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赵氏为王 >

第105章

赵氏为王-第105章

小说: 赵氏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嚣笑道;“这个自然,美女相招,魏嚣岂有不从之理。”

    徐瑶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你到真是墨家的异类,也不知道你师傅魏槐如何能容忍你的。”

    魏嚣侧着头笑着说道;“怎么,难不成你以为墨家之人都要赤足布衣,不苟言笑,以苦修闻名于世吗?”

    徐瑶反问道:“不正是如此吗?”

    “非也,非也。”

    “所谓墨者,侠者之风尔,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胸怀兼济天下之志。所谓‘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的苦修,不过是为了锻炼心志坚定,却并非墨家强求。我既然心中有墨,又何必追逐这些表象。”

    徐瑶听罢倒是对魏嚣令眼相看了不少,只觉得他的想法虽然匪夷所思,但却出奇的新颖,心中倒也不轻视他了。

    “好了,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魏嚣看了看天即将放亮了。

    “我还要去禀告师傅,就不与你多说了,你也早些歇息,后会有期。”

    说完也不待徐瑶答话,便纵身一跃,从窗口跳出,消失在夜色之中。

    徐瑶却是毫无睡意,默默走到桌边坐下思虑了一会,握起了桌上的笔在竹简上娟娟写下了“赵颌”二字,又写下“赵信”,旋即又摇了摇头,将二人名字叉去。心中暗暗想道;“赵颌,赵信,无论于公于私,我早晚都会将你们赵家置于死地的,以报当年灭门之仇。”

    魏嚣离开田不礼的府中后,一路向东疾行,来到城东,此时天色已经微微做亮,却还不见日出。

    邯郸城东大多是贫民所住,这里大多污浊不堪却无人清扫,垃圾随意抛洒在路边角落,沿路走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烂味。与邯郸整洁的大街迥然不同,想来便是邯郸城内贫民窟,穷苦人家居住的地方。

    魏嚣倒是习以为常的样子,一路轻车熟路的拐到一处僻静的院门口,也不敲门只是伸手推门直接走了进去。

    院中一名矮壮青年正在挥着斧头劈材,姿势虽然寻常至极,力道却沉稳十足,若是细心观察的不难发现地上的柴禾的切口都是光滑无比,竟然没有一点瑕疵,皆是沿着斧子劈开的切口整齐排放。

    那矮壮青年看见魏嚣走进来顿时一愣,忙放下斧头张口道;“师兄,你怎么今日起的这么早,这可不像你的风格呀。”

    魏嚣白了一眼过去,没好气的说道;“什么起的早,小爷我是一晚上都没睡,昨晚差点跑断腿了。”

    那矮壮青年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他心知魏嚣经常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便也没有多问,只是转身从茶壶中倒了一碗水,殷勤的递了过去。

    “师兄请喝水。”

    “这次点子硬吗?”

    魏嚣毫不客气的接过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道;“挺硬的,还没成功,不过到有了另外的发现。”

    又看了一眼他道;“先别这么多废话了,晚些再跟你说,师傅人呢?是未起身呢还是在练功?”

    那矮壮青年忙伸手指向院后道;“师父今日起的到早,正在竹林中练功呢。”

    魏嚣点头道;“想来也是,要不然依照师父的耳力,不可能听不到我来的声音的。”

    又看了一眼那矮壮青年道;“柱子,快去把师弟们都喊回来吧,有事要做了。”

    那被唤作柱子的青年愣了愣,结结巴巴道:“是什么事情呀师兄?”

    魏嚣瞪了他一眼道;“就你话多,一会你就知道了。”

    “哦。”柱子挠了挠头,憨憨一笑,便不敢再问了。

    魏嚣从后门穿插到后山竹林,远远的看见一布衣须发尽白的男子正在林中缓缓舞剑,正是他的师傅——当代赵墨钜子魏槐。

    不同于世人所用的锋利刀剑,魏槐手中的剑却是通体乌黑的楠木重剑,甚至连刀刃都没有。招式更是缓慢异常,连寻常三岁孩童都比之快很多。但偏偏魏槐神情却凝重无比,魏嚣也在一旁垂首静立,大气都不敢出声。

    重剑无锋,大拙胜巧,剑术一道,唯墨家重剑别出蹊径,自成一家。

    魏槐越舞越慢,剑招几近停滞。可若是精通剑术的人在一旁观看,就不难看出其中的奥妙。只见圆钝的剑锋上却围绕着几片竹叶,随着剑招舞动在空中飞舞,却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吸力拉扯着,只是若即若离,却不曾飞脱。

    一套剑招舞完,魏槐缓缓收气,魏嚣才笑着走上前道;“师傅,你的剑术是越发精进了。”

    魏槐将剑递给了他,用衣袖摸了摸额头上密密的汗珠,道;“事情办得如何?”

    魏嚣苦笑道:“徒儿无能,却是失手了。”

    魏槐看了徒弟一眼,闭眼调息淡淡道;“怎么,对手很强吗?”

    “是,也不尽是。”

    “何意?”

    “赵颌之子赵信武艺确实高强,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就是被他发现了才暴露了行迹。但他武艺虽高,却非我的对手。只不过我在和他交手中却发现他所用的招式是鬼谷门的。”

    魏槐身躯一震,猛然睁开眼睛,双目精光顿西现。

    “当真?”

    “千真万确。”魏嚣肯定的说道。“自去年王诩在邯郸匆匆现身以后,我们墨家便失去了他的踪迹。那赵信年纪幼小,武艺也并不是特别高强,想来修炼鬼谷之术也没多久,徒儿推测他极有可能知道王诩的踪迹,所以自作主张决定不打草惊蛇,先放过他父亲。”

    “做的好。”魏槐赞许道。

    “从现在开始你先不要惊动赵信,不要让他感觉到我们的存在,以免惊动了王诩。同时立刻派人传信孟秋道和黄裳,通告他们鬼谷传人已现,速来相商大事。”

    “是。”魏嚣躬身领命,顿了顿却有些犹豫的说道:“师父,这王诩当真有如此通天侧地的本事吗,有您老人家坐镇再加上我们整个赵墨都对付不了?要等到楚墨那边都来人,真不值得要等到何时。”

    “糊涂。”魏槐瞪了徒弟一眼,道;“这王诩自诩鬼谷子,与我的祖师墨翟相交,早已修炼大成,有通天贯地的本事。莫说是为师,恐怕就是孟秋道也未必是他的对手。要对付他,必须要三宗齐力,如此才能完成祖师的心愿,万万不能有半点大意,听明白了吗?”

    说到最后魏槐语气愈发严厉,显然是担心徒弟不自量力的自作主张。魏嚣见师父神色具厉。也不敢再有异议,忙躬身回道:“是师父,徒儿这就去传信。”

第一百八十五章 如履薄冰(十五)

    第二日朝上,安阳君赵章的突然出现让许多人都吃了一惊。毕竟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安阳君突然提前了行程出现在邯郸,这其中的缘故实在让人难以不多想。

    赵章却只是站在殿外,笑着和曾经相识的人打着招呼,一副语态亲热的样子,眼神之中却难以掩藏住不时流露出的一丝得意。

    毕竟他的身世经历,莫说在赵国,就是放在整个天下也属罕见。数度起落,先为太子,再废之,随之委以重兵,晋为国君。几起几落,实在多舛。

    他曾为十余年的赵国太子,母后贵为韩国公主,身份尊崇且有韩国一国之助力。再加上自身的贤淑端庄,所以韩后在国中颇受人尊重,主父对她虽然谈不上恩爱十分,但也是礼敬有加。所以赵章也跟着水涨船高,才总角之龄就被立为太子。当时赵何年纪尚幼,母亲虽然得宠却无法撼动韩后的地位,所以在所有人眼里,赵国的王位将来毫无疑问是赵章的。

    主父当年是把他作为继承人用以培养,便让他多近朝事,所以赵章对朝堂之事并不陌生,朝中的大臣们他也多半认识。只是当时赵章和他父亲一般不喜繁琐的政事,只爱征战沙场,所以虽为储君十余年,政事却并不精通。

    只是世事难料,曾经赵章极为厌烦的朝堂,今日却是他梦寐以求想着重新踏入的地方。当年既为储君,赵章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人马、臣工部属,国中的百官也是对他极为依附。待到他的太子之位被废黜后,形势却急转而下,不但曾经的部属纷纷弃他离去,就是一些对他点头哈腰的人也对他气指颐使起来,对他这个废太子颇多刁难苛刻。

    毕竟作为一个前朝废太子,赵章的身份本就尴尬无比。历代各国行废储之事,从未见过废太子能再有作为的。所以在众人心中,赵章的政@治前途更是几乎判零了,最好的结局不过是他的弟弟顾念手足之情让他做个富贵闲人而已,却没想到他会有今日再卷土从来之势。

    从高高在上的太子之位跌落,赵章饱尝了人间冷暖,也看尽了世态炎凉。被废之时,他曾经委屈过、愤怒过,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恐惧,尤其是在他的弟弟在被立为太子后又闪电般的登基即位,这让他唯一的一点希望也彻底落空。

    赵章心中清楚,历朝历代从未有过一个被废黜的前太子有过好下场的。如今只是主父尚且健在,弟弟又年幼不谙政事,所以他才能性命无虞。待到他日主父百年之后无法再庇佑他,弟弟又年岁渐大开始意识到自己这个手握兵权哥哥的威胁,那时便是他赵章俯首认命的时刻了。

    所以赵章自被废黜之后,事事恭敬小心,不敢有半点逾越已落他人口实。当年那个飞扬跋扈、快意恩仇的赵太子不见了,剩下的只是凡事谨慎、小心唯唯应诺的公子章。就这样赵章小心翼翼的活了近三年,今日却得以重新以安阳君的身份进入朝堂,心中自然颇多感慨。

    只不过这几年的委曲求全让赵章成熟了不少,胸中也有了些城府。如今虽然心中思虑万千,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笑着和曾经的旧识们打着招呼,满意的看着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惊讶之色。

    也包括公子成和肥义。

    说到公子成,赵章的感情却是有些复杂。当年为太子之时这个叔祖父对他颇为照顾,当初主父废他太子位改立赵何时,公子成也是反对最为强烈的,甚至不惜以祖宗宗法来强压主父。可到底拗不过主父,最终还是被迫接受了事实。

    赵章被废黜之后公子成对他也不算太差,每次赵氏族人的祭典和宴会都不忘邀请他这个长子前去。赵章饱受人间冷暖,自然对这个叔祖父心存感激,只是如今世事无常,他却被迫站到了公子成的对立面。

    所以他看见公子成朝自己走来的时候心情颇为复杂,忙一躬身恭敬的行礼道;“孙儿参加叔祖。”

    公子成上下扫了他一眼,脸上的惊色慢慢消退,只是淡淡的说道:“来了怎么也不去我家中坐坐,怎么,不想认我这个叔祖了吗?”

    赵章听出了他话中的不满,便低下头去小声的说道;“我前日才到的邯郸,父王令我不必声张,所以并未知会任何人。等改日一定去拜访叔祖。”

    公子成哼了一声,面色这才稍稍缓和了一些,看了一眼赵章似有深意的道;“既然来了就好自为之,记得要勤于政事,莫要再像从前那样经常迟到了。”言罢便甩袖离去。

    赵章苦笑,他知道公子成说的是他当年做太子时候的荒唐事。因为主父常年不在朝中,便是经常由他这个太子摄政。可年幼的赵章却无心待在这个闷烦至极的赵王宫,时常和侍卫们溜出宫去狩猎取乐,每次赶到三日一次的朝会才匆匆忙忙的从宫外赶回,好几次都是因为晚到被公子成责骂。

    今日公子成说起这些,让他心中着实颇多感慨,站在殿外停住了脚步,望着头上匾额上龙飞凤舞的“临厥宫”三个大字久久不语,神情一时竟有些恍惚。

    肥义是和李兑赵颌一同进殿的,路上一边小声的交谈着政务,待看见赵章站在殿门口不由齐齐一愣,唯有赵颌是因为提前知道所以面色不变。

    肥义虽是主父当年为王时手下最为依仗的重臣,却一直不太喜欢赵章的性子,所以两人之间并无深交。昔日赵章为太子时肥义尚且只是公事公办,私下并无来往,更何况是废黜之后。所以两人之间关系甚是冷淡,肥义见他并没有和自己打招呼的意思,便只是朝他淡淡的点了点头,就绕开他直接进入了殿中。

    李兑和赵颌见此相视一笑,对赵章仍是微笑着浅浅行了个礼,便也随着肥义走了入殿门。

    “大王驾到。”

    前方数名宦官开道,周边大批的带甲禁卫军随之涌出,赵何身穿赵王的朝服走于队伍正中。神情肃穆,举止从容,年纪虽然不大,却王者之象十足。

    赵何远远的便看见了殿门外的赵章,先是一愣停下了脚步,随即面色露出一丝喜色,但很快这丝欢喜的神色就烟消云散了,望向身旁的宦者令嫪贤,目露疑问。

    嫪贤也是浑然不知,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赵何见此便也不再多问,只是大步向前走向张章。身旁的一众大臣见大王走来,纷纷躬身行礼,唯独赵章一动不动,按住腰间的佩剑面无表情的只是站在那。

    赵章既获封安阳君,那便是有了剑履上殿的资格,自然不用解除佩剑。嫪贤见赵章神色有些异常,心中不禁有些担心,忙使了个眼色给身旁的一名禁卫头领。那禁卫头领会意,急忙上前紧随赵何,却不敢僭越超过他,只是在身后一副如临大敌的摸样,警惕的望着安阳君。

    赵何却不见有任何惧色,只是上前笑着对赵章说道;“多日未见大哥,大哥安好?”

    赵章望着一身王服的赵何远远向自己走来,待见到身边的人纷纷朝他行礼口称王上,不知为何心中压抑了三年的愤怒和委屈忽然在此时瞬间迸发。

    这本该都是属于我的。赵章耳边不断想起这句话,握着剑柄的手忍不住发力紧握,心中忍不住大声的呼喊道:属于我的一切,王位,尊严,我要夺回来,一定要夺回来!

    “君上,君上。”一旁的嫪贤剑赵章脸色阴霾,对赵王的话丝毫不理会,当下便上前一步拦在赵何神前,出言小声的提醒赵章。

    赵章却浑然不觉的样子,只是在那紧盯着赵何,仍旧一动不动。一旁的大臣们也都注意到这两兄弟的不对,皆忍不住望向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