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462章

大穿越时代-第462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位貌似圣洁无比的陈白露小姐,具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设定,穿越者们自己却都是清楚的,而长期从事航海职业的人,多少都有一点迷信的思想,故而那些资深的老海军们,多半都对这条船退避三舍。而不讲究迷信的新人,又更加青睐于各种威风凛凛的战舰,也不太乐意在一条补给舰上消磨时光。

    于是,原本资历还远远不够的荣士琦,竟然意外地成为了白露号综合补给舰的第一任舰长。

    ※※※※※※※※※※※※※※※※※※※※※※※※

    荣士琦舰长今年才二十七岁,属于那种专业知识不够,劳动起来也很乏力的标准打酱油人士。在经历了民工、农民、装卸工、下乡干部的多次轮回之后,为了改变垫底的命运,他毅然选择了从军。而众所周知,所谓“陆军土、海军洋、空军就是大流氓”。既然暂时没有大流氓可当,那就参加洋气的海军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荣士琦这个旱鸭子上了海军的船,然后很是吃了不少的苦头——对于从没上过海船的菜鸟们来说,出海训练实在是一种噩梦中的噩梦。先是在近海中的左右摇荡,然后是纵摇和垂荡,最后是远洋的混荡。海军学员们吃了吐,吐了吃,连喝的水都吐了出来,哪怕是香喷喷的炸猪排也变得无人问津:毕竟,几百吨的木头帆船和几万吨的豪华游轮,对于乘坐者来说的感觉实在是一个天一个地。

    那些熬不住海浪颠簸的旱鸭子学员们,很快就走了,剩下的也要求到军港要塞里当岸上海军。荣士琦当时虽然也是吐得死去活来,但却硬是一股狠劲上来,抱着一定要当人上人的念头,居然咬牙坚持了下来。

    又过了三个月之后,不知是神经麻木了还是身体有了自动适应能力,荣士琦居然克服了晕船的毛病,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海军远洋军官。先是干了一年多的巡逻艇艇长,据说打败过两股海盗,表现十分优良。随即便是喜从天降,一步登天当上了白露号综合补给舰的首任舰长,可谓是初步成为了人生赢家。

    在换上了短袖的夏季海军礼服,又精心梳理过头发之后,荣士琦舰长便施施然地离开船长室,走进了军官餐厅。此时,位于白露号船尾的军官餐厅中,已经开始弥漫起早饭的香味。

    因为白露号处于停泊状态,并且风平浪静,海况良好,所以军官餐厅的小厨房难得地升了火。隔着老远就能听见铁锅在厨师的手里上下颠簸,伴随着热油在铁锅中加热时的滋滋声,锅铲与铁锅的清脆碰撞声,以及令人愉悦的油烟味儿,共同组成了一首简单而又充满活力的交响曲。

    今天早餐的主食是掺入了杂粮的白米饭,配菜是用各类杂鱼炸成的鱼排,把土豆泥捏成团之后下油锅炸成的炸薯球,以及刚刚取自太平岛菜园的清炒空心菜和白糖凉拌西红柿,另外还有一锅紫菜虾皮汤。刚起床的军官们一边坐在桌边小声地交谈,一边啃着香喷喷的鱼排,喝着鲜美的热汤。

    荣士琦舰长在餐桌首位上刚一落座,就有担任服务员的水兵给他端上了一份早餐,热腾腾的鱼排和炸薯球香酥可口,而脆生生的清炒空心菜和凉拌西红柿,更是令人精神一振。正当荣士琦满足地享受着这顿丰盛的早餐,同时抬头欣赏窗外太平岛的椰林和沙滩之时,却突然发现餐桌旁边似乎少了个人。

    “……诶?那位徐霞客先生怎么没来吃饭?莫非是他还没起来么?”

    “……舰长,那位徐先生昨晚刚一靠岸就下了船,连行李都已经搬到岛上去了!”一位军官如此答道。

    而荣士琦舰长的反应,却并没有任何的遗憾和惋惜,反倒是如释重负般地吐了一口气,“……呼,谢天谢地,总算是把这位难伺候的老祖宗给送走了……”

    ——在此次出港前接下了把徐霞客顺路带到南沙太平岛的任务,并且跟这位明末第一驴客在同一条船上待了两星期之后,之前那种对于古代名人的憧憬和崇拜,早已从荣士琦舰长的心中消散一空。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看到某位老不羞的头疼,以及面对一个超抠门吝啬鬼的厌烦和囧囧有神……

    实事求是地说,徐霞客虽然是明末著名的旅行家,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老头儿的人品很好。如果徐霞客真的是那种很有人格魅力,具备领导才华,或者能够替他人着想的家伙,那么也不会几乎在他每次出远门旅行的时候,出发时带的仆人都要在路上逃掉一大半,甚至全部逃光,让徐霞客只能孤零零一个人回家了。

第496章 、南沙纪行(下)

    第一百八十七章、南沙纪行(下)

    徐霞客这位大名鼎鼎的明末第一驴客,虽然确实是不畏艰险,毅力惊人,吃苦耐劳,但却并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反而是一个很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气鬼。明末缙绅士大夫身上的各种毛病,在徐霞客身上同样或多或少都有。尤其值得诟病的是,他对待仆役很苛刻,并且还喜欢占各种小便宜。

    如果让徐霞客像哥伦布或皮萨罗那样去领导一支探险队的话,估计多半在半路上就要闹出叛乱了。

    举例来说,徐霞客不是官员,原本无权使用公家的驿传系统。但有一次,他还是通过关系弄到了一张马牌,即使用驿传的证明信。于是徐霞客一路上就拿着这张马牌狐假虎威,无偿征发村民为他抬轿赶路。如果再加上行李的负担,足足要用七八个苦力。因为人手不够,还用“二妇人代舆”,即让妇女为他抬轿。

    徐霞客就这样心安理得地坐在两个女人抬的轿子上出游,还不给一文工钱。而不堪忍受的苦力则开始逃跑,眨眼间只剩了一个人,徐霞客就拿出绳索,把这个最后的苦力捆起来牵着走,简直跟对待奴隶一般。

    接下来,徐霞客的队伍进了一个小村庄,不料村中男子早已吓得逃离(可见徐霞客在他们眼中大概跟土匪或鬼子差不多)。徐霞客就领着仆人挨家挨户搜,最后搜出两名妇女,命令她们给自己烧水做饭。又用鞭子抽打驿卒的瘸腿儿子,把原本躲起来的驿卒赶了出来,索要酒肉饭食。吃过饭,上了老驿卒和妇人替他铺好的床,徐霞客又喝令他们快去找苦力给自己抬轿子和搬行李(原来的苦力逃了),然后才躺下休息。

    ——虽然明末的官绅士大夫,基本都是这样驱使百姓如牛马的无耻德行,普遍视黎民如草芥,但徐霞客这样公众形象是非常好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居然也没能免俗,不由得让人有些遗憾。

    除了喜欢占公家的便宜,对老百姓缺乏怜悯之外,徐霞客还非常的小气和自私。在徐霞客晚年,曾经有一次带着静闻和尚远行西南,结果静闻和尚在半路上病倒,寄宿在寺庙里,而徐霞客却还要继续旅行。静闻和尚对此表示理解,只是希望徐霞客留给庙里的小和尚一些钱,好买些食物吃。须知朋友有通财之谊,徐霞客跟静闻和尚和他的师父乃是几十年的交情了,然而他却对静闻和尚的这点要求百般推脱,气得静闻和尚破口大骂。而等到徐霞客远游回来,准备带走静闻和尚的时候,静闻和尚已经病死在寺庙里了。

    当然,跟明末的各种烂人相比,徐霞客虽然小气自私,但多少还是有些节操。看到静闻和尚死了,徐霞客也很是愧疚,不仅帮静闻和尚处理了后事,还满足了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埋到了千里之外的鸡足山。

    总之,徐霞客这个驴客祖师爷的伟大之处,确实毋庸置疑,但他本身的人品,同样也不容高估。

    言归正传,如今徐霞客这次出行远游的“公差”,虽然华盟方面包办了交通工具和伙食,但徐霞客出门时带的六个仆人,因为许诺的赏钱没有兑现的缘故,还是先后跑掉了两个人。而看了徐霞客那副小气吝啬,驭下不善的糟糕做派,穿越者们也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徐霞客上次来海南岛的时候,居然只有他自己和他族兄两个人,身边连一个仆役都没带——原来一方面是为了省钱,另一方面是在之前的远游当中吸取了教训:过去徐霞客有好几次都还没走出浙江省,随行的仆人就已经逃光了……

    ——当徐霞客的仆从,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们这些凡夫俗子,没有徐霞客对于旅游的嗜好和深度理解,也没有山水诗人的行吟情怀,更不会将旅游作为自诩的使命,当然更不能像徐霞客那样坐轿骑马。做徐霞客的仆从,也许仅仅为了三斗米养活家人,代价却是远离亲人,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更要命的是,徐霞客不仅没有体谅到仆人们的辛苦,甚至也没有正确地理解自己这个“作协委员”头衔的含金量,而是真的把这当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翰林学士”:虽然徐霞客很明白澳宋朝廷并不重文轻武,反倒是武贵文贱,自己不但是文士,又是“幸进”之辈,除了一点“圣眷”之外毫无功绩,也没有靠山,根本拿不出什么嚣张的本钱,所以自认为已经很是“夹着尾巴做人”了。但白露号综合补给舰上的绝大部分水手,依旧对这个时常对他们呼来喝去还不肯给赏钱的老头子很厌烦——你这家伙究竟当自己是谁啊?

    除此之外,因为半路上跑了两个仆役,搬运行李的人手不太够,徐霞客居然还厚着脸皮找到了荣士琦舰长,希望他能够给自己补上两个仆人,当场就噎得荣士琦舰长直翻白眼,差点儿没有当场大骂出来:你这老东西究竟把光荣的海军官兵当成什么了?明朝那些好像奴隶和牛马一样的穷军户?

    虽然被噎得直翻白眼,但荣士琦舰长还是捏着鼻子给他解决了这一困难:让光荣的海军官兵给徐霞客当仆人使唤,显然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船上正好有一群随军的劳改犯,从中拨两个人给徐霞客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反正罪犯是没有人权的……于是,在绍兴未庄犯了“流氓罪”,被严打落网的阿贵和王胡,便被提出了闷热污浊的白露号底舱,换了身干净的衣衫,然后塞到徐霞客的手底下做牛做马……

    ※※※※※※※※※※※※※※※※※※※※※※※※

    暖风徐徐,阳光灿烂,翠绿的树林随风摆拂,树叶边缘反射着微亮的金光,千百片摇曳起伏,如同镶上了一串舞动的金丝。天空的白云缓缓流动,不时有几只海鸟结伴而过,穿过斑驳树荫,投向遥遥的远方。

    在树荫的尽头,便是一片雪白的沙滩,和无边无际的湛蓝大海,雪白的垂天之云一直延伸到海面,那景色真是让人看得甚是心旷神怡。而从沙滩上回头望去,则可以看见各式各样高低错落的建筑物,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之中,显得尤为精致可爱,宛如一座兀立于海上的盆景。

    ——这座美丽的热带小岛,乃是珊瑚虫的馈赠。

    珊瑚虫,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体形象只口袋,边上有许多花瓣状的触手。每逢涨潮或夜间,它就能变幻出鲜艳的色彩,用触手猎杀浮游生物。人类曾经把树枝状的鹿角珊瑚、美丽的玫瑰珊瑚或莲花珊瑚作为珍品收藏。但在大自然之中,数量最多的却是毫不起眼的灰色造礁珊瑚。它们在温暖的浅海里生长繁殖,分泌出石灰质,构成自己的铠甲。一代代珊瑚的骨骼叠成了巨大的金字塔。日积月累,历经千年万年,一点点地钻出了水面,形成了礁盘,而海浪又打碎了脆弱的珊瑚礁,渐渐把它们磨成灰白色的珊瑚沙。

    南沙群岛大部分是由珊瑚礁构成,并且多数为水面下的环抱着礁湖的环礁。露出水面的部分很小。即使是南沙群岛的主岛,太平岛在天然状态之下,也只有一公里长,半公里宽,面积大约半个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不过三米多。想要在天水相连的辽阔南中国海上找到它,简直好比是在“海里寻针”。

    不过,太平岛虽小,却绝不荒凉,全岛都密布着极为茂盛的热带植物。随处可见香蕉树和椰子树,砂砾铺成的小路边还种植着不少木瓜,茁壮的牵牛花藤遍地蔓生,开出淡紫红色的花,显得美艳异常。

    虽然看似郁郁葱葱,但岛上其实没有多少真正的泥土,全是珊瑚礁经风化后变成的灰白色细沙和鸟粪土,、完全不适宜于种植稻麦和蔬菜之类的作物。幸好,本时空的华盟海军守岛官兵,有着【随意门】这个不科学的绝佳利器,直接从广东运了上千吨肥沃的泥土上岛,在岛屿的中部辟出了几十亩地,种上了茄子、辣椒、西红柿、空心菜、白菜、薯类等蔬菜,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官兵的伙食,还能供给渔民和海军。

    除了蔬果之外,淡水供给也是维持岛上生活的必需之物。虽然太平岛上有水井,但水质仍带咸味,所以驻军又兴建了大批水泥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此外还兴建了淡水制造厂,供应饮用的清净淡水。

    原本在太平岛周围都有珊瑚礁环绕,要登上该岛,必须冒险经过珊瑚面航行,摸索着深水航道前进。而能否找到这条航道,也是一个未知数。即使找到了这条航道,大一点的船只也无法驶入,只能靠小艇转运。为此,驻军在岛上兴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水泥码头,由沙滩的高处一直平伸至礁盘的边缘,形成一个人工的深水港,以方便大船的靠泊卸载,甚至还在码头栈桥上铺设了一条轻便的窄轨铁路,让人力轨道车辆可以直接向靠泊的海轮装卸货物。眼下白露号综合补给舰就停靠在这个码头上,卸载着各种生活用品。

    围绕着码头,华盟兴建了灯塔、气象台、仓库、无线电台、蓄水池、堡垒、宿舍、办公楼、操场,还有水泥晒鱼坪等等。为防御台风和暴潮,这些建筑均系水泥结构,但却涂抹上了黄、绿、红、蓝、白等各种鲜亮的色彩,再加上细沙和贝壳铺砌的小路,以及房屋之间的花圃,形成一种别有情调的色彩组合。

    目前,太平岛上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五百余人,俨然形成了一座繁荣小镇。对于一个面积只有半平方公里的珊瑚岛而言,这个数字堪称惊人。华盟方面之所以肯对一个小小的太平岛作出这样规模的投资,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更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