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331章

东莱太史慈-第331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那个小岛上的野人也知道青州军的活动规律;与时居然开始沿海修建防御工事。不过这难不倒青州军,尤其是那些特种精英,因为太史慈留下了一套登陆战的方法。极有实战价值。
    所以说现在诸葛亮提出用青州军训练的方式去登陆辽东郡,这注意十分可行。问题是谁都没有想到,偏偏被诸葛亮想到了,这只能说诸葛亮的思路非常开阔太史慈苦笑道:“这个主意我不是没有想过,但一直苦恼领军的将领和军队地问题,毕竟现在青州的军队大部分出征在外,而且将领各司其职,哪有合适地人选?而且我刚刚从青州调了一万新训练出来的青州骑兵到幽州去。”
    徐盛理解的点了点头。不过诸葛亮既然能说得动以严谨著称的王豹,那诸葛亮一定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太史慈眼中充满了赞叹,轻声道:“这个诸葛亮的解决办法是只带一千名青州军坐船沿着海岸线先到辽西。在那里接公孙越和公孙瓒的家人坐船,然后到辽东,用公孙越和公孙瓒的家人来换得整个公孙世家地支持,如此一来,兵员的问题就被解决掉了,至于说到领兵的将领,则启用公孙瓒手下的降将严纲。”
    徐盛一愣,马上明白这其中的好处。在乱世之中。一旦兵败身亡,家人只怕也是难逃一死,甚至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就像刘虞死后,公孙瓒毫不客气地把刘虞一家老小全都杀死。可是现在太史慈反其道而行之。而且公孙瓒并非死在自己的手中,又发誓要把公孙瓒驱逐草原民族的愿望实现,当然可以赢得整个公孙家族的信任。
    把公孙瓒的家人放回去更是一种恩宠的表现,公孙家族在这种情况下定会全力支持青州军。最关键的事情是公孙越并非是武将,回到辽东后,即便想要图谋不轨都没有那个本事,更何况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还在太史慈的手中。那是公孙瓒唯一的血脉,谅公孙越也不敢轻举妄动。
    公孙续不怕死、不接受别人的威胁是一回事,公孙家族的人怎么想又是一回事。太史慈微笑道:“真亏得诸葛亮能想到这个办法,这小子算计别人的心理实在有一手,一眼便看穿了公孙续现在绝对不会反叛,因为公孙续知道要实现自己父亲的愿望,只有依青州军。现在谁反抗青州军就等于反抗他的父亲,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公孙家族能不全力以赴吗?”
    徐盛倒没有想到这一步,面色一正道:“主上明鉴!”太史慈眼中射出憧憬的神色道:“严纲领军,青州一千精兵为先锋队,公孙世家的族兵为后备,诸葛亮、陆逊为军师,哈哈,这倒是个有趣地组合。公孙家族本身就有无数的良马,我那一千青州军的坐骑问题也解决了。”
    途戚也笑了起来。
    太史慈看向徐戚笑道:“你说这件事情还不值得我开心吗?若是有一坛当利美酒,我此时也以一饮而尽。”顿了一顿,太史慈又道:“王豹的信里还说,那十万黄巾军和五万甄氏家族的族兵,以及大批的粮草和建筑城市的工具正在日夜不停地运往幽州。用不了多长时间,幽州就会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
    徐盛的眼中现出懊恼的神色,他在长安一代无所事事惯了,见到自己的老伙计都在沙场征战,当然心中焦急了。太史慈看在眼里,笑道:“文响,你也不必着急,长安这场热闹只怕比中原还要精彩呢!”
    徐盛一想也是,不由得嘿嘿笑了起来。
    太史慈又道:“文响,于禁那里也来了一封信,说是他在那里迎来了一位咱们的老朋友,这个人你一定想不到。”
    徐盛愕然道:“老朋友?谁?难不成是吕布?又或者是曹操、孙策?把他们的顶上人头弄到了于禁那里?”
    太史慈哈哈大笑道:“文响你在青洲住久了,怎么想起事情来这般荒诞不经?告诉你吧,是许子将先生!”
    徐盛闻言呆立半响,然后才懂得叫出来道:“天!竟然是子将先生!”自从临淄一会,许子将飘然而去后,这许多年来完全不见踪迹,太史慈也曾派人寻找希望暗中加以保护,但始终杳无音信。也知道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再加上青州事务繁忙,太史慈也就作罢了继续寻找许子将的念头。
    只是没有想到,许子将现在居然会突然出线。
    徐盛兴奋地说道:“真是太好了,可惜长安的事情还没有完事,不知道要何时才会见到子将先生,哎,子将先生不会只待数日便走吧?”太史慈眼中射出奇光道:这人间谁能料的中子将先生的心事?子将先生在信中说不久将会到长安来。
    许子将;来长安?
    这个时候出现;难道是专门为太史慈造势而来? 
第二章 迷局(上)
           太史慈和许盛说话间,史阿一挑营帐的窗帘进来了。这天第一剑客乃是第一批渡河的人,在渡河之后便独自一人前往长安,希望凭借其超卓的身手可以潜到长安城中仔细侦查一番。
    长安城现在乱成一团,即便是许盛手下的特种精英也很难混入长安城中,因为现在长安城无论是王允一方还是吕布一方对于外来人都防范甚深,尤其是对长安之乱以后进入长安城的人,更是如此。所以许盛才会一直弄不清楚长安城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史阿就不同了,不过怎么说,史阿已经在长安住了一很长的一段时间,又因为其在剑术上的崇高地位,所以长安城内他反而比较有办法。
    太史慈和徐盛见史阿进来,便停止了谈话,一脸关切地看着史阿。
    史阿飘然来到太史慈身边,若无其事地坐了下来,对太史慈淡然道:“幸不辱命!”太史慈和徐戚大喜,若是可弄明白长安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此次长安之行的胜算便多几分,否则太史慈最后只能采取强攻的方式平定长安了。
    但那绝对不是太史慈希望看到的,王允、吕布姑且不说,现在近长安的汉中和西凉根本就是两个火药桶,盯住长安不放的可不仅仅是自己,若是自己沉不隹气,选错了时机和长安方面开战,一个弄不好就会被拖入到战争的泯潭中,难以脱身。现在自己可没有那么多的军队投入到长安地战局中。现在史阿这么说无疑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史阿看向太史慈。淡然道:“文响说的没错,长安城现在的确难以进入,我在赶往长安的路途上碰到不下十数股王允派出的巡察部队,正在长安的近郊的村落里不间断的搜查。在到了长安城后更见到长安城的门口有十分严厉地盘查,一切身份可疑的人都会被拒之门外,更有甚者,直接被抓到官府巡查。”看着徐盛不住的点头,太史慈皱着眉头道:“那长安城内岂非是人心惶惶?”徐盛摇头道:“那倒不会,外来的人一般在口音上会露出马脚,所以真正的长安居民反倒是没有事情。我们的人手中倒是也有学长安人说话惟妙惟肖的人在;但问题是。即使我们混入长安城内也没有办法立足;我们在长安开的青州酒楼已经被查封,而且很多的情仇商人和我们那些装扮成说书先生的兄弟被抓了起来。这明显是在针对我们,真是搞不懂王允为何会这么自信,按照常理,顶多先派人监视才对。我们在长安城的人手一向很小心,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露了马脚太史慈的头脑中一下子闪过了郭图的阴冷面容,冷哼道:“这还用说?袁绍和王云一直有勾结,郭图在冀州地时候曾经被我们抓到过,又曾被带到过高阳酒楼。以他的智商,应该很容易想到那就楼是我们青州军方的产业,郭图不会不提醒王允的。”
    徐盛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咬牙切齿道:“哼!郭图,看你还有多少时日于我青州作对!”太史慈笑道:“郭图时日无多,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不过挂齿了。对了文响。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在城门口假冒长安本地人,然后在长安城的客栈中住下啊。”
    徐盛垂头丧气道:“王允再想到了这一点,凡是在长安城内住下的外地人必须要向客栈出示一份身份证明,这身份证明是在城门口的时候被确认身份无误才由城卫所发放的,所以即便可以冒充长安人进长安,却没有办法在长安立足。现在在长安,就连乞丐都要接受王允的统一管理。”太史慈为之啼笑皆非:管理乞丐?真亏王允能想得出来,难道王允要当丐帮的帮主吗?
    史阿这时候接口道:“幸好我在长安城的东门的城卫所中有一个过命的老朋友在,否则还真不容易进去。”
    太史慈微笑道:“史阿兄在长安的人脉广,要进到长安城里,自然是比我们这些外人容易多了。对了,史阿兄知道长安城为何会乱成这个样子吗?”史阿沉吟了一会儿。才道:“我在进到长安城之后,找到了一个我早就安插到王允府中当护卫的徒弟,在询问下才知道,原来长安变成这样子还要从汉中地战事说起。”
    看着瞪着双眼看向自己的太史慈和徐盛,史阿道:“在汉中张绣和张鲁交战多时,战事一直处于僵持状态,至少在刘备赶到汉中前是这样。”
    太史慈点了点头,这件事情自己知道,因为贾诩并未想要真的攻击汉中,现在攻击汉中是为了制造长安大乱,否则十个汉中也不在话下。史阿又道:“王允对汉中的战事十分关心,但却也无可奈何,尤其是在刘备三兄弟赶到汉中之后,王允是见过这兄弟三人的勇悍的,也知道急切之下难以攻下,于是便同意了贾诩先生的意见,把一直在长安当官地刘焉的儿子刘璋送到贾诩那里,要贾诩利用刘璋攻下汉中”太史慈没有说话,史阿说的事情一直到现在都和贾诩的计划完全相同。因为张鲁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在历史上,张鲁为了自己前途,都可以不自己的美丽后妈送给刘焉玩,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贾诩要去刘璋就是希望刘璋可以看清楚这个张鲁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把刘璋放回去,要刘璋在刘焉的面前说张鲁的坏话,令汉中和益州自相残杀,日后自己在夺取益州地时候也会省小很多的力量。
    史阿当然知道贾诩的这个计划。苦笑道:“谁知道王允派人护送刘璋的军队刚出长安城不久便遭遇到了不明人物的袭击,派去的军队没有活口,刘璋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好像凭空消失在空气中。”太史慈和徐戚面面相觑,千算万算,算不到会出现刘璋被人劫持的事情。
    太史慈皱眉道:“这件事情现在有没有有着落呢?”
    史阿摇着头说道:“刘璋到现在还没有下落,因为这件事情太过丢脸,又因为关乎汉中的战局发展,所以王允严令手下人保密,我的这个徒弟对这件事情也是一知半解。要不是我对贾诩那小子的布局知之甚深,也猜不出这其中地内幕。我的这个徒弟只是在事情发生后随王允到现场其实过。”太史慈冷哼道:“可有什么蛛丝马迹能表明是什么人干地?”
    史阿冷然道:“我的徒弟说下手的看样子是西凉人。虽然在现场没有一具西凉人的死尸,但是却在战场上找到了一些西凉人特有的武器。”
    太史慈心中以为然:那又如何?当初自己来长安的时候不也被张任骗了吗?自己当时还以为是并州骑兵呢。史阿看了一眼太史慈,知道太史慈在想什么,缓缓道:"主上想得不错,这些事情的确不能说什么,但是王允本身就是生性多移的人,在暴跳如雷后就开始调查水(谁)的嫌疑最大,偏偏这个时候长安传来了消息,说刘焉在长安达到另外两个儿子也失踪了,并且软禁刘焉两个儿子地地方没有任何的打斗痕迹.只有几个行人看到在那府邸的外面曾经来过大队的人马,有人进到那俯中,不长时间后这对人马便消失了.而那时间正好是王允接到刘璋被劫持的消息赶往城外的时候."太史慈一愣,若是说在长安城外用强横的武力把刘璋抢走,那能做到这一点地人是大有人在,可是现在就连在长安城中刘焉的儿子都会消失,那显然不是外来势力所能办得到的。能办到这一点的人在长安城中必定会有莫大的势力。
    太史慈目光闪动,凝声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允把杨彪抓了起来。”史阿点了点头道:“主上明鉴,杨彪大人和西凉人马本来就是莫逆之交,所以王允的怀疑是很有道理的。总之,在王允回来地不长时间后,王允便把杨彪抓了起来,罪名没有透露,但是显然和私放刘焉的两个儿子有关系。”太史慈当然知道刘焉的三个儿子对于王允的重要性。在王允看来,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对长安一带的控制权力,而汉中的刘焉一直是自己地心腹大患,即便使自己不去招惹刘焉,刘焉也会蓄意谋夺长安,他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接班人问题,那么刘焉的三个儿子这个时候就成了刘焉的软肋,只要掌握住这三个儿子,王允就可以从容的布置,慢慢收拾刘焉。
    可是现在刘焉的三个儿子丢了,拿自己还拿什么去遏制刘焉呢?不过王云显然把刘焉想得太高了,这时代,对于那些世家大族来说,家族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刘焉和王允现在还不知道呢,益州的名士张松已经跑到了中原,拿着进入益州的地图左送右送呢。
    只要有必要,这些看似不可一世的大人物马上就会被别人在背后捅上一枪,天下间除了自己没有这个担心之外,只怕其他诸侯都对这些世家大族又爱又恨吧,顷刻间让你实力强横,顷刻间,又让你一无所有。不理太史慈沉思,徐盛在一旁接口道:“原来如此,若是换了我,我也会怀疑杨彪,毕竟在长安之乱的时候,马就是杨彪请来的。现在杨彪借助西凉人的势力来营救刘焉的儿子也无不可。唯一值得怀疑的地方是,马对刘焉前一段时间自造工辇黄袍的事情很不满,在这种时候,马未必会帮助杨彪援助刘焉。”太史慈沉声道:“莫要忘记马的那位好友韩遂。这个韩遂可是一直对大汉朝廷不满意,早在先帝在位的时候,这个韩遂就在边关图谋不轨,若不是有张温大人,这个韩遂早就为祸一方了,所以说杨彪若是真的打算这么做,韩遂是可以帮忙的,但是问题是这件事情真的是杨彪做的吗?”史阿皱着头道:"我看杨彪不会这么做,虽然杨氏家族和袁氏家族是联姻关系,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