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636章

东莱太史慈-第636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上之言发人深省,的确是发前人所未发,臣下完全同意主上的意见。“
    太史慈心中好笑,其实自己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为普及后世极为通行的雇佣关系,一旦雇佣关系成为这个社会地普遍现象。那么讲求信用就变成了一种社会公约,而公约最后就会演变成法律。成为社会上人身体力行的一部分,就会极大的促进社会的进步。要知道在中国一向把信用当成是品德,一旦如此,人们就会把这种品德当成是一种负担,反而不愿意执行。相反若是变成了一种习惯和公约。人人执行而不会觉得有负担。
    要把信用变成一种习惯,那就必要让人们觉得信用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一旦离开诚信就会受到惩罚,而太史慈现在实行地这一套就是为了把诚信物质利益化,在诚信物质利益化之后便会渐渐地精神化,成为民族真正的文化精髓之一,而不是只有几个古人讲诚信地故事被流传到了后代。西方人进入商业社会其实并不早,他们的商业虽然发达,但是和古中国想比其实相差很远,只不过因为西方国家不像中国一般地大物博,虽然商业发达。倡农耕的比重很大,而且越到后来比重越大。西方地域狭小,物资短缺导致了他们对一切物资都士分珍惜的客观现状,所以反倒容易把信用公约化、法律化。
    太史慈现在则是在人为的促进这一步,当然,太史慈只会循序渐进,不会超前实行什么所谓地先进制度。实际上任何制度都谈不上先不先进,只有适用不适用之分,比如在青州实行很多政策就不适合于南蛮,若是用上了就会引起大麻烦。西汉末年的王莽就是这么一位糊涂人物,若是说到理论,王莽这位热血的知识分子就好似不是那时代所有而是从未来穿越的知识分子一般,很多的政策和后代的一些国家的政策十分相像,这只能说明他具备真知灼见的潜质,但是他不是全才,更无力说服所有人信其道,在不顾现实需要的情况下一味蛮干,才会落的可笑的下场。
    对于这一点,太史慈一向是引以为戒。实际上,太史慈也在常常告诫身边地人注意这一点,自从新‘五德终始说’被创建之后,青州文武的眼光和想法早就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他们在理论层面获得了空前的胜利,所以太史慈最害怕他们像王莽那般无视实际,从新‘五德终始说’出发推导出来对后世有用对现在却没有半点作用甚至是有害了理论来,那便糟了。
    当然,太史慈也不敢说自己做的就万无一失,实际上太史慈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谨小慎微过,很多的事情太史慈只能和管宁等人商讨。毕竟太史慈等人现在做的是前所未有的事业;这已经不再是巩固封建王朝的事情了;而是要寻找民族永远强盛的基本原理;不得不慎重。
    管宁看到太史慈发呆;便微笑道:没有什么;只是突然间想起来刘姓江山被替代了;可这王朝却还在叫大汉;不知道刘备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怎么想>;管宁闻言一楞,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天很愉快的过去了。
    几天之后,神相管洛选出来的黄道吉日终于来到了,太史慈就在当天登上皇位,当然,也就这一天,史阿、董贵妃、伏贵妃三人在青州军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城,汉献帝就隐藏在其中,自然有惊无险。和他们一起离开长安的人还有范疆张达两人,他们两人早就已经商量好日后到青州定居,现在史阿等人离开,自然也要随行。
    今天是太史慈的大日子,自然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的行动。
    从一大清早开始起,司空府上下便喜气洋洋,上下所有人等忙忙碌碌,开始为太史慈的登基做准备。太史慈看着自己的内个妻子一个个位者自己身前身后紧张忙碌一会儿一个主意的样子,有点啼笑皆非,这哪里还是当皇帝?分明是女儿出嫁,这几个人都变成了送女儿出嫁的母亲了。
    不过此时太史慈就是任由他们忙活。最后在陈群的提醒下,太史慈龙行虎步出了司空府,上了战马,带着自己地护卫军队,径直向皇宫进发。才进入到官道。沿途的百姓便已经不计其数,一见太史慈到来。登时纷纷拜倒在地,口中大呼:“圣上万岁,大汉万岁!”
    太史慈含笑向周围人挥手示意,他虽然不喜欢别人跪他,但是此时百姓口中喊的是“大汉万岁”。他作为大汉的象征当然就坦然接受。这是天下百姓对天的热爱。他当然不能阻止,因为早在登基之前。祢衡和陈琳就已经把太史慈宣布地国号还是大汉这件事情通过报纸解说给了天下百姓,令百姓十分感动,因为没有人会这般重视他们,中有太史慈把新‘五德终始说’执行的这班彻底,令他们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他们知道这天下是他们所有人的,太史慈是这片天下的代表,由太史慈来治理这天下他们心服口服。因为在他们心中,太史慈明明就是他们的一部分。同然是有皇帝。以往的百姓是等着有人来救,可是这些百姓却要挑选有人来救。在他们心中,太史慈就是最好的人选,他们对太史慈死心塌地。他们不允许别人和太史慈争夺皇位。
    的确,他们对太史慈仍然敬畏,但是在这份敬畏的骨子里面却隐藏着他们都不知道对自己力量地肯定。而这一切,说穿了都是新‘五德终始说’铺天盖地的宣传的结果。
    当然,民众觉醒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太史慈不过是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而已。
    太史慈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的欢呼,太史慈频频挥手致意,向百姓们表现自己的亲和力。在太克慈的身前身后潜藏着无数特种精英;他们在暗中保护着太史慈的安全;现在天下局势已经大定;太史慈地敌人们已经玩不出什么花样;狗急跳墙下;刺杀便是地好的方法;所以他们不得不防;虽然在他们全力地监控下并没有发现敌人派出刺客;而且整个长安的治安十分森严;敌人全无半点机会;但是太史慈的手下们仍然不敢等闲视之。太史慈的队伍行进的缓慢而有秩序,当太史慈来到皇宫的时候,正好是管辂算准的时间,在小黄门的高声唱和下,太史慈翻身下马,昂然登上皇宫的台阶,身后是管宁带领文武百官,紧随其后,快步上殿。
    进入到广阔的朝堂之后,在符宝郎的指挥下,太史慈善事业缓缓登上了皇位的台阶,然后面目庄严的作了长篇大论却又慷慨激扬、令人振奋的发言,最后接过符宝郎插足的玉玺,高高举过头顶。朝堂下众臣一个个拜倒在地,口中山呼万岁,惊天动地,声震皇宫,而这声音又传递到了长安的大街小巷上,登时长安的百姓在此拜倒在地,旋即,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声传荡在了长安城的所有角落,更向天下四方传扬!
    当然,现在正在益州的丛林中亡命天涯的刘备是不会得知这个消息的。当日他和关羽战场上冲杀出来便去寻找自己的结拜兄弟张飞;他们坚信张飞是不会那般轻易死亡的;张飞这人粗中有细;他们是最清楚的;故此他们绕过了正在攻城的青州军隐秘的形势;没有费多少力量便在死人堆中找到了张飞。
    张飞当时正在试图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虽然他没有受伤;但事情青州军突然给他们的致命打击还是另张飞有点发懵;这一代猛将居然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当张飞从恶梦中惊醒过来的时候,看着满地的尸体,张飞的眼中满是沉痛,若不是有关羽阻拦,张飞就已经长啸出来,就在这时,后面的成都城内付出了经天的欢呼声,显然是青州军全面破城了,虽然看情形战斗仍然在继续,但是刘备等人知道益州集团已经大势已去。
    到了此时,刘备等人当然知道自己中了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不过此时已经是错恨难返了。万般无奈下,刘备唯有带领关羽和张飞离开了战场,毕竟青州军现在忙着攻占成都,对他们顾及不暇,脱身当然容易。
    至于庞统,他们放心得很,因为有陈到在庞统的身边,这绝顶智者要想脱身并不难,至于其他人刘备就管不了这么多了,至少自己的妻子甘夫人的似乎就不在他的考虑之内了。多日来,他们转战丛林,唯一的喜事就是和马超等人会和,如此一来,他们的实力大为增强,但是就在他们会合不久,还没有来得及讨论何去何从呢,青州军便杀了出来。
    刘备等人血战一番,杀出重围。
    可是从那一刻开始起,青州军就开始了追逐战。 
第七章 去向
           过了的厮杀众人身体已经脱了行迹,即便是强壮如同张飞者也已经吃不消,更无论戏志才这等原本事就是体弱多病的谋士了。早就已经受了风寒发烧了,幸好此时还是炎炎夏日,若是在秋冬季节,戏志才只怕早就已经把性命留在了这里。饶是如此,戏志才也已经浑身泛发力,走不动道路,只能令凌统背着自己行走。戏志才的情况刘备等人当然看在眼里,但是也是无可奈何,实际上大家都好不到哪去,更令人担心的事情是青州军十分的难缠,自从众人会合之后便阴魂不散的缠上了已方,开始了追逐战,不断地消耗着已方原本就不多的战斗力,若不是已方还有白耳军这等精锐的士兵,只怕情况会更糟糕,但是众人心中明白,白耳军现在只剩下二百人,虽然战斗力可以抵挡数千人,但是青州军的数量十倍于已方,而且已方没有粮草供应,在口粮上只能对付,只怕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山地丛林中,陈到领着白耳军连连作出伪装,希望能够迷惑青州军,几乎是出了所有手段,才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不过陈到知道这种己方掌握主动的有利局面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青州军有足够力量再次寻找到己方。
    但是这段时间对于众人来讲十分珍贵,至少给了己方一些喘息之机,在一片十分隐蔽的小山丘的后面,刘备等人坐了下来,疲惫的喘着粗气。士兵们更是把刀枪扔到了一旁,躺在地面上闭目养神,不愿说话,当然没有人会生火做饭,因为那等于暴露了自己的目标,一旦发现有浓烟从林中窜起,那么己方也不必逃了。刘备的亲兵中却有人走到众人面前奉上一些腌肉与众人作食,那数量当然不多,自然填不饱肚子,但是此时刘备等人也无暇顾及。一个个眼中冒着饥饿之火,咽着唾液把那腌肉仔细地一口口品尝吞下后还意犹未尽,丝毫没有往日锦衣玉食的贵族派头,若是换作往日,这种山野村夫制作的食物哪里入得了他们的眼睛?刘备却吩咐亲兵要众士兵休息一会儿后也来填补一些食物,免得肚饿,然后转过头来看向庞统淡然道:“还是军师有先见之明,与我三兄弟会合前先劫掠了些山村,在那里面夺了些食物。”刘备也自豪雄,见到张飞未死之后。便恢复了正常,不再发疯,而且恢复了一贯的沉着冷静,虽然时刻有可能送命,却还是闲庭信步的样子。庞统微微一笑道:“主上谬赞了,事情显而易见,青州军要想寻找我们并不容易,而且对方的目的在主上三人的身上。可是主上三人人少,来去自由,不容易察觉,所以才会放松罗网要我与主上会合,目地却是要我们形藏败露。他们却好下手,我岂会让青州军称心如意?当然实现劫掠些村庄,弄些食物准备着。”一直沉默不语,照顾戏志才的凌统却忍不住道:“要劫些钱粮倒也罢了,为何还要坏了那些山民的性命?他们教师无辜之人,没成想却遭受了这无妄之灾。”庞统看向凌统,淡然道:“凌统将军是个心软的人,比不得我庞统,庞统指挥军队杀人时,凌统将军早就躲在了一旁,自然也就不明白我庞统的意思。凌统将军手中拿的食物的确是牛羊猪肉,但是我们手下的那些士兵吃的却是人肉,几个小小的山村,总共才有多少事物?不拿人肉来充作粮食,我们的军队如何带兵打仗?黄巾之乱前,中原就有很多人以人肉为食,原本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凌统闻言一楞,这才知道为何士兵们都能吃上肉食,不由得转头看向那些稍微缓过劲儿来地士兵正拿着一些肉狼吞虎咽,不由得肠胃一阵翻滚,便要呕吐出来,心中大怒,想要痛骂庞统,却看见周围人都是熟视无睹,心中暗叹,自己还是太过年轻了,自幼被曹操所宠爱,所以并不知道天下战乱时候的事情,看看眼前这些人,都是长年累月能征惯战之人,自然对人类同类相食的事情毫不在意。即便是自己十分尊敬的荀攸也是毫不吃请,当下暗叹一声,便不再出言反驳庞统。庞统看着凌统再一次沉默不语,知道现实教育了此子。心中暗暗点头,便看向刘备道:“主上,我们会合之后青州军的突然出现越发地证明了我的判断,为今之计,我们必须尽快寻找出路,积聚实力,缓缓图之,日后再与青州分出了胜负输赢来。”张飞这些时日来总是逃跑,这一辈子打仗也从未这般窝囊过,自然心中焦躁,闻言冷哼一声道:“什么叫做徐徐图之,依我看来便是咱们这些人一起杀奔成都,拼死也要杀伤敌人,赚回本钱,若是万幸的遇见了太史慈,咱们便来一个同归于尽,一拍两散,强似在这里受此闲气,打得摸门不着却又无可奈何。”刘备闻言断喝一声道:“少来胡说!你我兄弟三人桃园三结义,干的是惊天动地地大事,虽然百死不辞,但是也不可以死得没有意义,轻易就死又岂是大丈夫所为?倒是高祖刘邦所灭的匹夫项羽这般无用,乌江自刎,还说什么无颜见江东父老,简直就是屁话,他活着无颜见江东父老,难道死后就有脸去见他楚国地下的列祖列宗了吗?这般匹夫,连枉妄自大,进退失据的淮阴侯韩信都不如,又岂能成为我们兄弟的榜样?更何况还有这许多死心塌地地追随我们地人马,不就是把希望押在了我们身上,希望将来有好日子过吗?现在你倒把人往火坑里推。实在是糊涂!”被刘备这么一说,张飞吓得一缩脖子,再不敢出声言语,此人性烈如火,却平生最怕刘备,被刘备这般一说,张飞立刻没有了声音。
    庞统等人虽然心情沉重,见状却为之莞尔,旬攸和病中地戏志才对望了一眼,心中暗檩:着刘备果然是一代人杰。到了这等时候居然还能如此冷静,而且能够示好于众人,借机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