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191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91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头固然有媚香楼年老的姐姐有了好归宿。更是因为这报纸俨然已经成了金陵城中一份时尚,摆开龙门阵要是说不上几句金陵报里面的新闻评论,那顿时就土气十足,要被人调笑成乡巴佬的。

    “红姐,红姐!你们楼里不是常常都备着多余的金陵报吗?在哪里,快给我一份!”

    “还有我,给我两份,我那楚兄都问着呢!”

    “别忘了,还有我啊!”

    ……

    “今儿个大家都是抽了什么风了……”被喊做红姐的鸨母惊吓到了。好在他们的确都多订购了一百份报纸,此刻这才应付住了哄抢。

    很快,拿到了报纸的众人一下子都安静起来。

    霎时间,原本喧嚣的青楼里竟是平静极了。

    但很快。这样的平静也被打破。

    一个两个士子开始念出了声:“论国是!”

    “国何以兴?士农工商的道理似乎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定理,成了无可置疑的真理。但国家真的因此兴盛了吗?没有,在盛唐之后就已经变了。三千年前的理论套用到现在。早已经过时了!”

    “我不禁问,为什么工商位列四业之末?为何工坊一日出产。机械所用,百倍人工……”

    “我不禁问。为什么人人渴求的学问至今逃不脱道德文章,毫无实用。为什么大明百姓万万,能入学者不过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若要兴国,必将兴教育,使天下人人有所学。必将立工商,使天下财富百倍古今,人人安居乐业。”

    “当今国是,必在兴教育,必在兴工商,绝非甚么空喊口号。正义有大小,天下人吃饱肚子是最大的正义。仁政有轻重,更多人得教育是重于泰山的仁政!”

    “真理越辩越明,我们无惧挑战!”

    ……

    哗啦啦……

    众人高呼道:“这是要论战啊!”

    “殿下与张天如要在金陵报上公开论战啊!红娘,红娘!你不是说能让我们投稿吗?快说,如何投稿啊!”

    “你支持殿下,还是支持张天如?扬名天下的时候就到了!”

    “走,回去!真理越辩越明啊!”

    “楚兄,你走得这么急,明日的诗会怎么办?”

    “不去了!复社的诗会去了,亦不过是扬名几个人罢了,若能登金陵报,天下人都知我名字了!一同去,看看这金陵报接不接我的稿子!”

    “同去,同去!”

    ……

    “南京师范学校真的开课了!悄无声息,消息突然传来,却是平地惊雷啊。”秦淮河的媚香楼雅间里,张溥沉声着。

    一旁,阮大铖道:“殿下回京,多大的声威,却是亲自赶到师范学校助威,可见殿下心志之坚。此前承诺的上千学子果然招收齐全了,一应教学楼宇、宿舍、马场、射箭场甚至女学学堂都置办齐全了。殿下的动作……好快。上千个学子,这便意味着上千士子都被拉进了师范学校里。”

    “不仅如此……还有金陵报的论战!”钱谦益一针见血:“这是要分散我们造出来的声势啊!”

    复社三公子中的冒辟疆闻言面露凝重:“南京师范学校读书是国子监一般的,唯有每月上旬上中下有两三日的闲暇。不说其中有多少复社中坚,单单都进去读书,读了殿下撰写的书,听了殿下的道理,再出来,还是我们能争取的吗?”

    “金陵报社上看在了张公的言论看似是助长了声威,但其实却是让殿下有了决定谁说话的权力,抢走了我们选择说话方式的权力!”陈子龙点评一句,几人闻言,纷纷默然。

    【正版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飞剪船的图片,爱心读者给太子的画像,我还会经常不定时私人掏腰包给读者的红包活动,以感谢支持微言写作哟~】(未完待续。)

    ps:  【为了查守备的名字,我足足翻了半个小时的资料,最后在别人论人两百七八十页找到了……】

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辩越明

    张溥、阮大铖以及钱谦益几人知晓金陵报社是太子殿下主办的时候无不是悚然一惊,纷纷将那日的事情都吞在了肚子里。

    陈子龙说的话挺起来深奥,其实也简单易懂:这是舆论权力的转移。

    从前,张溥组织诗会,以学社的名目结社举办聚会,这便一次次巩固了张溥的话语权,巩固了复社的内部,壮大了复社的声势,让复社拿到了舆论之权。

    而今,朱慈烺一句“真理越辩越明”立时让众人瞬时间热议起了投稿读报之事。

    如此一来,结社的人少了,聚会的人少了,大家都将心思用在了报纸上面。毕竟,一朝登报立刻就能天下人知,比起诗会聚会上成名无论是成本还是方式都太讨喜了。

    尤其是朱慈烺《论国是》一文出炉,众人都热议着南京师范学校,热议着朱慈烺所言的工商立国,谁还有兴趣听张溥之前掀起的风潮?

    朱慈烺如此一击顿时有力地回击了张溥之前造出来的声势,压过了张溥的风头

    这一刻,议论国事的权利不再有所谓的名流士子把持。只要会提笔写字,著下文章都可以投稿上报。众人再也不需要厮混诗会聚会抱够大腿成为名士才可以议论国事谏言建策,只要提笔就有机会成名。

    此刻,不仅舆论阵地被朱慈烺另行开辟成了主流,更是让原本张溥所引以为傲的名望也大大削弱。

    张溥推开窗听着扑面而来的人声,望着繁华喧嚣的南京,他感觉前所未有的陌生。

    在熟悉的舆论战场上。却遇到了陌生强大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敌人。

    “我们……也要开办报纸!殿下不是要兴国吗?那便叫复兴报!论人才,复社不畏惧谁。论钱粮……”张溥环视阮大铖与钱谦益。道:“我们……一样不畏惧!”

    钱谦益思量良久,缓缓颔首:“众志成城。改能改变当下被动。殿下出招了,不得不说。这一招很高明,高明得我们必须迎战,必须坚固我们的优势!”

    阮大铖则是道:“天如既然不惧,吾一样是团结的盟友!”

    “不惧!我们的复兴报也一样要办起来!”冒襄大声高呼。

    陈贞慧刚想要跟着高呼,却见一旁的陈子龙与方以智都愣愣着发呆不说话。

    “密之,卧子……”陈贞慧轻轻唤了一声。

    方以智闻言,道:“是啊。我们复社这么多士子,众志成城。还办不好一个复兴报?”

    陈贞慧高兴地道:“真好啊!再过不久,朝宗也能回来了。我们复社四公子齐聚,一定能办好一个复兴报,压过金陵报一头!”

    角落里,不知何时陈子龙悄然离开。他不再是年轻热血上涌的普通士子了,很多时候看事情更加实际,追究更细节的东西。

    办报的确是好的,这里每个人都是饱学鸿儒。可经营之道却不是书生随意可以上手的,别的不提。陈子龙便一直疑惑金陵报到底用了什么秘法,竟然可以这般迅速地降低印刷的成本。

    毕竟,一个好雕版的雕刻可是要废掉老师傅格外多的力气。活字印刷虽然出来了,但以金陵报的印刷质量。陈子龙却认为那是有雕版印刷的水平。

    “那究竟又是如何将活字印刷的便利与雕版印刷的水平结合起来呢?这般两利的事情,其中的力量……恐怕是天如等人都忽略的事情啊,也是我们与殿下真正的差距。但……谁能想到这一点呢?”陈子龙离开了。

    他却发现。没多久方以智也跟着跑了出来。

    陈子龙见此,顿时愕然。

    方以智苦笑道:“实在不愿与阉党同席而做。阮大铖纵然想冰释前嫌。可他手下的徒子徒孙却是与复社结怨旧矣。一旦开报,经营之人定有阮大铖之人……”

    听完。陈子龙默然良久。

    不多时,陈贞慧追了过来,陈子龙心中一动,跟了上去。

    拐了个弯,陈子龙却发现黄宗羲驾着一辆四轮马车下来,招呼着两人,一阵拉扯,几人都上了马车。

    ……

    朱斐然走上了南京城的码头,轻轻地呼吸出了一口气,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了放松:“自由的味道真是让人感觉放松啊,就是这一次……不知道还有没有敌手!”

    一个月前,来自北京的诏书已经让朱斐然登上了楚王之位。

    但朱斐然对此却是格外洒脱地抛却了身上大部分的政治权利,带上了湖广粮商踏上了东去南京的道路。

    他们下了船,上了打着大明商品粮食交易所标记的马车驶入了南京城。

    无人能发觉,这些人的到来,将会注定改变江南格局。

    宏盛米店。

    “贴新价牌喽,劳烦让让!”一个小伙计分开众人,将一块崭新的牌子挂了起来。

    “三两九钱一石,新米!”

    几个壮仆见此,不由顿时哀叹一声:“米价又涨了啊!”

    米店外,更多的妇人却是纷纷连叹气的声音都说不出了。这其中,便有皱纹稍涨的魏三娘。

    魏三娘没有言语,默默回到了家中,看着身材瘦弱的夫君披着一见打着补丁长袍对着书案,想要说什么,又悄悄将布袋放了下来。

    不过,她的夫君却是眼见,缓步走来,道:“又涨价了?”

    “跑遍了南城的七家店面,都是涨价了。”魏三娘轻声道。

    魏三娘的夫君名作刘连坤,是个酸秀才,也就是那种败落了家业却是一事无成的穷秀才。此刻见浑家空手归来,想到家中再无余财,他不由眼眶一红,道:“三娘!不能如此,不能如此了!我身为七尺男儿,怎能再让你抛头露面!那龙江厂,我去定了!”

    “夫君!海上凶险,你这般身子……岂能吃得消?”魏三娘大惊失色。

    刘连坤缓缓摇头,道:“纵然吃不消,也得吃得消!好歹我从前还跑过一趟东瀛让廖老哥记得我,这次再错过了,咱们家可真是……三娘,你也别担心。廖老哥说了,这一回的新东家是个豪奢大方又顾惜下人的厚道东家,我走了,家小东家也承诺会安排。听闻是个照顾幼童的事,应是不至于辛苦。你就别劝了罢……”

    魏三娘听完,不再说话,只是抱着刘连坤泪流满面。

    【正版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飞剪船的图片,爱心读者给太子的画像,我还会经常不定时私人掏腰包给读者的红包活动,以感谢支持微言写作哟~】(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燕子矶工坊

    南京城北,燕子矶。

    “招人进行得还算顺利吧?”朱慈烺看着眼前眉开眼笑的小胖子,背着双手,漫步走在广阔的厂房之中。

    小胖子便是曾经山东临清的商人王易,只不过曾经的大商人此刻显然已经转行了。

    看着占地数十亩的工坊,王易感慨道:“顺利,顺利!这左近本来就有流民嗷嗷叫饿着肚子不说,就说这地也是便宜,最重要的还是没了官家骚扰,没了那么多麻烦,实在是太方便了。还有这土地平整,直通长江港口的马路,那更是帮了小人大忙了。”

    “土地平整那是恒信的功劳,可不是我的功劳。”朱慈烺笑得眯起了眼睛。

    王易闻言,顿时不知道一副什么表情了,嘿笑了一声,竟是有了那么一会儿的尴尬。

    这个地方位于城北江边,是原先官道与河流附近的一处盐碱地。朱慈烺离开南京的那段时间其实赵诗瑶就已经来了南京,并且将恒信商行的谱子拉开。

    按说恒信虽然资本雄厚,但对于江南这个商业气氛极其浓郁,地头蛇本地龙都各位众多的地方,恒信也算不得太大优势。

    可赵诗瑶却不愧是心思聪慧的女子,竟是在城北买了一大片土地,随后平整土地、修路南通金领北通港口。

    在河南山东锻炼起来的基建队伍自然不是吃干饭的,三五下就将土地平整完毕,甚至还修筑了一批临时工坊标准房,通往港口与南京城北龙江船厂的道路更是一个高标准。足可以让四****马车撒开蹄子跑。

    只是这么一来,一向自诩商海奇才的王易便吃了一个哑巴亏。

    王易初来乍到。一见这里竟是有这么一片道路通畅,土地平整。厂房宽阔,还没有官府吏目把持的地方,顿时惊喜得什么样一样,立马出了就赶来要买下厂房。

    只是王易动作快,却不料赵诗瑶早就埋伏好了,价格定的颇高,让王易好一阵摇摆。到最后,一番讨价还价就变成了王易以第一年两千两银子的价格租下了这足足有一三十百亩的工坊,建起了王氏印刷工坊。只可惜。待到几处造纸厂以及一大堆工坊进驻以后,蹭蹭涨的地价就成了王易后悔的心病。早买下来,省下来的那些租金就够买一半的工坊房屋了。

    好在,王氏印刷工坊总归顺利建立了起来,这让一直担心资金不足的王易十分宽心。省下来的租金至少不是用在吃喝玩乐上,而是用在了实业。

    说起来,王易虽然自诩经商天赋颇佳,却奈何要建立起符合朱慈烺标准的工坊投资浩大。

    朱慈烺金陵报社每日就要发行上万,这便意味着要出上万份至少四开的的报纸。也就相当于四万页纸张。

    尤其朱慈烺借着玄武湖商会一炮而红,更是让金陵报社的报纸供不应求,也反过来让王易忙得脚不沾地,工坊的生产也就更加紧张了。

    想到这里。王易无不是后怕又惊喜地道:“殿下匠作大院里的本事实在是太高了,太高了啊!万万没想到,活字印刷竟是可以如此高效率地改进印刷技术。简直让成本剧降,大利迎来。”

    说着。王易就夸起了活字印刷的好处来。

    这一次,是朱慈烺指示匠作大院开发的技术。所谓匠作大院就是朱慈烺麾下能工巧匠汇聚的地方。几乎个个都有八级工的水平,更是在朱慈烺名利诱惑之下文化水平最高的一批人。也正是在他们手中,朱慈烺开始让工人更有匠意,让匠更有大师韵味。

    也就是说,工人不再单纯只是卖力气的人,而是能更多地拥有技术。而学了技术的匠师也不再仅仅只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