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294章

大穿越时代-第294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中了两箭,挨了一刀,浑身是血的他高声怒吼着捅死了两个官兵,用一个手榴弹逼退了官兵的进攻。

    战后,何司令亲自到医院,给浑身都是绷带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的钱震颁发了“英雄士兵”的勋章。

    他被即时晋升为少尉,并被指定参加下一级的“军官训导队”。

    钱震继续努力,在马袅堡的训练场上,他从“军官训导队”到“军事训练班”又到“军官教导团”。

    他去过广州,去过台湾,去过福建,打过野人,打过海盗,也和日本的倭人见过仗。

    在元老院的十字星军旗下,他从未缺席过。

    现在的他,已经是伏波军陆军上尉,步兵专家,军事教导队教官。灰色军装的肩膀上星星闪闪发光,未来的路一片熠熠生辉。元老军官们对他青睐有加,游老虎曾经拍着他的肩膀说他一定会成为未来陆军的骨干,以后也许可以做营长——是的,新的步兵营正在组建。伏波军在大陆的作战行动越来越铺开,需要更多的部队投入。这批新兵出来,也许以后就是他的部下。

    钱震看着新兵们走队列,这些新兵还需要继续操练,还有很多人左右不分。

    想到这个,他脸上微微一热。

    他不愿意在自己的勤务兵面前露出这种脸色,于是加快脚步,走向实弹训练区。

    新兵们在教官的口令下,用米尼步枪做着分解式装填和射击动作。他们还很生疏,动作不连贯,很多人在教官急促的口令声中不知所措。

    钱震想着,还是要继续加强训练。

    再前方,是投弹训练区,教官是他以前练过的兵,叫符生财。

    苻生财看他走过来,喊着口令,所有的士兵向后转,一起向他敬礼。

    钱震还礼,并示意训练继续。

    按照操典的规定,新兵应该先用训练弹模拟投掷二十次,然后是实弹投掷一次,每次训练二小时。

    新兵们跟着符生财的口令,用分解动作投掷着训练弹。

    钱震不无欣喜的看到,有几个投得相当远,有做掷弹兵的潜质。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当生疏。可能是因为他在场的缘故——新兵们看到军官在旁边看,总会格外紧张些。

    下面是实弹训练,苻生财分发完手榴弹,首先做了一个示范——苻生财投掷的手榴弹在50多米外落地爆炸,腾起一片烟雾。新兵们一个个咋舌,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手榴弹爆炸。

    钱震走近了队列,他打算仔细看看,有好的苗子一定要找出来。

    澳洲元老们说的对,专长要专用,但专长需要发现。

    符生财站到了他的身边,和他交换了一个眼神。

    钱震听到苻生财喊着口令。

    一!——摘帽

    二!——挂绳

    三!——拉弦

    四!——投掷

    离他最近的一个新兵出错了!他的手榴弹从手中脱出,落在了自己的脚边。

    钱震上尉根本来不及多想,只是高喊一声:“卧倒!”就一把推开了身边的苻生财,蹿上前去,一脚踢倒了那个吓呆的新兵,自己扑在了还在滚动的手榴弹上面。

    然后,手榴弹爆炸了。

    ——马袅堡军事训练安全记录:1631年11月4日,新兵教导队第七支队实弹投掷训练发生事故,军事教官上尉钱震殉职……

    ※※※※※※※※※※※※※※※※※※※※※※※

    赵猪笼喜欢别人叫他赵大,后面跟“哥”也可以,跟“爷”最好,“伯”也凑合,“叔”也勉强。

    这个烂名字是他爹给他起的,赵猪笼的爹说:“猪笼进水满是金,我们打鱼的,不进水进哪里?”

    赵猪笼的爹叫赵金海,在赵猪笼十五岁的时候死了,在一场毫无预兆的风暴里,连人带船都没回来。

    赵猪笼的娘一直说,他爹的名字起错了,金海金海,那是进海啊,进了海,哪里出得来。

    赵猪笼十五岁没了爹,十六岁跟本家二叔出海,十八岁入伙金大雄的海帮。

    隔了一年,金大雄在打劫一条福建船时挨了一火铳当场毙命,他的海帮也散了,赵猪笼跟几个关系好的兄弟一起投了诸彩老的大帮,在海上纵横了好几年,没想到诸彩老被郑芝龙一战就打得大败,整个大帮就此溃散。赵猪笼也跟着自家伙的头目一起跟着施十四又投奔到临高的澳洲人这里。

    然后,赵猪笼跟着老大们一样的也剪了头发,换了衣服,进了学习班。经过半年“政治学习”,他居然考出了丙种文凭,被昔日的老大揶揄:“赵猪笼,看不出,你还是个读书种子嘛!”

    赵猪笼只是笑笑,不说话——他长年漂泊海上,一条腿受了风湿,有点瘸。读书是为了想留在岸上,胡九妹胡老大不就洗脚上岸了?

    但他还是没有能上岸——澳洲人看他瘸了腿,没有让他进海军,而是让他上了货运船。赵猪笼也改名叫赵助隆,分到一条小船,在临高到广州的航路上跑货运。

    后来王德尊总督发动官军来讨伐琼州,跟广州之间的贸易暂时断了,赵助隆先是帮助运了几次兵,之后又被分配到新组建的经远航运公司。

    开始的时候没事干,每天在临高博铺码头的公司签押房,或者说办公室里跟一帮同是老海狗出身的旧同僚打屁聊天,每天听听海情课,熟悉海图,做做“航线推演”。

    澳洲人的航海术别具一格,所有的航线居然都是算出来的,但是要懂“数学”才能会,老海狗们对这个最不在行,可是没办法,开澳洲人的船,就要按澳洲人的法子——其实澳洲人的法子比中国的针路啥的强得多,至少知道自己在大海的哪里。

    半年以后,所有人都有了新船,那是澳洲人叫做自由轮的大船。赵助隆的这一艘叫做“经适号”。这船比赵助隆以前见过的红毛船还要大,用的是不中不西的帆:帆是中国式的,索具是西洋式的。要的水手比以前的福船还要少,载的货可多多了。

    然后就是连续不断的运输任务:福建、台湾、日本,跟在舰队的屁股后面,运食物、衣服、军火、资材,偶尔运军队。回来的时候有时运人口,有时从江南运丝绸和茶叶。

    这次从松江出海回临高的紧急出航,其实是很奇怪的,因为货物还没采购齐全,“经适号”的舱位还只装了不到一半。但是元老院派驻当地的负责人却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坚持要唯一停泊在松江码头上的元老院下属船只“经适号”火速出海,说是有十万火急的情报要以最快速度发往元老院,哪怕回临高的路太远,去安装了无线电报设备的高雄市也行……眼看着胳膊拧不过大腿,赵助隆只能悻悻然地听命出航。

    刚刚从松江出发的时候,一切还算顺利,可是自从“经适号”到了福建海面以后,海况就越来越糟了,东边有大片的积雨云,厚厚的挤满了半边天,看着似乎是要来一场暴风雨。于是,赵助隆指挥“经适号”落篷收帆,检查货物,做好迎接暴风雨的准备。到了晚上,海上果然暴雨如注,狂风卷起一百多尺的浪头劈头盖脸的往船上砸。澳洲船虽然牢固,船身各处接缝也发出了“吱吱嘎嘎”的呻吟。

    水手们聚在艉楼里,都是老水手了,虽然颠簸十分厉害,但是没人晕船。大家都面面相觑,听着大浪打在船身上发出的巨响,绳索在风中发出尖锐的啸叫,暴雨一阵阵打在货舱上蒙着的油布上,如火枪般发出“砰砰”声,猛然又被狂风卷走,于是又是满天的风声在呼啸。

    忽然前甲板上发出一声巨响,震得整个船身一抖。赵助隆透过艉楼的前窗望去,原来货舱上那块油布的绑绳断了,狂风卷起没有束缚的油布在空中狂舞。

    “糟糕!”前舱里全是茶叶和丝绸,想也不用想泡了水会变成什么样子。赵助隆急得跳起脚来,“快,去前甲板!”几个水手露出恐惧的眼神,互相张望着不敢答应,赵助隆早就不耐烦,一把拽开了艉楼的门,冲了出去,但身后的大副动作更快,一把拽住他,把他推回了艉楼,自己带着几个人冲了上去。

    赵助隆却不肯就这么缩了回去,他一边痛骂那几个畏缩的水手,一边扒住门口张望着前甲板上的情形——雨狂风骤,天空黑如锅底,四下里海浪滔天,船身剧烈的起伏颠簸着,他只能看到前甲板上大副带着的汽灯发出的光芒,还有油布……油布被拉下来了,好得很,他们抓住绳子了,赵助隆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也只能在舱门口伸长了头颈张望着。

    然后,狂风卷起了甲板上的什么东西,随风向艉楼疾速飞来,正在赵助隆的额头上猛地撞了一下。

    于是,赵助隆当即头破血流、一阵晕眩,身子向舱外倒去,一个狂浪卷过,海水漫过了整个甲板,经适号发出不堪重负的巨响——但还是顽强的从海水里探出了头。而倒在甲板上的赵助隆却已经不见踪影。

    ——经适号航海日志:1631年12月29日,本船于台湾海峡遭遇暴风雨袭击,自船长以下死十五人,伤二十人,五人失踪。船身结构损毁严重,无力继续航行,现已在福建霞浦搁浅靠岸,正准备修补船体,抢救伤员……松江商馆托运的紧急公函在风暴中失踪,请元老院联系松江方面尽快补发……

    ※※※※※※※※※※※※※※※※※※※※※※※

    然而,这一切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的缔造者,被无数人敬如神明,也被许多人视若魔王的存在,伟大的临高元老院最高领导,永远光荣、正确的执行委员会主席文德嗣,此时却没有通过残酷的血祭,从死亡与绝望中汲取邪恶的力量,踏着无数尸骨登上至高的王座,孤高地俯视众生……而是毫无风度地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瞪着墙上悬挂的地图,抓着头发急得团团转。

    “……唉,糟糕了糟糕了糟糕了!居然又冒出一股澳洲穿越者来了!还已经接触了不少欧洲人!这下可要统统穿帮了!真是悔不该当初一拍脑门,就随口自称是澳洲人啊!这下可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澳洲来人了!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完全可以自称是从南极来的呢?至少帝企鹅不会跟别人乱嚼舌头……”

330。第330章 二十一、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一)

    第二十一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二十一)

    第二十一个瞬间:当澳洲人遇上了澳洲人

    海南岛临高县的“澳洲人”大本营,元老院驻地,百仞城

    按照这个时空某些欧洲“国际观察家”的看法,在临高的五百名“澳洲人元老”之间,实行的是一种欧洲式的“评议会”制度。在形式上所有元老享有相同的政治地位,组成一个所谓的“元老院”的机构。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大政方针要由元老院投票决定。但事实上,由于五百名元老不可能天天召开全体大会,所以又有十名最高级的“执行委员”实际掌握全部权力,组成一个类似于执政内阁的最高权力圈子。

    而这个圈子的最顶端,自然就是执委会十长老之首——永远光荣、伟大、正确的文德嗣主席!

    然而,这位永远光荣、伟大、正确的文德嗣主席,此时却站在他的执委会主席办公室里,一脸愁容。

    在文德嗣主席面前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用红色小旗标明了元老院名下与日俱增的版图——截止到目前为止,经过三年的征伐与扩张,海南岛、台湾岛和小半个福建省都已经变成了元老院的实际领土,即使扣掉那些无法做到有效控制的“蛮荒地区”,实际掌握的版图也达到了四万多平方公里,与这个时代的荷兰共和国本土相差仿佛,可以说已经有了一块争霸东亚的基业。在这一片核心领土之外,还有广东的香港岛、越南的鸿基煤矿、闽浙沿海的若干岛屿等等一系列重要据点,形成一条坚固的锁链,牢牢勒住了从北越到江苏的大陆海岸线,在中国大陆上最北方的触角,已经伸到了苏鲁交界处的海州花果山。

    在这条岛链据点之外,琉球国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元老院的附庸,日本的萨摩藩被击败降伏,长州藩则是元老院在日本最重要的盟友——自从击败郑芝龙之后,元老院已经是整个东亚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了!

    ——记得在英国还是那个日不落帝国的时候,当时英国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杰文斯,就曾经这样得意洋洋地夸耀说:“……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伐木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基地,东印度群岛为我们提供甘蔗、咖啡和香料,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而如今的文德嗣主席,也可以很自豪地宣称:“……暹罗(泰国)和安南(越南)是我们的水稻田;日本是我们的金矿、银矿和铜矿,也是炮灰武士的兵源募集地;马六甲和苏门答腊的酋长为我们提供奴隶;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是我们的承包商,原始蛮荒的台湾是我们的伐木场;人烟稠密的广州和江南为我们送来茶叶和丝绸,也是我们的商品倾销市场;而灾祸迭起的中原则给我们源源不断地送来人口,提供劳动力……”

    总的来看,临高元老院的形势似乎十分喜人,但在文德嗣主席的眼里,各式各样的威胁和隐患也不少——事实上,自从穿越大业启动以来,所有的战略计划就一直是处于“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脱轨状态。

    首先,就是黄石这个后辈的提前穿越和崛起——真是让人打破脑袋都想不到,他居然会在集体穿越时出了岔子,独自掉到了十年前。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原本只有一笔大字写得好的小年轻,在辽东经历了几年苦日子的磨难之后,竟然硬是脱胎换骨,成为了名动天下、威震虏胆的绝世名将;横扫辽东无敌手、独闯敌营斩奴酋的黄宫保、黄大帅!不仅手里拥有一支百战精兵,并且在奉命南调之后,于福建省占了一大块地盘。载着五百穿越者的那艘丰城轮刚刚抵达临高不久,就迎来了黄石的使者和密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