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302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302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吕不韦等人,就将踏上归程。

    当天晚上,聚贤楼一阵热闹,诸子还在回味白天的大会。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回房歇息。

    就在所有人入睡之后,一位黑衣人悄悄来到苏秦房间之外。黑衣人左右看了一眼,无人,这才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

    进房之后,根本就不做停留,直奔躺在床上熟睡的苏秦。

    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快步上前,闪电般用手堵住苏秦的嘴,紧接着一剑抹去,一下就割破苏秦的咽喉。

    一代纵横家娇子,就此陨落在睡梦之中。

    黑衣人动作迅速,取出提前准备好的黑布袋,将苏秦的尸体装好,带离房间,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二天即便有人发现苏秦不见,也只会以为他是提前离开了。

    夜,如此的深沉。(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亲征

    八月十七日,山海城。

    萧何代表君侯,在城门口为诸子送行。奇怪的是,在人群中,萧何并未看到苏秦的身影,联想到君侯当时的眼神,萧何心中一颤,再不敢想下去。

    大会落幕,山海城却是更加忙碌。

    山海卫的组建,法学院的组建,西南大学堂以及陆军讲武堂两座学府的换血,接待各地赶来聆听孔子讲学的士子儒生等等,不一而足。

    好在诸般事宜,都有臣子负责,不用欧阳朔亲力亲为。忙完争鸣大会,欧阳朔已经将目光,重新投向北面的肇庆战场。

    据白起送来的战报,就在昨天,五万盟军前锋已经抵达前线,在云安县驻扎。云安县位于苍城县以北,跟苍城县隔空相望。

    紧随前锋部队之后,盟军的十万中军也将陆续抵达。

    一场旷世大战,即将揭幕。

    于此同时,虎贲军团第二师团和第四师团,才刚渡过琼州海峡。要赶到苍城县,还需要两周的时间。

    倒是远征舰队,不日就将抵达交州港。

    随着盟军集结,在正面战场,山海城大军并不占优。当此之时,正该出动王牌部队禁卫师团,驰援肇庆战场。

    黑蛇此前承诺的武隆县,已经成功被拿下,跟山海城签订了临时联盟。欧阳朔许下的条件,是领地一个县令的官职以及一等子爵的爵位。

    禁卫师团,随时可以传送至武隆县。

    问题是,据白起战报,盟军在后方足足部署了八万大军。仅凭禁卫师团,能否在敌人的后方搅动风云,尤未可知。

    至少到目前为止,【南盟】还没露出什么破绽。

    因此,欧阳朔准备亲自出征。一则山海城之事已了,不需要他亲自坐镇。二则他也想活动活动筋骨,整天窝在山海城,背上都快长草了。

    此次一旦出征,短时间内,就无法回到山海城了。

    肇庆之战,战后安置,蚩尤城之战等等,耗时必定不短,估计至少要等到下一次战役,欧阳朔才会重新回到山海城。

    第五场战役的触发节点,是晋升十五座郡城。

    距离巨鹿之战结束,已经过去二十余天。这段时间,霸王县、丹阳县以及寻龙县,已经先后晋升为郡城。

    中国区距离十五座郡城的指标,还差七座。欧阳朔预计,至少两个月之内,应该还不至于触发第五场战役。

    因此,在出征之前,欧阳朔必须将领地之事安排妥当。

    “来人!”

    “在!”

    “传令禁卫师团,明日随本侯出征。”

    “诺!”

    亲卫闻言,略带兴奋地转身而去。君侯要出征,他们这支两百人的亲卫队,是一定要随军出征的。

    下午二时,欧阳朔召集四位署长以及萧何议事。

    仅仅一个上午,君侯出征之事,已经在南疆都护府传开。虽然在萧何等文官看来,君侯坐镇山海城方是正统,却都不敢劝阻。

    乱世之中,主君亲征,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本侯此次出征,短时间内怕是无法顾及到山海城。本侯不在期间,除了重大事务,通过信件报审之外,都护府的日常政务,由阁老萧何代为处置。”

    此番决议,是欧阳朔深思熟虑的结果。

    楚汉相争之时,就是刘邦在前线征战,萧何坐镇后方,治理封地。因此在能力上,萧何有此才干,足以担此大任。

    唯一的短板,就是萧何加入山海城不久,威望略显不足。但是,通过组织争鸣大会,萧何已经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初步得到诸大臣的认可。

    再有欧阳朔的嘱咐,当无大的问题。这也是欧阳朔将四位署长叫来的缘由,只要四位署长支持萧何的工作,基本上就大局已定。

    萧何闻言,出列,郑重行礼:“谢君侯信任。”萧何深知,这一份信任,有多么的沉甸,多么的珍贵。

    四位署长见此,也是一一表态。

    欧阳朔点点头,接着说道:“对四大署的工作,本侯也有安排。”

    “请君侯训示!”

    “首先是军务署。除了支援前线战场,要务有二。其一,完善后勤保障体系。其二,制定军功制度和军衔制度。”

    “诺!”

    此二事,是君侯心中的头等大事,杜如晦又怎么会不明白。

    “其次是行政署。”欧阳朔看向范仲淹,道:“行政署当借着争鸣大会的契机,对领地的官员,来一次大换血。”

    四位署长,包括萧何,都是一惊,隐隐嗅到一丝血腥味。

    “领地三郡,除了廉州郡,琼州郡和雷州郡都是占领不久。刚占领两郡之时,为了维持地方的稳定,在官员的任免上,不可避免地打了折扣。现在,领地秩序已然恢复,正该拨乱反正,整顿吏治。”

    欧阳朔语气坚定,不容置疑,“本侯建议,行政署利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自下而上,对领地所有的官吏,来一次全面的考察。能者上,庸者下。正好借此机会,将西南大学堂上半年毕业的学员,以及刚招募到的儒生,安置妥当。”

    说句不好听的话,领地现在的官吏,尤其是各府县的基层官吏,一半以上都是泥腿子出身,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

    出现这种局面,自然是各领主在建设领地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人才,只能赶鸭子上架。就算是山海城,还不是一样,赵得旺等人就是如此。

    对这些领地完成占领之后,苦果就推到山海城的头上。

    不可否认,这批人里面,在烈火淬炼之下,确实有成才的,像赵得贤等人。但是,六成以上的还是不成器,渐渐成为领地的拖累。

    欧阳朔已是隐隐收到风声,各府各县,都有官吏,开始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横行乡里。此等行径,自然为欧阳朔所不容。

    领地尚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比如科举,不是欧阳朔不想,而是条件尚不成熟。现阶段,也只能通过行政署的考察,来进行官吏的任免。

    此项工作,不仅耗时长,而且牵扯到各方的利益。

    一着不慎,就可能引发事端。

    惟其如此,才要趁早施行,必须要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彻底清除领地的毒瘤,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否则的话,倘若放任不管,小的毒瘤就会慢慢发酵,成为大的毒瘤,等到那时,危害的可不仅是百姓,而是威胁到领地的统治。

    对这一点,欧阳朔是极为警惕的。

    他组建山海卫,也正是为此目的。未来的山海卫,就是悬在文武百官头顶的一柄利剑,震慑群撩。

    争霸之路,对外作战只是外因,是表;内部治理才是内在动力,是里。只有将领地治理好,才能积蓄能量对外发动战争,扩张领地。

    否则的话,盲目扩张的下场,就是根基不稳,最终犹如用泥沙堆积的城堡,看上去华丽,稍微一推,就会坍塌。

    毋庸置疑,此项工作,最是容易得罪人。

    欧阳朔相信,唯有铁面无私的范仲淹才能把控得住。

    “希文,此事就拜托你了。”

    “请君侯放心!”

    君侯所想,正是范仲淹所虑者,自然是义不容辞。对他而言,只要能整顿吏治,体恤百姓,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欧阳朔点点头,就此揭过不提,他相信范仲淹能把握其中的尺度。

    “再说内政署。”

    卫鞅闻言,凝神静听。从方才君侯对军务署和行政署的交待中,卫鞅丝毫不敢怠慢,君侯眼光之独到,实在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提出的每一条要求,都切中各署的命脉。

    卫鞅听闻,整个南疆都护府的架构,都是君侯一手建立的,此前他还半信半疑,以为是范仲淹等人的谦逊之语。

    现在想想,是不得不服。

    君侯虽然年轻,却天生具有王者般的深邃眼光。也就难怪,就连范仲淹、杜如晦这样的名臣,在君侯面前都不敢自专,敬服有加。

    事实上,震惊的又何止卫鞅。

    萧何心中,更是掀起惊涛骇浪,这是他第一次,见君侯规划领地的未来。此等表现,简直就是天生的王者。

    相比之下,他此前追随的刘邦,就显得黯淡太多。

    “内政署之要务,在于建立完善的稽查、断案、审查等一系列的制度。未来,各府县的案件审查之权,交由各府县的内政署长,而不是知府或者县令。”

    此举,又是打破古代的桎梏。

    古代,县令审案,因而被称为青天大老爷。

    在欧阳朔看来,实在是荒谬。

    一县之县令,自当统筹全局,而不该越矩,去做什么判案之事。欧阳朔此举,就是要将内政署,真正打造成现实世界的政法委。

    内政署中,负责维护治安以及缉拿要犯的治安司,负责审查案件以及侦破案件的提刑司,负责监察官员以及提起诉讼的监察司,三位一体。

    欧阳朔要做的,就是充分的放权,让它真正运作起来。摘掉县令、知府的审案之权,就是欧阳朔授权的第一步。

    仅此一步,就足以石破天惊。

    卫鞅闻言,却是热血上涌,大有抱负可期之畅快。(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领地法典

    欧阳朔看了卫鞅一眼,继续说道。

    “除了建立制度,还要培养相应的专业官僚。契机,就是刚刚组建的法学院。包括领地法典的制定,都可以借助法学院的资源。”

    “诺!”

    卫鞅点头,干劲十足。

    如果说山海卫是暗中监察的话,内政署就是制度监察。山海卫是“术”,内政署才是“道”,术能用一时,道却能长久。

    谁是本,谁是末,欧阳朔心中有一杆秤。

    内政署的道,就体现在领地法典之上。有了法典,内政署才有评判、审理案件的依据,而不是凭法官的个人经验来判断好恶。

    有了法典,内政署量刑,才有据可循。

    可以说,一部法典,就是整个内政署的核心。

    领地法典,在卫鞅刚就职的时候,欧阳朔就有交待。只因此事实在太过繁杂,牵扯到领地的方方面面,兼且事关重大,就算是卫鞅,也不能一蹴而就。

    韩非子、慎到以及申不害的到来,让卫鞅松了一口气。

    法家四巨头,在闲聊之时,对制定领地法典,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是韩非子和慎到两人,愿意到西南大学堂任教的原因之一。

    对法家而言,如果能够制定一部适合荒野规则的法典,自然远比发表任何的学说,都要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整部法典,就是法家学说的浓缩和升华。

    四人自信,凭借山海城的潜力和发展势头,他们制定的法典,最终定能辐射整个荒野,成为举世皆认可的存在。

    那样一来,不论哪家哪派,都无法忽视法家的存在。

    正是如此,他们才慎之又慎,不敢仓促成稿。据卫鞅估算,年底之前能够完成初稿,已是非常了不起。

    法典的编制团队,除了法家四巨子,还有现实中的法律专家。对这些专家而言,参与领地法典的编制,出发点有二。

    其一,他们可以借此机会,深入了解法家思想,拓展眼界。法家学说,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亦有其可取之处。

    因此,无论是对卫鞅等人,还是对法律专家们,共同编制领地法典,都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

    卫鞅等人,对法律专家提出的法律概念,又何尝不是兴趣满满。

    其二,法律专家们,也想借此机会,进行一次探索和尝试。

    未来,等到移民舰队抵达希望星球之后,因为社会架构的变化,运作模式的改变,大环境的调整,联邦的法律,必定也是要适时调整的。

    山海城法律专家着眼的,就是领主法这一块的研究。如何在赋予领主充分权限的情况下,又实现对领主的有效监督?

    这是一个法律界此前没有遇到过的课题,毕竟,希望星球的领地模式,必定是不能过于限制领主权限的,否则就会挫败他们拓荒的积极性。

    无疑,这是个有趣的课题。

    正是如此,定居山海城的法律专家们,在协助山海城制定领地法典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么一个尝试和试验的机会。

    当然,因为时代背景不同,一个是古代,一个是现代。他们现在制定的领地法典,在希望星球并不适用。

    但是,其中的一些法律内涵是相通的。

    本就无聊的法律专家们,自然愿意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入到领地法典的编制工作当中,其迸发出来的热情,让他们的家人都惊讶不已。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此消息,在法律界的小圈子中散播开来。对此感兴趣的法律专家,可是大有人在,一一传送至山海城。

    这些法律专家中,几乎涵盖了宪法、民商法、行政法、刑法以及经济法等各大领域,对制定领地法典,大有助益。

    当然,欧阳朔在接见法律专家时,已是郑重声明,制定的领地法典,一切以维护领主的独裁统治为核心和出发点。

    否则的话,制定出来的领地法典,他是不会认可的。欧阳朔可不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