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287章

东莱太史慈-第287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一战,不但抓住了张邈和张励,更抓住了许多世家大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有了这些人,那些兖州的世家大族再休想玩出花样来。
    张励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当然不能留在官渡,史阿分出人来把这些人送到了河边,连同张邈、甄宓、甄付、袁建都送回了河的对岸。
    正在河岸苦苦等候的伊籍见到这么多的“战果”当然心中大喜过望,想起徐庶的吩咐,连忙调动两万军队在杜远的带领下渡河,那渡河的船中携带了许多特种精英的秘密武器,方便下一步行动。
    不过,杜远大军在渡过河之后并没有进驻到官渡城中,而是驻军到了官渡城附近的密林中。
    至于史阿和那两千名五百特种精英则再换上装备之后,只留下了五百人在官渡防守。
    史阿和那两千名特种精英则消失在了官渡城的城外……
    而这一切,因为官渡的周围已经没有袁术的士兵,所以张勋和陈宫当然不会知道。
    太史慈、廖化、高顺、臧霸所派出的探子当然把这消息传了回去,陈留,完全落入了青州军的算计。
    官渡的陷落很快由官渡的溃兵传到了张勋和陈宫的耳朵里。
    听了逃兵和几个侥幸逃脱的世家大族子弟的哭诉,张勋气得青筋暴跳,一巴掌拍在茶几上,把那茶碗震落。
    陈宫的面色也极为不好看,他生平自负之极,一向就是只有他算计别人,何曾吃过这等哑巴亏?
    张勋站起身来来回踱步道:“没有想到太史慈不在青州,青州军还是这般棘手!现在看来,这几路大军根本就是设置了陷阱等我们跳下去。”
    在一旁的张邈的另外一名谋士刘翊有点手足无措道:“现在怎么办?张邈大人已经落入到敌人的手中,我们即便是青州军开战,也要考虑到张邈大人的安全,现在根本就是投鼠忌器……”
    张勋皱着眉头不耐烦地打断道:“先不要提张邈的事情,我现在关心的是陈留的安危!那么多人都可以逃走,他却深陷敌手,只能怨他倒霉,战场上的事情谁能说得准?”
    刘翊被张勋吓得脖子一缩,默不作声。
    陈宫皱着眉头对张勋道:“张勋将军,你要搞清楚,张邈大人乃是我兖州声望最隆的人,更是我们兖州世家大族的领袖。更何况,张邈大人为什么会落入到敌人的手中?还不是因为去接甄宓小姐?那个假冒袁氏家族的袁侨分明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说起官渡的失手和张邈大人的被抓,你们那个劫持甄宓的计划要负全责,哼!被人家监视和利用居然还茫然不知。”
    张勋看了陈宫一眼,心中有点自责,自己为何会说出刚才的那番话了来?
    要知道袁术和兖州的世家大族本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这一点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自己刚才的那番话明显没有把张邈放在心上,本土势力的代表陈宫当然会非常的不满意,若是陈宫把这种不满和自己的话说给其他的世家大族听,那将会是一件非常不妙的事情。
    想到这里,张勋连忙露出笑脸,陪笑道:“陈宫先生你误会了,张邈大人的安危当然重要,鄙人只不过是因为官渡的失守心情不好而已,还请陈宫先生见谅!要知道,鄙人的弟弟张励也落到了青州军的手中。”
    陈宫一摆手,沉声道:“这个自是当然,若是我们现在因为这已经发生而无法改变的事情而发生正争吵再闹得不开心,那只会令青州军看笑话,哼!青州军最害怕的就是我们兖州的本土势力和袁术大人的联合。”
    张勋见到陈宫如此的通情达理长长松了一口气,不过对陈宫一直坚持不肯叫袁术皇上而只叫做大人他只能报之以苦笑。
    抛开心事不想,张勋对陈宫道:“陈宫先生,我们是否应该马上展开对官渡的攻击呢?”刘翊闻言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陈宫点了点头,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蓦地睁开眼睛断然道:“请张勋将军下达命令,调陈留、中牟、长社三地的军队围攻官渡,试探官渡青州军的反应。”
    张勋有点不明所以地看向陈宫,刘翊却忍不住了,皱着眉头道:“陈宫先生,我们调动陈留的军队去攻打官渡,难道不怕中了青州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吗?要知道,青州的廖化大军就在河对岸的延津,我们抽空了陈留的军队赶往官渡的话,这里要是被廖化大军攻击怎么办?”
    张勋却摇头道:“刘翊先生此言差矣!要知道官渡虽小,对我陈留的整体防御却至关重要,以官渡为中心线,陈留和长社还有中牟被拦腰截成了两段……”
    张勋还未说完,陈宫就截断沉声道:“所以我才要调动三地的军队去攻打官渡。”
    陈宫看向两人,冷哼道:“若是你们是青州军,要是官渡落在你们手中的话,你们怎么做?”
    两人闻言一愕,张勋皱着眉头道:“若我是青州军,一定会以官渡为踏板,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士兵送到陈留来,然后把我军得陈留的势力分成两段,各个击破。”
    刘翊虽然和张勋的意见不统一,但是闻听此言也不由得在一旁点头称是,毕竟这种可能性极高。
    陈宫冷笑道:“若是青州军会这般鲁莽的话,那么青州军早就败过多少回了,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不知道青州军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们当然有可能在官渡渡河,但是那官渡的青州军也很有可能是诱饵,刘翊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我才要调三地的军队来围攻官渡,这样一来,我们陈留的分兵不会太多,那么防守上的压力就不会很大。毕竟长社和中牟现在不是前沿阵地,所以他们守城的军队并不需要太多。”
    顿了一顿又道:“官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把官渡抢回来。否则真怕出现张勋将军所说的那种情况,哼!青州军很有可能在做两手准备,既然青州军现在在试探,我们也一样试探,既然我们分不清楚官渡的这只军队到底是敌人渡河的先头部队,还是诱骗我军力开陈留的诱饵,那么我们就集中三地力量攻下官渡,封死这个青州军渡河的口子。至于我们派出的攻打官渡的军队在攻下官渡后便驻守官渡。”
    张勋点了点头,陈宫沉声道:“所以此战,陈留剩下的守军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离开陈留,更要全力监视河对岸的廖化。”
    刘翊看着陈宫道:“陈宫先生,依你看来,青州军到底采取哪种策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陈宫摇了摇头道:“这个太难说了,青州军只派了两千人便占据了官渡,这一招实在漂亮,如此一来,我们反而不知道青州军的兵力到底是如何分布的,现在谁也不知道在官渡的对岸有没有大队的青州军,也不敢保证伊籍的大军另有打算。”
    刘翊有点不明所以道:“另有打算?”
    陈宫冷哼道:“不要忘了,现在张燕就在济阴,他简直就像是鞋子里的沙粒,若是我们只把视线放在了官渡和延津伤上,而放松了对张燕的注意,那么张燕趁此机会引伊籍大军在白马渡河呢?若是如此,悔之晚矣!”
    刘翊和张勋闻言心中一凛。实际上,一直以来,他们都在怀疑张燕已经偷偷引伊籍大军渡河了,只是一直苦无证据,因为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渡河的那只伊籍大军现在已经驻军在山阳城了。
    张勋叹了口气道:“对方的军师真是高明,竟然会让陈宫先生看不明白,我都有点怀疑站在河对岸为青州军出谋划策的人是不是郭嘉。”
    陈宫冷哼一声道:“青州军人才鼎盛,有此本领的未必只有一个郭嘉,有的时候真的是防不胜防,就像这一回官渡失守,谁能够想得到史阿这名满天下的大剑师会亲自出手?”
    张勋不自觉的打了个冷战道:“听说这个史阿的师父乃是我大汉剑师王越先生的徒弟,武功深不可测,从我们长安的探子传来的消息上看史阿已经和死去的王越先生相差无几。真是可怕。”
    陈宫脸上露出冷笑道:“史阿吗?哼!哪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我们若是可以抓住史阿的话,我们或许可以和青州军谈一笔生意,比如交换回张邈大人和张励将军。”
    陈宫又冷哼道:“史阿,不过是一个人,我现在倒比较关心在官渡的青州军对手中的那种奇怪的可以连环发射的弓弩,那种武器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张勋闻言皱起眉头,看向一直在地上站着的那几名逃兵和世家大族的子弟道:“你们不是骗我吧?青州军真的有那种神妙的弓弩?”
    那些士兵和世家大族的子弟连忙用自己的性命作保证。
    陈宫对张勋道:“张勋将军,你不用怀疑,太史慈那小子一向在收罗各种各样的人才,据我所知在青州,能工巧匠数不胜数,做出这种弓弩来实在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张勋又羡慕又苦恼道:“若是我们能够抓来一些就好了,不如我们派人到青州去抢一些工匠来。”
    陈宫摇头道:“这件事情我劝将军还是打消主意的好,太史慈一向对这些人保护得很好,而且还给以优厚的待遇,在青州,他们的身份比一般的官员还高呢!”
    张勋冷哼一声道:“真不明白太史慈在搞什么鬼,一群贱民有什么值得重视的?抓来一顿皮鞭,他还敢不为我们做事?”
    陈宫淡然道:“这就是太史慈标榜的新‘五德终始说’了。”
    张勋一愕,他一直都在以为太史慈的那一套不过是说一说,到现在才知道太史慈的学说在青州已经变为了一种实际,与袁术为自己当皇帝而利用新“五德终始说”完全不同。
    陈宫沉声道:“我不知道太史慈说的那一套到底对不对,但是看看现在青州的强大,还有在太史慈不在青州的情况下还可以和我军打得旗鼓相当,就可以知太史慈绝对有其过人之处,可惜却是寒门出身。”
    顿了一顿,陈宫冷笑道:“不过眼前的这个神奇的弩箭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连环发射?哼,那他的射程一定不能及远。否则一阵弓弩上去,我军在官渡的守军根本无法在城头上立足,哪里还用计谋骗开官渡。”
    张勋的眼睛亮了起来。
    陈宫转过头看向张勋,沉声道:“张勋将军,官渡发生的事情你最好报告给袁术大人,毕竟劫持甄宓的计划已经完全失败了。”
    张勋闻言,刚刚好起来的心情又变坏了。
    哎,这件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和袁术说呢。
    陈宫又道:“还有我们对张燕的怀疑也要告诉袁术大人,毕竟现在形势紧张,张燕这么可疑的人物绝对不可以放过,但是我们陈留现在开始战事吃紧,实在无力顾及这许多。相信袁术大人一定能够明白若是张燕乃是假投降对我军的危害,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分神去注意张燕是否会引伊籍大军渡河的事情了,反正伊籍的军队就那么多人,他没有能力在官渡、陈留和济阴三管齐下的。”
    听到张燕的名字,张勋的心情更加糟糕起来,唯有勉强点头。
    陈宫看似指挥若定,其实心中也是沉重无比,现在自己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竭力挽回袁术军的颓势而已,实际上,在兖州,袁术军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
    第二天,张勋的命令发出,同时积极准备调动陈留的一小部分军队,准备攻击陈留的青州军。同时全力监视延津的廖化大军,更派出大量的人手乔装到官渡的河岸附近观察情况,结果那河岸上除了五艘大船,便一无所有了。这一切的迹象越发地使得陈宫认定青州军在官渡的军队是试探己方的反应。
    一天以后,到长社和中牟的人回来向张勋汇报一切,然后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张勋派出了八千人,长社和中牟的守军则分别派出了一万人。
    三路大军,直奔官渡而来。
    而在此时,接到这战报的太史慈也行动起来了…… 
第八章陈留(八)
           陈宫现在很郁闷。
    他现在正听着自己派出的两名斥候向自己汇报着前方的战报。
    因为官渡事关重大,所以陈宫向张勋请求自己亲自带领陈留城的八千人赶往官渡,若是事情顺利的话,陈宫还将可以指挥长社和中牟的两万士兵,以两万八千人对敌方的两千人应该没有问题。
    在出兵前,陈宫已经撒下大批的人手到官渡河畔侦察,并没有发现青州军在此有渡河的迹象,但是陈宫仍然不放心,毕竟在官渡失守的那个黎明,己方对官渡的侦察处于真空状态,那时候,己方的军队全部望风而逃,在这段时间内青州军完全可以完全渡河的行动。
    所以,如果在攻打官渡的过程中,官渡的青州军如果多了起来那也是一家非常正常的事情。
    若是如此的话,那陈宫反而会很高兴,因为那样的话,己方就会清楚地知道青州军的兵力分布,自己再制定计策,一举歼敌,不会像现在这样,对一切茫然无知。
    不知彼,兵家之大忌也。
    为了万无一失,陈宫特别强调三路大军的统一行动,所以陈宫和其他的两只军队一直在保持着联系。
    因为上过青州军的当,所以陈宫这一次分外小心,传递三军消息的斥候完全是陈宫手下的亲信,在忠心程度上全无问题,这些人负责为自己下达命令和传递另外两只军队的最新情况。
    为了以防万一,陈宫同时派出多个斥候,在得到同一个消息后,这些斥候并非同时行动,而每隔一段时间出发一个。
    毕竟根据那些从官渡逃回的世家大族子弟的说法,连袁建这个袁氏家族的人都可以出卖袁氏家族的利益,那自己还能相信什么人?
    现在自己这么做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绝对不会被万一出现的叛徒欺骗,只要有一个人和其他人传递的消息不同,那这个人一定就是叛徒。
    如此一来,陈宫才可以保持情报的准确无误。
    但是就在刚才,自己的两名斥候却在向自己汇报让自己很头痛的事情。
    原来,就在长社和中牟的援兵出发不久,就在途中遭遇了青州军的袭击。
    从情报上看,两只军队受到袭击的时候几乎是同时的,而且这两只青州军的攻击方式和自己在陈留城听见的一摸一样。
    每个人手中都拿着那奇怪的连环弓弩,才一上来便是舍命冲锋,边跑边射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