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226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226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特别卫队的战士,都是血手团的老人,山洞喷出的火龙,战友临死前满布弹痕的躯体,都恍如昨日,就在眼前,今天他们占有的优势是,提前发现了对方的行动,这里不是有进无出的山洞。

    屋子这样的动静和气氛,都没有影响到唐少的甜美之梦,山虎只好叫醒唐秋离,把情况对他一说,提出一个方案,马上突围,自己带来一队战士,往佯攻,师长沿着白豹、打梁方向往东撤退。

    唐秋离翻了个身,眼皮都没有抬,对着大家伙说到:“都把枪收起来,躺下睡觉,就跟啥事没有一样,放心吧,出不了危险。”

    战士们面面相觑,都被师长搞糊涂了,外面几千号人,把咱们包围了,还能睡得着?

    山虎疑惑的看着唐秋离,刚要说什么,又把嘴巴闭上了,他习惯于服从唐秋离的命令,从来不含糊,现在也是如此,他朝着战士们做个,只有特别卫队的人才明白的手势,也躺下了。

    大家哪里能睡得着,把驳壳枪压在枕头底下,在黑暗之中,瞪大眼睛,努力倾听外面的动静,都很羡慕师长他老人家的镇定功夫,瞧人家,马上就又打上幸福的小呼噜,要不人家是师长,自己是小军官呢?

    唐秋离心里明镜似的,在红军控制区域,出现这么大一股武装,不是红军的部队,会是那个?恐怕自己一进金汤镇,就被盯上了,也极有可能是当地的老百姓,告诉了红军。

    晚饭的时候,自己侧面跟老板打听过红军的情况,老板赞不绝口,说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对老百姓那是没的说,一个字“好”,看来,这里的老百姓都已经被赤化了。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徐老虎

    第三百一十八章徐老虎

    金汤镇本来不是交通要道,镇子不大,来往的行人也不多,恐怕镇子里多了一条狗,不到小半天儿,整个镇子的人都能知道是公狗还是母狗,什么毛色?打那个方向来。

    自己这么多人,都是精壮的大汉,出手阔绰,一看就不是本分的买卖人,还操着外地口音,到那儿都够显眼的,透着那么一股来路不正的意思,想不引人注意都不成。

    红军也真够厉害的,按理说,他们都是外乡人,这才到陕北多久啊?就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像一家人似的,心甘情愿的为红军传递消息,送情报,做他们的耳目。

    所以,蒋委员长空有百万大军,却莫之奈何,主席他老人家的**理论,不但是蒋委员长的克星,更是日本人挥之不去的梦魇,纵观世界各国,无有超出其左右者,一代伟人,的确不同凡响。

    紧张干什么?自己又不是来打架的,本来就想和红军接触,他们主动找上门来,正和心意,省得到处去寻找,要是非红军的武装,这会儿功夫,镇子里早就鸡飞狗跳,四处起火冒烟了,还能听得到女人的尖叫。

    据此,唐秋离完全可以断定,这就是红军的部队,他还真的一点儿都没有放在心上,朦朦胧胧的又睡过去。

    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山虎瓮声瓮气的问道:“谁呀?”“我,本店老板,有点儿事情,请客官开一下门”屋子外面,传来老板的声音。

    山虎敏锐的听到,院子里传来及其轻微的脚步声,和微微急促的喘息声,人数还不少,并且山虎已经闻到枪支散发出来的火药味儿,只有久经沙场,从枪林弹雨之中,爬出来的老将,才能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嗅觉。

    山虎扭头看了一下唐秋离,朝着一个战士使个眼色,这名战士过去把门打开。

    他开门的时候,并不是贸然的把门拉开,而是左手拨开门闩,顺势拉门,同时,身体往侧后倒退半步,身体被门扇掩护住了,因为没有拿武器,右手成拳,收在腰间,随时准备击出。

    这些动作,一气呵成,连贯自如,显示了严格训练的养成的自然而然的本能,被敲门声惊醒过来的唐秋离,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不由得赞叹一声,山虎在特别卫队战士们身上,没少下苦功夫。

    房门被大力推开,先进来的是两只黑洞洞的枪口,可惜的是,已经失去了目标,随后,几十人佣了进来,手里的马灯,照的房间一片通亮。

    进来的是一些穿着款式一样,颜色不尽相同军装的士兵,他们帽子上的红星,说明了他们的身份,这些红军士兵,明显是南方人的身材,普遍矮小,却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精悍和杀气,没有长时间的战场生涯,养不成这种气质。

    他们警惕的把手里的枪,对准还都躺在炕上的战士们,在他们的心里,对这群躺着的人,同样有这种久经沙场的感觉,那种铁血的味道,同样让这些几万里厮杀的红军士兵嗅到了,这让他们更加警惕。

    一个像是领队的年轻人,腰里挎着驳壳枪,用一种像是湖北、安徽一带的方言,下了命令,上来不少红军士兵,立刻展开搜查。

    当他们特别卫队战士们的枕头底下,搜出一支支崭新的驳壳枪的时候,气氛立时紧张起来,屋子里响起一片拉到枪栓的声音。

    不过,战士们没有反抗,让他们松了一口气,注意力很快被搜查到的驳壳枪吸引住了,这种崭新的驳壳枪,估计在他们部队里,还没有见到过,而且都是德国原产的,军人们队武器都有一致的偏爱。

    这个时候,从外面进来一个中年人,明亮的双眼,有一种慑人气质,腰间也挂着一支驳壳枪,听那个带队的年轻红军干部叫他团长。

    唐秋离站起身,对这位红军团长表明了身份,和到这里的目的,欧阳教授在这一带活动了很多天,并没有受到红军的刁难和限制,可见,红军也是欢迎这些大学教授,来到这个穷山沟开发资源。

    自己说是海外归国华侨,聘用欧阳教授他们,到这里开发当地资源,并且要在当地投资办厂,顺理成章,没有破绽,至于那些武器,更好解释,兵荒马乱的年代,自己的随员们,随身携带自卫的轻武器,无可厚非,说得过去。

    当时的大户人家,那个不招揽炮手,看家护院,保护自己一家老小的安全,否则,不就成了土匪嘴里的肥肉,任人宰割。

    气氛缓和下来,不过,没有把驳壳枪还给卫队战士们的意思,唐秋离也不提这个要求。

    从这位姓吴的红军团长嘴里,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唐秋离他们一进金汤镇,当地的老百姓就觉察出不正常,老板热情款待,是为了稳住他们,这功夫,报信儿的人,早就跑出十几里路了,找到红军后,把情况一说,红军领导高度重视,由吴团长带领一个加强团的兵力,连夜包围了金汤镇。

    唐秋离细一问,知道在这一带的红军部队是红二十五军,军长叫徐海东。

    这可不得了,徐海东大将绰号徐老虎,可是将星如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里的一颗璀璨的将星。

    **领袖***称誉徐海东大将是为“中国**立下大功的,”而***一生的政敌蒋委员长,则称徐海东大将为“中国文明之一大害,”徐海东大将,有五十五位直系亲人,死在蒋委员长的刀下。

    红二十五军,这支部队中,走出了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数百员高级将领,在红军时期,就以战斗力强悍闻名全军,参加长征的四支红军部队中,红二十五军这支从湖北红安走出来的铁军,创造了几项历史记录。

    作为一支仅有三千余人的偏师,这支铁流出发最晚,到达陕北时间最早,三路主力红军一路减员大半,惟有这支孤独的铁流,一路血战和刘志丹会合时,人数居然比从湖北出发时,还多出八百多人,不仅如此,在长征的路上,还留下了一个陕南根据地,为中国**,输送了新鲜血液。

    这支部队,为中国**立下过非凡的功勋,***率领红一方面军缩编的陕甘支队,到达陕北的时候,仅剩三千余人,实力还没有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雄厚,可谓是兵弱将残,人困马乏,伤筋动骨。

    而红二十五军这支隶属于张国焘红四方面军的部队,毫无私心杂念,从仅有的七千块大洋军费中,拿出五千块送给了穷到极点,连衣服都穿不上、稀粥都断顿的中央红军。

    有整建制的编组入中央红军,改称十五军团,***这才有实力,重建了拥有两个军团的红一方面军,也使当时的**中央有了直属于自己的部队。

    抗日军兴,三原誓师,红二十五军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挺进华北屋脊,绵延八百里的太行山区,痛击日寇,其后,主力又由黄克诚大将率领,南下创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编为新四军王牌主力第三师,驰骋于河湖港汊间,杀得日寇闻风丧胆。

    三年内战期间,解放战争硝烟一起,新四军三师三万五千将士,登船跨海,陆路急行,海路并进挺进东北,成为**进入东北最早、人数最多、编制最完整、战斗力最强的主力部队,为**占了全东北立下大功。

    这是一支深得所有**领袖和解放军将领,喜爱、珍视、用得放心顺手的王牌部队,大概只有嫉妒徐海东大将的**除外,但他也不得不重用这支王牌部队。

    对于这样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一员战功显赫的传奇将军,唐秋离心仪许久,得此机会,怎能放过,他对吴团长提出,要求和徐海东军长见面,他有要事相商。

    吴团长有些吃惊的看了看唐秋离,对他提出的要求,颇为不解,不明白他的意图,推说军长很忙,在唐秋离一再要求之下,吴团长才答应。

    为了表示对吴团长的感谢之情,唐秋离表示,把随员携带的三十支德国原造的驳壳枪,无偿送给红军,用以改善红军的装备水准。

    一旁的山虎,赶忙把高大的身体,往后缩了缩,他怕唐秋离一时大方过度,把他手里的重机枪也捐出去,那整个特别卫队,真的就是赤手空拳了,幸亏唐秋离没有提及此事,山虎松了一大口气。

    不过,这些红军战士,对山虎手里长长的、被布包裹得很严实的东西,似乎很感兴趣,围前围后的不住打量,吴团长也注意到了山虎手里的大家伙,频繁的用眼睛示意唐秋离。

    不过,人家刚刚捐献了三十支崭新的德国造驳壳枪,再开口探寻山虎手里的底细,似乎不太好意思,表情颇为踟蹰。

    唐秋离明白吴团长的意思,要是不让对方看个究竟,心里终究会惦记着,他示意山虎,把手里的家伙亮出真面目。

    山虎不情愿的把包裹重机枪的布打开,看清山虎手里的家伙之后,这些红军从团长到普通战士,被彻底雷倒了,他们那里见过这种枪,充其量见过,要加水冷却的马克沁重机枪。

    对于这种日式九二重机枪,闻所未闻,更别说见过了,不过,凭着战士的直觉,本能的感觉到,这个大家伙的威力,一定惊人,分量也不轻。

    这个大个子拿在手里,就跟是一根草棍儿似的,轻若无物,看向山虎的眼神,有了异样的感觉。

    ****

第三百一十九章 马匪

    第三百一十九章马匪

    一九三六年的红军,没有和日本人接触过,他们是以抗日的名义,转战几万里,到了大西北的陕北一带落脚,也确实抱着这个宗旨。

    日本人长什么样,根本不知道,更别说是日式武器了。

    一九三五年末三六年初,红军开始东征,也可以说是一次战略性的试探,结果是红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触动了阎锡山的根本利益,阎长官一改平时机关算尽、左右权衡的作风,这回玩儿真的了,发出总动员令,不惜余力,调动大批兵力,和红军血战。

    还一改平日绝不允许,其他势力染指山西的宗旨,咬牙让蒋委员长的中央军十六个师人马,开进山西境内,阎长官盘算的很清楚,两害相权取其轻,蒋某人只要我的地盘,**是连地盘带脑袋全要。

    蒋委员长早就觊觎水泼不进的山西地盘儿,想瞌睡送来了枕头,正中下怀,立即以最快的速度,组成西进剿共兵团,浩浩荡荡的杀奔山西而来。

    阎长官是被形势所迫,眼看自己的子弟兵连吃败仗,想找帮手助拳,两下一拍即合。

    在山陕交界处的黄河东岸,**红军和阎长官的晋军杀得难解难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阎长官的晋军,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

    损兵折将,眼看不支,蒋委员长的中央军大队人马杀到,形势急转直下,对红军极为不利,红军占尽便宜,毫发无损,全师而退,胜利凯旋,史称第一次东征。

    阎长官大大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把这些共产共妻的赤党,挡在家门外,可是,他马上又头疼起来,相信了一句古老的名言,“请神容易送神难”

    他又得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怎么样把请来的蒋委员长十六个师人马,礼送出山西境内,瞧着中央军的架势,是想借着剿共的理由,长期赖在山西不走。

    从此,阎长官对中央军有一种病态的猜疑,直到抗战烽烟骤起,在日军凶猛的攻击之下,山西全境很快沦陷,阎长官也没有指望中央军能帮助自己收复地盘。

    他又想到了**,搞起了山西新军,称之为抗敌决死队,阎长官玩起了在国、共、日三方势力之间周旋的手腕,他自己把这形象的称之为,在三个鸡蛋上跳舞。

    此次战役,红军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军需物资,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红军的困难处境,不幸的是,陕甘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西北**军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驻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红军北路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在前线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只有三十三岁。

    关于刘志丹的牺牲,史料众说纷纭,最为耸人听闻的是,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领导人,为了铲除异己,假借阎锡山的手,除去陕甘**根据地的开山鼻祖,以消除其对中央的威胁,确立**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

    凡此种种,反正是从此以后,红二十八军的战士,见了晋军就眼红,对阎长官的晋军仇恨程度,超过了红军的死敌中央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