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148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48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整个大校场最中间的,是直属朱慈烺的刘振所部骑兵营,柳泉所部炮兵战车营以及徐鸿所部辎重营。他们身前的,就是刘朱慈烺麾下的近卫团了。

    近卫团除了还在德州坚守的徐彦琦所部飞熊营以外,宁威所部亲卫营、陈德所部第四步兵营,虎子臣所部第五步兵营,红娘子所部第六步兵营。

    由朗将虎大威带领的第一团位列在左,其麾下虎贲校尉刘胜所部虎贲营精神抖擞,士气昂扬。除此外到位的还有步兵校尉齐贤所部第三步兵营,由虎大威举荐成步兵校尉的猛如虎统领其部第七营。

    由朗将原河南总兵陈永福统领的第二团位列在右,其麾下有步兵校尉施展邦统领的第二步兵营,张德昌所部的第八步兵营以及建制完毕,由陈永福举荐为第九步兵营步兵校尉的刘世杰。(未完待续。)

    ps:  筑城速度……咳咳,就这么过去吧

第三十八章:战备

    皇家近卫军团直属两个营,近卫团四个营,第一团与第二天各自三个营。囤积在临清的大军就有足足十二个营头之多。

    朱慈烺的军中一营兵马大概有两千人,十二营聚集此处,就有两万四千人起,再算上辎重营,伙夫、军医、民壮等辅助兵种,临清城内的军事人员便轻易突破了三万。

    三万人的管理与调动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事情,按说,身为大军统帅,朱慈烺会非常忙碌,根本不会有这闲心在城头上漫步。

    但朱慈烺更懂得太祖皇帝的悲剧。妄图将所有权力都集中在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管理理念,废除丞相,更是将一个完善的官僚体系打断了脑袋,以至于最后反而出现了内阁这样一个不黑不白的中间存在。

    朱慈烺建立军务体系,将军团、团、营一级级构建军务系统,当然就是要打造一支完善的军队文职体系,从而将朱慈烺从繁复的庶务之中解脱出来。这个时候,朱慈烺只需要把握全局,维护完善好军务提醒,维护好全军的人事体系便可以掌控住一支大军,而非要具体知悉不必要的细节。

    在这方面上,杨文岳作为军务司的首席军师,司琦作为军务司的常务军师便发挥了卓越的效果。

    感慨着这一点,张镇悄然赶了过来,将一份瑭报轻轻递给朱慈烺:“殿下,建奴预计明日抵达临清。”

    朱慈烺听完,决定再确认一边战前的所有预备。他喊来了阎魏,问道:“临清坚清壁野进行得如何了?”

    阎魏闻言立刻道:“殿下。此时一个半月前就开始做了,临清周遭各县,都已经将命令传达了过去,附近百姓都组织转移了六万九千一百七十九户进附近的县城、堡垒。只不过。济南府那边动作有些缓慢,不少豪族担心田地被侵,是以只愿意坚守坞堡,不愿进城。”

    “临清济南各处的粮食都集结入城了吗?粮食的问题,足够了吗?”朱慈烺又问。坚清壁野的很大一个要点就是杜绝敌人从地图上强抢粮食,维持作战。朱慈烺修筑临清新城其实用的建筑材料价钱不贵。反倒是朱慈烺在征购粮米上消耗的银钱数目巨大。

    也多亏主持此事的是而今恒信商行的老板娘赵诗瑶,换一个人,朱慈烺都要担心其中非必要的损耗大上天去。饶是如此,朱慈烺囤积粮米四十万石依旧消耗了八十三万两。

    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数不胜数。

    “各处县衙府库的存粮,粮商库房的存粮都已经征购进入临清、济南二地了。”阎魏面色沉重:“但山东大地主众多,流贼肆虐河南的时候不少地主修筑起了坞堡,平时耕地,战时入坞堡防护。山东这边听闻后也纷纷修筑了起来。是以,乡下之地。那些坞堡村寨内的粮食征收颇为吃力。”

    见此,朱慈烺却并没有什么悲观的表情,而是又喊来了军务司的常务军师司琦:“启明市工坊开足马力动工生产以后,不是给全军换装了一轮吗?我记得有让军务司为这些换装淘汰下来的甲具刀枪找个下家。而且,有一个军师叫做……叫做……徐闻?听闻他自告奋勇接了这个差事,说在山东河北找了好些下家,后来如何了?”

    “属下过失,没有及时询问。前些时日他出城忙碌此时。昨日入夜才星夜赶回。属下看起劳累,便也没有多问。”司琦闻言。顿时一阵惊讶与尴尬:“属下这就去遣人喊他过来。”

    说完,司琦便找来一个卫兵去喊徐闻了。

    趁着这个空档,司琦给这徐闻介绍了起来,不让场上气氛尴尬:“这个徐闻是随军武校从京师到德州,最后一路南下在临清这里安稳下来的。上次殿下处置完了德州知州,又亲去安抚随军武校后。随军武校的气氛便安定了下来。其后,就以这徐闻最为积极,学习庶务最是聪慧。所以属下招其进了军务司在,这淘汰兵甲的下家也是他自告奋勇。”

    随军武校的安稳其实也是一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

    朱慈烺在京师一番话语激扬。说要抗击建奴入寇,让众人心潮澎湃,鼓舞之下京师有数百人不顾未来跟着出城,一路从通州上船,打算跟定了朱慈烺。

    但其后朱慈烺却单独领军去了沧州,虽然一战解围临清,却不被这些在通州的士子知晓。其后反而传来了兵备副使张璧元大胜回来的带着一百多颗女真首级和其他清军首级。

    这样一来,等到这些人又被清军围在德州的时候,心中如何彷徨,失望,对未来的迷惘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情况下,追过来的士子家人稍加宽慰便能带回去,更何况还有德州知州推波助澜?

    但朱慈烺一去,情况又顿时逆转。

    朱慈烺过去做的事情很少,其实也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河间府的战况。谈到赵珽战死时候的动情,说道垒砌京观,老翁拜倒时候的自豪。轻易就来了一番拨乱反正,

    这个时候,知晓张璧元恶行的士子们顿时纷纷义愤填膺,说什么也要跟着朱慈烺这个真正抗清的太子从军。接下来,随军武校内的课程再要教导这些士子就十分轻松了。

    这个年代,一个县里的秀才文风鼎盛的也就两位数,举人进士更是数一数二。换句话说,每个进士差不多都是后世省一级的高考状元。举人就是地级市一级的高考状元,秀才呢,就是县一级的高考状元。

    而朱慈烺这里头,进士都去做官了显然没有。但粗粗一算,竟是有八十九名举子,数百号一时间没统计清楚的秀才。

    这样的人尖子进了朱慈烺的幕府,纵然一时间因为旧有知识体系无法认可朱慈烺胸中的世界。但当他们的才智没有用在科举上,而是用在了实务上,没有用在勾心斗角上,而是用在了团结上的时候,爆发出的力量,就足可以让人惊叹了。

    也正是如此,朱慈烺才能轻易掌控住一支三万人的军事力量。

    也正式如此,朱慈烺才有底气,可以与帝国最凶恶,最残暴,最强大的敌人一战!(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坚清壁野

    坚清壁野

    不多时,风尘仆仆的徐闻赶了过来。

    朱慈烺注视着这个在国子监六艺居与自己抗辩的年轻人,眼中划过一丝惊讶之色。

    京师初见徐闻,朱慈烺这个其实更年轻的少年当初可是用了很大的毅力才克制住自己不发火的。

    那时的徐闻锋芒毕露,言辞犀利而诛心。

    但现在的徐闻,或许是因为奔波劳累而显得风尘扑,故而身上又悄然多了许多内敛与厚重。这代表着徐闻变得更加成熟了。

    或许,这是真切感受到这片土地发生了什么,真切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这个国度后,一个英才的飞速生长。

    想到这里,朱慈烺的心情很好。

    这意味着,自己在抗清的道路上,有更多更出色的人相助:“徐军师,我听闻是你主持了这一批旧兵甲淘换给乡下坞堡村寨的?”

    “是学……属下在做。”再见朱慈烺,徐闻却也是感受不同。曾经,他身负石斋先生弟子的名声,要找朱慈烺一番见教,讨回恩师的名誉。但国子监一番演讲,他却悄然被朱慈烺的的演讲动摇了原来的执念。最后徐闻怀着一种迷惘,一种期待,以及一种不确切的心思决意跟随朱慈烺亲眼判断。

    初时,怀着一份不甘与怀疑的徐闻并不相信太子真的会舍命抗击清军。他见了太多的大人物,头顶着仁义礼信,背地里男盗女娼。嘴上说得大义凛然,实际上做的却是送死你上。荣耀我背的勾当。

    尤其是当张璧元的消息传到耳边后,在德州的徐闻激烈不已。又得德州知州支持,便打算闹一把大的。

    结果……

    朱慈烺却带来了河间一战最朴实的讲解。

    而且。朱慈烺还带走了河间府的千余百姓。这些决意跟着朱慈烺开始新生活的百姓们来源五花八门。有朴实的老农,有勤恳的工匠,更有特立独行的读书人,破落的说书先生。但大多都因为朱慈烺率军舍命相救,对这位太子怀着一枪报恩之心。

    有了这些百姓作为人证,又被随军武校的教官们带去参观了亲卫营阵亡将士的葬礼。徐闻只感觉格外愧疚,恨不得挖了心肝,证明自己绝无污蔑忠良的本心。

    按说,对于徐闻这种串联打算破坏随军武校的人。朱慈烺会予以处置。如果真这样,徐闻反而更期待,会好受一点。

    但偏偏朱慈烺心怀广博,并不看得上这么一点小怨,反而宽容大度地宣布既往不咎。如此一来,只让徐闻感觉更加愧疚。

    就这样,徐闻反而成了随军武校之中学习最积极,任职军务司军师以后工作最努力的一人。

    这一次,领了淘换旧军械任务的徐闻便不顾风餐露宿。奔波了临清济南山东各地的坞堡村寨。

    现在,回来的徐闻昂然挺胸,终于觉得可以对得住朱慈烺的这份宽容。

    朱慈烺温言让徐闻进了城楼,找了一处避风的地方。随后让徐闻坐下,一干人围着火炉便说了起来:“来说说吧,咱们军务司的好儿郎这一次行动如何。去了哪里。左近有多少这样的村寨?那些坞堡村寨的地主们可还好说话?兵甲售卖可顺利?卖了约莫多少?都来说说你这一番成就吧!”

    听朱慈烺这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的问候,徐闻按捺住激动。道:“殿下!一切都顺利!临清州左近有坞堡村寨七十六,济南府稍少一些有坞堡村寨三十九。这几处。均是售卖进了旧式兵甲。不仅如此,属下还亲身去了大名府、广平府,派人去了真定府等处的坞堡村寨发卖旧式兵甲。而今世道,兵甲马匹可真是太重要了。坞堡村寨多居于防守,马匹一时间可以不顾,但兵甲少了,有些时候甚至足以影响一场战事。故而,属下这一次去哪里都好说话,那些人纷纷将属下奉为座上宾!”

    说到这里,司琦、杨文岳都不由笑了起来。朱慈烺担心兵甲落灰,其实更多人的却是想要一副兵甲都不得。徐闻这趟差事辛苦是辛苦,危险也危险,但要做起了,其实是别人求上去的。

    “唯一麻烦的是,咱们军中那些需要淘换出去的兵甲比较是有数的。所以属下也不好都卖出去。再加上有些自立村寨的寨主几乎是不顾王法,只认实力,若非属下瞒住了兵甲数量,让这些寨主都有些顾及,恐怕的确会有些危险。这一次,属下总共将库房之中旧式兵甲,甚至破损的兵甲一共三万七千副都售卖了出去,总共得金三千九百五十九两,银两约莫十九万。其中尚有一些未登记清晰的,可能最后数字还会有些出入。”说完这些徐闻便昂头挺胸了起来。

    其他人闻言,都不由轻轻倒吸一口凉气。

    “想不到兵甲卖出去,竟是有这般巨利。”杨文岳不由惊叹道。朝廷想要筹措钱粮,五千两银子都要求来求去。

    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崇祯甚至把自己的面皮舍去了,亲自找大臣借钱,内阁大臣却只是给了几百两银子打发。最后还是太监比较仁义,王承恩给借了一万两。

    可朱慈烺售卖兵甲,却是轻飘飘地就这么赚回了将近四十万两银子。

    “这一次启明市采买的姓氏兵甲火铳,可足足用了三十万两呢。”朱慈烺不由地感叹:“真想不到,军火却是这般暴利。看来,民间士绅们积蓄的钱财还真是丰厚啊。这个事情,可以长久地做下去。”

    深受经费短缺之苦的司琦连连点头。但杨文岳与徐闻却纷纷变色了。

    “殿下,如此不可啊!”杨文岳率先道。

    徐闻也连忙开口:“那些坞堡寨主都是些不遵王法,目无法纪之辈。若是继续开卖兵甲让他们壮大了,恐怕到时候为祸的就是我们了!”

    朱慈烺却是摇摇头:“目无法纪肯定会有,但在朝廷与鞑虏面前,我相信他们的选择会很清楚。在抗清面前,还是应该争取一切的力量!最差,也能让满清打草谷的时候,多折几个兵将。坚清壁野,不就是为了这一点吗?”(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战、战、战!

    “可是……”徐闻被朱慈烺的心怀镇住了,杨文岳却还是感觉不对劲:“殿下仁义是对的……可以直抱怨,何以报德的故事亦是极多啊。”

    “山东、京畿以及河南北部的各处坞堡村寨大多就有铁匠之类的铺子可以自己打造兵甲。咱们将兵甲卖得顺畅便宜,质优价廉,他们便会本着造不如买的心思关了铁匠之类的铺子。到时候,咱们掐断了兵甲来源,他们不就抓瞎了?”

    朱慈烺却反应极快,又道:“就如方才徐闻所言,孤自然清楚自立兵马的患处,会有那不尊朝廷之辈多起心思。但不可否认,大多数的士绅是为了自保,是尊重朝堂的。就算有那害群之马,身为官方,我们有的是手段可以施为嘛。谁多卖,谁少卖,如何联合围剿,都在我们一言之中。真切畏惧这些民间百姓的自卫力量,其实还是觉得咱们朝廷手中的本钱太薄了。可我是朱慈烺啊,我的身后,是皇家近卫军团。满清我都不怕,何惧这些同样可以转化成抗清义士的民间力量?”

    “殿下胸怀,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