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怨灵升级路 >

第108章

怨灵升级路-第108章

小说: 怨灵升级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沐雪明白孙氏的意思。

    想了想劝慰道:“没有,比有好,这点娘知道。当然,我理解娘的意思,说的直白些,娘的身后事有人料理,但我的没有,是吗?”

    孙氏眉头紧皱,眼睛泛光,直点头。

    “再看看吧,我还算年轻,若是能活到娘这岁数,还有二十年。若是这期间他们悔改,我会原谅他们。为人父母的,哪个不希望儿孙环绕?”说这话,江沐雪纯属宽慰老人的心,让老人心里有点儿盼头,然江沐雪压根不这样想。

    已经定性的吃肉的畜。生,让他们突然吃素?

    你觉得可能吗?

    但是这话孙氏听了高兴,窝藏许久的担忧一扫而散。

    婆媳两个又在小岛上呆了十来天,江沐雪念及小生意,又加上孙氏也想回南海,俩人这才打道回府。

    当二人意气风发的回到小院儿,忙碌碌的打扫卫生时,房东陈娟上门了。

    第一眼望去,江沐雪便笑道:“哎呀,这才多少天没见,妹子真是苗条了许多!”

    “是吗?”陈娟嘴咧咧,高兴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儿,“不瞒大姐,自打上回您劝我改掉贪嘴的毛病,否则将来对身体不好,当时我听着还不乐意,可是有天不知咋地突然晕倒,到医院一检查,血压高,医生让我少吃多运动,这不,才俩月,瘦了十多斤!”

    江沐雪听后,对陈娟连连鼓励,又说身材适中不仅健康,穿衣还好看云云。

    陈娟一听,再看江沐雪那身打扮,谈不上时髦,但是与她第一次相见时,简直云泥之别,顿时笑道:“正想问大姐与大娘,你们过年这段时间去哪儿啦?我嘛,还准备请你们二位去我家过年呢,可是当我来的时候,你们已经走了……”

    这话是真是假且不去论,能说出这样的话,让人心里一暖,孙氏连忙把去瓜洲岛度假的事儿说了一遍,陈娟大惊,良久才道:“大,大娘,你们真会享受!”

    “嗨!眼看人生到了尽头,啥苦啥罪都受了一遍,能在临死前这么走一遭,老婆子我觉得没白活!”

    孙氏感叹。

    陈娟吃惊倒不是因为这个,花钱享受什么的不算什么,关键是心态。

    她真是没想到,两个被子孙抛弃的老人,竟能活出这般姿态出来,真是可敬可叹!

    不知不觉,她与孙氏的话越来越多,对于从前的事,孙氏讲的特别细致,听的陈娟一会儿落泪,一会儿破口大骂,一会儿哈哈大笑。

    在厨房做饭的江沐雪听的直摇头。

    和人说道也是一种宣泄,所以江沐雪并未阻拦孙氏。

    一会儿,她端着几个菜进来,自然要留陈娟吃饭。

    陈娟与孙氏正说的起劲,也没客气,笑呵呵的留下,三人一起,愉快的用了一顿晚饭。

    临走时,江沐雪把给陈娟买的礼物拿了出来。

    一串精致的贝壳串的毛衣链,一件颜色亮丽手感极佳的披肩,陈娟先是拒绝,后来听江沐雪说是特地给她买的,不由得心里一暖,笑着收下。

    东西不值钱,关键是人心。

    饭后,收拾完毕,江沐雪开始准备过两天出摊儿的事,如今很多民工、上班族、学生纷纷返程,城中村再次喧闹起来,正是出摊的好时机。

    美美的度了个假,歇了那么多时日,江沐雪又觉精神饱满,浑身使不完的劲儿。

    没两天,她和孙氏又过起了白天制作面筋,晚上出摊儿,完了回来数钱的日子。

    不过没俩月,江沐雪发现孙氏有些反常,不由得心里一紧。

    前世孙氏非正常死亡,只活了七十三,如今的孙氏已经七十一,若是两世的孙氏都逃不过七十三的宿命,那从现在起,她真的要好好注意了。

    毕竟,孙氏一直是白海棠心头最无法释然的,前世,当白海棠看到婆婆七窍流血的离开这个世界,她顿时失去生的念头,原本相依为命的人突然选择这般惨烈的方式离开,这点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因此,在有一天孙氏再次发呆时,江沐雪问询了。(未完待续。)

第224章 保姆婆的梦幻乌托邦(17)

    “娘,您最近一段时间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孙氏摇头,立刻否认。江沐雪叹气,那就是想家了,可惜这一点,她暂时无法做到。

    过年之前她给三个儿子丢了那么大一个炸弹,刚爆炸就熄火,她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自取其辱。

    说不定到时候刘桂花一定满大街嚷嚷,把白海棠这个名字弄的臭名昭著。

    而自己与孙氏另类的行径也指定会被那些传统的且永远不敢跳出壳子的老人所病垢。

    她是来给白海棠伸冤的,不是往其身上泼脏水的。

    然而孙氏不快,并不是因为想家。

    她早就说过,海棠在哪里,哪里就是她的家。

    江沐雪再三追问下,孙氏吐露实情,老人家再不想天天吃饱在家等饿,她也想做点儿事,挣俩钱儿。

    听完,江沐雪并未立刻反驳说,“我挣的钱还不够您花吗?您老都七十多了,就别操那个心。”

    真正懂老人的,绝对不会这样说,因为老人们要做事,压根不是为了挣多少钱,她们就是不想闲着,坐吃等死。

    自始至终,她们要的只是一件事情,能让一天的时间在充实的世界里流走的事情。

    想完这些,江沐雪改口道:“其实,好是好,就是不知娘能做什么。”

    孙氏眼前一亮,表情立刻活泛起来,“我给你讲,西胡同的那几个婆子,就是年前喜欢来咱家玩的那几个……这些日子闲着没事,都在家编草篮呢,说是从中间方拿料,按照人家的要求编出来,一个篮子给两块钱。”

    哦哦,江沐雪点点头,然后呢?

    “那天我一看,编织的真糙,还没我一半好呢。速度也慢,我一天能编十个,她们八个都编不来。”说到这儿,孙氏甚为得意。

    这个江沐雪信,孙氏年轻的时候,曾经跟着白海棠的公公走南串北的卖竹篮子、草篮子,那个时候白海棠的丈夫,也就是李木匠刚会走,为了讨生活,只要地里没活,夫妇两个就把李木匠放小推车上,一家三口出去卖手工竹篮、草篮。

    算起来,这也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了。

    “海棠……”孙氏见江沐雪一直不说话,拿手在她面前扫了扫,待江沐雪回神,却闭了口。

    但是那眼神特别期待儿媳能答应这件事。

    “娘不提,我倒忘了这件事。可是一天编十个,太累,挣的也少。而且中间方还要从中吃一口……嗯,这样吧,这两天我找找料子的来路,给娘买些回来,您先练练手,弄几个别致、新颖的样子,待编好后,您晚上跟我出摊儿,就在我旁边卖,直接卖给顾客,总比让中间方再从中间吃回扣的好。”

    孙氏大喜,越发觉得媳妇儿主意好,这样的话,一个篮子至少能多卖好几块,如此,她也能为海棠攒些钱……

    孙氏越想越有劲儿,恨不得立刻开始。

    三天后,江沐雪让她如愿。

    要说孙氏的手艺,那真不是盖的,编出的篮子,哪是篮子,活脱脱的工艺品。

    江沐雪细细看了几个,点头称赞,随后又道:“再小一点儿。”

    “啊?”孙氏不解,“这几个已经够小的,再小,咋装东西?”

    江沐雪大笑,“娘,您这就不懂了,现在的人,谁还用篮子盛东西?城里的生活与乡下不同,不说那些有钱人,就拿我们来说,您瞅瞅,这家里,可有竹篮什么的?”

    “根本用不到!您若是编的再小一些,精致一些,我再买点儿装饰的花束往篮子周边一挂,活脱脱工艺品,这样每个篮子,至少能多卖十块钱!”

    “真的?”孙氏目瞪口呆,瞧瞧手里便宜的料,再看看编好的篮子,一时不敢相信。

    就她这双皮糙干瘪的手,也能挣那么钱?

    江沐雪说的非常郑重。

    孙氏说干就干,按照江沐雪的要求,一口气编了仨。

    江沐雪瞅着,连连点头,当即定了价,一个十五,不还价。

    孙氏立马哆嗦几下,“十五?太贵了,有人买吗?我看十块就好。”

    “娘,您只管编,十五还是少的呢!若是您用更为复杂的编法,我就定价二十、三十。”

    孙氏已经不敢听了,儿媳的定价根本不敢想。

    如今花样还太少,她只老老实实的埋头苦干。

    两天后,孙氏一共编出十二只篮子,用了三种编法,均被江沐雪打扮的漂漂亮亮,有几个篮子里还放了她们从瓜洲岛带回来的贝壳,还别说,这么一打扮,真是好看。

    当晚,孙氏便跟江沐雪出了摊儿。

    如今,四五月份的天气,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晚上不冷不热,到了摊位后,孙氏老老实实的坐在一边,面色紧张的守着她的那些篮子。

    当第一个顾客驻足时,孙氏一紧张竟然忘了价钱。

    江沐雪忙笑道:“款式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不同的款式编法也不同,有复杂的,有简单的,这位兄弟喜欢哪个?”

    那男人随手指了一个,说要买回家送女儿。

    江沐雪笑着介绍,从款式到编法,甚至连那篮子里的贝壳的来路,都说了一遍,有模有样,表情认真,听的那人一愣一愣的,最后才说到价格。

    江沐雪要了二十,男人眼睛都没眨,直接掏钱,临走时还买了几串面筋。

    孙氏拿着那二十块钱,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江沐雪故意撒娇道:“娘,瞧您,卖一个篮子,顶我二十串面筋!”

    孙氏听后傻傻的直乐。

    一直感叹,时代真是变了,以前走街串巷走很多家才卖掉一个几毛钱的贱物,如今,竟然这样贵!

    晚上婆媳收摊回到家里第一件事便是数钱,江沐雪挣的都是一块两块五块的散钱,数数正常,可孙氏挣的都是几十几十的,何况在她早把那钱数了好几遍。

    但是,回来后她还是与江沐雪一起,把自己挣的二百二十五块钱数一遍,一边数一边眉开眼笑,那种周身洋溢的快乐,无法言喻。

    数完钱,全部交给江沐雪。

    江沐雪留整去零,孙氏拿着那二十五块钱,心里别提多高兴,比老板发奖金还乐。

    这是她挣的钱,可以花的特别心安理得,又能为孩子攒下一笔,这种心情,大概只有为人父母者才能体会。

    孙氏其实生养过三个孩子,只有老大李木匠活了下来,现在李木匠不在了,白海棠对她来说,是最亲最亲的人。

    更何况,自打俩人披星戴月的离开那个小村庄,走上这乌托邦般的梦境时起,俩人的关系再不是婆媳,那是比亲母女还要亲的,是彼此的唯一。

    ps:感谢jwpapa、阿凝的平安符,感谢绿豆锅巴、师碧瑶、书友160407103535038的打赏,感谢梨涡浅浅的珍贵月票!么么哒!

    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感谢!感谢!!另外,仍旧求正版订阅,求正,求正!拜谢!!(未完待续。)

第225章 保姆婆的梦幻乌托邦(18)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五年过去,俩人一起攒下二十万的巨资。

    没错,是巨资。这二十万在南海市只能算得上一个小户型的首付,可是对两个来自乡下的老人来说,的的确确称得上巨资。

    如今,江沐雪摊位比之前扩大一倍,并且还招了两个钟点工帮忙,一个烧烤摊儿,一个煎饼摊儿,另外还有孙氏的手工艺品区。

    随着时间推移,俩人的业务能力都愈发成熟,尤其是孙氏,现在不光编草篮,还有各种小虫艺儿,小鸟之类的造型,可以说纵观整个大街,俩人的摊位儿不是最挣钱的,却是最热闹的。

    孙氏把那些花草虫鸟做的活灵活现,尤其吸引孩子的目光。

    而俩人的生活,也很惬意,一年四个月的假期,这是少不了的。

    冬天就去瓜洲岛度假,夏天就去四季如春的云瑶古城纳凉,吃喝玩乐的同时,孙氏还特别留心各地的风土民情,回来创作时,不由自主的融合许多外来元素。

    有时候孙氏做出的东西,江沐雪都没见过。

    但孙氏却讲的头头是道。

    这天,俩人正准备出摊儿,陈娟一脸深沉的进门。

    看她神色不悦,江沐雪只当出了什么不好的事儿,忙问询。

    陈娟叹口气,把事情说了。

    原来,这座村子已经列为城市拆迁计划,再过俩月就要动工了。

    孙氏黯然。

    这几年来,她早就把这个小院儿当成了家,每天过的充实又热闹,在这里,她认识很多人,也常串门儿,可没想到,现在政府竟要拆这里。

    这点江沐雪倒是理解,随着城市的发展,都市村庄的消失是必然。

    说完这些,陈娟认真道:“我知道大姐与大娘都习惯这里,说实话,我们更是不舍,毕竟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村儿里。可没办法,这是大潮流,别的城区的几个村子早就动工拆迁,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我们这儿还是晚的呢。”

    江沐雪知道陈娟在安慰孙氏。

    只听她又道:“住的地方,你们别担心,我早就给大姐、大娘物色好了,是个环境很美的小区,房子就在一楼,价钱也不贵,你们若是有意,我明天就可以带你们去看。”

    “妹子,真让你操心了!我谢谢你!”江沐雪很是感激,说实话,这些年,陈娟给了她们不少帮助,尤其是在最开始时,若不是陈娟给她们找摊位儿,她与孙氏也许会过的不错,但是,一定没有那么顺利。

    “要不,我和娘商量商量,明日给妹子答复如何?”

    陈娟自然同意,其实她还想问二人这几年老家情况如何呢,后来话溜到嘴边,怕惹得二人再次伤心,便咽了下去。

    陈娟走后,俩人也没了出摊儿的兴致,没精打采的回屋。

    沉默许久,孙氏才道:“海棠,咋办?”

    “娘,你说!”

    孙氏再三犹豫,还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咱们出来五六年,要不,咱回家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