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342章

大穿越时代-第342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你们从来没读过书,但也要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黍,饿死首阳山,才叫做有骨气啊!

    ——总之,明朝的士人一向都喜欢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同时自己却只肯享受圣人的待遇……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之中,世界就该是围着他们转的,如果有什么事物违反了这一认知,就说明这事物不该存在!

    “……哎,区区贱民也敢跟士绅叫板,自从髡贼来了之后,临高的百姓就被他们蛊惑成非人的禽兽,不知道什么叫做本分了!”一位士子握紧拳头低声吼道:“……如此以夷变夏,毒害百姓!罪莫大焉!”

    “……是啊,这火车轮船之类的奇技淫巧,看着就是妖气森森,定然都是祸国害民之物。待到日后王师收复此地,一定要把诸般邪物统统毁去,再将被蛊惑的奸民一律杀尽,方能还琼州一个朗朗乾坤。”

    “……呵呵,英雄所见略同!在小弟看来,待到朝廷王师渡海打下临高之后,一定要开刀屠城,大杀七日!把这个妖城鬼地杀光烧光!把这些无父无君的假髡全部开膛破肚,再把澳宋髡贼重新赶回海里去!”

    一位貌似被假髡警察教训过,脸上和身上还带着几道伤疤的儒生翘起了大拇指,咬着牙齿如此说道。

    总之,按照上述的思维方式,几位读书人你一言我一语,给“髡贼”和“假髡”拟了无数的罪名。可惜无人奉承捧场,而且这里毕竟是髡贼的地界,又不敢高声吆喝,生怕把自己送进牢里去蹲黑屋。

    于是,诸位士子只得互相吹捧一番,就找个地方坐下,各自喝凉茶的喝凉茶,啃水果的啃水果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的咫尺之外,就坐着好几位奉命潜入贼营的正牌“朝廷栋梁”……

    ※※※※※※※※※※※※※※※※※※※※※※※

    “……难得!真是难得!想不到在这髡贼盘踞的敌巢腹地,也还有这许多心念着朝廷恩德的义士啊!虽然在此地故作惊人之语,未免有些冒失。但那一片拳拳赤子之心,还是值得赞叹……”

    候车室内的另一张铁皮长椅上,另一位头戴方巾,身穿湖蓝绸直裰,脚下粉底皂靴,手中一柄朝鲜折扇,既儒雅风流又英气勃勃的年轻少爷,正眯眼打量着身边这几个慷慨激昂的“忠贞之士”,听着他们的声声忠君报国之语,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叹息,“……看来,无论世道如何变迁,大明三百年的恩泽尚在。即使在临高这个髡贼的老巢,依然有不少忠贞义士未受蛊惑、心向大明,如此人心向背之下,即使琼州群贼云集,来势汹汹,只要朝廷这边能够精诚团结、早作防备,岭南这边或许事尤可为……”

    ——当然,那些得了一口饱饭就被髡贼蛊惑到这里为虎作伥的莠民,在他眼里就基本不是人了。

    不过,尽管从来没把那些贱民当人来看,但这位年轻少爷也知道这些蝼蚁一般的贱民要是不肯乖乖饿死,而是闹腾起来,那么同样也能要了他们这些上等人的性命。偏偏髡贼这些年又一直在大陆上办理慈善,救济难民,对于这里剃发投髡的归化民,多半都是有着“救命之恩”的,真是其心可诛!

    而小民愚昧无知,素无大义,最易为私恩所蒙蔽,髡贼这些年在沿海呼风唤雨,每战必胜,打下这许多地盘,就是得了这些无知愚民的臂助,其谋算之远,用心之险恶,真是惊心动魄!

    怀着这样的心思,年轻少爷的心情又沉重了几分。他出身书香世家,除了饱读诗书之外,还游历天下,对市井和官场都有涉猎,年纪虽轻,却已经是见多识广、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这些日子来,他在岭南和临高的各种所见所闻,都给了他一个强烈的印象,髡贼的势力之强大,已经远远超过朝廷上下的想象。而他们对大明社稷的危害,恐怕也比屡次入关,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的东虏更加严重。若是再有奸臣内外勾结的话,只怕连江南乐土也要陷入乱世烽火……正当他如此沉思的时候,却突然猛地瞳孔一缩!

    ——只见一位身穿明光铠甲,披着鲜红大氅的大明武将,在几个“髡贼”兵卒的簇拥之下,大步流星地走进了车站。在这位大明武将的身边,还跟着几位身材矮小、腰悬佩刀、脚踏木屐的倭人武者,正在跟那位将军用异国番语(日语)彼此谈笑风生……看着这位将军走进车站,驻扎于站内的髡贼士兵和“公人”全都立刻脸色一肃,赶紧朝他立正敬礼。而火车上的乘务员也慌忙打开车门,又铺了一条红地毯,还派出一位仆人吹奏喇叭,恭迎此人与倭国宾客登上列车的头等车厢——尽管此时还没到发车的时间……

    “……少爷,那一位难道就是……当年横扫辽东无敌手,孤身格杀老奴酋(努尔哈赤)的黄平蛮(黄石曾任平蛮先锋将军,故而得此尊称。古代上流社会除非是骂人的时候,否则基本不会直呼其名)么?”

    一位貌似幕僚的中年书生见状,忍不住凑到自家少爷的耳边,低声问道——到了崇祯五年的时候,福建总兵黄石与临高“髡贼”有着密切勾结的事情,在岭南之地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正是黄石此贼!昔年在福州,吾曾经与其有过一面之交……”

    那位年轻少爷脸色沉痛地点了点头,“……哎,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这些不读诗书、结交阉宦的粗鄙武夫,果然毫无忠义本分啊!黄石此人,还是当年天启先帝夸赞的朝廷栋梁呢!没想到如今却成了勾结外敌、祸乱大明的乱臣贼子!不仅私通倭寇和髡贼,祸害朝廷疆土,居然还在髡贼的地盘上公然出没……真可惜东林诸公当初没把他算作阉党给办了啊!”

    说到此处,他突然脸色一变,“……不好!黄贼于此时携倭寇使者前往三亚行在,莫非是那澳宋太上皇下旨召见,要向他面授机宜,率领福宁军起兵作乱,与髡贼水师和东瀛倭寇一起里应外合,入寇闽粤么?如此一来,非但闽粤两省势必难保,就连江浙鱼米之乡,只怕也要横遭兵祸了!”

    “……既然如此,密之兄,我等此行也带了不少武林好手,而黄贼身边的护卫却不多,要不要……”

    另一位同行的年轻书生也凑了过来,低声说道,同时做出一个劈砍的手势,“……也算是效仿此贼昔年孤身潜入辽阳,徒手格杀老奴酋的往事,为朝廷一举除此大患……”

    “……万万不可啊!黄石此人虽然欺世盗名、卑鄙无耻,但毕竟身经百战,武功高强,连辽东建奴都从无其一合之敌。就算我等一齐上阵,也未必能在他手底下讨得了好。所以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听了这番不知轻重的狂言,这几位正牌“朝廷暗探”的首领,表字“密之”的桐城名士方以智,当即是连冷汗都下来了,“……不是我桐城方密之舍不得这七尺之身,而是牧斋先生和东林诸公授意我等潜入琼州贼窟(“东林巨魁”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乃是为东林君子和朝廷上下刺探敌情,以备筹划应对之策,而不是逞一时之勇,效仿那荆轲刺秦王的!如若我等尽皆失陷于此,谁去向朝中诸公通报军情?”

    “……呃……受教了,密之兄所言极是,在下方才实在是孟浪了……”

    然后,就在站内诸人的心思各异、暗藏鬼胎之中,通知旅客上车的播报声终于响起了……

372。第372章 、南海铁道纪行(三)

    第六十三章、南海铁道纪行(三)

    “……呜呜——”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以及车头烟囱上徐徐飘散的煤烟,列车的车厢开始微微震动,钢铁铸造的车轮发出刺耳的吱嘎声,使得火车缓缓地在轨道上行动起来。

    ——虽然这个时空刚刚落成的整套海南岛环岛铁路系统,都是从哆啦a梦世界弄来的二十二世纪黑科技产品,但说穿了毕竟只是仿古玩具等级的东西。所以不但火车头用的是古老的蒸汽机车,而且列车本身跑得也很慢,平均时速只有四十到五十公里,再算上中途各个站点停靠加煤加水的时间,一列火车从临高开到三亚需要差不多十个小时。而且火车的载重量也严重偏小——现代火车的每个车厢大约可以运货六十吨左右,一整列火车最多能拉一千吨货物。而这个时空的海南岛环岛铁路上的蒸汽火车,每节车厢却只能载重十五吨,一个火车头最多可以拉动七到八节车厢,运输不到两百吨的货物,跟现代火车根本无法相比。

    这一列从临高发往三亚的客车,就在火车头后面挂了七个车厢,其中一个车厢是装煤的燃料舱,剩下的是两个三等车厢,两个二等车厢,一个头等车厢和一节餐车。因为火车头会不断喷出大量煤烟和水汽的关系,蒸汽火车的头等车厢和餐车被挂在最后,然后二等车厢和三等车厢的位置却依次往前。

    所谓的三等车厢,其实就是平板敞篷车,客货两用,简陋到了既没有顶棚也没有座位的程度,只是在车厢的地板四面装上了一圈栅栏,防止乘客掉下去而已。因为没有座位,乘客们只能席地而坐,坐不下的时候干脆人挤人地站着——由于完全是露天的状态,倒是不存在什么通风的问题。可是一旦遇上下雨,所有人就都要被淋成落汤鸡了,而且在烈日曝晒之下,体弱的人也很容易中暑……等到蒸汽火车跑起来的时候,绵延不绝的煤烟和水汽从车头上往后灌过来,更是能让最前边几节车皮上的乘客呛得半死。

    幸好,如今这年头只舍得买三等车票出门的穷人,通常都是历尽无数磨难的苦出身,区区日晒雨淋、煤烟水雾之苦,基本都还受得住——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这种残酷的世道里活到这么大岁数。

    二等车厢同样是敞篷车,不过总算是跟现代的旅游观光车一样,安装了一排排的木质长条靠背椅,头顶上也有了个帆布棚子,可以遮蔽日晒雨淋。而且被前边几节三等车厢缓冲了一下,煤烟飘散到这里已经淡了很多。徐霞客和他的族兄徐仲昭就坐在二等车厢里,迎着拂面而来的热带海风,观赏着四周的原生态风景。明末年代的海南岛,虽然自从汉武帝设立朱崖郡以来,已经足足被历代华夏先民耕耘开发了一千七百年之久,但依然是地广人稀,全岛总人口不足一百万。哪怕是在临高这个人口大爆发的工业化城镇,火车离开车站不过二十分钟,路边就已经尽是莽莽丛林、荒山野岭……幸好这条铁路是沿着海岸线修建的,绝大多数路段都离海不远,不时有习习清凉的海风吹来,驱散了丛林的潮湿和闷热,也让人为之精神一振。

    “……唉,幸好先前没贪图省钱,去买三等车票,否则为兄的这把老骨头,怕是得要给挤碎喽!”

    徐仲昭一边喝着竹筒水壶里的凉茶,一边看着前边三等车厢里挤挤挨挨的模样,不由得心有余悸地小声嘟囔说——前面那两节平板车上,挤挤挨挨地堆满了旅客和货物,远远望去,人叠着人,简直犹如蚂蚁攒动一般。还有不少实在挤不进去的乘客,有的挂在栅栏上,有的爬上行李堆,甚至连装煤的那个车斗里,都蹲着许多不怕脏的乘客,也不顾煤灰把自己弄得从头黑到脚,都变成非洲黑人一样了。

    “……确实是挤得厉害,怪不得三等车票这样便宜。”徐霞客也是看得揣测不安,“……不过……装了如此之多的人和货物,这火车还能跑得和马一样快……这澳洲人的水火机关之术,着实令人惊叹……”

    ※※※※※※※※※※※※※※※※※※※※※※※

    正当徐霞客表情慵懒地靠在椅子上,眯眼打量着前方那个喷出滚滚黑烟的火车头,企图看出“澳洲机关术”的某些秘密之时,一声北方口音的响亮吆喝,却打断了他的思路。

    “……卖饭啦!卖饭啦!泡面饭团八宝粥,还有花生糕饼水果糖和各色罐头卖啦!”

    伴随着扯起嗓门的吆喝声,一个留着短发,穿着四个兜的蓝色衣服的“货郎”,推着一辆小车咕噜咕噜地从后面挪了过来,同时还有阵阵食物的香气,引得徐家兄弟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再抬头看到三等车厢里的穷人们,也都各自从包袱箩筐里拿出大饼、红薯干之类的粗糙干粮,甩开腮帮子大嚼起来,又看了看高悬头顶的太阳,徐家兄弟才终于察觉到,如今已经到了晌午的饭点了。

    于是,肚里同样起了馋虫的徐霞客扭头朝售货小车望去,发现是来者一个长相普通的青年人,肤色黝黑,跟临高的“归化民”与“澳洲人”一样,都留着还俗和尚一般的短发,脸上干干净净,一点胡须也没有,穿着一身灰布对襟小褂,看上去有些穷酸,然而衣服倒是很整齐,浑身上下都透着干净利落的劲儿……

    不过,看他在这里执此贱役,估计也就是个剃头易服的“假髡”吧……徐霞客如此想道。

    ——但事实上,这位在列车上推着小车卖零食的售货员,其实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真髡”……虽然他确实是跟其他若干北方流民一起千里迢迢来到此地,然后被临高元老院塞进净化营里剃了头的……

    “……这位大叔,这是您要的两大碗八宝粥!装粥的碗还有筷子都送给你了!”

    “……您要香烟?呃,抱歉,为了防止火灾,这车上是禁烟的……”

    “……诶?嫌这豆豉鲮鱼罐头太贵?没法子啊,卖出来就是这个价,实在没法再便宜了……”

    李孟穿着一身蓝色的中山装,尽可能地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在列车上推着小车兜售各种食物和零嘴,然后从乘客手里收取一张张临高穿越者元老院发行的“临时货币”——流通卷。

    ——李孟,这位在山东胶州因为贩卖私盐而被官军追剿得家破人亡,只好客串流民投奔临高“髡贼”,在码头扛大包换饭吃的前山东盐枭,本时空最苦逼的人生败犬组穿越者之一。

    自从那一天看到解放军的飞艇编队跨越时空抵达临高之后,吃够了苦头的李孟就忙不迭地表明了身份,又经过一番繁琐的审核和盘问,随即便得到了重返现代世界的许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