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赵氏为王 >

第32章

赵氏为王-第32章

小说: 赵氏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俘虏很快就被带了上来,是一个看上去眉清目秀的少年,一身倒是细皮嫩肉的,看见身旁凶神恶煞的李维不禁双腿发颤。

    “你叫什么名字。”赵信张口问道。

    那少年神色有些犹豫,支支吾吾的说道;“我叫。。。。。。”

    赵信一个眼神使过去,一旁的李维会意,果断的拔出了匕首狠狠的插在了那少年的腿上,鲜血瞬间飙出,那少年顿时惨叫连连。

    李维亮出了雪白的牙齿,满脸狞笑的说道;“你若再犹豫,我就将你身上扎满一百个洞,让你体内的血液一点一点慢慢流尽。”

    “是,是,是,是。”那中山少年连忙捂着伤口跪地求饶,满脸的惊慌失措。

    “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人。”

    那少年哪还敢犹豫,连忙飞快的说道:“我叫易迁,是中山国禁卫军营将,是左大夫易移的儿子。”

    赵信和张昕相视一笑,目光会意,皆专心听着李维快速的逼问着一个个问题,根本不给易迁思考的时间,若是晚了片刻,则挥着匕首直接扎过去。

    不得不说张昕的眼光确实独到,他挑来的这个俘虏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禁卫军官,而且一身细皮嫩肉的不像久经沙场的人,那定是高官子弟无疑。但凡靠着出身上位的人,大多贪生怕死,稍加威逼利诱便会一五一十的将事情全部吐出,是张希这些老军头门最喜欢拷问的对象。

    待听完那个叫易迁的话,三人才总算将书信中所说的事情摸清楚了。

    原来中山国都灵寿内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山王的爱将爰骞忽然被人刺杀死在了府中,雷霆大怒下的中山王易尚令相邦司马喜彻查此事。司马喜一番彻查后,却将所有怀疑的矛头都指向了原本就和爰骞交恶的石邑城守季辛,又从灵寿季辛的家中搜出了他里通赵国的信件。

    中山王大怒之下立刻派出亲信鼓忌,令他带着禁卫持着王诏前往石邑杀死季辛,由鼓忌继续统领石邑大军抵御赵军。

    只可惜这个兴匆匆上路赴任的鼓忌运气委实不太好,才走了一半的路就被赵信带领的这支突如其来的赵军给截住了,不但丢了王诏,连小命都丢在了这荒野上。

    听完这些话后,张昕目光中露出了兴奋之色,欢喜道;“校尉,这可是重大的情报了,中山君臣离心,我赵国若是好生利用,必将于我大为有利。我们当迅速回禀主父,由他定夺。”

    李维则是在一边忍不住插嘴道;“都到了这副田地了还不忘内斗,中山国焉有不亡之理,看来非要等国亡了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团结。”

    赵信却是一言不发,只是低头思索,似乎在想着什么问题。忽然抬头上下打量了一番那个易迁,眼神有些古怪,许久才问道问道;“你们中山如今粮草如何?”

    那易迁结结巴巴的说道;“回。。。。。。回禀将军,我只是一名小小的营官,并不太清楚这个。不过我们的军粮供应倒是一天比一天少,我上次去领粮的时候倒是听到粮官抱怨说粮草消耗太多,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

    赵信心中默念片刻,忽然又问道;“你在石邑可有相熟的人?那季辛可认得你?”

    那易迁连忙摇头,满脸紧张的说道;“我一直在灵寿,在石邑一个熟人都没,季辛和我父亲认识,以前加过我几次,不过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还小。”

    赵信点了点头,却不再问话,只是低着头想着心思。

    那易迁见赵信的脸一直沉着,心中越来越,到最后竟然哭了出来,哀声求道;“将军你别杀我,我知道的都已经说了,你不能杀我呀。”

    一旁的李维已经不耐烦了,使了个眼色让两名赵军将这个仍在哭喊的易迁架了出去。

    望着赵信,李维沉声说道;“校尉,你是老大,你说现在我们怎么办。”

    赵信却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望向张昕说道;“说说你的看法。”

    张昕从军多年,经验远较二人丰富,所以赵信先来征求他的意见。

    张昕略一思索,慨然道;“这次出来我们的既定目的已经达到了,确定了中山军粮草紧张了。而且还顺带获得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报,这对我赵国对中山的政策调整极为有利。主父圣明,定会重重犒赏我们的,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当机立断,速度回营以免节外生枝。”

    赵信闻完脸色却露出了一丝精光,忽然开口道;“我觉得我们的斩获还远远不够,而且还在无形中帮了中山国一个大忙。”

    张昕一愣,诧异道:“这话什么意思?”

    “你看,原本这个鼓忌是要去杀季辛的,临阵换将本就是军中大忌。若是鼓忌得手,则石邑大乱,我们赵军就有机会可趁;若是鼓忌失手,那是更好不过了,这样石邑和灵寿必起异心,恐怕不用我们进攻,他们就会乖乖投降我们。”

    李维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这么说来我们打了个大胜仗,却还是犯了错误?”

    赵信不置可否,也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专心想着自己的心事,忽然抬头问道二人,“你们说我和那个易迁长的是不是有点像。”

    张昕想了想,点头道;“好像是有点像,刚刚我到是没留意,现在仔细一看好像真的有些相像。”

    李维不以为然的说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有心思讨论这个问题,长的像又能怎么样,难不成你还打算扮成他呀。。。。。。”

    话没说完,却见赵信居然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李维顿时骇然道;“你扮他做什么,你不会是想拿着这个诏书去石邑继续传令吧?”

    赵信却哈哈一笑,大咧咧的点了点头,“不好意思,我正有此意。”

    张昕和李维两人对望一下,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色。

    张昕急声道:“校尉,此事万万不可,太过于冒险了。稍有不慎,我们全部的兄弟都会将性命扔在这里的。”

    赵信却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你放心,这次我并不算带兄弟们去,我想一个人去试试运气就好了。若是得手,自然是好事,可若是失手了,凭我的身手一个人也好逃出生天。”

    见两人还似有话说的样子,赵信直接唬起了脸,沉声下令道:“此事我已经决定,你们无需多言,只需配合即可。”

    “是。”两人无奈,只好低头领命。

    事情既然已经敲定,三人又商量了细节。李维却忽然想起一事,便开口道;“那这么俘虏怎么办?”

    赵信眼皮一跳,忽然沉默了下来,却不说话。张昕也若有所思,将目光移了开。

    李维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多此一问,他们不过百余骑,又是潜入中山腹地,不可能押送着六十多名俘虏上路。且不说速度大大降低,万一有人趁机逃脱报信,那赵信他们这支小分队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别说诈入石邑,恐怕连保命都是难事。

    这就是战争,不管你想不想,愿意不愿意,在战争开始时,所有人的命就已经不再属于你自己了。

    所以那些俘虏的命运早已注定,在他们丢下武器求饶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自己难逃死路了。偏偏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但凡有一线生机,哪怕是虚无缥缈的一线希望,也会拼命的去争取,抓住这仅有的救命稻草。

    所以他们没有选择战死沙场,而是可耻的放下了武器。

    三人都移开了目光,却谁也不愿意开这个口。他们虽然勇武,虽然好战,砍下敌人头颅时也心安理得。可那只是对敌人而已,而不是这些放下武器乞降的俘虏,屠杀俘虏,会让任何一个正直军人的荣誉之心蒙羞。

    说到底,他们还是太年轻了,还是做不到心狠手辣的境界。

    三人沉默了许久,终于张昕缓缓开口说道;“我去看看还能不能从他们嘴中撬出些有用的东西。”

    说完转身离去,留下二人在屋中。

    没过一会,屋外响起了阵阵惨叫声,还夹着大声的咒骂声和哀求声,但终究归于平静。

    匆匆收拾好后,赵军又按照计划继续上马前行。赵信驾马在张昕身前默默走了一段路,忽然减速和他相平,沉默了会开口说道;“谢谢。”

    “没什么好谢的。”张昕没有回头,只是侧着脸淡淡说道;“事情总要有人做的,说到底我也是为了我自己。”

    “校尉,我和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张昕别的本事没有,却是有自知之明的。我虚长你几岁,资质却并不出众,不过是依仗着我父亲才坐上今天的位子。将来若是运气好能外放出去当个校尉什么的,兴许还能做到个都尉,这已经是我能力的极限了。”

    “而你却不一样,资质如此之高,又深得主父器重,将来成就必然远远在我之上。既然如此,这种脏手的事情还是我来做吧,以免你将来青云直上时为他人诟病。”

    赵信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位已经二十的“老”羽林军官,心中有些感动,沉声许久才说道;“记住了,我赵信今天欠你一个人情。”

第五十一章 浑水摸鱼(五)

    黑夜之中,城墙高大的轮廓在火光下依稀可见。城楼之上,一队队持戟巡逻的中山军路过,不时传来一两声喝令声划破夜空,却很快又恢复了宁静。

    已经快临近子时,正是睡意正足之时,城墙上巡夜的不少中山士卒都打着哈欠,嘴里骂骂咧咧的嘟嚷着,却仍然强打起精神,瞪大眼睛望向城下的黑暗角落。

    赵军虽然没有发动声势浩大的攻势,可兵锋已经掠至中山境内。作为中山南大门的石邑,无疑赵军的必攻之地,防卫自然不敢有半点松懈。

    白日城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之地,无处可以隐藏行踪,倒也不用担心赵军偷袭。可到了夜晚,赵军就极有可能趁着夜色摸到石邑城下,所以城中守军夜间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只是多加火把和巡卒,每千米设置一瞭望预警台看。

    石邑的主将季辛是中山名将,一生戎马军中,数次击退赵军的进攻,是中山国内为数不多知兵善战的将领了。他在两月前从斥候探知赵军频繁调动时就从中警觉,推测赵军可能将会再次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对中山战事。

    季辛立即就将自己的猜想快马报给了中山王,请求中山王立刻下令进行备战,将军资粮草搬入城内。同时先发制人,派出精兵趁赵军尚未完成集结之前先行发动攻势,将战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平心而论,季辛的想法确实不错,虽说依照赵军之强,即便仅凭代郡一郡之兵中山国也未必是对手。但如果中山国先发制人,却是能打乱主父先北后南的打算,这样主父恐怕会匆匆结束北狩,率军仓促南下增援。

    可季辛上书送到灵寿后便如同石沉大海,毫无半点消息。要知军情如火,季辛耐着性子在石邑等待了足足一月却未得到中山王的任何答复,再也按耐不住,只好亲自前往灵寿求见中山王。这才得知他的奏书原来是被相邦司马喜扣了下来,顿时大怒,朝堂之上和司马喜当堂对峙,怒目问他为何扣下自己的上书。

    司马喜则以国民不欲战、赵国并无进攻之意为由搪塞过去,又说即便赵国出兵,齐国和魏国绝不会容许赵国吞并中山坐大的,中山只需要守住一月,援军必从中原而来。

    可恨的中山王易尚居然信了司马喜的这一番说辞,不但没有进行任何战备,反而斥责季辛居心叵测,无事想要挑起两国战端。季辛又气又怒之下愤而离开灵寿回到石邑,此后再也未踏入朝堂半步了。

    季辛虽是负气而走,但并没有因此撒手不管,回到石邑反而大举动员城中军民,又将石邑所辖的村镇百姓迁入城内。他的小心谨慎也让石邑在赵军的掠夺战中损失极微,不但如此,反而成功在石邑城下伏击了一支赵国骑兵,击杀了五百多名赵国精骑。一时赵国三军震动,赵章从此再也不敢轻兵逼近石邑。

    在获知赵主父已率大军南下到达了代郡后,大战已经迫在眉睫。季辛更是搬出府邸,每日吃住皆在城头,又令城中所以十五以上的男子登籍在册,发配兵器铠甲,随时准备受征上城墙作战。

    这一日季辛仍然如同往常一样带着亲兵,披甲上城巡视。

    见主将亲临,士卒们自然不敢大意,连忙都打起精神来了。季辛巡视了城西的几个关口,还算满意,便想折向城东去查看。

    正想转身,却忽然停住了身子,身后的亲兵见状急忙几步上前,问道;“将军,怎么了?”

    “你听,什么声音。”季辛竖起耳朵,向城外原野方向凝神倾听。

    那亲兵一愣,也将信将疑的听了听,却未听到任何异动,便开口道:“将军你听错了吧,哪里来的。。。。。。”

    话还没说完,季辛却打断了他的话,一声喝道;“来了。”

    远处的黑暗深处隐隐传来几声“咯噔”声,待近些才听出正是战马急速奔跑时的踏在地上的声响。季辛面色一变,高声喝道;“备战,有敌袭。”

    话音还未落下,一骑就飞快的冲出夜幕,如飞般奔向石邑。城头上的中山军迅速反应过来,纷纷涌向墙垛,张弓上弩,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只是那冲向石邑的骑兵左手持弓,右手挥鞭急促的抽着马臀,火光隔得太远看不清模样,依稀只能借着月光看出是中山军士的装束,神态姿势却俨然一副逃命的姿势,见城头有人便大喊救命。

    果不出其然,很快夜幕中就涌出了大片赵国骑兵,最先的数人疾驰中张开长弓纷纷搭箭射向追赶的中山军士。长箭划破长空,伴着呼啸声射向那人的身后,城头的中山士卒虽有心相助,却因为隔着太远而无计可施,只好睁大着眼睛看着那名逃命的同僚,为他暗自捏把汗。

    却不料那中山军士身手极为敏捷,听到弓弦声响立即停马回身,挥弓格挡开了数枝射向自己的箭羽,顺手从马鞍上的箭壶夹出数枝羽箭,飞快张弓回射。动作如同行云流水,毫无停滞。

    只见夜幕中几声惨叫声响起,随即传来重物落地的沉闷声,几名冲在最前方的赵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