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碧血大明 >

第142章

碧血大明-第142章

小说: 碧血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无生老母之名义的蛊惑下,宁愿自己挨冻捐出教则是拿着这些救命棉衣被出售,其罪当不当诛?还有,更有甚者,冒着杀头之罪,把这些棉衣棉被运到满清之处,欲与满清交易。诸卿想想,若是保得一名满清野蛮人,便是害了大明一名士兵啊。这样的人该不该杀?“
    “臣惭愧!“马士英低头认错道,”臣实在想不到,邪教竟然如此猖狂。臣明日便可将律法递与皇上过目,然后通告天下。”
    “甚好。放心去做。朕与朝廷皆是马卿的后盾。”崇祯一字一句的道。
    “臣必不负皇上所托。”
    “崔卿,你地任务则好好的替朕挑选一批能干之吏。”崇祯对崔慕卿道,“西蜀平定,正是百废俱兴之时,老练熟知吏事之人正是西蜀最为需要之人才。”
    “臣晓得。招贤馆中有着数百名干吏,想也是够的了。
    ”崔慕白回道。
    “还有,秦良玉与侯洵将于二月初回京,将有大批有功之人需要封赏,你可是要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忙乱。”
    “臣明白。当不会耽搁子壮士的奖赏。”崔慕白
    “如此甚好。”崇祯松了一口气道,“骆养性。”
    “臣在。”
    “各部所行之事,皆需要灵通之消息。锦衣卫须将情报及时报与朕与各部,不得有一丝耽搁。”崇祯板着脸道,“若是遗漏任何一条消息,你就回家呆着吧。”
    “臣当竭力而为。”骆养性也惊出一身冷汗,这个皇上怎么突然拉我进去。
    “好了。今日朕之事已经结束。”崇祯笑道,“不知诸卿可有什么想法。若是没有,便与朕吃些应节食物,过过新年之气氛。”
    “臣有事启奏。”杨子荣却是站了出来道,“内阁搁置已久,如今朝廷步入正轨,当是重组之时。”
    内阁乃是明最高官署名。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也就是说,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
    “内阁”地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的时候。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始称为“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将大学士地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并且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内阁,用得好,是个好东西;若是任其盲目,则是败坏朝纲之物。
    正所谓:**者必误国,分权者必振兴。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从明朝中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内阁中人才济济,皇帝再怎么懒惰都无所谓(如隆庆);而内阁权力被虚化,被剥夺(如崇祯17年换52内阁),那就是在勤政也是要亡国!
    自定都南京以来,崇祯皇帝再也没有提起内阁,而百官也因为朝廷处于水深火势之中,也不敢轻言提内阁之事。渐渐得,六部之首虽没有内阁大学士之名义可行地也是内阁之事,百官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没想到,六部之中,却是户部杨子荣先行提出。
    而崇祯没有提起,是因为还没有好人选。
    “哦?!”崇祯看着杨子荣道,“对于内阁人选,可有举荐?”
    众人见崇祯并没有恼怒反而问起杨子荣内阁人选来了,不由一愕:难道皇上不记得失去京师之前,正是他将内阁的权力收回。这是反话还是?众人连忙低垂下眼睑,假装认真聆听,眼角却是偷偷瞄向崇祯,看其表情地真伪。
    “这个,这个……”杨子荣看到崇祯的反应和众人地动作,心中的人选也敢说出来了。谁知道崇祯是真心还是假意,若是真心还好,若是假意套话,那自己说出的人选将成为皇上打击的对象,岂不是成了罪人,如何是好呢?一时间竟然犹豫起来了。
    “内阁,朕早就打算要重置了。”崇祯将众人的表情一一入目,为了打清众人的疑惑道,“只是一直没有好人选,这才迟迟没作打算。现在,杨卿竟然提出来了,不妨直言,让朕参考参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卷五、勇义铸碧血 第二百四十章、数青蛙令
     更新时间:2009…11…20 0:11:24 本章字数:3850
    五、勇义铸碧血第二百四十章、数青蛙令
    内阁的筹建实在是关系重大,杨子荣等人没有说出心中的理想人选只是说但凭皇上决议,崇祯也没有表达何人可以入阁只是示意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筹建内阁。最终不了了之,却是体现君臣得怡的一面。毕竟内阁的筹建明显是要让皇上分权,而作为皇上对臣子这一算是比较过份的提议非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择日再谈,这是崇祯与臣子之间破天荒的和谐。
    “来来,事务处理完了,便让朕与诸卿同乐。”崇祯兴致很高,“王承恩,可有否准备好宴席?”
    “回皇上,已然准备好。请皇上与各位大人到偏殿,那里已经准备了些酒水与糕点。”王承恩轻声道。
    “走,与联共谋一醉。”
    “皇上先请。”众人却是明显看出崇祯的心情不错。
    入殿之上,众人只觉暖气逼人。只见殿中央摆着三个大火盆,盆中炭火红旺之极。一个八人大仙桌处在三个大火火盆之中,桌上摆满各色糕点与瓜子等事物,几壶上等的好酒正在用水烫着,飘出丝丝酒香,一闻便知用是有年分的窖藏好酒。
    皇上坐于首座,其他管人分别坐于崇祯左右两边。
    “别拘束。大年初一的,大好喜庆之日,今天便与朕共享新年之乐。那些琐碎之事便等得下午再做。来,朕祝愿国泰民安,也祝诸卿心想事成,。干!”崇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臣等祝愿皇上圣体康健、事事如意,也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众大臣也是举杯就饮。
    “哈哈。那就如诸卿所愿了。”崇祯放下酒杯。“诸卿乃是饱读读书之士。酒桌之上岂能无行酒令?不如诸卿陪朕玩个幽默行洒令如何?”
    “甚妙。”礼部尚书钱学谦第一个赞成道。“皇上雅兴。臣等自然奉陪。皇上为令官。只是不知皇上需要行什么酒令?”
    酒令。是酒席上地一种助兴取乐地饮酒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一听行酒令。骆养性脸色一变。这不是为难我咩?我粗人一个。叫我猜会划拳还行。叫我玩文人雅士地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明显是架旱鸭子上架。硬逼地么?我酒量最好。也架不住次次输啊。当下就道。“皇上。臣用大老粗一个。对行酒令实在不行。臣自罚三杯退出如何?”
    “别慌。”崇祯微微一笑道。“朕想到一个酒令。老少皆宜。不分文武。绝对不会欺负你这个老粗。
    ”
    “真的。皇上?”骆养性憨笑道,“实在是太好了。如果传出去,我骆养性能与六部的各位大人行酒令不落下风,那臣就长脸子了。”
    “瞧你那神态,若是你算术不过关。也还是吃鳖的份。”崇祯笑骂道。
    对于这个锦衣卫地大头目,六部并没有过多地厌恶,皆因骆养性的老爹,前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有明一代,文武殊途,文官对特务机构锦衣卫更加没有好感,这个骆思恭却是异类,与文臣的关系还算不错,特别在“争国本”、“梃击案”中,因倾向于太子而得到文臣们的好感。骆养性世袭父位,锦衣卫在崇祯年间尚无太大劣迹,又有个好老爹。所以众大臣听得骆养性如此一说,也是付之一笑。
    “朕这个酒令叫做数青蛙。”崇祯轻声道。一说到数青蛙,心思就不断地飞向现代之中,酒席之上,自己一溜嘴的说下来,把同学或是同事都比下去,让他们个个钻桌底。只是再无机会与那些同学好友再数青蛙了。
    “数青蛙?怎么数?”骆养性问道。
    “很简单。”崇祯笑道,“口令的规则是这样,朕先来为你们演示一遍。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如此类推,朕与诸卿,每人一句,却是不得停顿思考,凡是说错或是停顿过二息者,便当作输,须罚酒一杯。罚酒者可任意挑青蛙数再行起令。诸卿可明否?”
    “这容易。”骆养性抢着道,“不就是数对青蛙地嘴眼腿吗,没问题。臣算术好的很。”一副满不放在心上的神情。
    其余众大臣却是面面相觑,显然没有听过这个数青蛙酒令,更想不到皇上一不考对子二不猜谜,而是别开生面的数青蛙。数青蛙,这可是说难不难。等到青蛙数越多,后面越难把握,不假思索之下,实在是考脑筋之题,一个不好,非出丑不可
    “骆养性,你可得意,到时喝醉了。朕可是不派人送你出宫地哦。
    ”打趣一下骆养性之后,然后对道其余大臣道,“怎么,诸卿可有问题?若是没有,朕可是要开始罗。”一脸的促狭,心想,这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老头子反应应该不会那么灵活吧。
    钱学谦有点为难了,他一向耻于算术和奇淫巧技,皇上这个数青蛙今天便是考你算术与反应,自己未必应付得来。若是退去,传出去,只怕会给天下之人耻笑。在崇祯灼灼的目光下,钱学谦艰难的点点头道:“这种酒令倒是新鲜,嗯,可以试上一试。”
    其余几位大臣也齐齐点头,显是都被崇祯的这个‘数青蛙令’给勾起了兴趣。
    “那好,那就从朕这里开始行令,然后是从左至右,先是崔卿,再到杨卿,轮完之后后又是朕,崔卿、杨卿,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有人答不上或是答错为止。”看得众人神情跃跃欲试地样子,骆养性甚至嘴唇乱动,分明是在练习。微微一笑,崇祯坐直了身子,率先开口行令:“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崔慕白快速接过,然后扭头看向杨子荣。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钱大人,轮到你了!”杨子荣也答了上来。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钱学谦堪堪答上来,心中更苦,只怕还没到十四只青蛙自己就要喝下几大杯了。
    “五只青蛙五张嘴,十只眼睛五十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骆养性大咧咧的答道,却猛然看到桌上所有人皆满带笑容看着自己不由道,“难道是我说错了?”
    “如果骆大人可以找出长有五十条腿地青蛙来,还不算输!”一旁的王承恩笑道。
    骆养性老脸一红,拿起面前地酒杯,咕咕的喝了起来,酒杯一放道:“明明算好地,怎么说出口就变样的呢?再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于是又开始新的一轮,这次数到七只青蛙的时候,钱学谦说成七只青蛙七张嘴七只眼睛,着实让第一轮喝酒的骆养性掩嘴笑得极为辛苦。
    不可否认,一个好的行酒令,确是能把酒桌上的气氛点。哪怕这个酒桌上的人,只有两个或是三个。
    崇祯的‘青蛙跳水令’一出,立刻就把在座众人的精神头给调了上来。就连站在一旁侍候的王承恩,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所以七个人这一数,竟数了有一个多时辰,三四十只青蛙在水里扑腾了一阵之后,钱学谦最先不胜酒力,醉倒在了酒桌之上。
    崇祯以前经常玩这种游戏,可算是精通之极,轻车熟路下出错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不过余下的几名大臣就没那么好运了,五、六轮下来,几乎没有一人能答到十只以上,这酒水,自是都喝了个饱。最惨的要算骆养性与钱学谦,已经面红耳热,就连三只青蛙都已经说错了。
    最后,骆养性、钱学谦和杨子荣三人趴倒在桌子上,还得由宫中侍卫扶将回府。
    崇祯笑着对余下的崔慕白、史可法和马士英道:“三位爱卿头脑清醒,也过喝了三四杯酒。
    “皇上才是最厉害。到现在还没有喝过一杯。”
    “是啊。皇上心水真清。”
    史可法快速的将口中的一块糕点咽进肚子道:“臣等三人还能再喝几杯,不如再来数如何?”
    崇祯知道他们三人不服,于是无所谓道:“酒,朕这里有的是。再来就再来。看谁先倒下。“又对身旁的王承恩道,“看你也是来了兴致,坐下吧。多一人热闹一分。”
    “谢皇上。”王承恩大喜,刚才在旁边可是看得眼馋极了,一听崇祯如此一说立即应承,然后又对在座三位大臣道:“等下还请三位大人手下留情。“
    “去去去。“史可法摆首道,”别在这里装了,谁不知道你老王的头脑可是精明得很!”
    “请皇上行令。”马士英笑道。刚才马士英也没有喝多少。
    “好。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崇祯又率先行令道,小样的,跟朕斗,还不喝死你。
    又过得一个时辰,又是数十只青蛙在水里扑腾来折腾去。
    ……-老实说,数青蛙,小魔确实是高手。不信,咱比试比试。嘿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卷五、勇义铸碧血 第二百四十一章、连根拔起
     更新时间:2009…11…20 0:11:27 本章字数:4046
    五、勇义铸碧血第二百四十一章、连根拔起
    又过得一个时辰,又是数十只青蛙在水里扑腾来折腾去。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