无往而不利,借此斩获大量的战役贡献值。

    时过境迁,虽然刚刚经历一次粮食危机,但是底蕴深厚的领地,早就从财政危机中走了出来,谁手里没个几千上万金币。

    因此,第二次系统拍卖会势必将展开更为惨烈的竞争。

    欧阳朔,同样不想错过!!!

    就在昨天,财政署统计出领地十二月份的财政收支情况。

    领地全面推行郡县制后,此前映柚提及的财税改革方案,在专家团的修正下,正式通过欧阳朔的审批,开始实施生效。

    根据改革方案,县一级的税收,按一定比例上缴给府衙;府一级(包括单独设立的城)的税收,再按一定比例上缴给郡,目前即廉州侯府。

    税种不同,上缴的比例也不同。

    同样是在十二月,领地税率调整至十五税一,税收成倍增加。

    十二月,山海府上缴税收15500金币,天风府上缴税收7500金币,北海城上缴税收14500金币(含北暮盐场的利润),宜水县上缴税收3500金币,固山县上缴税收1000金币,一共是42000金币。

    财政署产业司直接管辖的狼山矿场上缴利润8500金币,三花酒厂上缴利润7500金币,桑园以及其他产业上缴4000金币,一共是20000金币。

    两项加在一起,就是62000金币。

    廉州侯府的开支,主要包括军费开支、行政开支以及财政转移支付三大项。其中军费开支占据大头,包括三大师团、禁卫旅以及北海舰队的军饷及其他费用,共27500金币。

    行政开支,主要包括侯府各司署、四大军工作坊、岩洞军工厂、西南大学堂以及正在筹建的陆军讲武堂,总的开支约4500金币。

    其中军工作坊以及军工厂,又占据行政开支中的大头。当然,等到军工装备对外销售,就不再是财政负担,反倒是主要财政来源之一。

    财政转移支付,包括对官道工程转移支付4000金币,对天风城的城墙工程转移支付3500金币,对山海城的城墙工程转移支付5000金币,对陆军讲武堂建设工程转移支付2000金币,对固山县转移支付1500金币,一共是16000金币。

    三项财政开支加在一起,就是48000金币。

    算下来,领地十二月实现财政净收入15000金币。

    无论是税收上缴,还是转移支付,全部通过四海钱庄设在各府县的支行完成,审计司负责监督。

    经过映柚的协调,四海钱庄印钞局已经正式成立,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就建在四海钱庄总部后面,由孟致达亲自负责。

    当然,距离真正纸币的发行,还需要一段时间。

    因为支付军团试炼费用5000金币,欧阳朔储物囊中仅剩下105000金币。因此,十二月的财政净收入全部被欧阳朔截留。

    两项加在一起,就是12万金币,也是欧阳朔参加拍卖会的全部资金。

    ************

    十万大山边缘,一名青年男子拄着一根树枝,跌跌撞撞地走在山道上。

    青年男子经过长途跋涉,一路风尘仆仆,头发乱蓬蓬的,仔细看竟然还有几粒鸟屎挂在上面;男子脸色黝黑,双眼凹陷,脸颊松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