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东海屠 >

第125章

东海屠-第125章

小说: 东海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界到京路途不遥,但东门庆却足足走了十天,到了细川家,又参加了两场花会,三场茶会,场场都有妙语逸事流传出来,高僧名流对他的学问、见识、雅趣、修养均甚赞叹,若说东门庆在日本之武名奠定于肥前一战,那这京都一行便成为他文名大播的重要契机。

    当然,人非完人,吹毛求疵的人总能在这位文武双全、近乎完美的中华公子身上,找到一些可供取笑的地方。比如到达细川家第二天的一次花会上,各公卿豪族纷纷取出自己珍藏的字画请东门庆鉴赏,经他点评过后的字画大多升值。跟着又有画商取出珍藏来请东门庆品评,又有知名画匠取出自己的化作自荐——那便是要卖的了。东门庆挑了九幅,量价给钱,会上公卿都赞东门公子有眼光,价钱给得公道!到了第十幅,东门庆一问来历,赫然是日本当代天皇知仁的手书,心想知仁是日本的国主,怠慢不得,又见这幅字写得认真,并非敷衍之作,便出了一百贯,与会宾客见了,无论公卿豪族,画匠画商无不窃笑,暗云:“不想这位中华公子也有骏马失蹄的时候。”

    东门庆察觉到众人神色有异,心道:“我做错什么了么?”因对细川晴元道:“贵国国主之手迹,我未曾见过。请问这幅字画莫非是赝品?”

    细川晴元笑道:“不是赝品,确实是真迹。”

    东门庆一听更是纳闷,不知自己为何被取笑,心想:“莫非是我出价出得太低了么?嗯,也是,若是在大明,若能得当今天子亲笔字画,就算是一字千金亦不为过。日本国王虽然不能与我大明天子相提并论,但作为一国之主,我只出一百贯,大概还是显得轻率了。不过也奇怪,那个画商怎么好像很高兴一样。”

    散会之后回到居处,还没进门就被一大帮人堵住,手里都拿着卷轴字画,嚷嚷着说要卖给东门公子,东门庆派人一问,才知这帮人手里拿着的都是知仁的手书!纷纷叫道:“东门公子!买我的吧!我的这幅比你刚才在花会上买的那幅好多了!而且只要八十贯!”“我这幅更好!只要七十贯!”“我这幅只要五十贯!”“我这幅四十!”

    东门庆一听,心中若有所悟,知道自己在花会上出价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所以被人嘲笑,当下一幅也不买,将围堵的人轰走,回屋后对李成泰道:“我虽知日本国王已被架空,可听说在国中还是很受尊敬啊。却没想到折堕至此!”

    到了夜里,又有人来敲门卖画,东门庆已经睡了,李成泰前去应答,不耐烦道:“不买!不买!我们公子日间出一百贯是给你们天皇面子,你们还真把我们公子当肥羊了?”

    来人道:“既然东门公子肯给我们天皇面子,为何不再给一次?这幅字,可是天皇刚刚写就的。”

    李成泰道:“他就是在门口写好的,我们公子也不买!”

    来人不住地哀求,求到后来竟哭了起来。

    李成泰皱眉道:“哭什么哭!卖不成字画就要哭?真是奇怪?”

    来人道:“这次是救命啊!还是请东门大人买了吧。”

    东门庆在里面听见,披了衣服出来问什么事,李成泰三言两语说了,来人便跪下道:“东门公子,请你买了这幅字吧。”说着将字展开,果然墨香正浓,似乎写成不久。

    东门庆笑道:“你们的国王可真悠闲,没事天天写字卖么?”

    来人哭道:“不是的。实是若紫公主病重,天皇听说东门公子喜爱他的字画,所以特意写了一幅,希望东门公子笑纳。”

    东门庆将字交还给他,道:“字迹这东西,贵精不贵多。日间我已买了一幅,这幅你就带回去吧。”

    来人将字往桌上一放,不肯带走,道:“我说什么也得拿些钱回去给若紫公主治病。东门公子,请你买了吧。实在不行,也给我几个辛苦钱。”

    东门庆听他说得可怜,便再取字细看,见上面写的是:“痛贯心肝,奈何奈何!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截的是王羲之《丧乱帖》之句,字亦是临摹其意境。东门庆日间才见过知仁的字,心道:“看来倒不像是赝品。”想想他一国之主,竟沦落到女儿有病也没钱医,心中怜悯,便对李成泰道:“取几贯钱,打发他走吧。”

    ——————谢谢大家支持。阅完本章莫忘到十年盘点那里投上几票啊。

    :…d

第一六八章 若紫

    细川家这次邀请东门庆的意图,自然不可能只是因为文化上的仰慕。细川家本是控制日本对中国朝贡贸易权之豪族,自应仁之乱以后,才逐渐被大内家所凌驾代替。因为有这样一段历史渊源,所以细川家十分重视对明贸易,公开的朝贡行不通,就行走私渠道!这次细川家款待东门庆,为的主要也是这个!当然,其中也夹杂了细川家与大内家与意气之争:大内义隆既厚待东门庆,细川晴元要么就与东门庆为敌,要么就以更高的规格来笼络东门庆,以向世人展示细川家胜过大内家。因为与东门为敌不符合细川家的利益,所以细川晴元便选择了后者。

    东门庆知道细川家与大内家的百年恩怨后窥破了细川晴元的用心,便乐得在其中左右逢源。这时近畿各豪族大多数的武力开始没落,与安艺、东海、越前等畿外豪族相比已黯然失色,但仍然掌握了日本大部分的财富。东门庆上洛以后与各公卿、大名论交,交情一定,订货货款便源源而至!于不辞在界镇收钱收得慌了!连派使者跑来知会东门庆,让他别再招揽生意了!因为这些送上门来的生意已经大大超过双鲤船队的负荷!但东门庆却对于不辞的劝阻当作耳边风,继续在小洛阳风流快活。

    在小洛阳的这段日子里,知仁天皇又派人来卖过了几次字画,东门庆因可怜这个国王,便接济了他几回,数来数往,彼此便通起了书信,得知他的小女儿若紫病势未愈,又派了张慕景、马回春去诊治。张、马回来后先向东门庆汇报了若紫公主的病情,跟着又说起了天皇生活起居之贫苦,张慕景连叹:“可怜!可怜!他们日本的风俗也真奇怪,居然这样对他们的国王!从没听说王侯之家这么困苦的。”

    马回春道:“那也不能这么说。别说日本,咱们大明其实也有这事。”

    张慕景道:“哪有?”

    马回春道:“建文一系,被困在凤阳的子孙,听说当年也极惨!”

    张慕景一拍大腿道:“不错,不错!怪不得戏文里说:愿生生世世莫生在帝王之家呢!”

    东门庆颔首道:“那是,想来就是紫禁城内那位,虽然威临天下,但他本人,也未必有我们这群逍遥海外的人来得快活!”

    要是在大明境内,马、张两人听见这句话非吓坏了不可,但身在海外,山高皇帝远,心里也就没多少忌惮,内心对皇帝的敬畏也就少了几分,均道:“也是。”

    东门庆因听说知仁的屋顶破了也没钱修理,便花钱雇工匠去修理,知仁得东门庆如此照料,感激涕零,便要拜谢他,东门庆也有心见他一见,就派人来请细川晴元安排。

    不料天皇在日本地位极为特殊!此时王室虽然困顿,但一举一动却都还深受极严厉的规矩束缚。便是日本各国的大名豪族,上洛后等闲也见不到天皇一面!何况东门庆这样的外国人?

    幸而中国是日本文化之母邦,这一点日本人自己也是认的。大明来的人,与其它国家来的外国人毕竟不同。且东门庆以圣门弟子自居,到日本后又有文武之名,京都主礼之官员都觉得,这样的上邦杰出之士要见天皇,也不是不行,因此便安排了起来。

    面见天皇的繁文缛节极为拖拉,有许多东门庆都觉得不习惯,想想入乡随俗,也就勉强答应了。但后来说到面见时的礼仪上,日本官员要求东门庆行臣子叩拜之礼,东门庆不愿,道:“我乃大明子民,只拜天地君亲师,不在外国行臣子礼。”便要以子贡见吴越君主之礼节见天皇。

    日本官员不肯,道:“就算东门公子贤若子贡,天皇岂是夫差、勾践可比!”

    东门庆要见知仁本来只是一时兴起,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复杂,但到了这节骨眼上,自己的一举一动便干系国体,半点让步不得,道:“天皇虽未受我圣天子册封,但中华与边国,毕竟不同。”

    众官员一听都愤怒起来,以为东门庆藐视日本,细川晴元亦自不忿,但想想还要和东门庆做生意,钱银要紧,便将众官员劝开了。不过东门庆见天皇一事也因此搁浅。

    东门庆闹了个没趣,恰好平户那边杨致忠派了人来催东门庆回去,道:“风向已转,请当家速回平户,商议回归之事。”东门庆想想来到小洛阳也有些日子了,就趁机向细川晴元告辞。

    知仁听说东门庆要走,如失怙恃,派人送了一封信来,内文写得极为凄切,以不能来送、无缘一见为恨。纸张还有点沾了水后又复干了的模样,想是知仁临信流泪,东门庆叹道:“这个可怜的国王,倒也是个有情义的人。”便想了个办法,化妆成泥瓦匠,诡称入宫来看屋顶修得如何,实际上是来看看有无机会与知仁私见。

    知仁那边早得了消息,偷空就在那刚刚修好的那间屋子中与东门庆相见,拉了东门庆的手,不住地流泪,话也说不清朗。

    东门庆好生安慰了一番,道:“你我也算一场知交了,以后若到日本,必然派人来问候。”又取出一百贯财物来赠送给他,知仁感激得泪涕交下,只不知说什么好,忽然拉着他身后一个小女孩上前,道:“东门公子,求你将她带走吧。”

    这小女孩长得十分纤弱,脸色苍白,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从刚才就一直跟在知仁身后,东门庆还以为是知仁的侍婢,这时见知仁如此说,不免一愕,问:“这是……”

    知仁道:“这是小女若紫,若不是东门公子接济,又派了良医来,她此刻已在天国了。”

    东门庆笑道:“原来是若紫公主啊!看来她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可喜可贺。”

    知仁垂泪道:“这次的病得东门公子救治,算是好了,但下次又有谁来救她?就算一生没病没痛,活在这监牢般的地方,终究也是生不如死!将来就是嫁了出去,也不见得能解脱!东门公子,我想求你将她带走,走得远远的!就算是做你的侍婢,也胜过在这里跟着我们受苦!”

    东门庆第一次听知仁让自己将若紫带走时没留意,这时听他再次郑重提起,有些骇然道:“这只怕不妥吧,我要见你一面也闹得满京都的公卿差点都与我断交,现在要带一个公主走,他们还不将我杀了?”

    知仁道:“若紫病愈之后,我仍让她装病,所以外间并不知道。东门公子带她走后,我就说她已经死了!”

    东门庆道:“这行得通么?”

    知仁道:“总之只要东门公子肯答应,这宫里的事情我自有办法!”

    东门庆犹在迟疑,经不起知仁苦苦哀求,终于还是答应了。知仁转悲为喜,嘱咐若紫道:“出了这道宫墙,以后你就不是什么公主了!若你还留在这里,一生都注定了没好下场!希望你到了外面之后,能得个善终!”

    若紫年纪尚小,但生在非常之家,这时已颇为懂事,听了知仁的话后垂泪凝噎,因东门庆是偷偷进来,怕被人发现,所以不敢久留,若紫舍不得父亲,却被知仁连劝带赶,道:“别拖拉了,你不想走了是不!”若紫这才勉强止住了哭泣,偎依着东门庆,随他离开。

    回到界镇以后,东门庆安排了一下三家联号的事情,留下崔光南和新六郎,其他人则准备启程西返。崔光南知眼下随时可以启航回大明,见东门庆还留自己在界,便猜他别有安排,连夜来见东门庆,道:“当家的,你要留我在日本么?”

    东门庆道:“此事我尚未决定。我本想将你带在身边的。但界镇这边要开三家联号,实在我意料之外。现在既然定下,总得留个重臣在这里。我本想留秀吉在此,但又有些不放心,想来想去,只有你最合适,只是怕你不乐意。”

    崔光南也素知东门庆对唐秀吉不放心,调自己来界坐镇,那也算是看重自己,口中却道:“我一个中国人,有家不回,却留在这里,算什么?不过当家的你既然将如此大事托付于我,我也不敢推辞。”

    东门庆大喜,道:“若你肯留下,那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今后自山口以西,庆华祥所有事务都由你代理。平户那边我会让杜国清掌管,平时算是平级,东西两个据点有交叉的事情,你们商量着办,两人若有意见歧异,他必须听你的。我启航之后,日本的所有事情便都由你来拿主意!你的决定,便是我的决定!无论对错,我都会帮你承担!”

    崔光南得东门庆如此授权,心中窃喜,却又垂泪道:“当家的,我看好你前程似锦,所以愿意跟你。但只怕咱们离别得久了,你会忘了还有这么个属下在日本,那我怕就得长做东瀛人了。”

    东门庆忙与崔光南立誓共富贵,不相忘,道:“你在大明那边的家室,我回去后自会派人照顾,你不用担心。短则三年,多则五年,我定让你回来。我不在时,你便是我在日本的代理,我在时,无论船上、陆上,你也都是我的左膀右臂!”

    崔光南便与东门庆击掌,道:“当家的,大海在前,愿你勿忘今日之誓!”

    ——————推荐:牧童的《醉卧沙场》,一段纯爷们儿的故事!

    ss。/book/

第一六九章 对手,还是手下

    东门庆这次东游,打通了日本政、商、佛各界,名声远播,从京都公卿,本愿寺僧主,到各国大名、各地商人,都认他这块招牌。若论与倭人交游之广阔深入,此时便是王直也不如他了!随着与他交游的人数量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的人还在小洛阳时,扬名近畿的事便已西传到九州,平户、五岛的华商听说都与有荣焉。这日听说庆官回来,虽然天气转冷,屋外风大,但平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