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碧血大明 >

第121章

碧血大明-第121章

小说: 碧血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不。要让他尝试千刀万剐地滋味。”越说越粗鲁。似乎要将那守卫诅咒而死。
    “咳!”高怀中实在听不下去了。轻咳一声道:“谷将军。保持冷静。这里可能满是窍听之所。若是让人听去。只怕又是麻烦一桩。”
    “老子怕个鸟!”谷可成更是大声道,“老子就要让他们知道,如此对待大顺朝的使者,将来闯王带兵拿下南京之明,就是他们的死期!若是好好对待我等,说不定闯王还可饶他们不死!”
    “慎言!”高怀中脸色一沉,这谷可成越来越不像话了,斥道:“如今我们身处险境,随时都有生命之危,绝不可自弃。你通知下边各人,保持警惕,一有情况,立即聚于一处,共抗敌人。”
    谷可成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所说的话有些过了,立即收口道:“是的。我这就去通知。”
    看得谷可成离去,高怀中反而整了整衣冠,起身走出房门直往院门走去。
    远远的看得院门外枪尖林立,单单是门口估计就有近五十名士兵守卫。
    “做什么?不要过来!”一把声音喝将出来,
    我等可是要放箭。”这可不是恐吓之话,那声音得一阵拉弦之音。
    高怀中脸现苦笑,怪不得谷可成如此气愤原来还没有走到院门便已经给叫住,当下停下脚步道:“在下乃是大顺使者高怀中,烦请各位侍卫大哥通报一声,说高怀中求见皇上。”言语说得极为诚恳得体,意在打动对方。若是近得士兵身边,高怀中还想塞几锭银子过去。
    “我认得你。在校场上,一口回绝皇上的高使者。”只听刚才那把喝斥的声音嘿笑两声道:“不过,皇上有令,不得传诏,任何人不得出入使馆。”过了一会,那人又道:“敬你是个直诚之人,奉劝你一句,好好想想一下,替皇上效命总比跟着流贼祸害百姓要强得多。”
    高怀中想不到这个士兵竟然当起说客来了:“闯王乃是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高某又怎可弃明投暗。”
    此话一出,对面的士兵哄然大笑起来,更是纷纷议论起来。
    “替天行道?我呸!替自己挣名立朝罢了。求百姓于水火是不假,却是拉百姓出来后,又推向更深的火坑,除了打仗夺粮之外,可曾做过什么为民之事?”
    “嘿嘿,我看这个高使者地脑子不是进水了就是给门板夹过了,竟然还相信李自成那些鬼话。”
    “可不是,竟然分清何谓明何谓暗!”
    更有人叫道:“姓高的,莫要不识好歹,竟然说朝廷是暗。现在倭国、满清和高丽三国使者已经向皇上纳了投名状,发誓效忠皇上。李自成被灭也是迟早的事,识相的,还不快快投降。”
    原先那把声音却是喝斥道:“莫要乱说。小心周都督劈了你。”说到周都督,声音立即停了下来。看来,众士兵对这位周都督很是敬畏。
    高怀中心中一愣,这些粗鄙的士兵何时有了这么高地意识而且出口成章。他当然不知道,这是崇祯对士兵进行忠君爱国夜训所起的效果。士兵虽然不识字,却是听得明白那些文人用白话所教地爱国教育,而且崇祯提高士兵的待遇与地位,又如何能不忠心呢?
    倭国、满清和高丽三国使者都已经向朝廷纳了投名状,发誓效忠大明了么?高怀中心思更乱,若是这样,崇祯下一个要对付地便是我等了。
    又听原先那声音道:“高使者请回吧,若是有皇上传诏,我等必定通知。”
    高怀中苦笑一声,拱手道:“那就谢过众位大哥了。”转身往回走,却见谷可成带着三十多名大顺兵快步而来,立即大声道:“都回去!”也不由加快步伐迎向谷可**,要是让守门的士兵错认谷可成要带兵冲出去,那就大条了。
    谷可成等人停止脚步道:“高大人,怎么回事?刚才见你不在房中,又听得外面吵闹,这才带人出来寻你。”
    高怀中忙道:“没事,都散了吧。若是引得士兵误会那就不妙了。”众人听得没事,皆都散去了。可谷可成临走时却是疑惑地看了高怀中一眼,眼中全是怀疑。
    直到吃过晚饭,高怀中等人还是没能等到崇祯下旨诏见,在使馆当中又是无所事事,高怀中与谷可成商量半天,也找不出一条可行之计。到了正(晚上八点整),才各自回房睡觉。
    睡得正熟之际,有人将门拍得轰天响,打开门一看,竟然是一黄门太监。
    难道皇上终于下旨召见我等了?高怀中与谷可成对望一眼。
    只听这位中年太监尖着嗓子道:“皇上口谕,宣大顺使者高怀中入宫晋见。”说完,双眼直看高怀中到:“整整你的衣冠,随我入宫吧。”
    “谢过公公提醒。”高怀中应道,手中却是捏了一锭五两重的银子暗中塞向那公公之手,“深夜劳烦公公传意,实在该死。”
    那公公也不拒绝,尖声道:“嗯。那就跟我来。”转身就走。
    高怀中回身对谷可成道:“尔等在此勿要乱动。我去去就回。”
    高怀中随着那位公公的身后一路穿堂过路,那些士兵却是不加阻拦,不过,高怀中看得使馆当中严密的防守,不由暗自心惊。
    刚出得使馆门口,那公公手指旁边的锦衣卫指挥所道:“你自行过去吧,那里有人接应。”
    “多谢公公。”高怀中一脸的疑惑,难道皇上出了宫,要在这里见我,这又会有什么阴谋。
    一路上,高怀中暗自提神凝气,以防不测。刚到指挥所大门口,听得一把熟悉的声音笑道:“高老弟,你可来了。”
    “李军师!?”高怀中一抬头,赫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形立于大门口,正是以前大顺军师李岩。(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卷四、三足鼎立势 第二百一十章、李岩说项
     更新时间:2009…11…4 0:35:46 本章字数:3810
    四、三足鼎立势第二百一十章、李岩说项
    “李军师!?”高怀中一抬头,赫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形立于大门口,正是以前大顺军师李岩。
    高怀中快步向前拱手道:“怀中见过李军师。军师何以在此?”
    “高老弟,莫要再叫岩作军师。”李岩微微一笑道:“自从岩决定效命于皇上起,便再不配军师这个称号了。”
    “这是为何?军中传闻军师已经改投朝廷,初时我还不相信。
    想不到,军师当真是………”
    “往事不可追。不谈也罢。”李岩依旧神态悠闲,“高老弟,进来吧。此处非说话之地。”
    “不。”高怀中神色坚决的拒绝道,“若是说不清,怀中绝不进去。”
    “呵,想不到,高老弟依旧如此固执。”李岩摇摇头叹道,“既然如此,岩就直言,此次以皇上之名来约见高老弟,乃是想说服你为朝廷出力,尽快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居之地。不过,以高老弟的性情,只怕岩的一番心意要付之东流了。”
    “不要叫我老弟。吾乃大顺吏部侍郎、文谕院院长高怀中,请叫我名字或是叫我高大人。”听得李岩的话语,高怀中反映甚为激烈,连称呼也变了:“既然李大人知道很难说服高某,为何还要自讨无趣?莫非以为高某很好模糊?”
    “高老……嗯。高大人。”李岩看见高怀中双眼喷火地般地看着自己。连忙改了口道。“高大人。岩是看在昔日同僚份上……”
    “如果不是看在昔日同僚份上。高某早就一剑将你刺死。”高怀中打断李岩地话语道。“闯王一向仁义。对你更是情同兄弟。何以你要反叛?难道是为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哼哼。难道是看到闯王情况不妙。你就溜之大吉。趁早转换门庭。好一个识时务地俊杰!高某佩服之极。”
    李岩苦笑一声。这趟看来是白走了。还没有开始说项就给他数落一大通。不禁又想到崇祯对自己地期望。
    原来。崇祯处理好满清、倭寇和高丽三国之事。随即叫来李岩询问。问他是否可以说服高怀中等人。若是高怀中冥顽不灵。就算不杀他们也要软禁于南京。绝不能让他们回到李自成。李岩一听高怀中乃是大顺使者。他就明白闯王李自成为何如此放心叫高怀中前来南京。高怀中乃是高迎祥地儿子。性子固执。若是认定某事绝不会改变。想要说服他。恐怕比登天还难。不过。李岩还是来了。李岩答应崇祯尽最大地努力地说服高怀中。
    “高大人一身功夫跻身绝顶之列。想要取岩地性命。也是易与反掌。“李岩拢住心绪道。“只是。岩有一言如鱼刺鲠喉。不吐不快。”
    “嘴巴长于你口。也没人堵你嘴。若是为了说服高某向朝廷低头。那就免开尊口。”高怀中依旧冷言冷语。这也怪不得高怀中。在大顺军当中。高怀中最为佩服地有三人。一是闯王。一是国师宋献策。最后便是军师李岩。心目中地偶像一下子投身于朝廷。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时竟是以叛徒地身份来对他进行说服。换作是任何人也受不了。更何况高怀中乃是固执高傲之人。
    “岩想问高大人,闯王反明所为何事?”李岩自动过滤高怀中地不善语气,反问道。
    “这还用说,当是替天行道,为天下百姓谋一安居乐业之所。”
    “说得好。岩再问,京师与南京两地的百姓,谁过得快乐?”
    “这,这个………”高怀中有些吱唔了。他是固执之人,也是直诚之人。他来南京时日尚短,可一路之上,所见的百姓皆是面有神彩,对生活充满向往,所闻的皆是百姓对官府对皇上地称赞有加。高怀中沉吟良久才高声道:“没错。南京的百姓看上去较之京师地百姓快乐许多,可,谁又敢保证一年两年之内甚至更短的时间,这样的生活又会回到从前?”
    “岩再问,如今的大顺军与明军一比,孰优孰劣?”李岩并没有与高怀争论,再次问道。
    见识过明军演习的高怀中一下子给李岩的问题问倒了,就算是闯王身边地精锐,遇上不装备新式火枪的明军,倒可以斗上一斗,可是一旦明军拥有新式地火枪,大顺军只有逃命的份了。
    看到高怀中不说话,李岩又再次问道:“百姓心中最向往地是什么?”
    “最向往的自然便是居有其屋,耕有其田,食有其粮,穿有其衣。”高怀中对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快,却再无先前般凌厉地气势。
    “既然如此,高大人乃是饱学之士,当知得道多助,民心所指,所向无敌。南京的百姓皆是心向朝廷,不断有流民涌向南京,涌向大明所辖地区,他们也必定必向朝廷。何人
    廷之威?”李岩却是不待高怀中回答,“国强则兵壮|可护国护民,民又爱国拥兵,如此循环下去,何国可敌大明之势?皇上如今励精图治,广开贤路,招兵纳士,国势日渐强盛,重掌乾坤乃是迟早之事。”
    高怀中一言不发紧抿双唇。
    “岩早年跟随闯王,所图的非是高官非是宝贵,乃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李岩像是回忆的继续道,“于是,一路的攻城掠地,杀官兵开粮仓。一开始,百姓很是拥护大顺爱戴闯王。可自从大顺攻取京师以来,一切都变了。众人只知争权享乐,不再为百姓着想,甚至做着祸害百姓之事。当年,岩听得皇上派十万大军直奔京师,竟是毫无一人重视,闯王也只派了两万残兵于我,让岩去阻拦朝廷十万精锐之师,何等的可笑。若不是皇上仁慈,只怕岩尸骨早寒。不过,岩效忠皇上,并非是报救命不杀之恩。
    岩被皇上软困之日,时常寻思。何以方能为百姓谋一安居乐业之所?得见皇上之政策,这才发现,靠闯王一味的掠夺是不行,靠张献忠一味杀戮也是不行的。唯有顺应天时,施以民策才行。可惜,闯王的双眼已经被权利与美色所蒙蔽,只怕再也看不到前行的道路。如今,能实现岩之理想的,只有皇上,岩同样不为荣华富贵,只为天下百姓。
    岩知高大人乃是忠义之人,现在岩也不再打算为皇上说项,只是想告诉高大人。天道运行有常,作孽者必不得好活。闯王若是弃京师而回陕西,还请手下留情,莫再多杀伤!”
    高怀中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大顺朝中争权夺利之事已是常见,当李双喜被闯王点名指姓为下一代闯王之后,朝中更是乱得不行。最后,听得李岩说到闯王会弃京师而回陕西,心中更是大惊。自己身为上一代闯王高迎祥之子,当然有机会接触到高等机密。闯王暗中将珠宝首饰铸成金饼运回京师已经是大顺高层不是秘密的秘密。可,李岩身在南京,又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呢?难道又有大顺朝中高官投降于朝廷,然后向朝廷泄密?如果真是如此,只怕大顺当真危矣!当下强作镇定道:“胡说,京师乃是帝皇象征,又是兵事要地,闯王岂会轻易放弃?”
    “是么?若是闯王一统中原,京师自是兵要地。可是,吴三桂十万精兵居于山海关,快兵两三日便可直奔京师,山东有着曹得功和左良玉两人苦心精营精兵更是多达二十万之众,河南早在袁继咸寸步不让之下逐渐给蚕食,若是一起进攻京师,恐怕不到数日,京师必重回朝廷。”
    “你倒说得轻巧。莫说吴三桂要在山海关提防满清,就算是袁继咸攻打河南也是多受制约,河南的百姓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而且西蜀张献忠又牵制着朝廷数十万大军。
    朝廷如何有能力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役?”
    “高大人倒是看得通透。只怕闯王非是如此想法。现在的闯王早非当年锐意进取之闯王。不怕告诉于你,明日,皇上便将派五万神机营精锐前往西蜀,先平西蜀,稳定后方再谋北方。相信在海禁开发之时,白银如水涌进大明,就算再大规模的战役也是支撑得起。”
    “哼,理解之极。秋夜风凉,高某就此告辞。”高怀中连礼也免了,“若是高某有幸回得大顺,于战场上必定不饶李大人。”
    看着高怀中在数名羽林军的监视下,隐没在使馆当中,李岩满脸的苦笑。
    “大哥,又何须介怀?”袁承志的身形突然出现在李岩身边,“刚才,高怀中数度大起杀意,有心要取大哥性命?”敢情是袁承志一直守卫在李岩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