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311章

逆明1644-第311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突入起来的袭击让安南王连中三刀,一下子就重伤倒地。

    “你……你们…”在临死之下,安南王愤怒的指着这几个偷袭他的人,这几人原本都是他在城里的内应,组织人马帮他打开了城门,而今却转过来偷袭他,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这几人早就背叛了他,投靠了明军,肯定就是这几人泄露,才让他中了明军的计谋,陷入此刻的绝境。

    安南王愤怒得想杀了几人,可惜他连中数刀,重伤将死,哪里还有这个能力,才刚站起来就立刻喷出一口鲜血,重新倒了下去,这次确是直接死了。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 准备攻打倭国

    “大王死了!”

    “大王死了!”

    “……,快跑啊!”安南王一死,跟随在他身边的万余安南军残兵恐惧之下,立刻一哄而散!

    因河内一战,安南军士兵本来就对明军正规军的强大火器感到恐惧,基本上看着黑洞洞的枪口都能让他们两腿发软,所以这样一群心怀恐惧的人,又怎么还有抵抗的意志。

    “刺刀冲锋!”

    明军士兵放弃阵型,趁机发动刺刀冲锋,对溃散的万余安南军士兵展开追杀。

    由于四个城门均被明军封锁,万余安南军残兵就如同瓮中之鳖,没过多久便被全部俘虏。

    随着安南王被杀,万余安南军残兵全部被俘,安南国正式宣告灭亡,疆域并入大明。

    从大军进入安南至今,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便灭亡了安南国,明军损失区区数百人,击杀安南王,俘虏安南军士兵九万!

    捷报传到南京。

    普通百姓倒并没有多少感觉,只敢他们依旧衣食无忧,生活安定他们不会管朝廷在干什么。

    而读书人则有不少摇头叹息,哀叹朝廷不仁,胡乱灭国,更有人妄言,朝廷好大喜功,好战成狂。他们不敢指责皇上,便将罪名都怪在一群领兵将领头上,唿吁朝廷裁减兵马。

    大明当前才开全民教学两年,所谓的读书人还是以前的儒生,因为儒学的关系,一个个满口的仁义道德为上,反对大明对外用兵。

    对于这些人的话语,朱慈踉不会理会。

    至于朝堂上的官员,因为李岩的关系,大部分都对朱慈踉奉若神明,只要黄道周和刘宗周不站出来说话,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会反对朱慈踉。

    而因为当初商议攻打倭国一事,朱慈踉当时的一番话语给了二人极大的震动,虽然他们仍旧反对朱慈踉对外用兵,但朱慈踉极为坚持,他们知道劝说无用,也基本上会避过这些问题。

    周曹不到一个月便完全灭亡安南国,这在朱慈踉的预料之中。

    九万安南军俘虏很快就被押送到大明境内,朱慈踉没有将他们送往蒙古草原,而是让他们在大明境内修路,以南京,北京,西安,洛阳,徐州等十几个重要城池为中心,修建‘直道’,开山铺路,畅通全国。

    近年来,水泥厂规模持续扩大,已经有十万工人,加上又数次改进水泥生产的技术,使得产量大增,所有工厂加起来,已经达到日产三千吨水泥地步了。

    蒙古草原的建设每日只需要千吨,也就是说水泥厂的水泥产量已经大量剩余。

    对于剩余的水泥,除了一小部分用于在市面上销售,赚取银两外,大部分朱慈踉准备用于全国各地的修桥铺路。

    蒙古草原的城池建设,大约再有几个月就能够全部完工了,到时候将有上百万俘虏腾出来,这些俘虏一小部分会被派去黄河上游两岸种树,大部分朱慈踉会让他们加入去修桥铺路的队伍当中。

    不仅是修建畅通全国的直道,不久的将来待大型蒸汽发动机完善,研发出动力火车头,朱慈踉还将开启大规模修建铁路,大明要迈向现代化,有太多大工程要做了,而这些,都将会由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各国战俘来承担。

    全面占领了安南国,便要着手同化安南国的事宜了。

    安南国自秦朝被中原王朝直接统辖以来,到宋朝脱离,经一千多年,虽然后来宋朝的时候脱离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但也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属国,国内有不少汉人,通晓汉语的人不在少数,同化起来比蒙古和朝鲜简单不少。

    安南国几乎不需要移民便可从容的在文化方面同化。

    朱慈踉下旨直接将安南国纳入大明体系,建立法院,警察署,全民教育学堂等,废除徭役,限制土地租赁价格等等惠民措施,一举收服安南国普通百姓的民心。

    虽然因为迅速灭国,青壮受损不大,一些不知死活的地主士族煽动暴乱,只不过普通百姓不会跟随他们,所以终究不能掀起什么大浪,连正规军都不用出动,各地的警察和守备军都能扑灭他们。

    安南国的同化在稳步推进。

    “攻打倭国需要的物资运送得怎么样了?”距离灭亡安南国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朱慈踉的眼睛又盯上了倭国。

    当初灭亡朝鲜的时候,倭国便曾在朝鲜损失精兵十五万,不过倭国疆域比朝鲜要大,人口也有七百多万,仅仅十五万精兵的损失,并不能让他们元气大伤。

    倭国的实力比之朝鲜和安南加在一起都不弱,要灭亡倭国需要准备的物资不算少。

    经过了近两个月的运作,朱慈踉估计应该已经差不多准备完毕了,所以将李岩叫来询问。

    “回皇上,再有三天时间便准备妥当了!”李岩回答道。

    朱慈踉点了点头,双眼在锐色爆闪,说道:“是时候开启灭亡倭国之战了!”

    后世,倭国给华夏民族的伤害朱慈踉不会忘记,不说大明以前,就以大明为例,从大明最初立国的时候,倭寇便窥视大明沿海,只不过当时大明正是国力强盛的时候,并且重视海防,所以倭寇并不能成患。然而,豺狼终归是豺狼,只要让他们看到大明表现出虚弱,他们便会扑上来狠狠的撕咬。

    自正统英宗之后,大明国力日渐衰弱,海防也日渐松弛,倭寇终于看到了时机。

    嘉靖年间,倭寇之患到达巅峰,沿海大片地域被他们祸乱,倭寇无法攻下大城池,但小镇和小县城却是他们肆虐之地,倭寇生性变态凶残,奸淫掳掠,屠村灭镇的事情没有少干,罪行滔天。

    汉人自始自终都从未窥视了倭国,然倭国却是养在汉人身边的豺狼,只要汉人有虚弱的迹象,便疯狂的扑上来撕咬,给汉人带来多少灾难,朱慈踉无论如何也留之不得。

    “攻打倭寇,让海军战舰先出击,炮轰一个月再登陆,登陆之后尽量减少他们的青壮人口,使得灭国之后好同化一些!”朱慈踉说道。

    李岩心下一凛,脸色当即肃然:“臣遵旨!”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一章 出兵倭国

    十月七日,随着征伐倭国的圣旨下达,大明东海舰队,南海舰队联合,几乎倾巢而出,三十艘神武级,五十艘神威级战舰出动,杀往倭国沿海。

    战舰乘风破浪,连续航行两日,终于到达倭国沿海。

    江户,也称东京,是倭国德川幕府所在地,也是倭国天皇所在地,是倭国都城。

    “幕主,刚刚得到消息,大明今日就要开始攻打我大日本国了!”一名倭寇军将领来见幕府主人德川家光。

    早在朝鲜战败,幕府少将军德川家岗战死,十五万幕府精锐葬送,倭寇便开始防备着大明的报复,派出了大量探子探听情报。

    自得知大明调运大量物资于朝鲜釜山,重兵云集,德川家光便猜测大明可能会进攻他们大日本。

    “如今安南国已经被大明灭亡,大明连灭朝鲜和安南,又准备大量物资和重兵于朝鲜,怕是也准备灭我大日本国啊!”德川家光咬着牙,一脸阴沉。

    “大明狂妄,我大日本四面临海,当年元朝两次攻打都败走,大明何德何能,也敢如此,幕主何必担忧!”这名倭寇军将领说道。

    倭国自立国以来,一千多年的时间了,因为四面环海,除了内战,还从未遭受过外军入侵,除了元朝的时候,元世祖两次派兵征伐,不过也都失败,所以倭国上下虽然隐隐恐慌,但并不绝望。

    德川家光其实早有准备,幕府虽然在朝鲜损失十五万精锐,但这两个月来,又组织了几十万大军,倒也不是没有抵抗明军进攻的信心。

    “想不到当前明一人军竟然如此强大,比之万年间都要强大,果然在汉人强大的时候,我们招惹不得,悔不当初啊!”德川家光后悔不已。

    当初决定派兵支援朝鲜,也是想到大明几十年内乱,必然伤了元气,实力不会比万年间强多少,他是看到了机会,认为可以战胜明军,却想不到,此时的明军竟然比万年间还要强大,一个多月就灭亡了朝鲜,不到一个月就灭亡了安南国,因为失算,大日本不仅在朝鲜损失掉十五万精兵,就连他的儿子德川家岗也战死在了朝鲜。

    而今还惹来明军的报复,怕是明军如同灭亡朝鲜和安南一样,打着灭国的主意,虽说自信大日本有涛涛海疆防护,数十万大军在手,大明不一定会成功,可是此战过后,终究也会让大日本元气大伤。

    “悔不当初啊!真不该在不知道汉人情况的时候招惹汉人,应该确认了汉人是否衰弱再决定出兵与否的!”德川家光叹息道。

    “派去探听消息的人回来了没有?”德川家光又问道。

    早在得知明军可能对他们大日本发动灭国之战的时候,德川家光便秘密派出了大量探子登陆朝鲜,准备打探明军的具体情况,只不过两个月来,一点消息也没有传回来。

    “回幕主,明军派出大量炮船封锁海峡,派出去的探子一个也没有能回来,无法得到具体消息!”那名倭寇军将领摇了摇头说道。

    德川家光咬了咬牙,四面环水限制了大明,同样也限制了他们大日本,他震惊于明军水军的实力,不是没有派水军战船去朝鲜海峡意图夺回制海权,可惜派出去的战船也没能回来,这让他联想到明军水军的实力。

    德川家光虽说有信心保住他们大日本的存亡,不过因为有感于明军海军的强大,他心里的压力极大,他也清楚,无法控制海面的大日本,便是任由明军进攻,一个弄不好,还真有被灭国的可能,不能不谨慎。

    ……

    江户东京湾外海,海平面上。

    八十艘庞大的明军战舰行驶到此。

    一艘神威级旗舰上,东海舰队提督沈景超和南海舰队提督郑森通过望远镜观察东京湾内的形势。

    “嘿嘿,东京湾内怕是至少云集了上千艘倭寇大小船只,应是倭国全部的水军了,倭寇将自己的水军全部放在一地,正可让我等一网打尽!”沈景超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说道。

    “狮子搏兔,尚尽全力,不可大意!”郑森还是那么稳重,虽然也不怎么将炮舰稀少的倭寇水军放在眼里,不过也没有大意,还特意提醒沈景超。

    沈景超罢了罢手,论稳重他比不上郑森,但也不是傻子。

    “传令,全速前进,注意封锁湾口,务必不能让一艘倭寇船只逃出海!”沈景超冲着一旁的令旗兵说道。

    当前,距离东京湾已经不到五千米的距离了,湾口有倭国船只警戒,怕是也已经发现他们了,虽说知道倭寇水军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逃跑,不过该有的动作还是要有的。

    随着令旗兵挥舞令旗,明军联合舰队八十艘战舰一字排开,气势汹汹的向着东京湾压了过去。

    …

    东京湾内,倭寇水军由德川家的一名高层,德川八郎率领。

    德川八郎和幕府的主人德川家光是一辈的,是倭国有名的水军将领,极为擅长海战,当前倭国存亡危机,德川家光便将水军全部交给了他,希望他能够将明军抵御外外海。

    德川八郎手中也有一支从洋人那里高价购买来的望远镜。

    通过手中的望远镜,德川八郎也看到了海面上气势汹汹扑来的庞大,明军战舰。

    “八嘎,大明水军来的竟然全都是炮船!”德川八郎脸色很不好看,做为倭国水军最高将领,他很清楚炮船的威力,一艘炮船可以抵得上至少十几艘普通战船。

    大明竟然来了八十艘炮船,而倭国水军连十艘炮船都不到,德川八郎怎么能没有压力。不过这个时候,不管压力有多大,德川八郎也只能迎着头皮迎战了!

    “死啦死啦滴,迎击大明水军!”德川八郎大吼,怒瞪着双目,一副脸红脖子粗颇有气势的模样。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东京湾海战

    “杀嘎嘎”

    德川八郎拔出自己的武士刀,双目怒瞪,大声吼叫。

    超过百艘倭寇大小战船堵在东京湾口,后面还有无数倭寇船只随时支援,德川八郎想依靠数量的优势,阻止明军战舰进入东京湾。

    这场海战关乎倭国水军的存亡。

    倭寇虽然有上千艘船只,但大小不一,大的是二十几艘远洋级大海船,小的是只能乘坐二十人上下的小船,而炮船只有三艘二十六门装,和五艘十六门装两个级别的,就装炮数量而言,没有一艘能比得上大明海军的三十六门装炮舰。除了八艘炮船,其他的便只是超近战的弓弩船和冲撞火船了。

    对于大明海军而言,只有炮船具有威胁,至于那些无法远攻的弓弩船和冲撞火船则根本没有半点威胁,就算是那八艘炮船也不放在大明海军眼里。

    大明海军八十艘战舰很快航行到距离东京湾口只有两千米的地方,这样的距离已经是大明所有战舰的射程距离了。

    “开炮!”

    “轰轰轰……”八十艘大明两型战舰齐射,近三千枚炮弹组成的炮弹雨倾泄!

    “嘭!嘭嘭嘭”无数水柱炸起,被击中的倭寇船只,船体被撕裂,船上的倭寇水兵被弹片和气浪掀翻下海。

    大明最差的神武级战舰的射程都有两千米,神武级战船更是高达三千米的射程,用的还全都是威力极为强大的高爆炮弹,而倭寇最强的八艘炮船,不仅射程近,只有千米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