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387章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387章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者,这一次他身为阿济格的部下,在追剿流寇的过程中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打了十几年地仗,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能够让人累到几乎崩溃地苦仗。为了最大程度地剿灭流寇,他们渡黄河过长江,从陕西的黄土高坡到四川湖北等地的崇山峻岭,深川大河,辗转万里有余。在长达三个多月地长途奔袭中,他每天都骑马狂奔,经常来饭也吃不上,甚至连好好睡一觉的时间都没有,在马背上打瞌睡的时候,只好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在鞍上,免得一不小心睡着了坠下马来。到后来,干脆连两条腿的内侧都磨得红肿溃烂、鲜血淋漓,动一动都痛得钻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要在炎天水热,蚊叮虫咬,地形不熟,水土不服的情况下没命似地追击,打仗,再追击,再打仗……
    这一次回来,几乎每个人都瘦了一圈,看到那些在京城里每日享福,养得白白胖胖的官员们,就觉得格外不顺眼;再加上现在多尔衮居然还要继续追究他们的罪责,这可真让人心里头不是个滋味。
    出宫门时,正好遇到了巩阿,谭泰居然鬼使神差地将袖子里的谕旨又悄悄地往里面塞了塞,生怕对方看到。
    “皇上刚才叫你和平西亲王进去什么事儿呀,是不是叫你们两个揭发英亲王这一次出师中犯下的罪过?”巩阿的政治嗅觉倒是极其敏感,令谭泰心底里暗暗悚然。
    不过,他表面上仍然装作若无其事,睁着眼睛撒了个谎:“哪里有你说得那么严重?皇上和英亲王是亲兄弟,那些个冷落和训斥不过是给咱们这些外人看的,哪能还当真追究起来?若是咱们会错了意,趁机大肆揭发,反而让皇上觉得咱们是落井下石的小人,心里面说不定就结个疙瘩,以后再想邀得圣眷,可就难了。”
    巩阿虽然有些疑惑,不过见谭泰说得也在理,再说此事也与他关系不大,他也没必要多嘴多舌,于是也就没有认真追问。不过临上轿子前,他仍然免不了补充问一句:“那,皇上叫你过去,不至于什么话都没说,什么旨意都没下吧?”
    “呃……皇上问起英亲王为何在武英殿里突然闯祸,我只好承认。说是英亲王可能是听到了我和何洛会的议论,于是皇上就骂我们不明事理,净给他添麻烦。”谭泰故意避重就轻,将关键问题一笔代过。
    巩阿有点幸灾乐祸,他出言嘲笑道:“瞧瞧,还说不惹麻烦,这不是又给皇上添麻烦了吗?皇上脾气好,不与你计较。骂过就算完。你以后要是再这样迟钝犯傻。摸不清上意。可就难保下次就这么容易过关啦!”
    谭泰很看不惯巩阿这副阴阳怪气地嘴脸,于是不耐烦地说道,“好了好了,知道啦,还用得着你提醒,当我是三岁小孩吗?”说罢,径直上轿了。
    巩阿看着谭泰的轿子走远了。站在原地琢磨了一阵,心里头觉得有点奇怪,却又说不清究
    有蹊跷。最后,自嘲了一下,说不定是自己多心了,想陷害自己也没那个脑子,更不会有什么藏匿谕旨的胆子,所以用不着这么疑神疑鬼的。于是。他也上轿回去了。
    再说多尔衮这边。足足等了三天,也没看到有弹劾阿济格的折子上来,就更别说众臣联名举发阿济格不法行径的折子了。他感到很奇怪。若是谭泰和巩阿已经把那道谕旨宣示于众了,按理说那些惯于见风使舵的大臣们肯定会群起响应的,怎么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阿济格地人缘不会好到这个地步吧?
    于是,他接连问了几个大学士,大家纷纷露出疑惑不解地神情,都异口同声地说,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么一道谕旨,谭泰和巩阿两人也照常去各自地衙门里办公,不见他们提过任何有关于举发阿济格罪状的事情。
    多尔衮立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顿时勃然大怒,脸都气白了。他实在想不通谭泰和巩阿有什么缘由居然会胆子大得到了将他的谕旨隐匿不发的地步,这两人怎么也不至于是阿济格一党,所以故意袒护阿济格吧?然而这个袒护的办法也太低劣了点,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嘛,这两个朝廷的一品大员怎么会脑子糊涂到了这个地步?
    震怒之下,他甚至等不及叫人把谭泰和巩阿送去刑部,细细审问再来定罪,干脆亲自动手,拟了几道降罪的上谕:阿济格犯有六条大罪,一是才出师时,胁迫宣府巡抚李鉴铎放了赤城道朱荣;二是绕道耶鄂尔多斯、土默特马匹,耽搁了时间,险些贻误战机;三是李自成下落不明,预先报死,有谎报军功之嫌;四是尚未奉旨,擅自班师;五是张盖坐午门前,违背朝廷仪制;六是在武英殿酒后失仪,口出不逊,打架斗殴,无视朝廷尊严。
    在场地几位大学士们都知道多尔衮目前还离不开阿济格,并无意重治他的罪,只是为了朝廷威信,也为了杀一杀英亲王的威风,使他不得居功自傲,才不得不做出要严惩的样子。所以大家在旁边极力劝说,不主张议罪过重,有的人甚至主张暂且从缓议罪,等候湖广和江西两处来的新奏报。多尔想想也是,毕竟这次的“谎报军功”,还嫌证据不足,难以论定,况且如果论定了,那么吴三桂和阿济格联名上的奏疏,难不成连吴三桂也一并惩处?要知道吴三桂这次地表现显得非常懂事,在受封地第二天就主动上奏,坚决辞去亲王一爵。多尔衮见这个试探得到的回应还不错,于是也就顺坡下驴,准了吴三桂的折子,顺带着又褒扬一番,以表器重。所以他不能自己打自己地嘴巴,一回头又给吴三桂治罪。
    于是多尔衮也见好就收,从轻处罚,将阿济格降为郡王,对随征的诸王、贝勒、贝子、固山额真等暂不处分,等待关于李自成下落的新的奏报。
    至于其他的“犯案人员”,多尔衮就拿出决不姑息的架势来,根本不等审讯查证,就严厉惩处:镶黄旗固山额真、吏部尚书、一等公谭泰,隐匿谕旨,徇情枉法,降世职昂邦章京,夺官,下狱待罪;礼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贝子巩阿,隐匿谕旨,徇情枉法,降辅国将军,夺官,下狱待罪;正黄旗固山额真、步兵统领何洛会,妄议国政,离间君臣,着革职留任,罚银五千。
    这几道诏旨一下,顿时闹开了花。好在多尔衮有先见之明,所以早做防备,阿济格被勒令在王府里闭门思过,在没有审查清楚之前不得出门,于是这位打了胜仗反而被降爵待罪的英郡王只得在家里面摔东砸西,跳脚大骂。而这边被一并处罚的三位朝廷重臣们也个个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惩处弄得措手不及,个个成了哭丧脸。何洛会觉得自己挺冤枉的,不过是照实回答了谭泰几个疑问而已,一点也没有添油加醋,胡说八道,怎么就成了“妄议国政,离间君臣”这么大的罪过了呢?不过好在这个惩处还算轻的,虽然革了官职,不过好歹后面还带个“留任”,自己老老实实地埋头干活,等皇上哪一天高兴了也就恢复了。于是他也只好带着一肚子郁闷叩首接旨。
    谭泰听完谕旨之后倒也痛痛快快地接了,毕竟他这几天也一直在惶恐中度日,知道自己的罪过不轻,这回肯定要倒霉,所以也没有太大意外。不过旁边的巩阿就真的是被气出个一佛出世,二佛涅磐了。
    巩阿乍一闻谕旨,被吓了一大跳,心想自己怎么就好么秧地成了谭泰的陪绑了,而且罪名也一模一样,惩处也基本雷同,更要命的是,等待他们的还将是可怕的牢狱之灾,这可怎么得了?不过他很是机灵,立即就悟出味儿来了,怪不得那一天谭泰的神色有点怪异,面对自己问询时的回答似乎有点不对劲,原来当时谕旨正揣在他袖子里哪!
    他顾不得接旨,就指着谭泰的鼻子,连声骂道:“我哪得罪你了,你这么害我?你自己没脑子就算了,找死的时候还拉我做垫背的,有你这么做人的吗?沾上你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谭泰正在这边为自己胡乱琢磨以至于会错了多尔衮的意而自我检讨,考虑着自己这次“二进宫”该找谁来给自己说情。听到巩阿这样骂自己,他也自知理亏,所以连半句狡辩也没有,只能用愧疚的眼神望着对方,心说:我也不想这样呀,谁想到天威难测,唉!
    巩阿见谭泰没有任何反应,于是也就没有了宣泄的对象。他忽然想起现在不是骂人的时候,要赶快辩解清楚才是正理。于是他连忙对前来宣谕的刑部侍郎说道:“我是冤枉的,都是这个谭泰害的,我可以在皇上面前和他当场对质,洗刷清白,我真是冤枉的!”
    哪知道对方丝毫不给他通融的机会,而是轻蔑一笑,嘲讽道:“辅国将军,您还是省点力气吧,皇上日理万机,哪里有空管你们这点闲事儿?您还是到了刑部的堂子里,再和那位革了职的尚书大人一一理论吧。”
    接着,他一挥手,身后的十多个刑部的戈什哈立即气势汹汹地上前,摆开一副如果不配合不客气了的架势来。“两位大人,请吧!”
    第八卷 只手遮天 第九十节 皇帝受气
     更新时间:2008…10…2 1:46:16 本章字数:5021
    这件事上,巩阿确实是被冤枉的,然而毕竟他也没物证来给自己洗刷清白,唯一的指望就是谭泰主动承认,他当时并不知情。然而谭泰大概是害怕承认自己同时也欺瞒了巩阿,因而加重罪名,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肯主动承认。
    巩阿眼见着自己稀里糊涂被卷进案子,牢狱之灾就在眼前,在情急之下,他忽然想起了举发他人罪行也不失为一个减轻罪责的办法,想到这一点,就犹如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于是在刑部大堂上,他连声嚷嚷着:“我要举发,我要举发!……”
    负责这个案子的刑部尚书叶臣详细审问出了巩阿要举发的内容,顿时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立即进宫觐见,当面向多尔衮汇报了一番。
    原来,去年年底时阿济格和多铎两路大军从燕京誓师出征,并分两路朝中原进发。谭泰跟着阿济格西征,因为己方军队绕道蒙古鄂尔多斯索要马匹而耽误了路程,所以比起转头入河南,迅速南下的多铎部来,这边的战事进程无疑要慢了许多。他琢磨着就算是剿灭了李自成部,这个功劳也难以与平定江南的功劳小很多。
    于是他焦虑之下也昏了头脑,居然派遣使者去河南,对正在随多铎大军南下的图赖说:“我军道迂险,故后至。请留南京待我军取之。”图赖早就看谭泰不顺眼了,去年刚刚进燕京。计议如何分兵追剿流寇时,两人就因为争夺立功机会而差点打起来,如今谭泰不知死活自己送上门来,图赖当然不会放弃这么一个打击报复的大好良机。于是他立即把谭泰地原话告诉了多铎,不过没想到的是,多铎当时正忙于军务,对这些大臣们之间的互相倾轧不但没有任何兴趣插手,更早已习惯于藏污纳垢。所以。他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无奈之下。图赖只好另外写了封信。叫人送去燕京给巩阿的弟弟锡翰,要他将此事汇报给多尔。然而奇怪的是,图赖半个月前回到燕京后,问起这件事情为何一直没有结果,锡翰就一头雾水地问:“你什么时候送信给我了,我怎么不知道?”
    于是,疑惑之下的图赖觉得此事大为蹊跷。然而却苦于查证不到,于是在巩阿回京之后,也把牢骚对他发了一顿。巩阿是个人精,当然大致地猜测到了其中的原委,所以这一次在情急之下,出于“你不仁我也不义”的心理,他就将这件事悉数地抖落出来。
    多尔衮听说之后,立即气不打一处来。他是何等精明之人。只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于是,他令叶臣派人去把相关涉案人员全部逮捕起来。一一审问。很快,结果就出来了:原来,负责送信地塞尔特是谭泰曾经地部下,他觉察到事情不对,所以私自拆启了书信,和同僚希思翰一起观看其中内容。希思翰知道图赖这次是有意和谭泰过不去,书信若是送到了燕京,谭泰必然得罪,所以两人商议之后,就将书信扔到了河里。
    案发之后,塞尔特惶恐之下,撒谎说是已经把信给锡翰了,是锡翰故意不报。多尔当然看出了其中猫腻,于是立即传唤锡翰来与他当面对质,并且亲自审问。如此阵势之下,塞尔特无法抵赖,也只好承认了。
    按理说事情弄到了这个地步,谭泰就算是有几个脑袋也要掉了,可是多尔衮不知道究竟出于什么心理,明明憋了一肚子火气无处发作,却仍然要做出好脾气地模样,亲自坐在午门内审案。接下来多尔衮的作为就更加匪夷所思了,他居然连续审了三天的案子,还没有计议出个结果来。图赖也是个火爆脾气,于是终于忍不住发作了,当着在场诸多王公大臣们的面就语气严厉地诘问多尔衮,指责多尔衮处事不公,故意徇私包庇。
    这下终于惹恼了多尔衮,皇帝的威严怎能容忍臣子来挑衅?他当即震怒,拍桌子骂道:“你还真狂得没边儿了!去年刚入燕京时大军追流贼至庆都,在武英殿里商议分道进兵。因为诸将争先,你不但讥诮豫、英等亲王,不顾而唾,朕并未与你计较,可你不但不知道收敛自警,现在又如此诘问于朕。像你这样怒色疾声,究竟打算逞威给谁看?朕和诸位王公难道不是先帝的子弟吗?”
    说罢之后,他连案子也不审了,径自拂袖而去。
    在场的王公大臣们还是第一次见多尔衮如此当着众人地面发怒,于是个个惶恐不已,为了讨好多尔衮,他们赶忙一起动手把闯下大祸,触犯天威的图赖绑缚起来,押在地当中,然后议论纷纷,商讨着应该怎样治图赖的罪过才能给多尔衮消气。令众人没想到的是,过了没多大一阵,多尔衮居然又回来了,面无表情地说道:“图赖这一次虽然声色过厉,然而他毕竟不是那种背地里搞阴谋诡计的人。况且他今天这样也是出于忠心而口不择言罢了,也不是什么不能原谅的罪过。”接着,叫大家将图赖身上的绳索解开了,并没有问他任何一项罪名。
    到了这份上,图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得放下面子来叩头谢恩,然后悻悻地站回班内,一声不吭地低着头。
    周围的气氛极为尴尬,难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