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778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778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指示春申君,打着商会名义,用有限的粮食,去草原换死去的牛羊。因为牧民的日子更难熬,倒是让大周商会大赚了一笔。

    有肉食支撑,大周的这个冬天,总算不太冷。

    处理完粮食危机,帝尘已是泄了气,再无一丝斗志。有的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帝尘甚至隐隐羡慕起雄霸跟战狼来,可以绝地回生。

    世道就是这么讽刺。

    …………

    十二月五日,兴庆府。

    拖雷率领二十万蒙古铁骑,已经兵临城下。

    双方都在跟时间赛跑,对拖雷而言,如果能赶在西夏援军回救之前,攻克兴庆府,那么就是大胜。

    李元昊自然相反。

    蒙古铁骑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没有后勤拖累。就像此次西夏之战,两路大军只带了三天口粮,剩下的粮食,全部在行军途中,就地解决。

    正是如此,西夏百姓才遭了大难。

    为了尽快攻克兴庆府,拖累的手段可谓血腥,他下令部队从周围村落、城池,驱赶数十万百姓,替蒙古大军攻城。

    无数可怜的百姓,在蒙古骑兵弓箭的逼迫下,向城门涌去,企图用最简陋的撞木,叩开兴庆府的城门。

    兴庆府好歹是一国之都,城门坚如磐石,岂会如此轻易攻破?

    李元昊已经被逼到绝路,根本没资格讲怜悯,城内守军无奈,只能对同袍下手,射杀一批接一批的无辜百姓。

    只一天时间,城外护城河就变成淡红色。

    而这才只是开始。

    接下来几天,类似的惨剧不断上演。

    整条护城河已经被尸体填满,河道由此断流,且不说河水,就连城内水渠都被染成红色,让人侧目。

    等到城内百姓发现连井水都是淡红色时,一个个呕吐不已。

    前后不过五天时间,就有六十万百姓葬身兴庆府外,其中的一大半,竟然是被蒙古大军在城外主动砍杀而死的。

    为的,就是震破城头守军的胆。

    如此疯狂行径,终于惹得天怒人怨。

    得知同胞被像猪狗一般无情屠戮,尚在行军途中的西夏军,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潜能,留下一部断后,剩下的主力全数向兴庆府赶去。

    为了拦住木华黎部,断后的西夏军,发起了有死无生的冲锋,以决死之意,携悲愤之情,一往无前。

    面对此等不畏生死之敌,蒙古铁骑也不觉胆寒。

    原本一场不起眼的狙击战,竟然演变成一场惊天动地的死战,交战双方打了一天一夜,十万西夏军,竟无一人存活。

    就连统兵大将野利遇乞,都战死当场。

    战后,木华黎部十不存三。

    获胜的蒙古勇士木华黎,直感到劫后余生,对着尸横遍野的战场,深深鞠了一躬,说道:“这是一群值得尊敬的对手。”

    此役过后,木华黎部死伤惨重,已无力追击,只能就地休整。

    …………

    十二月九日,一路急行军,野利旺荣率领近三十万大军,赶回兴庆府。

    胜利的天平,再次向西夏倾斜。

    可这支西夏军刚一抵达战场,就吃了大亏。

    原来,拖雷再次利用西夏军复仇心切的心理,趁势伪装营地,只在营地留下少数蒙古骑兵,剩下的都由当地百姓装扮而成。

    不知敌情,一心复仇的西夏军,一头扎进蒙古军营地之中,等发现这是一座空营之时,为时已晚。

    只听营地之外,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

    拖雷亲自率部,由营地两侧掩杀而至,铮铮铁骑,冲进营地之中,对陷入慌乱的西夏军挥动屠刀,掀起滔天杀戮。

    西夏军苦苦支撑,好不容易在野利旺荣的指挥下,杀出一条血路,已是伤亡惨重,士气低落。

    拖雷用兵,果然神异。

    城内李元昊得报,几乎瘫坐在龙椅之上。

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王师已至

    十二月十日,蜀地行省临近西夏边境。

    拖雷大军在兴庆府城外击败西夏大军主力的消息刚一传来,飞熊军统领李牧果断下令,着第一军团立即悄悄进入西夏。

    李牧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而此时,西夏皇帝李元昊既未向大夏求援,欧阳朔更没下达军令。

    …………

    李元昊不是一位肯轻易认输的皇帝。

    接下来几天,拖雷放弃攻城打算,率部对野利旺荣部穷追猛打。在荒野大战,这是蒙古铁骑最为擅长的。

    来势汹汹的西夏大军,在遭到当头棒喝之后,又遭到敌军马不停蹄的追杀,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有城不能入,有家不能回,实在是憋屈至极。

    拖雷显然非常聪明,用兵灵活,成功设伏敌军之后,立即转变作战策略,从攻城为上,转为剿灭敌军有生力量。

    只要西夏军主力被灭,兴庆府又支撑得了几天?

    每一日,对兴庆府而言都是巨大的煎熬。

    眼瞅着城外大军被蒙古铁骑一点点吃掉,李元昊心急如焚,不甘引颈待戮,坐以待毙,于十三日,密令野利旺荣,率部连夜撤回城中。

    那一夜,月色如血。

    当野利旺荣使了个障眼法,暂时摆脱敌军追击,迅速往城门方向撤去时,蒙古铁骑就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恶狼,瞬间尾随而至。

    这让野利旺荣大吃一惊,他实在想不到,敌军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识破他设下的假象,迅速撵上来的。

    殊不知,蒙古铁骑最擅长的就是追踪。

    如果能借机攻破城门,那对蒙古大军而言实在是大善。

    西夏军又岂会让他们如愿?

    为了拦下蒙古大军,掩护主力部队撤回城内,两万西夏勇士主动请缨,为大军殿后,在城外摆下大阵,浴血奋战,不死不归。

    见此,城头之上,守军将士泪流满面。

    直到深夜,蒙古大军在砍掉西夏殿后部队之后,知道无法顺利杀进城中,这才耀武扬威般,如潮水般撤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城外的横尸场,就是他们的功勋章。

    …………

    到了十四日,战场形势已经明朗起来。

    西夏残部龟缩兴庆府中,企图凭坚城而守。一大早,稍稍休整的野利旺荣就率部登上城墙,准备跟蒙古大军来一场攻坚战。

    现实却是,这一天,蒙古大军根本就没攻城。

    见此,不论是野利旺荣,还是西夏皇帝李元昊,都心中一颤,有了不好的预感。一个月的交战,他们对拖雷的行事风格,算是有了一个清晰认知。

    这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将领,看似天马行空,却又每每击中敌人要害。

    蒙古大军的异常,肯定是有新的变化。

    事实也是如此,在西夏军退入城中之后,拖雷就失去了攻城的兴趣,放弃一座孤城,拖雷将得到整个西夏。

    是日,拖雷亲率十万大军镇守兴庆府外,剩下的蒙古铁骑则被撒了出去,在西夏疆土肆意驰骋,烧杀劫掠,看架势,竟是要将整个西夏都洗劫一空。

    战局,似乎回到起点。

    所不同者,西夏五十万大军已经折损近一半,龟缩城中,毫无作为。

    相反,蒙古铁骑却是越战越勇。

    就在十六日,拖雷联系帝国,请帝国派人来接收西夏,嚣张至极。

    到了这一步,西夏已是穷途末路。当天,倔强的李元昊终于认输,知会大夏,只要能保李氏富贵,愿意携西夏,归附大夏王朝。

    至于投降蒙古帝国?那是不可能的。

    经过几轮交战,两国已经结下血海深仇,不死不休。

    …………

    大夏的效率,依然高的出奇。

    欧阳朔得鸿胪寺邸报,当即传令西北战区统帅李靖,兵发西夏。几乎就在李靖接到军令的同时,李牧即刻率领鹰扬军的四个军团,挺进西夏。

    仅一天过去,就爆发第一场大战。

    是日,早早率部潜入西夏的鹰扬军第一军团军团长陈汤,从容指挥大军,趁木华黎部还没反应过来之时,迅速将其包围,一举击溃。

    在拖雷指挥大军攻打兴庆府期间,木华黎残部一直留在原地休整,他哪里想到,刚接到大夏军挺进西夏的消息,周围就出现敌军。

    猝不及防下,立即吃了一个大败仗。

    木华黎部的溃败,犹如一道闪电,划过西夏夜空,昭示着这一场因粮食引发的灭国之战,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

    兴庆府城外的拖雷得报,神情也不觉凝重起来。

    摆在拖雷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带着这段时间洗劫来的海量财物跟粮食,就势退回草原,也算基本完成战前预设的目标。

    二是不顾一切,攻陷兴庆府。

    兴庆府作为西夏都城,财宝最多,粮草储备也最丰富,倘若能攻陷此城,蒙古大军就能一下吃饱,冬天无忧。

    等到那时,或是撤军,或是聚城而守,都是可以的。

    如此诱惑,拖雷根本抵挡不住。

    此番南征西夏,成吉思汗以木华黎为主将,拖雷为副将。结果却是木华黎部惨败,拖雷部连战连捷,战果丰硕。

    此为大功一件。

    倘若能一举攻陷兴庆府,解帝国粮食之围,则帝国下一个设立的汗国,必为拖雷汗国。

    荒野之拖雷,跟历史上是不一样的。

    历史上的拖雷是一位纯粹的将军,只知道征战沙场,最终因遭三哥窝阔台猜忌,无疾而终。

    好在拖雷子孙争气,最终掌控了元朝血脉。荒野之拖雷就算自身不愿意,也得为他这一脉考虑,掌一汗国,就是终极追求。

    “传令,全军集结,全力攻打兴庆府!”拖雷下定决心。

    “是!”

    军令一下,四方云动,兴庆府再次陷入苦战之中。

    …………

    再说大夏鹰扬军。

    在第一军团击溃木华黎部之后,鹰扬军并未乘胜追击,也没一路急行军,以解兴庆府之围,而是在李牧指挥下,兵分五路,由南及北,一路扫荡而过。

    鹰扬军当然不是扫荡西夏军,而是围剿分散在西夏的蒙古铁骑,务必不放过任何一条漏网之鱼。

    如此,鹰扬军以浩浩之势,携王者之师,一路高歌猛进。

    每“收复”一地,大军都要宣扬夏王威名与仁慈,直言:“夏王仁厚,不忍西夏百姓惨遭异族屠戮,故而挥兵来救。”

    如此,大肆收买西夏百姓人心。

    对深处乱世之民而言,谁能保护他们的安全,还他们一个太平盛世,谁就是救世主,就是他们的王。

    西夏跟蜀地相连,两地羌族本就互有联络。蜀地之羌族,自归附大夏之后,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红火,早就被西夏羌族百姓羡慕。

    如今大夏王师已至,哪有不热烈欢迎之理。

    反倒是西夏皇帝李元昊,自入主兴庆府以来,毫无作为,既不能开疆拓土,也无法保境安民,让人失望透顶。

    尤其是前不久,在兴庆府城下,数十万百姓惨遭自家子弟兵屠戮,血流成河,更是彻底寒了西夏百姓的心。

    虽然李元昊也是被逼无奈,可从感情上讲,百姓还是无法原谅。

    在这样的背景下,鹰扬军当真是所向披靡,每到一地,百姓无不夹道欢迎,兼且羌族民风彪悍,一个个主动引导大军,围剿躲藏的蒙古铁骑。

    围剿行动,进行的异乎寻常的顺利。

    此前还耀武扬威,烧杀劫掠的蒙古骑兵,一下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虽然拖雷早就下达了全军集结的军令,可十万大军已经洒出,不是说收回就能立即收回的。

    对外出劫掠的蒙古骑兵而言,这实在是个天大的美差,在为帝国洗劫的同时,中饱私囊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甚至蒙古军队有明文规定,军队外出劫掠,只要上缴八成财富,剩下的财物可由参与劫掠的部队,自行分配。

    抢红了眼的部队,哪里是一纸调令就能立即收回的。

    部队不敢明面对抗军令,可随便找一个理由,什么突降暴雨,大桥被毁,导致行军困难,必须绕道而行,导致集结时间延迟。

    诸如此类的借口,真是一找就是一大箩筐。

    如果不是蒙古大军纪律森严,兼且拖雷治军手段强硬,指不定什么时候才难将十万大军重新集结起来。

    可大夏鹰扬军一至,那些散落在各地的蒙古铁骑,就像兔子遇到老鹰一般,跑的比谁都快,忙不迭向兴庆府撤去。

    尤其是散落在南方的大军,生恐被鹰扬军追上,有时为了迅速撤离,不得不将好不容易劫掠而来的财富,像垃圾一样仍在半道。

    不是说蒙古铁骑是怂包,也不是说大夏军就真这么厉害,而是他们深知,随着大夏军强势介入,整个战场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的逆转。

    在此之前,那些羌族百姓面对蒙古铁骑的洗劫,在死亡的恐惧面前,只能躲进深山老林,隐忍偷生,根本不敢反抗。

    现在王师已至,情况立即掉了个儿。

    大夏军还没打过来了,本地羌民就已经纷纷下山,准备迎接王师,看向蒙古铁骑的眼神,也是怪怪的。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骑兵哪里还敢嚣张。

    一个不好,或许等不到大夏军赶来,就会被彪悍的羌民撕成碎片。

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西海行省

    蒙古帝国,哈拉和林。

    成吉思汗一直在密切关注西夏之战,等到大夏军受邀,正式介入西夏之战,成吉思汗就知道,这一战,帝国再无胜算。

    除非再往西夏增兵。

    那样一来,很可能就会将一场局部战争,演变为无法控制的全面大战。帝国可以增兵,大夏自然也能增兵,而且速度更快,规模更大。

    “传令拖雷,即刻率部撤离西夏,切不可恋战,否则军法处置。”

    “是!”

    成吉思汗比拖雷更果决,也更懂得取舍,此战虽未竞全功,好歹劫掠到一大批物资,解了帝国的燃眉之急。

    至于剩下的粮食缺口怎么解决,只有从长计议。

    再打下去,不仅到手的鸭子要飞掉,甚至还可能要倒赔进去,成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