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东海屠 >

第5章

东海屠-第5章

小说: 东海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洪迪通只是短出门,所以没有上锁。东门庆拉开一条门缝看看外边没人,偷步出来,他不敢走正门而走后门,将帽子拉低,垂头找路,因进客店时是由洪迪通掩护着从正门直接进入客店,所以不认得店内曲折,又不敢问,结果要找后门却找错了路,正踌躇间,忽然一扇窗户里传来洪迪通的声音,东门庆一怔,便走到窗下将耳朵凑近仔细听,隐隐听见屋内一个人道:“老洪你别被他那张脸迷蒙了!还是……拿了他去取悬赏来得……”那人和洪迪通似乎就在窗的另一边说话,话声隐约断续,时高时低,虽然静夜之中,若不是留心细听还真听不清楚,而不是当事人便是听了这话也难以明白,但东门庆却是听得心头一震,心想:“原来我的行藏早就泄露了!”

    屋内洪迪通似乎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舍不得。去年第一次见到……就迷上了……唉……但当时又哪里敢动他?”有几个字听不清楚,但东门庆将他的语意与记忆、形势互相拼凑,便知道洪迪通是早对自己起了心,但以东门家在泉州的势力,他哪里敢动自己?

    和洪迪通说话的人显然是洪迪通的商友,不住地劝洪迪通不要为了好色误事,劝他把东门庆交出去,拿了那笔赏银,不怕找不到漂亮的少年。洪迪通道:“其实我也有这个心思,不过……等过了今晚再说。”

    另外那人一听yin笑起来,笑道:“他肯从么?”

    洪迪通说:“晚上我露了些意思,他貌似也没怎么抗拒,多半有戏。”

    另外那人赞道:“洪兄了不起,若是能人财兼收,那便更妙了。”

    这两句话说得大声了些,东门庆在外面听得无名火起三千丈,握紧了怀中的匕首,心道:“你要把小爷当相公,那也只是瞎了眼睛!没想到还想事后再把我卖了!那就是找死!”事已至此,他反而不走了,回到房中,也不脱鞋就上床等候。

    过了一会,洪迪通便回来了,见东门庆睡着了,推了他一把,东门庆挪了挪身子,却不答应,洪迪通只当他默从,心头大喜,脱了衣服就上床,东门庆也不转身,问道:“洪大哥,你这次去日本是一个人去么?没个伴?”

    洪迪通听他忽然说话反而一呆,随口答道:“有一个姓罗的朋友作伴,怎么?”

    东门庆道:“我想我的事情,只怕你一个人很难解决,所以想如果有信任的朋友,可以请来一起参详参详。”

    洪迪通笑道:“原来是这样,我这位朋友确实信得过,只是没得庆官答应,我不敢跟他说。”挨了上来说:“不过这事不急,明天再说。”就要去脱东门庆的裤子。

    东门庆倏地反过身来,左手叉住了他的喉咙,右手将小冷艳锯高高举起,面目狰狞,脸上哪里还有半分俊俏?洪迪通要叫又叫不出来,只是呜呜地从喉咙缝隙里挤出一点声音来道:“庆官……你干什么?”

    东门庆冷笑道:“洪兄了不起啊!若能财色兼收,那便更妙了!”

    这句话是刚才那姓罗的原话,洪迪通一听吓得魂飞魄散,东门庆手起刀落,割断了洪迪通的喉咙,他虽是豪强门第出身,但亲手杀人这却是第一次,鲜血喷出时不禁一呆,手松了松,洪迪通挣扎着逃下床去,被东门庆冲上去一脚踢翻,先将他阉了,跟着又连插了七八刀,直到洪迪通不动了,东门庆手里小冷艳锯落地,呆呆后退坐倒在床上,喃喃道:“杀一个人罢了!没什么了不起的!”过了片刻心神宁定,将身上的血衣脱了,另寻了一件旧衣服穿上,待要走时,忽然想:“那姓罗的知道我的事情,若不将他也解决掉,断断逃不远!”

    想到这点竟然冒险出门,来到那姓罗的房前敲门,嘶哑着声音道:“罗老板。”

    那姓罗的虽知道东门庆的一些事,却不认得东门庆的声音,在房内听到,不疑有他,穿了衣服下床,一边道:“谁?”

    东门庆道:“洪老板请你过去一趟,有要事商议。”

    那姓罗听言语对路,便开了门,黑暗中看不清楚东门庆的面目,只是问:“洪老板有什么事情?”

    东门庆说:“小的只是传句话,不知什么事情。不过洪老板好像很急似的,像是丢了什么东西。话传到了,小的告辞。”

    那姓罗的道:“你怎么就走了?”

    东门庆道:“洪老板让我传了话就别多管闲事。”

    那姓罗哦了一声,等东门庆的身形隐于拐角处才喃喃说:“大半夜的有什么事情?丢了东西?难道是那小子逃了?”终于还是出来,锁好门往洪迪通的房间而来,敲了敲门,还没听见回应门却被敲开了,才知这房门只是虚掩,便推门进来道:“老洪,你也不怕有贼,竟然也不关门。咦,怎么这么腥?”

    忽然身后呀的一声,门被人关了,那姓罗的惊道:“谁?”背后已被人用刀抵住了道:“不许高声!”

    那姓罗的骇然道:“好汉!好汉!你……这是做什么!”

    这姓罗的身材较矮,比东门庆矮了一个头,东门庆手一紧便格住了他的脖子让他没法大叫,说道:“洪迪通让你去陪他。”小冷艳锯找准背心捅了进去,这第二次杀人可就利落得多了。那姓罗的不断挣扎,但每挣扎一下力量便弱了两分,挣扎了十几下终于不动了。

    东门庆一夜之内连杀两人,肝胆练得狠辣起来,心道:“一不做,二不休!”再次将沾血的衣服换下,搜索洪迪通行礼中的金银细软、珠宝红货,约值数百两银子,又将纱绢等易燃之物从箱笼、包裹中取出,淋了灯油,挨到破晓便放起火来,火势成了气候之后才大叫道:“走水了!走水了!”

    天明时分人最嗜睡,听到叫喊全都迷迷糊糊赶来救火,东门庆在混乱之中溜了出去,便如没事人一般在店外立观,这场火来得突然,店家抢救不及,连烧了四五间房子,直到天色大亮还没完全扑灭,东门庆心道:“等他们清理房间看到尸体,事情便闹大了。得趁着城门未曾戒严出城!”问明方向,离开了漳州城径朝月港而来。

    ——————笑注:台郎棒会,闽南语,即杀人放火。

第六章 月港的陷阱

    有明一代,合法的中日贸易是以一种“勘合贸易”的形式进行的,以日本国王给大明皇帝进贡为名,带着货物和类似许可证的一个“勘合符”才得以入港贸易。按规定贸易使团不应超过两艘船和两百人,十年一次,勘合符也是十年一换。但是这么长的周期和这么苛刻的贸易限制根本无法满足民间的商业需求,而商人自己组织出海前往日本做生意又不被允许,所以十年的期限经常不会被遵守,商船常常没到期限便又来了,而且船的大小、人的数量也经常超标,这些实际上是商业利益驱动的结果。

    到嘉靖初年,日本的勘合贸易权由幕府落入细川、大内两家之手。大内氏获胜后,于嘉靖二年向宁波港派出商团,但细川氏商船带着已经过期的“弘治勘合”也到达了宁波港,并事先通过雇佣的明人副使买通了市舶司太监,得以先行进港验货。

    大内氏得知消息非常不满,带武士攻杀细川氏正使,冲入市舶司,攻击明军。这一事件当时和后世的政治家多认为“过在太监”,但执拗的嘉靖皇帝却认定“祸起于市舶”,便武断地撤销了宁波市舶司,断绝了对日贸易。是为“争贡之役”。

    自从“争贡之役”以后,大明已实行海禁,所以眼下出海做生意的个个都是走私!大明朝廷的保守派固步自封,却封不住沿海人民冲向海外的野心和勇气。保守派腐儒既不知天下大势,又不顾民生疾苦,面对海寇不思整治海防积极进取,面对日益发展的海外贸易也不能因势导利,而是消极地来个一禁了事!但福建人多地薄,濒海人民全靠海洋为生——羸弱胆小的捕鱼捉虾,强悍胆大的便出海闯天下!这海一禁,可把他们的活路都断了!明廷对“通番”之罪治得极重,真判下来是要杀头的!本来若允许老百姓做生意,就算要交纳沉重的税金,只要还能活下去,有多少人会干掉脑袋的买卖?但现在正规途径全被塞死,他们活不下去,便只有铤而走险,入海走私了。

    东门庆此时要去的月港隶属漳州,位于龙溪县东南,九龙江下游入海口,离漳州府城约五十里,地理位置大约在后世的厦门附近,枕山靠海,既有天然的良港可以泊船,又远离明皇朝的政治中心,所以整个地方都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是这个时代中国最重要的走私中心之一,当世称之为“小苏杭”。

    月港的贸易线,东通日本、流求,南通吕宋、暹罗,被误称为佛郎机(即法兰克的古音译,当时或被回回商人用来指代基督教欧洲,或更为具体地指代葡萄牙)的葡萄牙人来到这里也有好些年了。这个濒临东海的走私港口里,常年活动着的葡萄牙人也有几十到数百不等,他们用香料、黄金等货物和本地居民换取食物和生丝,以维持他们在东海和南海的商路。因为是海外贸易重要的集散地,商业发达,人不务农,所以落在正人君子眼里,月港的居民生活显然是奢侈而糜烂的!他们的服饰不但常常僭越,甚至还充满夷人的风情!而尤其令道学先生们看不过眼的,莫过于这里的民风!

    月港的风俗,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男的彪悍,女的**!

    与道学先生们相反,和正人君子八辈子挨不到边的东门庆一到这里便如鱼得水!精神也为之一振。不过,他这次来月港却不是来游玩享乐,而是来觅船逃难,所以对着大街小巷里来来往往的少妇娇娃竟都熟视无睹,只是想着如何出海,如何上船。

    东门家在争贡之役之前曾长期把持着泉州市舶司的美差,争贡之役以后又深涉走私,所以海上的勾当可以说是东门庆的家学渊源,不过东门庆毕竟还年轻,对航海事务从来都是耳闻,并没有像他的父兄一样真正出海体验过,而且他长期接触的都是比较高端的事务,比如海上各派势力谁强谁弱,海商海盗如何结合,与士林吏员的关系又如何调处,甚至连朝廷的政策、态度也有所把握,但说到实际操作层面的事务——尤其是中下层如何运作他就不行了。他虽然对月港由那些大海商把持,受哪些大海盗影响都大致知道,可是失去了家族靠山之后这些人他都不敢去找!至于一个人拿着一些细软金银如何雇船出海,这些东门霸东门度他们可没教过——因为东门家族的成员出海从来不用走这等低级路线。

    所以月港地方虽然不大,但东门庆进了月港之后却感觉摸不到北。

    由中国前往倭岛的船,通常是在四月到七月上旬的夏季出发,此时中国沿海盛行西南季风;而从日本返航的时期,又多在秋末冬初,此时靠日本九州地区多吹西北风,靠东南沿海地区则多吹东北风,这个时候行船最快。如今季风已起,为了赶上货期,商人们、苦力们个个都在忙碌,人人目标明确地奔向自己要去的码头,奔向自己要去的船,唯有东门庆在月港转了一圈又一圈,却始终找不到门路。这晚他在月港的客栈睡了一觉,早上起来向小二套问打听消息,此时的东门庆本质上还是一个纨绔子弟,气质与月港来来往往赚生死钱的商贩们完全不同,所以小二对他也不免有些堤防,怕他是官府派来调查的,言语间便东拉西扯,不落一句真话。东门庆听出他已经起疑,不敢再问,结了帐出门,心想:“常听三哥说月港的船大多是从浯屿出海,不如我就去浯屿看看。”

    按本朝律令,三桅以上大船若不得特许不但不许打造,而且不许停泊。平常时节地方官吏欺上瞒下,也没人去理会这条不合时宜的烂法律,但最近海禁又严了起来,大海船一般都不敢停留在大陆港口,而是藏匿于外洋的岛屿之中。月港这个地方的商人,一般都会把船藏在浯屿——即后世的金门。

    东门庆出了旅店后就找个行人问路,但这时大家都在忙,知道的没人有空理他,不知道的问了也没用,好容易问到个流lang汉模样的男子,对方看了东门庆两眼,道:“这位公子,是第一次出海吧?”

    虽然被对方看破,但东门庆还是死撑着,说道:“不是,我是要到浯屿看一个朋友。”

    那流lang汉哦了一声,说:“要到浯屿得渡海,要渡海得先找到船,现在正在船期,若没早早预定,恐怕有钱也买不到船位啊。公子约的那位朋友给公子定了船没有?”东门庆说没有,那流lang汉道:“要是这样,那公子得先租条船。不过……”说着手伸了伸,东门庆一笑,知道对方是要钱——他不恼反喜,因为东门家的家教从来就是“交易可以倚重、‘好人’不可轻信”,所以对方要钱东门庆反而放心,便拿了一锭散碎银两给他,那流lang汉拿到了钱精神一振,指着东南道:“从这条小路一直走,逢岔道取左边道路,约走五里左右,就有一家酒店,店旗上写着一个张字。这家张记酒店老板叫张维,为人最古道热情的,满月港的人都知道。他除了卖酒,也帮散客找船去浯屿的。你找到了他总没错!”

    东门庆大喜,便依照他的指示,沿着那条小路一直走,小路上有许多车辙、脚印,路上也有行人赶路,可见不是个偏僻的去处,所以东门庆也不担心。走了二里开始有岔道,逢岔道便取左边道路,又走二三里,路上的车辙、脚印渐稀,行人也越来越少。走了五六里,果然望见了一家酒铺,上面写着一个张字。酒铺朝东开,店铺面前是个小池塘,池塘里停泊着两艘小船,池通江,江通海,正是东南沿海特有的格局。

    东门庆见这家酒铺没什么人,心里有些警惕,想了想,竟回头回到市集,买些不干紧要的东西,和几个店铺的老板闲聊,随口提及张维这个名字,不料所有老板、商贩听到这个名字都竖起大拇指道:“张老板啊!那是咱们月港有数的好汉!”

    东门庆心道:“全镇众口一词,看来不是圈套。”便随口道:“听说他开了间酒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