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442章

大魏宫廷-第442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他抬头望向赵弘润,诚恳地说道:“大魏有你,有雍王、有襄王,人才济济,而齐国这边……虽齐王乃当世的明君,但他几个儿子皆不成器,齐王对为兄恩宠有加,视为兄如己出,为兄不忍他过世之后,齐国被楚国所吞并。……弘润,你是外来人,你不懂齐楚的仇恨。为兄也不瞒你,齐王的身体,每况愈下,命将不久,可他为何还是要强撑组织这次三国伐楚?因为他知道,若是他不作为,一旦他身故之后,齐国必定被楚国所灭。……无论是报恩也好,感恩也罢,为兄已决定留在齐国。”

    听闻此言,赵弘润面无表情地看着赵弘昭,随即笑了起来。

    “呵呵呵呵,哈哈哈哈……齐王正是好手段,竟将一位在我大魏时只知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皇子,教导为时刻为了齐国利益而考虑的贤臣……”

    “弘润?”赵弘昭的面色微微有些难看,也有些尴尬。

    毕竟想当初他在大梁时,确切没有参与任何朝事,终日里只是与那些文士作乐,可跑到齐国这边,却舍弃了曾经的生活,居然开始为齐国出谋划策,身为魏国姬姓赵氏的王室子孙,这的确说不过去。

    而此时,赵弘润目视着赵弘昭,笑容苦涩地说道:“我原以为是我大魏占了便宜,非但能得到《鲁公秘录》的拓本,还能在齐国埋下一个位高权重的自己人,可谓是丰收。没想到,弄到最后居然是我大魏失去了一位拥有国士之才的皇子。……一本《鲁公秘录》的拓本,换一个可保障齐国至少二十年稳定的睿王?吕僖不去经商,真是屈才了!”

    “弘润!”赵弘昭脸上闪过几丝不悦,低声呵斥道。

    呵斥之后,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叹息道:“弘润,这是为兄的决定,与大王……”

    可刚说到这,就见赵弘润面无表情地抬手打断了他,目视着他正色说道:“眼下,我只想弄懂这一件事,那就是如今坐在我对面的,究竟是我大魏的睿王弘昭,还是齐国的左相姬昭。”

    “……”赵弘昭张了张嘴,哑口无言。

    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赵弘润良久,眼中闪过阵阵挣扎之色,最终艰难地开口道:“就当是……后者吧!”

    ……

    赵弘润注视着赵弘昭,随即微微摇了摇头,站起身来,走出了雅间。

    “卫骄,走了!”

    站在雅间外的卫骄疑惑地发现自家殿下沉着脸,心下纳闷,虽意识到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但有不好当场问及,遂忍着心中的困惑点了点头。

    而望着拂袖而去的肃王赵弘润,雅间外另外一位宗卫长费崴,脸上亦是露出了几许惊疑。

    只见他走入雅间内,望着有些失神的赵弘昭,拱手问道:“殿下,您与肃王……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吗?”

    赵弘昭脸上苦笑连连,长长地叹了口气。

    “谈不上是什么不愉快,不过……情节却要比不愉快严重地多。”

    说着这话,赵弘昭自己斟了一杯酒,又独自饮下。

    大概过了片刻,田讳来到了这间雅间,对赵弘昭说道:“方才,你那位八王弟,带着人走了,似乎不大高兴的样子。”

    赵弘昭闻言又苦笑了一下,苦涩说道:“应该称作,魏国的肃王殿下。”

    田讳愣了愣,随即好似醒悟了什么,压低声音说道:“你……将话挑明了?”

    “不是我,而是他。”赵弘昭微叹了口气,说道:“有些事,我不想瞒他。再者,也瞒不了他……索性挑明了吧。”

    田讳闻言皱了皱眉,提醒道:“这……会不会出什么岔子?大王可是钦点了姬润公子为副将啊……”

    赵弘昭闻言摇摇头,正色说道:“弘润才能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他只是,对有些事执念太深。”

    说到这里,他见田讳仍一脸犹豫之色,遂笑着说道:“放心吧,没事的,今日且让他好好歇息,好好捋一捋思绪,明日我再去找他,应该能说服他。”

    “但愿如此……”田讳点头说道。

    与此同时,赵弘润已带着宗卫们以及几名青鸦众出了彭城,来到了他们魏军驻扎的军营。

    说是军营,其实就是一片简单的营地而已,谈不上有多仔细,不过军营内的兵帐倒是有不少。

    而待等赵弘润回到军中时,五万五千魏军正在吃酒吃肉,享受于齐王吕僖给予的犒军。

    由于军营内太过于吵闹喧哗,赵弘润带着五名宗卫骑马来到泗水的上游,找了一个僻静处,眺望着滚滚的河水。

    平心而论,事实赵弘昭的决定也并没有什么。

    毕竟齐王吕僖那般恩宠他,非但将最疼爱的女儿下嫁给他,还将他提拔到齐国左相这个位高权重的位置上,倘若站在中立的角度,就算是赵弘润亦得觉得,赵弘昭的确是得为齐王吕僖、对齐国做点什么。

    可问题就在于,人都是有私心的,作为魏人的皇子,赵弘润无法站在中立公正的角度,他的立场,理所当然是偏向魏国的。

    如此一来,赵弘昭的做法就无法让赵弘润接受了。

    说得严重些,这就是对魏国的背叛。

    而更让赵弘润暗恨的是,他六哥赵弘昭当年是因为他决定与楚国开战,才前来齐国作为质子的。

    这让赵弘润下意识地觉得,他有责任将赵弘昭带回魏国去。

    没想到,事与愿违。

    当日,心情纠结的赵弘润在泗水上游望了好几个时辰的河水,直到天色逐渐黑下来,才回到军营。

    他并没有到彭城内去住那赵弘润为他早已准备好的下榻处,而是在军营里叫人腾出了一顶帐篷来。

    只可惜,由于心情纠结,这一晚上赵弘润辗转反侧,并没有睡好。

    次日清晨,赵弘昭果然还是来了。

    他自认为过了一个晚上,赵弘润心中的情绪十有**应该稳定下来了。

    而事实也证明,赵弘润对此那件事的纠结,确实没有像昨日那样剧烈。

    当然了,言语上的挤兑,自然是免不了了。

    “今日前来见本王,不知有何指教啊,齐国的左相大人?”赵弘润咬字清楚地徐徐说着,言语中的嘲讽意味非常浓。

    赵弘昭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正色说道:“弘润,莫要孩子气了。……为兄留在齐国,既能报答齐王的恩情,又能为我大魏拉拢一个稳固的盟友……”

    “盟友?”赵弘润撇了撇嘴,一脸的不以为然。

    不可否认齐国如今的确很强,但这种强盛却维持不了多久。

    “看来你今日是以齐国左相姬昭的身份来的,那好……”

    赵弘润点点头,双手交叉摆在桌案上,目视着赵弘昭淡淡说道:“说服本王。”

    赵弘昭闻言一愣,随即亦点点头,整了整衣冠,进入了齐国左相姬昭的角色,目视着赵弘润侃侃说道:“肃王明鉴,我大齐目前确有衰败之势,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大齐的国力依旧鼎盛,只要能撑过楚国的反扑……”

    赵弘润目不转睛地看着赵弘昭。

    其实赵弘昭的话,他并没有听进去几句,毕竟在摆正心态的前提下,赵弘润亦认为与齐国结下稳固的盟约,对魏国的确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他之所以这么问,无非只是想看看,眼前这位六王兄,是否是真的“转变”成了齐国的左相,或者说,是否还保留有那位优雅的魏国睿王的影子。

    而事实证明,眼前这位六王兄,仿佛已然是一名齐人,为了齐国的利益而陈说。

    我大魏……不再有睿王了……

    暗自叹了口气,赵弘润罔顾赵弘昭还未说出口的种种陈说之词,正色说道:“伐楚一事,以及后续的事项,我大魏会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希望你能够使齐国挽回衰败之势,不过……倘若势不可违,无论是我,还是父皇,亦或是我大魏,都希望你能够回来……”

    赵弘昭愣了愣,随即脸上露出几许微笑。

    “我大齐,会成为大魏最稳固的盟国,同进同退!”

    说着,他朝前平举手臂,握紧了拳头。

    赵弘润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但最终,他亦平举手臂,用拳头与眼前这位六王兄抵了抵拳。

    “好,同进同退!”(未完待续。)

第626章:战略

    赵弘润与赵弘昭的抵拳,其重大意义,相信会在随后若干年里陆续浮现出来。

    不得不说,齐魏的稳固邦交,无论对于齐国而言还是对于魏国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

    但说到底,最为得利的还得是齐国。

    毕竟齐国有可能在来年,就要仰仗盟友魏国的支持了。

    这一点,赵弘润固然是早已预见,而赵弘昭亦是心知肚明。

    当然,其实在心底,赵弘昭稍稍还是有些担心的。

    倒不是担心眼前这位八王弟日后违背承诺,而是担心他日后无法左右魏国对齐国的态度。

    毕竟赵弘润并不参与魏国的皇位之争,这就意味着,其无法真正决定魏国对待齐国的邦交策略。

    倘若能说服弘润继承皇位的话……

    想到这一个可能,赵弘昭不由得怦然心动。

    他毫不怀疑,眼前这位才能绝不逊色于他的八王弟,会将魏国治理地很好。

    可不知为何,当他有意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鼓动这位八王弟时,他心底隐隐泛起一种莫名的情绪。

    不由得,他回想起了一段往事。

    那是去年四月,他带着新婚的妻子嫆姬返回魏国看望父母双亲,几日后,眼前这位八王弟在大梁外的十里亭送别了他。

    那时,他也曾鼓动眼前这位八王弟去争那个他们兄弟们皆向往的位置。

    而当时,眼前这位八王弟说了一句玩笑,一句颇有豪言意味的玩笑,惊地他恍惚间看到了某种幻觉。注:具体在第二百五十九章。

    赵弘润的心,很大。

    是典型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要么不去做,既然要做,就要尽可能地做到最好。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博浪沙河港。

    在这个年代,没有人会用金属桩子取代木桩,但是赵弘润就偏偏要不惜代价,用巨大的铜柱来作为固定的基础。

    他不想建什么十几二十年就会腐朽的河港,要建,就建百余年、数百年亦不会坍塌的宏伟建筑。

    这样一个心很大的人若果真成为了魏国的君主,这对中原各国而言,真的是一件好事么?

    ……

    赵弘昭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疑问。

    此刻他的内心,着实有些纠结。

    他不敢再细想下去,因为若是在想下去,他所身处的立场,便变得十分尴尬。

    于是,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封地图,向赵弘润道明了他今日前来的最大目的。

    “弘润,这是泗水一带的地略图,你看一下。”

    说完,他并没有直接递给赵弘润,而是在帐篷内左右瞧了几眼,最后将地图铺在了赵弘润昨晚歇息的简易睡榻上,且坐在了一端。

    赵弘润微微一愣,随即顿时明白过来:这位六王兄,想必是要向他解释这场战役的战略。

    于是,他也走了过去,坐在地图另外一边的床铺上。

    泗水,或者确切地称之为泗水郡,它与魏国颍水郡的情况差不多类似,一部分在齐鲁两国手中,一部分则在楚国手中。

    因此,泗水郡历来是齐楚交锋的第一战场,当地的农业受到战火的影响,相对萧条,很多土地被白白荒废。

    “这里是邳。”

    赵弘昭指了指地图上标注着邳的县城。

    确切地说,邳并非是一座县城,它是齐国从前年开始修缮的驻军城池,可以理解为是一座要塞,也是此番齐、鲁、魏三国伐楚的大本营。

    据赵弘润所知,这座要塞内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供养齐鲁魏三十万联军的粮食,并且,齐国还会源源不断地从国内运输粮草到这座要塞。

    关于这点,赵弘润忍不住有些羡慕齐国的财大气粗,毕竟他五万五千魏军在这场战役中的粮食消耗,皆由齐国供给,犒军的钱财,亦由齐国供给。并且看这情形,鲁**队的钱财消耗,恐怕亦是由齐国供给。

    虽说这是理所应当,但也足以证明齐国的殷富。

    相比之下,赵弘润打了场三川战役就消耗了魏国两年的税收,实在是弱爆了。

    此时,赵弘昭可没料到赵弘润正在眼红齐国的财力,用严肃的口吻讲述着齐王吕僖对这场战役的安排。

    “此番讨伐楚国,大王决定一主两辅,由他亲自担任联军的主帅,再由两个人担任副将,从旁协助。……其中一个人,就是你。”

    “我?”赵弘润微微一愣。

    要知道在这种规模的战役中,联军主帅的副将,那可不是在帅帐出谋划策的参谋那么简单。

    虽说是副将,但其实可以理解为是偏师的领兵大将,是相当高级别的战争期间的职衔,并且,拥有着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说得直白点,齐王吕僖不会管赵弘润如何打这场仗,只要结果对整个战局有所贡献即可,哪怕魏军偃旗息鼓几个月,然后突然间打下了楚国的王都寿郢,这都是可以的。

    当然了,话虽如此,但作为偏师,自然要起到掩护主力军的作用。

    而这个临时职衔,让赵弘润很满意,毕竟他也不希望齐王吕僖随便派个什么人过来,指手画脚的命令他麾下的鄢陵军、商水军、汾陉军。

    齐王吕僖,倒是挺会做人的嘛。

    赵弘润微微笑了笑。

    岂料,赵弘昭好似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摇头说道:“弘润,你想错了,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大王任命你为副将,并非是因为我大魏出兵五万的份上,而是因为你的战勋。”说到这里,他语气莫名地补充了一句:“别忘了,这是大王最后一次伐楚,这或许是他此生最后一件事,他不会允许任何人干扰。”

    赵弘润闻言不由地愣了愣,随即好奇问道:“不知另外一位副将是何人?”

    “田耽。”赵弘昭简洁明了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