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48章

东莱太史慈-第48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苦笑道:“何止黄巾起义是场笑话,你我当日所谈之事何尝不是一场笑话?”
    臧霸点头道:“子义的愿望固然美好,不过实现起来未免太难了一点,这人世间哪有人可放弃自己到手的权力?扪心自问,便是换了你我二人只怕也不能例外吧?那天在心情激荡下自是慷慨激昂,那还管不管可行不可行?”
    太史慈点头,高顺在旁当然插不上嘴,事实上他根本就不知道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唯有保持沉默,大厅中一时之间气氛有点沉闷。
    太史慈是何等机灵之人,连忙岔开话题道:“观今晚的事情,宣高兄此来定是为那张举。”
    臧霸点头,听到张举的名字,眼睛中射出了刻骨的仇恨,冷冷道:“这是当然,不杀此贼,难消我心头之恨。”
    旋又有些落寞道:“可惜我力不能逮,今天一连两次都为要了这狗贼的性命,今晚更差点身死在仇人之手。哎,只要我报的此仇,便退隐上林,将就点了此余生。”
    顿了一顿道:“实际上此次前来,我便抱着必死的决心,自己带着与我当时一起逃亡的家族的兄弟偷偷来到临淄,连孙观大哥都没有告诉。所以来到临淄更没有去找子义你,要不是今晚的巧遇,还是子义救了我一命,只怕自我二人便要天人永隔了。”
    太史慈没想到这臧霸这么消沉,开口劝慰道:“张举的事情宣高兄不说我都不会放过他,此等败类其能存活于人世间。”
    顿了一顿道:“不过宣高兄何必如此看不开?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需向前看。”
    臧霸摇头道:“我奶娘的事情早就不再想,只不过是觉得人世间的事情不过如此,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太执着认真,……小弟现在就想着和泰山顶上的一干兄弟啸聚山林,快快乐乐的过活。”
    太史慈这才明白臧霸的心中所想。猛地想起一事,连忙把那晚与徐盛夜探张举府听来的消息告诉了臧霸。
    臧霸闻言脸色凝重,沉吟了一会儿道:“若是此话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我定然不信,不过从子义的口中说出此语,便是确凿无误了。不过……”
    臧霸皱眉苦思,显然是想不出自己的兄弟中到底有谁会出卖自己。
    太史慈当然更帮不上忙,唯有在一旁道:“宣高兄只需多加小心便是,看来那泰山也非安宁之地。不若到我西北六县安身如何?”言词之间一片诚恳。
    臧霸闻言,大为意动,但想起了自己的那班兄弟,不由得沉吟起来。
    太史慈当然知道臧霸在想什么,便作出承诺,只要孙观等人答应,便可一起进入西北六县。
    臧霸闻言大喜,他最怕太史慈看不上孙观等人的出身,如今太史慈作出了保证,当然是大喜过望。
    太史慈看到臧霸答应下来,放下心事,笑道:“如此最好,宣高兄,你可还记得当日我们说要为天下的百姓打造一片净土的愿望?不想今日你我兄弟聚首临淄,终可在一起完成此心愿。”
    臧霸因为今晚受伤,显然颇有点精神不振,迟疑道:“子义,你当日要选的那条路不是更不好走吗?我们能做到吗?”
    太史慈摇头道:“宣高兄,你误会我了,小弟也只当日想法的虚妄,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光阴,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便属不易,何必痴心妄想?毕竟作出事情来才最实际。”
    臧霸点头不语,过了半晌,臧霸才开口道:“如此,我便在伤好之后返回泰山和众兄弟说明原委。相信他们会同意的,毕竟小弟在黄巾之乱后在泰山颇有威望。”
    太史次当然知道这是当日臧霸以一己之力拼死断后的结果。闻言点头,想起一事道:“想不到宣高有如此本事,竟然在临淄城内有这么一大片住宅。”
    臧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小弟何来这本事,这宅子是一位生死之交的朋友的住处,愚兄当日帮了他一些小忙,他也算是我泰山群盗安插在临淄城的兄弟,不过他的身份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所以……”
    太史慈大奇,要知掩藏刺客是很危险的事情,这人竟然会为臧霸打掩护,显然并非是臧霸说的那种泛泛之交。连忙追问是谁,臧霸原本与太史慈就是无话不谈,此时已经准备投靠太史慈,当让更加无所顾忌,爽快地回答了太史慈的疑问,太史慈一听,吃了一惊,原来竟然是自己初进临淄城时引领自己的胡童!
    原来如此!难怪在刺杀张举不成后在戒备森严的临淄城还可全身而退!
    待弄明白了前因后果,太史慈和高顺长长出了一口气,原来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复杂,高顺笑道:“宣高兄弟真是厉害,竟然想得出利用刺杀管统来引出张举……”
    岂料臧霸摇头道:“此事并非是我所为,刺杀张举的行动我们是临时制定的,那是胡童兄弟回来后告诉我们管统被伏击后我们才设计了刺杀张举的方案。刺杀管统的另有其人。”
    太史慈和高顺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互相看了一眼,心知临淄城的背后果然还有其他的内幕!
    不过此时多想无益,看着满面倦容的高顺,太史慈和高顺起身告辞,要他好好休息,待他伤好后再联系,并且要他不要再去动张举,因为早晚要收拾张举。臧霸欣然同意,他本非鲁莽无知之人,更深知现在临淄城局势的复杂,眼见太史慈的种种行为,当然知道太史慈在图谋青州,自己实在不易在横插一腿。
    太史慈与高顺从后门出门前撞见了正领着徐盛回来的胡童,三人此时见面自是热情非常。
    此时众人皆有事情,匆匆几句,便告辞分手。
    太史慈一觉醒来时,天已大明,在小貂蝉的催促下,梳洗打扮完毕,然后去吃饭,高顺在昨晚回来后一直未睡,今早天刚亮便拿着太史慈给他的书信带着张戈和樊涛匆匆上路,回西北六县去也。
    结果发现马钧不在饭桌上,只有步飞烟独自一人慢慢地嚼饭,一问才知道,今早一早,马钧的那位朋友——那位泰山的高堂隆便行色匆匆的来到太史慈住的地方,好像是有重要的事情对马钧说。
    太史慈也不在意,便埋头吃饭,又含笑看着徐盛和小貂蝉打打闹闹一会儿,心中始终惦记着臧霸,便起身换衣服要出门去见臧霸。
    刚一出屋门,迎面便撞见了马钧和要被他送出门的高堂隆,看样子这两个至交好友刚刚说完什么重要的事情,面色都不好看。
    太史慈和高堂隆打了个照面,后者今天对待太史慈的样子有所缓和,两人略一点头后,高堂隆便告辞而去。
    太史慈看着马钧这往日里总是十分快乐的年轻人,今日总是愁眉不展,心中大奇,但并经这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还是不要打听别人的隐私为好。
    岂料太史慈正要出门时,马钧却一把拉住了太史慈,显然是有话要对太史慈说,太史慈莫名其妙,回到屋中,看着马钧神色紧张,鸡手鸭脚慌里慌张地关上房门小心翼翼地惹人发笑的表情,太史慈为之莞尔。
    马钧来到太史慈面前压低声音道:“主上可知张举要造反了!”
    太史慈被吓了一跳,不明白眼前的这发明疯子是怎么知道张举的图谋的。
    马钧看着太史慈发呆的样子,还以为太史慈是第一次听说此事,用更低的声音说道:“此事千真万确,刚才我听高堂隆兄说自他随我从泰山郡出发来临淄时,便已经发现那泰山太守张举种种不妥当处,兵马出现了大规模的调动。当时他还未在意,不过这两天他越想越不对劲儿,才跑来告诉我,要我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这事情我哪能不告诉主上。”
    太史慈紧张道:“你朋友没有想着要到青州刺史那里说这件事情吧。”
    马钧摇头道:“我也这么问他,他却说此事只是猜想,何来真凭实据?即便是说了也没有人信!”
    太史慈放下心来,要知此时临淄城的局面已经够混乱了,在高顺的大军还未开到前,太史慈绝不希望事情节外生枝。高堂隆能这么想最好,否则自己也要想法阻止他。
    马钧又说道:“我还听说此次泰山的贼寇倾巢而出,听说三只贼寇均有派人到临淄。”
    太史慈眉头大皱,这个消息绝对有价值,看来要高顺回西北六县搬援兵这一步棋走对了。
    要知泰山贼寇悍勇异常,就连官兵也不敢招惹他们。他们来的目的太史慈想都不用想便可知道,泰山在口一直以来便是张举的爪牙,表面上张举年年派人围剿,实则上是在暗中扶植自己的势力。
    等等,太史慈脑中灵光一闪:三大贼寇,齐聚临淄!那这些人中当然不包括臧霸,那么孙观军到底来的是谁?
    再往深里想一想,通过几年的谍报工作,太史慈早就知道,孙观军与张举势不两立,两者不可能合作,也就是说从孙观军中来到临淄的那个人一定是张举暗中在孙观军中安插的奸细,而这个人就是张举所谓的要在暗中臧霸下毒手的那个人!
    太史慈只觉得思路豁然开朗,明白了以前许多未明白的事情。
    也许临淄城中并没有什么背后的黑手,但张举现在在林子的实力肯定并非自己所指的那么简单!
    看来刺杀管统的事情还是张举下手的可能性居多,那么多的泰山贼寇遍布在城内城外,自己居然毫无察觉,再想一想张举在临淄有那么大的宅院,显而易见便是因为张举在临淄另有一套班底,而且再来临淄之前,张举就已经通过某种方式指挥着临淄城中自己的死党,所以才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组织了刺杀管统的行动。
    太史慈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张举背后的死党从那暗处揪出来。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去把这消息告诉臧霸,因为那暗中来到临淄的孙观军的人一定是在孙观的面前打着来临淄帮助臧霸的借口才可堂而皇之地离开泰山,来到临淄。表面时帮助臧霸,实际上则是暗中要谋害臧霸的性命。
    只要抓住这个人,那么张举在临淄伏下的棋子便无法藏身。
    从此刻起,临淄这场风雨中到了雨过天晴水落石出的时刻
    决战将至!
第九章惊喜
           臧霸听完了太史慈从马钧那里得来的消息和自己做的猜想后,木无表情,呆然不动。
    太史慈当然理解他的心情,因为若是能表面上带兵来援助他对抗张举,实际上却是为了张举图谋大事的话,这人在孙观军的身份绝对不会低,昨晚太史慈说出自己在张举那里听来的消息时,臧霸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因为那很有可能是一般的小人物,可是眼前的局面分明不是如此,在孙观军中能够够得上这种资格的除了孙观外只有吴敦、尹礼、昌稀等几人。
    不管是谁,都会令臧霸心痛。因为这些人无一不是臧霸过命的兄弟。
    不过这种事情谁也没有办法。
    太史慈唯有保持沉默。不过通过这件事情,太史慈可以肯定张举现在肯定已经知道刺杀自己的人是臧霸了,否则那天自己去探望张举时他的表现根本就不可能那么奇怪。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张举才根本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因为在张举的心中,臧霸根本就不足为惧,因为臧霸此来带来的人数他都了如指掌。要不是那内奸现在还没有联系上臧霸,又被太史慈碰巧撞见了臧霸,恐怕臧霸这时已经身首异处了,只怕连胡童的身份都已经暴露。
    良久,臧霸长长吐了一口气道:“多谢子义了。”
    太史慈放下心来,开口道:“宣高兄想开点儿,这人世间的事情往往如此,所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是而已。”
    臧霸闻言一震,太史慈又道:“我已经从新布置眼线,扩大了监视的范围,在高顺回来前我们只可按兵不动,最好是我们的眼线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收获。”
    正在此时,却见徐盛兴冲冲地走进来,显然是又发生了什么事。
    太史慈为之愕然,心道这两天临淄城还真是多事。开口问道:“文响,什么事。”
    徐盛道:“主上,孔义大人有请。”
    太史慈呆了半响,实在想不出此时孔义找自己有什么事情。不会又是什么婚事吧?摇了摇头,太史慈硬着头皮去见孔义。
    ===============分隔线================
    出乎太史慈的意料,在场的还有曹操、陆康、孔融、武安国四人。看来孔义找自己另有要事,在场的四人可以说是青州现在对东汉朝廷最中心耿耿的人。自己现在被召至这里显然也被引为同调。
    毕竟孔义心知肚明,现在自己与他太史慈之间光一项与糜竺的生意就把两人利益紧密在一起,更何况孔义还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史慈?
    几人个个面色凝重,见了太史慈也没有了往日的谈笑风生,待太史慈坐下后,孔义直接切入了正题,劈头便问道:“子义可知昨晚发生的刺杀事件。”
    太史慈心中一跳,难道昨晚的事情有什么疏漏?不过眼前这景象实在不象在怀疑自己,面上不动声色道:“子义今天一早便已经听下属向我报告了。”
    最爱玩笑的孔融在旁正容接口道:“一天之内发生三次刺杀,我临淄城三万守军居然毫无作为,当真令人匪夷所思。”
    曹操侧头道:“所以我和刺史大人说,这临淄城内必有内鬼。否则怎么每次守军都会晚到一步?”
    太史慈点头,随即插言道:“在下完全同意孟德兄的意见,而且此人在临淄城的权势不低。”太史慈此时不得不做做样子,要是他一句话不说装傻充愣就很不正常了,至少在表面上他和其他人太史慈所知道的信息应当与眼前的这些人别无二致才对。
    孔义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所以我才请子义过府,希望子义在暗中帮忙调查此事。”
    太史慈放下心来,旋即反应过来,看向曹操,发现后者在向他点头。心中明白,曹操定然把自己对他编造的为什么跟踪管统的理由告诉了孔义。
    果然,孔义开口道:“我听孟德说,子义的手下乃是虎狼之师,对跟踪调查方面颇有心得,不知子义对老夫的提议以下如何?”
    这事情来得突然,让太史慈有点反应不过来,要知自己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