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792章

大穿越时代-第792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三十年前苏联建立的时候,沙皇俄国时代的旧权贵究竟落得了怎样惨绝人寰的下场,苏联契卡战士的威名又是怎样的可止小儿夜啼……美国的上流社会绅士太太们就不寒而栗——上述这些血腥残忍的传闻故事,他们这些年来听那些流亡海外的白俄说了不知道多少遍,而且是一次次地添油加醋,一遍遍地夸张加码,越说越恐怖,越说越吓人,最后简直是把布尔什维克形容成地狱里爬出来的杀人魔王一般。

    当初听到这些俄国发生的残忍之事的时候,美国的上流社会绅士太太们只是将其当做是奇闻异事,听一听寻个乐子而已。谁想到风水轮流转,眼下居然有可能要让自己接受同样的命运……只要一想到自己精心修筑的豪宅别墅,会变成那些下等人泥腿子可以随便出入的工人俱乐部;自己的娇贵女儿会变成布尔什维克红脑壳们的“公用妻子”,每天被几十个粗野工人轮流糟蹋,他们就觉得这样的日子还不如死了的好。可是,面对着时不时从天而降的苏联核弹,他们就算再怎么愤怒和叫嚣,也是一点儿保全自己的办法都没有。

    ※※※※※※※※※※※※※※※※※※※※※※※※※※※※※※※※※※※※※※

    但尽管如此,这些上等人依旧从来没有动过什么殉国的念头:从来只有国家为他们服务,哪有他们为国家牺牲的道理?既然求和不成,这个国家已经注定要完蛋,他们这些上等人自然只能先顾着自己的小家了。

    其中一部分意志消沉的颓废之人,选择听天由命,趁着苏联的核弹还没丢到头顶,尽量利用手里的资源尽情享乐,夜夜笙歌,能快活一天是一天;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悄悄逃走,尤其是在联邦首都华盛顿,距离第一颗核弹在洛杉矶落下还没过去一个月,当麦克阿瑟总统动用美国最后的核武器进行报复,哈尔西上将起锚出海踏上赴死征途的时候,国会山的老爷们却陆陆续续地跑掉了三分之二,联邦法院的**官也跑了四个,连白宫和五角大楼的文武官员都跑了不少——参众两院的议员们,本质上多半都是代表大资本家或者某个团体利益的精明代言人,不是愿意为国牺牲血洒疆场的铁血勇士,怎么可能会愿意跟这个国家同生共死呢?

    事实上,不要说为了国家牺牲性命,他们还生怕苏联人在哪一天攻入华盛顿,把自已抓去审判,被判苦役或处死——对于他们这样的上等人来说,这都是生命之中不能承受的侮辱……所以,他们全都提前开溜了。

    结果到了三月的时候,由于逃走的大人物太多,国会山就已经永久性休会,因为剩下的议员太少了。联邦最高法院同样关了门,反正全国的通讯联络都断了,最高法院也没有什么新的法案需要处理了。诸多议员、部长、主席、委员长都在各自逃命,联邦政府的办公室每天都在人去楼空——不过即使是留下的人也没什么事情可做。白宫和五角大楼被迫启用了很多不知名的小人物,才能够勉强保证首都特区的运转不至于瘫痪。

    关于这些上流社会成员的逃亡地点,有一小部分人选择在美国本土的荒山野岭里秘密隐居,就像古代躲避战乱的隐士一样,准备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改名换姓,换一个身份回到文明社会里继续生活。但绝大多数自认为受不了当野人之苦的绅士太太们,则像苏联建立之初的那些白俄流亡者一样,选择了逃亡海外。

    不过,跟那时候可以走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白俄难民不同,在红旗已经插遍大半个地球,而剩下的小半个地球又快要变成辐射废土的此刻,美国上流社会逃亡者的去处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南非……

    ——除了即将沦落黑暗的新大陆,整个白人资本主义世界,就已经萎缩到只剩下南非这一根独苗了。

    但既然已经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那么这些流亡者行动起来也非常迅速。从麦克阿瑟总统上任开始,就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想办法搞到了船只,然后带上自己的妻子儿女和细软财产,浩浩荡荡地踏上了逃亡南非的航程。到了哈尔西上将战死之后,连剩下的大西洋舰队也彻底瓦解,一艘艘军舰都变成了专门运输达官贵人及其财富的高级难民船,或者成了财团雇佣的海上私兵,为这场横跨大西洋的迁徙行动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对于这些犹如潮水般涌来的美国白人,南非白人当局是十分欢迎的,因为这有利于平衡南非版图内的黑白人种比例。之前,南非的白人比例实在是太低了,而且缺少很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但这一下却被美国逃难者给迅速补全了,被黑人逆推的几率大大降低。然后,随着难民船队带来的各种工业设备、技术资料,甚至是船只和军舰本身,对于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南非来说,也是一笔极为巨大的珍贵财富。

    而更加微妙的是,对于美国上层白人的大规模流亡南非,苏联方面居然也表示出了耐人寻味的默许态度——首先,如今开了金象腿级外挂的苏联,并不稀罕美国的这些人才、技术和财富,只是将其视为一个必须要铲除的强劲对手。其次,任何一个帝国都不能完全没有外敌,否则必然产生内乱。当全世界都挂起红旗之后,如果能够保留一个实力稍强的资本主义反动国家,将会对保持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和谐很有好处。

    俗话说,没尝过资本主义的苦,就不知道社会主义的甜。如果没有一个对比的范例,如何才能教导人民资本主义的残忍黑暗和社会主义的光明幸福。万一人民在多年后遗忘了革命时代的种种黑暗状况,又被某些别有用心之辈忽悠瘸了,自己拆了自己的国家献给资本家,那才叫斯大林他们这一辈人欲哭无泪呢!

    更何况,南非不是美国这样的天选之国,其国内虽有巨大的金山,但更有着沙漠广袤、干燥缺水、黑人众多等天然劣势,决定了这个国度无论怎样扩张和发展,都不可能真正具备与苏联扳手腕的潜力……

    所以,苏联方面有意识地想要留下一个种族歧视尖锐、阶级压迫沉重的白色南非,并且适当放水加强其实力,作为未来很多年内资本主义国家的标本,以及敲打和教育各个小弟的教具……

    ※※※※※※※※※※※※※※※※※※※※※※※※※※※※※※※※※※※※※※

    “……总而言之,如今的美利坚合众国,已经等于是被拔掉了所有的爪牙,打断了四肢的骨头,变成了案板上绑好待宰的大肥猪,只剩下了最后哼哼两声的本事。至于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

    王秋如此侃侃而谈,“……就看莫斯科的斯大林同志,会拿出怎样的一个对美最终解决方案了……”

    事实上,就在王秋等异世界来客淡看漫天烽火的时候,这个“对美最终解决方案”已经被初步敲定了

    ——风雪交加的莫斯科,被暖气吹得温暖如春的克里姆林宫内,某个举世闻名的大胡子,正叼着他心爱的烟斗,一边缓缓吐着烟圈,一边用堪比寒流的冰冷口吻,给美利坚合众国下达了死刑的终审判决:“……我坚持认为,美利坚合众国必须被彻底毁灭,成为历史的遗迹,就像曾经的古罗马帝国一样……”(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走向废土(上)

    第一百五十五章、走向废土(上)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大林总书记的办公室

    三月的莫斯科依然非常寒冷,冬日的残雪虽已开始稍稍融化,但是绿色的草木却尚未萌发,来自北冰洋的暴风雪遗留的余威,使得春日女神的甘美吐息,还远远没有抵达这片总是被冬将军统治的酷寒土地。

    当然,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俄国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酷寒气候。由于天生耐寒的缘故,很多俄国人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脱下了厚实的毛皮大衣,换上了单薄的西装、劳动服和休闲服。爱美的苏联姑娘们更是早早地换下了臃肿的冬装,穿上了长筒袜、连衣裙或格子短裙,在街头上尽情地展示着她们的修长**。

    然而,坐在斯大林总书记的办公室里,迎面吹着和煦舒适的加湿暖气,现任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同志,这一刻的心中还是忍不住感觉微微发寒,乃至于有些战栗。

    作为苏联的外交负责人,从美国本土遭到核爆,败局已定开始,莫洛托夫就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结束这场战争——从古至今,任何一场战争都必须有个结束的方式,要么签署一个停战条约,要么直接灭国吞地,要么在出兵侵入敌国之后站不稳脚跟,只得灰溜溜地收拾行李打道回府……总归是不能一直没完没了地打下去:现代战争的恐怖消耗,导致不管再怎么穷兵黩武的国家,也做不到以战养战,无法长期处于战争状态。

    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虽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但毕竟距离苏联太遥远了,而且那片土地上面的人口也太多了,即使把美国本土强行吞并下来,日后也消化不了,更控制不住。所以还是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按照莫洛托夫的想法,在赢得此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只要把当初沙皇俄国政府贱价卖给美国的阿拉斯加给收回来(说是卖出七百二十万美元,其实已经是白送了,因为南北战争期间,俄国派出一支舰队开赴美国协助平叛,军费就花了七百二十万,事后一直没给报销……不过,沙俄政府也不是愚蠢和慷慨到要白白把国土送人,实在是因为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之后,国力大衰,财政崩溃,内部不稳,国际上又颇受敌视和孤立,整体局势比日俄战争的时候还要差,根本保不住远在北美的阿拉斯加殖民地,只能主动脱手以免遭灾,跟英国在二战后不得不放弃各个殖民地是一样的道理。),再从加拿大西部割下一大块***体来说就是夺取整个加拿大的西海岸,让苏联在北美的新领地拥有一个保持交通的不冻港(温哥华),也就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夏威夷群岛这个位于北太平洋中央的交通枢纽,应当让其独立建国或者划给“红色日本”,但美国本部剩下的四十八个州,则不应继续染指和瓜分,以免一口气吃得太多了,撑坏自己的肠胃……

    不过,虽然美国核心本部四十八州的土地是不用继续割让了,但除了这一可怜的“善意”之外,其它的大笔赔款、驻军监督、设立租界、交出武器和战舰、解散联邦军队和国民警卫队……等等极端苛刻的惩罚条款,却是连一样都不能少。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莫洛托夫早已参考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条约》之中的对德条款,给战后的美国量身定做了一套“社会主义十大酷刑”,绝对能把这些心高气傲的杨基佬给榨干身上最后一滴油,顺便搞得美国从社会到经济都变成高度残废、生活不能自理,几十年内别想缓过气来。

    因此,在莫洛托夫看来,只要美国接受了上述“善意”,乖乖地无条件投降,解除军事武装,再推出一大批战犯用于上绞刑架向全世界展示(否则已经放了太多狠话的苏联,没办法对内对外交待),那么,关于保全美国本部领土的完整是可以承诺的,甚至对美国承诺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个也不是不能商量。

    ——如果想要从战败后的美国身上,源源不断地挤牛奶,自然就不能将奶牛本身给养死了。

    当然,如今的美国还很“傲娇”,尽管已经挨了那么多的核弹,但还是不愿意无条件投降。不过,莫洛托夫很有自信地认为,只要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军事压力,再适当对美国统治阶层进行内部策反,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这个国家的跪地投降——反正,如今的局势已经很明确了,美国注定已经即将败亡,除了不知身在何方的外星人,再也没有任何潜在的外援可找。只要能够有一条活路,哪怕是一条极端屈辱和苦难的活路,哪怕是一条未必能够走通的活路,已经陷入绝境的美国统治阶层也会像救命稻草一样死死抓住的。

    这个世界上有宁死不屈的勇士,却很少有宁死不屈的政客和资本家,如果有,那么就说明他们还不合格。

    然而,与此同时,克里姆林宫的现任主人,苏联各民族的钢铁慈父,君士坦丁堡的光复者,整个欧洲大陆的伟大解放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至尊导师,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正统传人,红色共产光辉的集大成者,约瑟夫。斯大林同志,虽然认同莫洛托夫外交人民委员的部分观点,即苏联不应当趁胜过度扩张国土,不能无视自然地理条件的阻隔和民族融合的难度,想要谋求美国本土的州县,以免造成消化不良的问题。

    但是,在如何处置战后美国的问题上,斯大林总书记却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他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年年进贡却实力犹存、怀恨在心,随时想着报复的美国,而想要一个被彻底毁灭,只剩下历史记录的美国!

    ※※※※※※※※※※※※※※※※※※※※※※※※※※※※※※※※※※※※※※

    “……我坚持认为,美利坚合众国必须被彻底毁灭,成为历史的遗迹,就像曾经的古罗马帝国一样……”

    坐在莫洛托夫委员对面的办公桌后,斯大林总书记叼着他心爱的烟斗,一边缓缓吐着烟圈,一边用堪比寒流的冰冷口吻,给美利坚合众国下达了死刑的终审判决:“……《凡尔赛条约》仅仅给欧洲带来了二十年的停战,还让德国再次成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法国甚至付出了一度灭亡的代价。所以,今天的我们绝对不能再犯下当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和会上的错误,为了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放过了未来有可能咬死自己的毒蛇——事实上,法国佬在一战之后,似乎最终也没从德国收到多少赔款,绝大部分都被赖了账,不是吗?”

    “……即使这么做的代价,是我们身为战争的胜利者,却一无所获?”莫洛托夫壮着胆子反问道,“……总书记同志,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我们在未来想要从美国源源不断地获得收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