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734章

大穿越时代-第734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神职人员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走着队列。

    “……这个莫非是……有人在拍摄中世纪欧洲的古装电影?还是古装COSPLAY?”马彤猜测说。

    “……不,这是丘吉尔最近在忙着的头等要务,预备抵御苏联入侵的二百万国民自卫军!”

    “……什么?拿这帮老弱病残去对抗苏联红军?英国佬觉得这有可能赢吗?”马彤目瞪口呆。

    “……或许他们自己真的以为能够取胜吧!毕竟这年头的英国佬实在是牛气得不行。一个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好像以为天老大地老二,自己是老三的模样……非得把他们狠狠打垮了,才有可能让他们认输吧?”

    ※※※※※※※※※※※※※※※※※※

    在任何一个伟大帝国覆灭的前夕,总是会冒出一些怪异、逗比乃至于作死的思想。本质上,这都是思维观念赶不上现实变化的缘故。末期的罗马帝国是这样,明末的中国是这样,崩溃前夕的大英帝国也是如此。

    这个年代的英国人,跟后世那个谨小慎微的边缘岛国之民截然不同,心中依然洋溢着傲视天下的帝国梦。

    事实上。自从打赢了拿破仑战争,实力上升到世界巅峰之后,英国人就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怕如今的日不落帝国已经快不存在了,绝大多数的英国佬也依旧一如既往的高傲、固执,以及近乎愚蠢的倔强。每时每刻都不忘日不落帝国的优越感,并且发自内心地当真以为自己还能执掌世界、宰割地球。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都没有将这些过气的不列颠海盗们从美梦之中打醒过来。

    所以,尽管局势极端不利,但英国人也依然没有放弃战斗的勇气,以及众志成城、保卫家园的决心。

    但问题是,这么一副仿佛精神病人般亢奋的全民大练兵场面,能够吓阻住蓄势待发的苏联红军吗?

    这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斯大林这位钢铁大叔眼里,这不过是一群等着接受他审判的罪犯而已,都是已经失败或者未来即将失败的失败者……钢铁大叔的本名不叫斯大林,后来自己改名才叫的斯大林。因为斯大林这个名字,是钢铁的意思。他认为自己是无敌的钢铁侠,他的人生格言是:只有胜利者才能不被审判。列宁对他的评价是,斯大林这个人很粗暴,要是哪天我不在了,同志们你们可得小心点。

    然后,斯大林果然发动了大清洗,将早期的革命元勋杀了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真实存在的钢铁侠斯大林,虽然跟漫威世界的钢铁侠一样身高悲剧,只有区区一米六二,但是却是一副真正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钢铁身躯。他得过天花,后来靠着百毒不侵的体格自己痊愈了,不过脸上留下了一些麻子。之后又得过致命的败血症,又是靠着钢铁一般的体格自愈了,只是左边的胳膊因此而变短了一截。在革命的初期,因为经费紧张,他经常冒死去抢劫运钞车和银行。抢的钱全部交给组织,自己一分都不留。后来苏联工业的傻大黑粗,钢铁洪流的画风,也全是斯大林个人风格主导国家意志的产物。

    斯大林上台之后,为了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化大生产的优势和效率,为了让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不惜采用最残酷的手段剥削人民,甚至造成了乌克兰的饥荒。但在三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的钢产量也一跃增加了二百多倍,傲视整个欧陆,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大国,也为打赢二战夯实了基础。

    总之,钢铁大叔是一个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的红色暴君,引导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超级狠角色。

    很显然,对于英国人这种可笑的虚张声势,斯大林是绝对不会被吓倒的——就算英国民兵训练得再好又怎样?他们就算能够以逸待劳击溃登陆的敌军,难道还能奈何得了丢核弹的苏联战略轰炸机吗?

    ——“看起来,这原子弹果然是不能停啊!既然如此,索性就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

    于是,在“一百小时大轰炸”结束的两周之后,这些拿着简陋武器依旧日夜苦练、士气一片高昂的英国“国民自卫军”,没有等来登陆的苏联红军突击队,而是迎来了苏联人的下一波更加猛烈的核爆……

第740章 、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中)

    第九十七章、让核爆来得更加猛烈一点儿吧!(中)

    十一月的大不列颠岛上,到处都是一副蘑菇丰收,辐射爆表,难民奔逃的热闹景象。

    随着英国政府和皇室的搬迁疏散,原本常驻伦敦的各国外交官,自然也要跟着一起搬家。不过由于搬运财物和整理文件的工作实在是千头万绪,大多数国家的驻英大使馆,眼下都还没来得及完全撤出伦敦。

    伦敦市区的美国大使馆,一间因为有许多人在来来往往焚烧文件和打包行李,而显得十分凌乱的办公室里,美国海军情报系统出身,刚刚就任不久的艾伦。柯克大使,正手持一根红色铅笔,皱着眉头在墙上悬挂的英国地图上,标注上一朵又一朵的蘑菇云……在他的眼中,它们就仿佛一道又一道直通地狱深渊的裂口,要把整个英伦三岛吞噬——这可不是什么富有浪漫色彩的文艺修辞,而是铁板钉钉的残酷事实。

    十月三十一日,在沉寂了两个星期之后,苏联战略轰炸机编队再次出动,对英国著名重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投下了原子弹,对这座城市和英国的军工生产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同日,为了确保对要塞的毁伤效果,苏军再次核爆直布罗陀,让正在直布罗陀地区清理废墟的残余英军幸存者,又遭了一回辐射浩劫。

    十一月二日,英格兰南部纺织业中心城市考文垂遭遇核爆,市民虽经疏散,依然死伤三万之多。

    十一月四日,一枚苏联原子弹在约克郡的利兹市爆炸,超过十万英格兰军民死于非命。

    十一月六日,英国第二大城市,另一个重工业和制造业中心伯明翰遭遇核爆,居民死伤逾四十万,而且英国本土的军工生产至此濒临崩溃,很多武器都因为配套零件生产厂家的毁灭而被迫停产。

    十一月八日,苏联红军准备核爆苏格兰的工业重镇格拉斯哥,但因为英国皇家空军的拼死抵抗和自杀性突击,运载核弹的苏联轰炸机半途坠落于英格兰北部的纽卡斯尔港,在引爆后造成数千市民的伤亡。

    十一月九日,在丘吉尔内阁的一再哀求之下,杜鲁门总统硬着头皮拿出了被部署在欧洲前线的最后一枚美国原子弹,丢在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不仅杀伤了数十万市民,还炸开了海堤,淹没了大片荷兰国土。

    然而,这种好像猫爪挠人一样的反击,根本没有吓住凶残的红色恶魔,反而更进一步刺激了对方的凶性,不再延续着之前每两天丢下一发核弹的“缓慢”节奏,而是发动了更加夸张和庞大的对英本土核打击!

    十一月十二日,法国与比利时机场的苏联轰炸机大举出动,同时在谢菲尔德、利物浦和威尔士首府加的夫这三座城市丢下原子弹,当日即造成超过三十万人的死亡,英国的国内铁路公路交通也因此而全面瘫痪。

    而此时欧洲战场上的美英盟军,手里却是连一枚核弹都没有了,再也没有半点反击之力。

    十一月十五日,也就是前天,苏联人又对牛津大学城也投下了原子弹,让这座英国文化的摇篮毁于一旦。一位侥幸逃出牛津的美国留学生,在来到使馆避难之后,用抒情的笔调对此事做了如下描述:

    “……天空中仿佛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巨大的烟云腾空而起,滚热的狂风席卷而来,毁灭了大地上的一切……仿佛从地狱里喷出的火焰,将大地变成了熔岩,江河湖海都沸腾起来,鱼儿被煮熟漂浮在水面上,热闹的市镇瞬间毁灭了,满身是火的人们四处奔逃,直到化成了灰烬,天空下起了黑雨,浇在了幸存者的身上,灼烫着他们的皮肤,人们惊恐万状,眼睁睁地看着末日的来临……”

    好吧,听上去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世界末日——或者说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末日!

    在正式开战的一个月之后,英国的主要大城市已经宛如地狱。即使是在首都伦敦,因为近郊挨了一发原子弹的缘故,也是全城停电兼断水,连配给食品的供应站也都关闭了。至于清理废墟和安置难民的工作,也随着诸多蘑菇云在国内各郡的升起,而彻底陷入了停摆。丘吉尔这个胖子带着内阁、议会和皇室拍拍屁股跑到了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只留下一座陷入无政府状态的混乱首都和一群饥寒交迫、茫然无措的市民……

    即使是那些身在乡下的英国人,也同样深受其害。因为,除了核爆导致的直接死亡之外,核爆炸的蘑菇云里还含有大量辐射尘埃,与云中的水汽混合在一起,就形成高辐射性的“黑雨”飘落下来,最多能够污染方圆几十公里,甚至是上百公里的河流与池塘,凡是喝了辐射污水的难民,多数都在一周时间之内死去。即使是没有喝到辐射污水,仅仅是被辐射“黑雨”沾染了房屋和衣服,也足够让人毛骨悚然的了。此外,那些被辐射污水浸泡和灌溉过的耕地,日后究竟会长出什么样的奇葩庄稼来,恐怕也只有上帝才能晓得。

    按照美国大使馆情报人员的粗略估计,开战以来,光是直接死于核爆的英国人,目前就已经不少于三百万,而英国在战前的总人口才不过四千六百万——战争打到了这一步,大英帝国已经不仅仅是放干了血,而是已经被打断了骨头,开膛破肚,挖出了脑浆和内脏,跟实验室里被解剖的青蛙一样,如今就剩下抽搐的劲儿了。更令人忧心的是,苏联人的原子弹似乎还远远没有丢完!他们到底有多少核弹啊?!!

    想到这里,艾伦。柯克大使不由得愈发忧虑,自由阵营对抗红色阵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显露出了败像。如果美国真的打输了这场世界大战……那未来可真是让人不敢想象。

    但是,地球不是绕着你转的,很多倒霉事儿都不是你不去想就不会发生的……

    根据他手头获得的情报,英国本土固然是遍地蘑菇,欧洲的其它战场同样形势不妙。苏联红军正在意大利半岛上一路向南狂飙猛进,美军原本驻防的罗马和那不勒斯都已经陷落,艾森豪威尔上将刚刚把他的指挥部搬到了北非,南意大利的易手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保住西西里岛。

    然后,在英军负责的西班牙战场上,由于之前美军核爆马德里,给敌方后勤补给线造成的混乱和麻烦,苏联红军和欧洲各国的志愿军短时间内无力继续进攻,双方暂时还在半岛最南端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处于僵持之中,貌似还能多支撑一段时间。但佛朗哥元首的部队已是惊弓之鸟,而且国内主要工业区丢失殆尽,军中的枪炮弹药都十分匮乏,除非能够得到美国的大笔援助,否则根本没有长时间作战的能力。而随着大不列颠岛上的故乡逐渐化为辐射废土,还有背后直布罗陀要塞升起的蘑菇云,身处于北非和西班牙前线的英军也是军心浮动、战斗意志和战斗力一起暴跌……真要打起来,估计只有一溃千里的下场。

    更要命的是,面对着国土上遍地开花的蘑菇云,还有各种以讹传讹的恐怖谣言,英国人已经不想打了。

    ——从古至今,人类在面对自身无法抵抗的强大力量之时,首先自然是惊讶和愤怒,然后就是仇恨和绝望,直至麻木和认命,最后除了少数刚烈之人,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随波逐流,顺应其势。

    虽然听起来感觉实在是很懦弱、很窝囊、很憋屈,但为了族群的生存、繁衍和延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个人可以轻生死重义气,大家多半会翘起大拇指夸赞他有豪侠之气,哪怕粉身碎骨,也是一位悲剧英雄。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只是一个部落若是做的话,那就只能被嘲笑成是愚蠢和作死了。

    因为哪怕是出于动物的本能,任何生物群体也都必须以生存和繁衍为最高宗旨。任何违反这一宗旨,让整个族群走向毁灭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或者说违反天理的——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这个道理。

    而在自家国土上挨了一堆核弹,被种了那么多蘑菇之后,原本比蛮牛还要傲慢固执的英国绅士,也在冷酷的死神面前渐渐开窍了——宛如世界末日的核爆场景,让人痛入骨髓的辐射污染,随时可能毁灭整座城市的恐惧心理,就好像中世纪的黑死病一般,把他们的光荣、自尊和骄傲统统都给彻底碾碎了。他们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盼着这种如同噩梦般的日子尽快结束,不管是丧权辱国也好,跪地求饶也罢,都无所谓了。

    落到了这样的天地,小命都要全没了,家族都要绝嗣了,还要留着面子和尊严干什么?

    相反,由于几乎不可能穿越整个欧洲去核爆苏联本土,所以驻欧美军对欧洲各国的核打击,除了收获欧洲各民族的刻骨仇恨之外,却完全伤不到苏联的半根毫毛。相反,若是能够把欧洲大陆彻底打烂,逼迫欧洲各族人民逃亡到苏联,斯大林或许还会开心得乐不可支——若是涌进来几百万上千万高素质的西欧移民,困扰苏联多年的劳动力缺乏问题可就一下子解决啦!西伯利亚大开发的成功指日可待啊……想想整个欧洲的文明人都被美国核弹驱赶,哭着喊着移民苏联去开发西伯利亚的场景,艾伦。柯克大使就感到好一阵心塞。

    ※※※※※※※※※※※※※※※※※※※※※※※※※※※※※※※

    不过,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艾伦。柯克大使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劳心劳力、杞人忧天。

    因为,他的生命已经悄然走到了终点,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想这想那,为别人和国家考虑什么了!

    ——正当艾伦。柯克大使端详着画满了蘑菇云的英国地图,思考着合众国在欧洲的下一步外交策略之际,一道耀眼的强光突然从办公室的玻璃窗外传来,瞬间就淹没了周围的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